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911章

暗黑大宋-第911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论重要性,无疑还是陕西北路,朝廷置了熙河路、湟州路、河西两路、灵夏两路、河套两路、府麟路九个缘边路,但真正的备战区却是在灵夏两路、河套两路与府麟路,五个备战区全部在陕西北路,同样,大多数精兵猛将也在陕西北路,大规模的军事建设包括阴山的那道长城,更是在陕西北路。

    朝廷经过高滔滔同意,以韩缜判延州兼陕西北路兼缘边五路安抚经略使。

    这是高滔滔对韩家的看重,一韩二吕,韩家在宋朝官宦世家中名望最高,虽然韩缜与王巨关系不错,但王巨休想能控制韩缜。一是掣肘王巨,二是拉拢韩家。

    孤儿寡母的,有所担心是很正常的。

    但文彦博进入朝堂后,朝堂局势必然会逐渐恶化,不过没有了司马光,恶化的速度不会那么快,如没有意外,能拖到明年年底,因此王巨给蔡确两条提议。

    第一条没有必要招惹高滔滔反感,第二条请坚持到明年年年,因为北方边防建设的大约得要延续到明年秋后,才能完善。如果蔡确离开相位,后果那就糟了。

    然而很多事情非是王巨能算得到的,二月到了,吕公著病重去世,他的任命,导致一些旧党大臣重新抬头,不过其本人也算是合格,任劳任怨,不过吕公著一死,蔡确拉拢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高滔滔便强迫中书下诏,将文彦博改为右仆射兼太师加平章军国重事。

    王巨便写了一封奏章递到朝廷,说从明年起国家财政能出现大规模盈余了。

    原来的陕西五路全部安定下来,正式进入太平时光。其他数路也在继续开发中,如果能保持前几年的状况,宋朝每年各项财政收入能逼近两亿,折成新贯,也能达到一亿四五千万贯,再加上没有宋夏战争的拖累,那么每年可以盈余五千万新贯,扣除一千余万贯国债,还能盈余近四千万新贯。

    这个盈余太庞大了。

    因此要适度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个用之于民,不是送钱帛给百姓,那么送的最后还是落到有钱人手中,贫困百姓依然嗷嗷待哺,或者养了一群懒汉。

    所以朝廷得准备河工了,以及其他的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募工治河。贫困百姓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现在给你们经济来源。其实前些年大搞基建,也是这种性质,只是河工规模太庞大,王巨那时候不敢让它上马。

    这些水利完善后,又可以造福于民。

    它也是官家与臣等前些年就制订的国策之一,望朝廷三思。

    如果明年上马,今年就要准备了,至少派相关的官员考察。

    然后在后面又刻意写了一段,文公乃国家三朝老臣,深得人望,听闻朝廷召之进京为相,臣恭贺之。

    熙宁以来,介甫公以国家病重,须虎狼之药医之。文公以治国如烹小鲜,须徐徐发之,以介甫公之治,必天下骚然,使宋朝落入危境。两者理念不合,导致诸多纷争。

    二公虽有争执,然皆持爱国之心,望大宋长久也,由是而争。

    今天下粗安,然契丹不可轻视。

    唐太宗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正是我朝光景也,又是陛下病重,多事之秋之际。望文公忘却以前政争恩怨,以天下为重也。

    这封奏章到了朝堂,大伙愕然,特别是一些激进的新党大臣,一个个不服气地想,王巨投降啦!

    不过蔡确与章惇没有作声,王巨也恐章惇不理解,暗中写了一封长信给他。

    范纯仁与吕大防却感到欣喜,这封信也意味着以前朝争落下帷幕了……想的美!

    三月二十二,文彦博进京。

    四月初八,朝廷再次接到王巨奏章,上书说臣与陛下约定,以待罪之身,替大宋效劳六年,马上六年期满,望朝廷恩准臣去彼岸,也请朝廷安排缘边大臣将臣手事事务一一交接。

    高滔滔得知,大喜,其实王巨那有谋反之心,不过在她身边嘀咕的一些贵妇们不断地进谗言,因此高滔滔越来越心不安。但得做一个样子,不能让天下人说鸟尽弓藏吧。

    于是让蔡确下诏挽留。

    蔡确也松了一口气,高滔滔一个大将在外,将他吓着了,难不成将王巨定性为武将,好来加害?

    王巨又回了一奏,上兵伐谋,用兵之道,正诡相辅,方能百战百胜。故可以用一些诡道欺骗敌人。但做为一个大臣,绝对不能欺骗陛下,那则是欺君之罪了。臣承诺六年之期,如果继续逗留不离,同样也是欺君之罪,此例不可开。

    我朝平定西北,天下百姓皆传唱是臣之功,其实谬也。没有陛下支持,西北不能大捷,没有诸位相公与大臣在后方励精图治,西北不能大捷,没有诸位将士英勇奋战,西北不能大捷。如刘昌祚抱病在身,依然率军于落雪之即,于云州与辽军相持,方能报捷于雁门。

    望比功重,做为臣子,如不惶恐,不知进退,终非是国家美事也。

    不过臣去年与陛下约定,允天赐与南阳候之女成亲,现在陛下病重,望太后恩准。

    赵念奴未回来,但赵天赐春天已经回来了,刚刚骑马到了灵州,就在王巨身边。

    南阳候就是赵天赐的岳父,“八贤王”的孙子,去年赵顼赐的爵位。

    王巨写这封奏章时,已经让他随着妻子,以及熙河蕃人那边挑来的三个少女提前进京了。毕竟他们这一行速度比较慢。

    话说到这份上,高滔滔便恩准了,又再次加官拜爵,都去彼岸了,朝廷还会发工资吗?因此不要钱的官职加了好几个,以至王巨后面的职官连续缀了十六个,仅节度使就缀了四个,整比韩琦那次长了一倍多。

    大宋也算对得起王巨吧……

    六月二十六,王巨低调地进入京城,替赵天赐主持了婚礼。

    说实话,有些早婚了,不过也是没办法,还指望以后回来成亲吗?

    六月二十七,王巨在几位宰相带领下,进宫看望赵顼。

    这时候赵顼的状态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只能靠一些流质物得活,不过他还能思想,也就是全身瘫痪了,但没有变成植物人。

    不过他的处境很糟糕,就包括宰执来探望,都要经过高滔滔准许,并且高滔滔让宦官隔着一个帘子,她就坐在帘子后面。

    这时候赵顼才知道母亲的控制欲是多么的强烈。

    但这个心路变化,其实也是怪赵顼自己。

    宋军逼得辽军割地,赵顼以汉武帝自居,其实……

    不说其他,只说两个人,王安石,汉武帝时也有一个王安石,那就是桑弘羊,想要打败匈奴人,得花很多很多的钱,以汉朝不健康的财政,想敛财更困难。

    于是越往后汉朝财政越糟糕,这才迫使汉武帝让桑弘羊理财,当时朝野内外对桑弘羊的反对声音更大,然而汉武帝有没有给桑弘羊设置什么障碍,甚至为了妥协,让桑弘羊回家养老?

    再说王韶,汉武帝有没有将卫青霍去病放到后方担任一个刺史,浪费人才?或者说卫青是外戚,好吧,那么程不识等大将是不是外戚?

    或者说李广,其实李广在汉武帝时战绩也只是那么一回事,只是被司马迁,以及后来的文人神话了。难道他误期不处罚吗?难道他交纳罚金后,汉武帝非得逼得他自杀吗?

    如果赵顼彻底让王安石去掉种种镣铐,彻底改革,让王韶、刘昌祚等重将彻底去掉镣铐,率兵作战,宋朝会不会提前富国强国?

    一面变法,一面用许多旧党对改革派掣肘,搞平衡之术,而这些旧派大臣都是权贵,进宫的妇人们正是他们的妻子,岂能不对高滔滔产生严重的影响?

    恐怕到现在,赵顼都没有看透此节。

    也许直到现在,赵顼才彻底放下对王巨的疑心,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王巨想做皇帝,在彼岸就能做成了,虽然可能有许多海客反对,但难度比在宋朝谋反要低得多吧。

    问题就来了,以母亲这种表现,还有对文彦博的任命,都让他产生了严重的担忧,而且儿子还小呢。

    那么他一撒手,宋朝会发生什么?

    因此看到了王巨,他眼神里闪着不舍,不甘,与后悔。

    若当时完全相信王巨,不让他弄出什么六年之约,以现在王巨的威望,即便是母后与文彦博想联手做什么,也不能做成功,那么拖上几年,儿子大了,母后必须就得还政,宋朝也能健康的发展下去,强大下去!

    这是他现在的想法,但王巨真的赖在西北不走了,他恐怕又是另一种想法了。

    王巨参拜,赵顼拼命地张着嘴,竟然让他奇迹般地喊出两个字:“佣儿……”

    蔡确大喜,难不成皇上能好转不成?

    但只要他喊出来了,高滔滔与文彦博还是不敢阻拦的,王巨沉声说:“太后,陛下想见殿下。”

    高滔滔沉默了一会儿,在帘后低语了一句。

    一会太监将赵佣带了进来。

    相互行礼,王巨与大臣们肯定得施礼了,然而这些都是重臣,赵佣同样也得表示尊重,行过礼后,赵佣用期盼的眼神盯着王巨。

    赵顼一病,他这个奶奶对他立即实施了严格的管控。

    但还好,王巨教了他许多道理,还隐晦地再三强调了一句,做人有时候也要学会忍耐,故易经第一爻,便是潜龙勿用,不是这条龙没有出息,而是它开始力量很小,必须要学会潜伏成长。

    这些道理对现在的赵佣便产生了积极的帮助。

    王巨多少也知道他现在的苦境,但没有办法了……难不成将高滔滔弄死?

    他先是从袖里掏出一本厚册子,说道:“以前陛下给殿下开讲,有许多还没有讲完,臣便去了西北。但西北千头万绪,事务繁杂,因此直到现在,臣才将一些史上的事例与道理整理出来,包括以前的开讲,合计四十八篇。当然,臣总归是臣,所站的位置不一样,考虑的事情也不一样。殿下阅读时,可与唐太宗的《帝范》结合,那么就能知道更多人君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了。”

    赵顼躺在病床上,眼中露出欣许的神情。

    王巨也扭过头看着他,说:“陛下,臣明天就走了。”

    赵顼眼中不舍,赵佣忽然拉着王巨的手。

    王巨继续说:“陛下,殿下,臣离开大宋是对的,我朝惩戒安史之乱,惩戒五代十国之乱,故对武将做了许多限制,以至于矫枉过正。但不仅是武将,如果外戚、宦官与权臣权利过高,同样也会对国家产生危害。特别是象臣这样的大臣,做一些限制,也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即便是宰相,也不可以连任十年以上,以免权利失控。殿下,请切记,这可以做为大宋的惯例,法度,传递下去。”

    宋朝开始还好,从蔡京时起就越来越恶劣了,然后秦桧,史弥远,贾似道……

    “臣虽然离开大宋,但也在继续替大宋效忠,陛下,太后,殿下,容臣启禀一条好消息。契丹阻卜部发生大规模的背叛,今年开春,去年冬初,契丹派兵镇压,惨败而去。今年开春再度派兵镇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