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84章

暗黑大宋-第84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教育或者读书,真正的用意乃是开启民智,智慧产生创造力,国家与民族才能进步。

    然而现在却是舍本求末。

    如果这种思想不改变,即便范仲淹与王安石开办了十万座学校,宋朝还是如此。

    “延州州学里也比较乱,我进去乃是走一个过场,无论将来会不会中,不可能再进去了。你岁数还小,自律性差,若是进延州州学,未必是好事。还是那句话,若是我能在明年成功,你们得随我走。若是不能成功,我另外想办法。”

    正说着话,外面衙役敲响铜锣,高声喊道:“放榜了,放榜了。”

    “这么快?”王巨讶然,这才几天哪。

    “大哥,快去看榜,”王储道。

    “好,”王巨带着妹弟前去州学看榜。

    已涌来许多人,不全部是学子与学子的家属,有许多来看热闹的。

    也有许多学子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得派衙役上门通知了。那会更热闹,一旦榜名送来,整个村寨都会轰动。

    朱家兄弟来了,李万元兄妹也来了,包括秦氏都带着下人跑来看热闹。

    朱琦翘着兰花指说:“提前恭贺小郎得中解元。”

    王巨先是往后退了几步,朱琦的兰花指惹不起啊。

    “朱大郎,这真不敢说。”

    “难道你比不过我二弟?”

    “那未必,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也有运气的。”

    秦氏在边上说道:“朱家大郎,你就不要再说了,一会儿榜一出来便知。若不中,空惹人笑话。”

    王巨点点头,举子能中,这个解元真不大好说。

    李妃儿悄声问:“王郎,说不定呢。”

    “只能用说不定吧,”王巨道。这是在延州,若是在其他教育发达的城市,解元两个字提都不敢提。

    秦氏道:“王巨,不要忘记了,如果得中,一定要回去拜祭你家的祖坟。”

    王家的祖坟算不算王巨的祖坟呢?不过随着在宋呆久了,王巨也渐渐融入这个国度,因此也点了点头。

    入乡随俗吧,想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得更好,或者有梦想将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得必须融入进去。

    于是他又说道:“如果我得中了,离开延州,让妃儿代我去拜祭祖坟,否则二叔又去了南方,没有了人烧纸线。”

    李妃儿脸马上就变得绯红。

    她去上王家的坟,那就是等于以王家媳妇去上坟的。

    然后害羞地躲在秦氏后面,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王巨。

    不过王巨对于这种青涩的恋爱很喜欢,单纯的感情,单纯的心思……

    秦氏也喜欢,道:“你这个想法很好,活人要孝顺,死人也要尊敬。不如这样,若是得中,你与妃儿一道去拜祭吧。”

    “行。”

    边上有几个学子在听着,心中五味杂陈。有的心想,你当真将举子预订了?

    那可不是,即便不随张载学习两年多时间,就是王巨自学,也有把握考中举子。当然去参加省试殿试,那就不大好说了。

    王巨也无视这几人的眼光,说解元那得谦虚一点,但说不中,那就是虚伪。

    程勘带着衙役来了。

    其实若是很聪明的人,也察觉到这次科举程勘的重视程度。

    提前科举,亲自主考,今天又亲自来张榜,等于破了以往延州所有秋闱的例子。

    人群自动地分开,让出一条道。

    程勘在人群中用眼光扫了扫,看到了王巨,来到王巨身边,说道:“王巨,放过榜后,你随本官来一趟。”

    “喏。”

    程勘便没有再说话,带着衙役走向州学的墙壁。

    朱琦说道:“王小郎,有戏了。”

    “那也不一定,以前程公也传唤我数次。”其实王巨同样也知道大约考得不错,不然程勘脸色不会这么地和颜悦色。然而榜单未张,何必说呢?不说那个名次也跑不掉,说了同样也跑不掉,反而让人以为是自大。

    “王郎,我好紧张。”李妃儿不由自主地来到王巨身边,拉着王巨的手说。

    这还是她第一次与王巨拉手,感觉到李妃儿小手的软滑温暖,王巨有些啼笑皆非,前些天就想法,要不要拉个手呢,没想到在这种公开的场合拉到了李妃儿的小手。

    不过大家都很紧张,关注地看着衙役手中的那卷红纸,都没有注意。

    王巨也很紧张,虽然他劝说三弟,但他自己必须要在东华门外留下一个脚印,那样才能为弟弟妹妹遮风蔽雨。

    一个衙役在墙壁上涂上糯米粉,那个拿着榜单的衙役缓缓将榜单打开,余下两个衙役扶着纸角张贴。

    ps:感谢an2oo8的588、恋过后优雅转身的1oo起点币打赏。

    手机: 电脑:

第九十七章 放榜(下)() 
暗黑大宋;第九十七章 放榜(下)

    纸是麻纸,不是后世的纸张,很厚。濠奿榛尚

    因此必须从下往上拉。

    两个衙役将纸角贴好,那个衙役开始慢慢往上拉,两个衙役再扶着纸将它贴起来。

    开始露出第八名新科举子的姓名,门山葛少华。

    大家茫然,许多人都不认识,包括王巨在内,可能是几年前的州学学子吧。或者不是,毕竟甘泉县在延州最东南边,离延州很远了,比云岩县到延州城还要远二十多里路。

    这也是程勘将王巨请回延州的原因。

    延州是宋朝的大州之一,人口不少,好几万户,而不是象某些小州军,只有几千户百姓,面积更大。就算是延川、青涧城、延州、保安军以北广大的地方都属于战区,边荒地带,但在这一线南边还有广大的面积,例如延州南边的敷政、甘泉二县,东南的门山、临真、延长。

    然而教育太落后了,宋朝立国一百余年,几十届科举,几万名进士,可若大的延州连一个进士都没有中过。

    所以看这个举子的名额,有的大州能给一百多名,即便中州也能给几十名,若大的延州只给了八名举子。但不能怨朝廷啊,要知道每届新科举子进京赶考,都由官府承担费用的,给得多费用就会承担得多,但朝廷总得有回报吧,不能连广南那么落后地区都不如,让朝廷怎能多给名额?

    但只要王巨能唱名东华门,不但带动了大家的信心,朝廷也能放宽名额,名额多起来,学子们信心也更足了,良性循环便有了。

    他在延州政绩的最大短板也就弥补了。

    第七名出来,这一回有人能认识了,一个近仅五十的老学子,叫项遵的,不知考了多少次,还是其妻子劝说,官人不能这样考啊,我们一家人嗷嗷待哺呢,不如你也开一个私塾吧。

    于是项遵开了一个私塾,因为没有功名,专门教童蒙,半饥不活地活着。

    看到自己高中,老项满眼流泪,手舞足蹈,以至让王巨万分担心,老先生,你可不要学范进啦。

    但这个举子会给老项带来很多好处,到京城看看花花世界就不谈了,到了项遵这个年龄,那有那心思。

    不过有了举子这个身份,那么他以后就是继续开私塾,也会有很多人将子女送过来,甚至收费也能略略提高,一家人生活便得以改善。

    第六名又出来,王峻,甘泉学子。

    尤滔低声说道:“前几年在州学里学习过近两年时间,我认识他,不过前年他回甘泉了。”

    王巨点点头。

    尽管延州州学乱七八糟,不过苦学者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如朱俊。

    第五名再度出来,张得胜,这一回认识的人更多,延州大户张家的三小子,正在州学读书,算是成绩比较好的一位。

    总之,这次程勘主考,十分公平,若是以往,这后面几名都是照顾了关系户,那么除了张家的孩子外,余下三人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第四名又是延州州学的学子,延长罗曾,但他现在就是延州州学里读书,并没有回去,看到自己名字了,也乐得手舞足蹈。

    延州州学的几位教授脸色才松了松。

    如果州学里一个不中,那他们也丢脸。

    第三名又有许多人不认识,延长洪士信。

    李妃儿担心地说:“王郎,只有两个了。”

    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王巨高中,并高高在上。一个王巨可能不中。

    于是又造成了两个结果,与王巨有关系的人,希望王巨名字最好不要立即出现,但又希望能出现。

    虽最后出来十分风光,但让人揪心啦。

    第二名出来,熊禹方,又是延州州学的学子。

    不过此人家庭情况不好,十分贫穷,因此在州学里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但在这时他的命运马上就改变了,周围几个学子不顾他穷了,一起上去恭贺。

    到了最紧张的时刻,解元即将揭晓。

    二妞与王储脸都憋红了,额头上也冒出汗。

    偏偏衙役手又停下,在等另一个衙役刷糯米粉糊。

    二妞便大声喊道:“快贴啊。”

    李妃儿笑着抚摸着二妞的脑袋,不过她一颗心也怦怦地跳个不停。

    不过衙役也没有卖关子,延州的举子嘛,何必要卖关子。粉糊刷好了,立即将榜单最后面贴出来。

    保安军王巨。

    轰!

    周围的人一起围了过来,纷纷祝贺。

    尽管王巨对科举有着看法,但在这一刻,他心中也是幸福满满,十分骄傲。

    朱琦用兰花指敲王巨的脸:“王小郎,我早就祝贺你得解元了,你还腥腥作态!”

    “运气啊,运气。”

    就在这时,程勘开口说话了:“诸位学子,诸位乡亲,有人说本官这次出的考题难,本官在此说了一句话。”

    “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当然,都会说想光宗耀祖,唱名东华门,然而我朝立国一百零几年了,试问那个学子唱名了东华门?实际多是博取一个功名,好接承家业,或者去做授教,或者做去管事账房。”

    “你们读书最后做了什么,那是你们的自由,但是你们来科举最终用意还是想唱名东华门,唱名后好拜官封爵。但如何做官?难道西夏人入侵,对他们说圣人大义吗?难道遇到案子,念念论语案子就能破了吗?所以朝廷才考论策。”

    “本官出了几个策论,可你们有几个人能圆满地给本官一个答案,只有一人!自己不努力,不关心时局,不思考如何做官辅君治民,却又想科举得中,这是什么道理!”

    “本官将某人的卷子带来,让你们看看,让你们反思!”

    说完程勘一挥手,衙役又将王巨的卷子张贴出来。

    除了那道错了的墨义外,这张卷子可以说能做标准答案了。

    那怕王巨的弱项诗赋,但在延州学子的诗赋中同样也能算是鹤立鸡群。只是程勘要求高,延州有什么好比较的,要比较得在省试殿试上比较,因此心中还有些不满意。

    当然大家也知道程勘说的某人是那某人,许多学子一起围过去看。

    不看心中还有许多想法,看了嘴中就发苦了,那个差距可不是一般地大,特别是那策论,简单是天壤之别的差距。

    服气了。

    程勘冲王巨招了招手,王巨只好推开恭贺的人群,挤了过去,随着程勘往州衙里走。

    “王巨,你的诗赋这次发挥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