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彼岸繁花[综红楼] >

第215章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215章

小说: 彼岸繁花[综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姑父; ”琏二有些不好意思; “琏二不敢欺瞒,实际是再也不想读书了。想来想去,唯有这样的理由; 或许您们能允了。”
  林海一笑; “喝茶。”
  能喝到林姑父亲手烹制的茶水,贾琏感到很荣幸,这是把他当大人了。
  “永琏; 不想考庶吉士也没啥的,原我也没打算让你考进士。只想着你读个三年五年的; 能勉强地中了举人; 而后以你荣国府的出身,谋个七品的外放,二十年的时间; 费点劲儿; 也能做到侍郎了。”
  贾琏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 他想仰头大叫; 老子为啥这么、这么倒霉、遭了这些年的罪啊?!
  林海被贾琏的表情取悦了; “永琏; 你发现没有; 从你中举; 认识你的人就对你另眼相看,如今得了二甲进士,认识你的人又怎么看你的?你说说,这些年的辛苦,值不值?”
  贾琏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下来,“姑父,不提别的,就为我父亲不能随意踹我,这些年的辛苦也值了。”只要回想起昨晚,父亲憋的团团转,却不能随意打骂、踹自己几脚,贾琏真的很心满意足。
  “永琏,从此你一脚踏进官场,即便有我们这几个长辈护着,你也和在荣国府里十几年前的琏二,好不了太多。什么时候,你能得到官场上,那些侍郎、尚书等人,平等待你,像今日以前认识你的那些人,你才算是书没白读,才算是能做了弟弟、妹妹的依靠,儿女的依靠。”
  “姑父,您说我现在得到的要不作数,又得重新开始?”
  “是啊。你以前读的那些书,都是为了做敲门砖。你以后再做事的时候,就要像你今日这样,内心是不想继续读书了,却一定要想出一个能站住脚的、正义凛然的、不容别人批驳的理由。”
  贾琏站起来,躬身说道:“谢姑父教诲。”
  “坐吧,喝茶。往后你是大人了,你有了前面那样深思熟虑的想法,就没白读了这几年书。往后啊,好好努力。谁说一定要庶吉士才能入阁。”
  贾琏瞪大眼睛看着林海。
  “永琏,不用十年,你父亲要入阁的,他是庶吉士?他连秀才也没考的呢。呵呵。”
  贾琏一想,可不是嘛,自己又犯了一回傻。自己还是荣恩侯世子呢。
  “姑父,嘿嘿,嘿嘿。”贾琏有点不好意思。
  林海看贾琏的傻样,笑着又给他一句,“永琏,你父亲是在兵部,又与你在户部不同。兵部尚书入阁,从来都是勋贵出身,没有经过武举的。户部尚书入阁,可都是举过科举的。”
  傻孩子,别人说啥你就先信了啥,以后到了官场,被卖了都不知道。
  贾琏一听这话,脸色又是一变,想想才说:“林姑父,也许别人要庶吉士才能入阁,但我未必。这天下都是勋贵,舍了身家性命,跟随太/祖、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只要我有差不多的能力,圣人一定会用我这样勋贵出身的进士去治理天下。而且,不管以后谁做圣人,要擢用的人,都会优先考虑勋贵子弟。只有我们这些人,才会盼着徒家的天下,千秋万代不改换了他姓。而不是哪些,换什么朝代,都能凭借读书,就考得了进士、做得了官的读书人。”
  林海听了贾琏的分析,欣慰地大笑,“永琏,你能想到这些,就摸到官场的一点真谛了。好,好,好!”
  林海的夸赞,使贾琏羞红了脸。
  “林姑父,这些话,我也是才想到的。”
  “哈哈,人从书里乖啊。读书能做什么,张嘴闭嘴地四书五经上的圣人曰,读傻的人多着呢。从此你踏入官场做事,一定记牢你才说的话,那是大方向。只要勋贵的子弟争气,圣人要用人,必先用勋贵子弟。还有,你别说不想再读书,书,还是要继续读的。你要去户部,计量天下之财,《九章算术》等方面的书,要读懂。也别忘了早晚打熬身体,兵书也是时候该读了。”
  贾琏不解。
  “永琏,贾家以兵事追随□□起家,不说你以后是不是有机会能领兵,但是,起家的本领丢了,你以后不是和科举上来的人,是一个层次了。户部的官员也不少,那些积年的各司四品郎中,哪个提到侍郎的位置,都能担下来侍郎的那一摊事务。单凭勋贵出身,还是不够的。”
  林海起身,去书案拿纸提笔,贾琏赶紧过去研墨。
  林海写了一张书单,不多,只有几本书,吹了吹,交给贾琏。
  “永琏,这些书,你要好好去读,每旬还是要考问你的。”
  贾琏一看,上面写有《算经十书》择《九章算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和《练兵实纪》择一。
  “永琏,兵法的书,你祖父的书房里,应该收集了不少。这四本,你随意选一本读透。这几日朝廷的假期,也别荒废了。找个铺子里的几年老帐房,把算盘学精了。进户部,也不会因为插不上手干活,而被排斥。”
  “是,遵姑父教诲。永琏这就去学算盘,《九章算术》、兵书,也一定好好去读。”
  贾琏离了林海这里去张家,张钰对贾琏的选择也持赞同的态度。
  三天后,贾琏抱着算盘来找林海。
  “姑父,我没出门练了三天了。”
  “是吗?练好啦。”林海看贾琏挺自得的,“你先从1 加到100,看看是多少?快点打。”林海恶趣味地想起折磨初学算盘的小学生的这道题。
  噼噼啪啪,贾琏报了一个数,5051。
  林海晃头,“不对,再算。”
  三遍三个结果,贾琏额头的汗,涔涔而出。
  “错哪里了,知道吗?”
  贾琏摇头。
  “从一加到10 ,记下来。复核一次。没累加十个数,就记下来,复核一次。”
  “5050。”连续三次都是这样的结果。贾琏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对了。
  “永琏,以后在户部,计数的时候多呢。要是出了一点的错误,复核的人看出来告诉你,还是好的。就怕把你的错当没发现,层层报上去,出了篓子了,多了几次,你就没有以后了。”
  “那复核的人就不担责任吗?”
  “每次换不同的人和你担,三五次之后,你计算出来的东西,还有人敢信吗?”
  贾琏膛目结舌,愣在那里了。
  “为什么?”贾琏开口,声音艰难地发出来。
  “你当户部的人都傻啊?看不出来你奔着侍郎,甚至尚书去的啊。呵呵……张家仨兄弟各选一部,然后你到了户部。你能琢磨出来,当圣人看不出来?还是户部的人看不出来?”
  “姑父教我,我该怎么办?”
  “凉拌。进了户部,分给你的活不能出错。把你荣国侯世子的身份收起来。就当自己是没背景、没靠山的二榜进士,好好埋头干三年,就熬出来。”
  贾琏咧咧嘴。
  “我和你敬大伯都是这么熬出来的。别人看着我当尚书、做入阁,背后的禅精竭虑又有谁看到了。文章都在功夫外的道理,你懂;在朝廷里做事,也是一样的。”
  贾琏领训,继续去练习算盘。
  新一波庶吉士开始在翰林院的三年学习了,才散馆的庶吉士们,满怀入阁的豪情壮志,被分到朝廷的各个衙门或者外放各地。太上皇的精神头,比起三年前差了许多,等闲也不出慈恩宫了。今上终于开始磨刀霍霍,向着既往反对他、既往蔑视他、既往欺/辱他的人举刀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盘踞江南多年的土皇帝——甄家。
  甄家也曾想在今上登基后,向今上投诚、靠拢,几次要把家里的女儿,通过甄太贵妃送到宫里。开始是想把庶女送入今上的内宫、或者大皇子做侧妃、而后是二皇子,都被今上挡了回去。今年的选秀,恰好甄家的嫡女长成了,就送到京里参加选秀。
  甄家这个女儿,是精心养育长大的。在秀女里一站,不言不语地,仅仅凭仪态、外貌,就在全宫的女人里拔了头筹。当今却冷笑着,让皇后把此女赐给忠顺郡王做侧妃。
  “繁森,甄家想通过一女儿,就抹平了过去,做梦。”当今幼时所受的苦、所遭的罪,多是来源甄家母子。他要这一对太上娇纵的母子知道,到了该还的时候了。他要让太上看着,却救不得。
  在今上的示意下,御史台开始弹劾甄应嘉。有网罗的罪名,更多的是切实的事情。当今发了圣谕,命甄应嘉上京自辩。与圣谕同时下去的,还有五百御林军。
  今上叮嘱领军的缮国公世子,“这差事办好,你就还是兵部做侍郎,要是办不好,你就等着缮国公府被抄吧。”
  吓得缮国公世子连连保证,就是肝脑涂地,也会办好这差事。


第260章 林海123
  出了内廷,牛世子带着密旨去找贾赦; 问怎么样才算是办好了差事。贾赦转着眼睛; 也想不出来怎么算好。末了; 让人回府取了车; 落衙的时候,带着牛世子乘车,进了林府。
  “林阁老; 还望您救我一救。”牛世子说着话; 就给林海下跪。
  “别,快起来,起来。”林海赶紧去扶。
  林海扶起牛世子; 问出来是为甄家去江南的事儿。
  “当今可给了你密旨?”林海拣重要的问。
  牛世子一愣,立即说道:“是。只是让我便宜行事。”
  “那你去江南; 就不能大张旗鼓地去了。到了以后莫扰民; 收集好甄家的罪状,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来。要准确、要有苦主、要真的不能掺假; 禁得起刑部、大理寺还有圣人的复核。然后围好甄家; 莫走了一个; 也莫死了一个。等再有圣旨下去; 当是抄甄家的圣旨了。抄甄家的时候; 千万莫伸手; 别贪!甄家的东西; 今上看着呢。谁贪了一分银子; 都是从圣人的口袋里抢了那一分银子。你知道圣人、朝廷有多缺银子。也就这些了。”
  牛世子谢了林海,头重脚轻地上了贾赦的车子,跟去荣国府。
  “恩侯,你说今上会要抄甄家吗?太上还在啊。甄太贵妃还活着啊。”
  “甄太贵妃活着如何了?如今还管得了今上!你醒醒吧,甄太贵妃和太上要能管得了今上,忠顺的亲王早就不会变郡王了。你再看不明白,赶紧回家,把世子位置让给你儿子算啦。”贾赦要不是看缮国公在军队、兵部的经营多年,势力非同一般,早就不想鸟这没脑子的牛世子了。
  “恩侯,可御林军那些人,怎么可能在抄家的时候不伸手。”
  “你明天好好选人吧。选那些要前程,不贪财货的人。你在兵部混了二十年,别说这点子令行禁止做不到。赶紧回去准备吧,别漏了口风,甄家要是转移了钱财,就是你没办好差事了。”
  牛世子谢过贾赦的提醒,忐忑不安地回府,和自己老爹商量了半宿。
  翌日点选了五百御林军,带着心腹家将,纵马奔赴金陵。
  进了九月,林海几番遴选后,终于确定了教授儿子四书五经的先生。是张昭推荐的他的举人同年张启功,因是同姓张,虽无亲族关系,也往来密切一些。张先生已经五十多岁了,考了二次春闱不中,因父母亲丧事又错过二次春闱,再没有勇气去考了,就在家乡做了塾师。这次儿子春闱中了同进士,外放去了贵州的一个中等县城做县令,全家舍不得这来之不易的七品官,又没能力谋个好地方。听说林阁老要为公子寻先生,就托到张昭那儿了,想在林海这里结个善缘,为外放的儿子修一条回京的路子。
  五个孩子一起读书。张先生有些吃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