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万王之王楚庄王 >

第605章

万王之王楚庄王-第605章

小说: 万王之王楚庄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心,不愿争求勉强。恐怕周王大有可能说太史不日便归,一切顺心顺礼更好。况且你兵临周疆,此时许婚,有送女求和之嫌。”

    昭元见王孙满面露难色,倒是始料未及。本来他没想到周王使臣是王孙满,曾想万一周王勉强,自己就想法威胁乃至迷惑使臣,让他多加形容一下自己一方的迫切。那样的话,说不定周王一时畏惧,也就答应了。可既然是王孙满来出使,自己自然不好威胁什么。更重要的是,王孙满实在很明白自己的心理大势,他知道自己不会有更进一步的举动。因此,什么威胁对他都全然没用,反而等于给他看笑话。

    王孙满见他甚是失望,隐隐猜到他心意,却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道:“反正陈太史总会回来的。再说就算总不回来,那陈家小姐总不能等到二十岁还不嫁吧?那时从权一下,人人都能理解,她家也不会勉强。宋文昌既是才子,也当理解,不致使于太过猴急。”

    昭元心道:“他是还不急,但我急呀!我想早些彻底截断自己的遐想,好去老老实实当大王,这岂不是臣子不急大王急?这还真是一场大笑话。”正烦恼间,忽然心中一动,一个主意上了来,立刻放心不少。王孙满见他面色忽晴忽暗,一时猜不到他什么主意,便道:“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会回王城向大王提及的。至于是不是答应,那就不是我能预料的了。”

    昭元道:“也好。其实这个也是小事。真正重要的,还是那鬼谷人蛊之事,实在关系天下气运。若是其一下发动,我们外围之国尚在其次,周自己可是首当其冲。那时可就麻烦了。”王孙满见他一再强调,知事态严重。若是周地自己不能解决,只怕近邻诸侯畏惧起来,一起要出兵代剿,那麻烦可就大了。

    昭元见王孙满确实已是认真对待,不敢丝毫小视,也就放下心来。接下来,他便顺口又问了些最近周地的列国通使的情况。王孙满也不瞒他,只言近来各国来往使者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几国的天师亲来,倒也算是少见。只是具体的内容,却是丝毫不提。昭元知这就是他肯告诉自己的最大部分了,当下也不强问,只互道珍重,彼此告辞。

    回到营中,昭元暗思:“他说有许多国家使者前来,只怕是半真半假,要让我更加有所收敛。不过他为人谨慎,肯定也不会把完全没有的事给说成这样。看来我这趟去周都胁迫周王,顺便也可看看其他各国来此何意。哼,难道我还真是跑来看热闹的不成?”

    次日天一亮,王孙满告辞。昭元略送了一程,便即回营安排事项。他命诸将统领诸军,继续如同自己还在军中一样操演,但若自己十日内还不回军,那便直接回师到郢都相会。众将军知他经常独自出去,加上又知他武功极高,也不是喜欢轻易涉险的莽撞之辈,自然也都是心领神会。昭元见安排妥当,自己选了一匹好马,绕道而奔,要抢在王孙满之前入城。

    第二日下午,王城已在昭元面前。他这下重新临故地,不免又是心神激荡。不料他才一进门,便听说王孙满出使已归,人人都夸他不畏强暴,不卑不亢中尽力维护了周的声誉。昭元吃了一惊:“难道他故意先单骑抢先回城,要听周王被胁迫之前的真实意愿?”但想即使是这样,自己也是说什么都要让周王改愿。王孙满就算心中不允,又能如何?

    昭元正斗笠低垂,在街上晃来晃去,准备耗到晚上,忽然见几乘马冲出城外,其中一人的身形,还甚似王孙满。昭元心下一奇,但立刻明白他一来定要眼见鬼谷之事为实,才好向周王禀报,二来也是要亲自先去一趟。这样周王问起时,他便可说是自己去过的,免得说是由楚王告知的。不然的话,很容易引人怀疑他跟楚军有私下勾结。昭元想了一想,便思先去一处客栈住下。

    昭元走了几步,忽然见到路边一摊上摆着几具各不相同的琴具,其中还有一具甚象那日宫云兮的“绕梁”的样子,只是要粗糙许多。昭元心头一痛,就想移步走开,可却终于还是无法拔足,最终只好咬了咬牙,干脆买下了它。

    他本来不想住太过华贵之处,但现在既然买了琴,心中便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寻间干净上房,才好容琴之雅。只是他也知道,自己又是在找借口要怀旧,尚有些犹豫不决。忽然,他想起自己上次来周住过的周之外馆一带颇多精舍,自己若是居住那里,或许还可先窥那些使者动静。此念一起,他立刻便觉自己是为国事而居,心下大是坦然,径直而去。

    昭元默默而行,不多时已到了那外馆聚集之地。周自衰微之后,对待诸侯丝毫不敢轻视,这以待诸侯朝觑的外馆盖得是分外豪华,只求多来几名诸侯以装点门面。可是诸侯们都只将其看做一面破旗号,只在要用的时候才来拉一拉。近百年来,大国中只有齐桓公晋文公等寥寥几名大有野心者来见了一见,平日里派使者来的也少的可怜,这周之外馆,遂整日发愁诸侯不至。昭元尽力避开自己上次来时所居之馆,但却终于还是在近处找了一处客栈。

    夜渐渐深了,他却如同木头人一般呆呆跌坐床上,脑海中不知在想些什么。自己不是要在三更时去周王宫中威吓他么?这事做完后,自己不就万事大吉,准备永远再不来,老老实实去当那个包括自己在内,人人都盼望自己当的明君么?三更已近,自己还在等什么?

    昭元心中忽然烦躁无比,一跃下床,终于还是取出了那一具琴。他买下了它,买的时候骗自己说是要将它砸碎,以彻底砸破自己的思念;可是到手之后,却又觉砸琴之举实非君子所为,于是又深深将它包好,要在自己完事后弃之周都。然而现在,自己却终于又要取它出来,这是为什么?理由会是要看它最后一眼么?他不问自己,当然也就更不愿回答,只是自顾自地将那琴取了出来,呆呆地看着它,一阵厌恶,一阵倾心,也一阵迷茫。

    昭元慢慢推开了窗,外面银色的月光斜斜洒了进来,似乎在给予他最后的温暖,也似乎是要给予他最后的一击。万事顺利的话,今天之后,自己将在也没有借口来这里了。所有的一切,都将随着周王的赐婚和宋文昌的迎娶,而永远完结。他知道,无论自己多么的痛苦,自己也决不会在他们成婚之后再生妄念的。国运在所有人的支持下,早已完全地压倒了他心头那拼命挣扎的爱意,甚至连自己也本能地选择了国运。就算是天作孽,犹可怨,可这是自己千思万想而决定的自作孽,那又有什么好怨的?又有谁能说对不起自己?

    静静的夜空中,一丝声响也没有,可是昭元脑中心中,却已经隐隐扬起了那深情而又感伤的《凤求凰》的旋律。它始于无比的美好,却又终于无比的忧伤;它是那样地充满着希望,却又那样地给人以绝望;它让自己无比的彷徨,更让自己堕入了一生的迷茫。它为什么如此矛盾?可却又为什么如此的自然、和谐,如此地交融着自己的心房?

    不错,正如范姜她们说的,《凤求凰》本来就没有终止,需要自己和宫云兮来继续谱写续章。可是自己的继续,却偏偏是选择给它以终止。这究竟是终止了,还是继续了?

    昭元一遍遍地想着,心头的悲伤越来越甚,却也越来越是无奈。就这样终止了的话,有什么不好?她从来没有明示过对自己的爱,总是威胁不嫁给自己或是宋文,;而自己也从来没有真正给她什么承诺。就连那隐藏着自己心迹、亲自而作的弦歌,其意也是那么地感伤,那么地无奈,那样地有预见。那一句“不得与飞兮,使我沦亡”,难道不是冥冥中,自己对这一场深情之未来的无奈预示么?

    http://

第九卷 问鼎中原 第八十一回 问鼎问情问何方(三)

    昭元欲哭无泪,只觉那颗心已是如同被万箭穿透一般。虽然自己拼命想用它来多盛些爱,多留些爱,可是爱却还是从一个个伤口流逝,再也无法回来。不错,万念由心起,自己的那“敢谏者死”的荒唐之旨,不就是由心而起么?当心已不再活着的时候,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非分之念。

    可难道从古到今的明君,都只能有一颗死心么?没有了心,自己还是活着的么?昭元呆呆地想着,竟然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他的手已经悄悄在抚动着琴弦,一缕缕只有自己用心才能听见的琴音起来,带着他的思绪在空中盘旋。谁能理解自己之心?谁能理解自己的琴音?难道只有它们互相之间,才能互知所痛,同病相怜?

    自己为了能够忘却这一切,曾经用疏导的办法大肆发泄过,曾经用强压的办法极力压抑过,曾经晓以道理,曾经明以利害,曾经试过将它寄托于樊舜华的身上,更曾经企图把它解释成自己对母亲的崇拜。自己曾经以为每一下都成功了,可是现在,却终于还是知道每一下都失败了。这一切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竟然能够既什么都不是,却又偏偏能够让自己这样的铁血男儿如此生死相许?

    树影弯弯,似乎在随着昭元的琴音起舞。他幽幽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虽然极力压抑其声,生怕惊动别人,但却终于满腔凄苦无处发泄,内力还是不知不觉贯注到了抚琴之上。他摇了摇头,苦苦一笑,却并没有强行收回内力,反而情不自禁地有意识起来。

    那树影随着他的琴音慢慢摇曳起来,上面的晓春残雪一丝丝一毫毫洒了下来,雾一般的缥缈,云一般的轻盈。眼前是她吗?不,当然一百二十个不是她。可是心中,心中那舞动着的,浅笑嫣然着的,不正是她吗?

    昭元只觉自己之灵也已慢慢依上了树影,散于飘飘洒洒的雪花之中,正在最大可能地跟她做最后的相聚相依。雪花终于要洒完了,他的眼中却已抢先模糊一片,痴迷一片,仿佛那些雪花是永远也洒不完的。可自己的心中注定只是一团火,烈火中又怎么能容得冰雪?自己遇见她,天生就是一个注定的错误,自己为什么还要如此愚蠢地想把它变成不是错误?

    昭元的眼中模糊了又清晰,清晰了又模糊。外面的三更之响早已敲过,他的心中却没有半点感觉,似乎他的心正如他想的一样,已经完完全全地死了。眼前,已没有雪花飘落了。可他忽然琴音指地,将那些雪花再次拢起,让它们依旧在空中盘旋——是啊,这样的话,雪不就永远也不会停了么?

    可是,可是自己就要这样欺骗自己一生一世么?昭元暗暗苦笑,根本就不需要回答,因为他要这样做,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来支持。就算眼前的雪花终于消失了,自己心中的雪花也只怕永远无法消失了。大错已成,阴影永远,逃避又能逃到哪去?

    昭元心头不断地泛起“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之句,无论怎样掩盖它、不看它,它都是那么如影随形地深入己心。眼前的那茫茫雪雾,渐渐随他之心又变成了一道空中的雪墙,上面那当日的诗句格外清晰,经久不散,一字一字地狠狠啮咬着他的心胸。可是自己的心已经死了,已经连痛苦都感觉不到了,便再多咬千口万口,自己又能有什么感觉?

    月光很惊奇地看着那一道似在空中,更似在他心中的雪上之诗,似乎也体会到了这个年轻人的痛苦与彷徨。她温柔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