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818章

暗黑大宋-第818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是这五十文,还让胥吏扣掉了一大半,变成了真正的强行摊派力役。不是募役了。

    王巨大怒,派中使下去查问。

    那知县说我不知道,是胥吏弄的事。

    同样也被免职了,又用邸报通知全国,连胥吏都无法控制,你还做鬼的官!

    甚至因为此案,连两淮路提举司的官员都一一受到了处分。某让你们监督执行的,但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还有山陵滩涂湖泽承包,王巨一再强调,百姓如果向里正耆长提出请求。知县必须派人执行处理,如果不提出,知县也不必多事。

    前者是为了能顺利地将此法案执行,后者是最大可能的减少纠纷。

    总之,在他的强力调控下,各州县的官员都开始变得有作为了,因此宋朝的情况在迅速转好。

    不止是王巨功利,功利的大臣有很多,变好了,无疑就会支持。没有变好,反对声音强烈,那便会反对之。

    以及春天来的变化。

    去年三千万下去了,有一些人心中还是战战兢兢的。但到了春天,彼岸商贾终于从倭国那边带回大量金银。

    借条一一收回来了,并且还是用金银收回来的。

    只有一部分流回银行司,余下的则全部流向民间。

    但这些金银,却是很关健的。

    宋朝变得越富裕,金银用量就越大。最简单的吧,民间婚嫁,最少得有一些金银首饰。

    然而现在金银产量又很低,虽然西夏那边的不会给了,辽国那边却一两也不敢少,银行司又存放了那么多金银为本金,因此民间金银价格实际在渐渐上涨,尽管张商英不断调节,都控制不了这个涨势。

    眼下问题还不大,但涨到一定地步,尽管绢交与金银挂钩,最终避免不了会出现反复兑现,银行司危矣。

    那么从今年到明年,随着一百多万两甚至两百多万两黄金,近千万两白银的到来,正好满足了民间的金银需求。所以这批金银来得很及时……

    最关健的因素,还是悲情因素。

    史上两宋之际,不仅是岳飞,吴氏兄弟,韩世忠与刘锜作用也非同小可,但为何后人全记住了岳飞,正是岳飞被冤杀了。

    小小被王震恫吓后,主动将真相向百姓宣传。

    不过王巨对此女也感到无奈,此女简直是一个奇葩,她说就说吧,还将那首小令传唱着。

    其实这首小令也算是气势磅礴,但最后却来了一个谁最媚,残雪伊人,陌上小小,简直成了一个虎身狗尾巴,好吧,它确实就是一个狗尾巴,但前面的虎身,却成全了这支狗尾巴,反正也豁了出去,这个妓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俺就是那个最媚的人……

    确实她姿色不凡,都成了这个样子,又钩上了一个凯子。

    据手下禀报,仅是几天内,在她的撒娇泼媚下,就让那人在小小身上花掉了上千贯钱。

    简单是无药可医了。

    不过一个妓子的命运,没有多少大臣关心的,大臣关心的只是真相,在这场闹剧中,王巨是一个受害者,而且是一个屈辱的受害者,因此王巨赢得了大量的同情分。

    但来的大臣多,主要还是前次开讲的轰动,以及赵顼的支持。

    大家脑袋瓜子一起僵化了,让太保给你们上上课。

    可问题是王巨是给赵佣开讲的,而不是给大臣开讲的。

    但王巨也不好说什么,那就随便说一说吧,反正自己在京城的时日也不多了。

    于是他有选择的说了一段历史,直接跳到了唐朝。

    开讲李世民安置胡人政策的失误。

    李世民一生有两个最致命的失误,一是就是嫁文成公主,但这个文成公主不是他的亲生女儿,而是李道宗的女儿。

    卖别人的崽子不心疼……

    并且还让李道宗亲自将文成公主送到了青海的乌海。

    因此让王巨时常地浮想,那时乌海边看着李世民假女儿,自己真女儿远去的李道宗心情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和亲政策也不一定就是失误的。比如汉朝的和亲政策,相对来说,功就大于过。关健是唐朝两次对吐蕃的和亲,不仅送过去女子。还送去了大量工匠,这岂不是要命么?

    为什么李世民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其实与安置胡人一模一样。

    当真李世民不知道五胡乱华的由来?

    王巨说道:“陛下,殿下,诸公。其实真正的原因乃是唐太宗有一半胡人血脉,世人称之为天可汗,实际他内心中同样以天可汗自居,不仅是汉人的天子,也以胡人的可汗自居。因此才用胡人掣肘李靖等名将,甚至用胡人担任宿卫重将。”

    “当时唐朝也似乎好象做到了胡汉一家,民族迅速在融合,万族来朝,唐太宗驾崩时,胡人比汉人更伤心。但事实给后人留下了最大的隐患……”

    这个隐患就是安史之乱了。如果不是河北河东陕西边缘安置了那么多胡人,还是让他们扎窝在一起安置的,而全部是汉人,安禄山来那的谋反勇气?

    而且这个隐患还留到了宋朝,西夏!其实党项人在唐朝就不那么老实了。

    王巨为什么今天开讲这个课题,其实他要说的就是未来的民族融合政策。

    很快就要到来了,一旦平灭西夏,灵夏平原有大量的党项羌人,兰州等地有许多吐蕃人,甘州肃州等地则有着大量的回鹘人。

    如果这个民族融合政策做得不好。未来还会有危机。但是王巨平灭西夏后,顶多一年来时光,就走了,所以这个民族融合现在也要讲清楚的。

    那么如何融合。李世民这种融合,肯定要不得了。但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北周的融合,就是极成功的。

    但还不及章惇在梅山蛮那边执行的融合政策好。

    王巨在南方也执行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民族融合政策,特别是广南西路,还有不少蛮部保留着原来的民族传统。不过在王巨派人教导下,许多部族开始向汉人学习先进的耕作方法,同时也让子女进入私塾学汉字,读汉书。这么多年下来,许多蛮部已经与汉人很相近了。

    那各部百姓是否会排斥呢?

    非也,比如普安州,正是因为互市以及各政策,造成普安州百姓富裕,引起周边各蛮部贪婪,这才入侵普安州。

    但为何苗履能立即平叛,并且拿下了数州?

    主要还是这个民族政策,让普安州百姓迅速受益,其他各羁縻州百姓也亲眼看到了这种变化,甚至渴望着这种变化,一是会用兵,二是当地普通百姓的支持,这才使得南方那次用兵那么顺利。

    否则想拿下那些羁縻州,难度会增加数倍甚至十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余下各羁縻州蛮酋因为害怕,纷纷派使进京表示诚服时,王巨让他们配合着,打通矩州到夔峡渝州,到辰州潭州,到戎州,到石城昆明这四条商道。

    原来这个国中国是一个不规则接乎于椭圆形的五边形,贫困封闭落后野蛮,地形复杂,但将矩州等拿下后,变成了一个长虫形,厚度变薄了,王巨肯定会利用好这个积极的变化。

    四条商道打通,各部就能渐渐从封闭状态走出来,说不定以后不用朝廷用兵,这个国中国也会渐渐被拿下。当然,这个首要前提,一是宋朝不能再由赵佶担任皇帝了,二是完颜阿骨打是否还能再次崛起,并且对宋朝是否还能形成威胁。

    那么放在西夏,是如何融合?

    商贸肯定要打通的,但没必要买安,无他,西夏穷兵黜武,税赋一直很沉重,只要执行宋朝现在的税赋,对于西夏百姓来说,就已经是天堂了。

    推广教育,汉人能蛮化胡化。蛮人与胡人也能汉化。

    尽量的推广定牧。

    这也是王巨带来的一个变化。

    如今许多地区在执行着定牧政策。

    虽然有点苦,可收获更高,牛羊更肥。

    但王巨不知道的是,游牧在美国淘汰不仅是因为收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定牧的牛肉羊肉更肥更鲜美。

    有大农场主用直升飞机放牧,牛羊能跑了,也壮了,可肉质下降了。

    因此牛肉出栏前。西方各农场主会刻意圈养起来育肥。

    王巨开始不知道了,不过这么多年下来,也隐约地发现了这一点,因此在彼岸就推出了类似的育肥政策。

    这些牲畜不是战马,能不能跑无所谓,要的是肉!

    定牧与保护水土无关,但会使百姓收益更多,其次就是容易管理。

    一旦“定”起来,无论是牧还是耕,有何区别?

    这样。就能慢慢大规模的象北周那样,全部汉化。

    王巨在这里刻意讲了一个融合汉化,一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因为在他脑海里有两个极好的例子。

    首先是种族问题,他穿越前,欧洲面临着绿教的威胁,美帝有种族岐视之危机,天朝同样也有一些民族问题,那怕是比较团结的棒子还被一道三八线一切为二。

    再看倭国呢,实际倭国人种构成同样复杂,但只有一个大和民族了。基本上也就没有民族问题了。

    其次是制宜。

    天朝在386手中外交开始变软,宋化,官员**严重。到了486,又有了房地产经济。

    但也不能说两个大长老不好。人无完人,谁能做到完美呢?再说,虽然形成了一些弊病,太穷了,迫不得己,虽屈辱了一点。却赢来了发展的空间与时间,经济在迅速增涨着。没有良好的经济,谈什么军事大发展?

    可这些弊病在加深了,而且各个企业自己也不争气,除了海尔华为等极个别企业外,余下的只知道赚取人口红利或者利用所谓的民族品牌骗老百姓的钱,但拨了多少资金用于技术研发?

    并且还不止,比如光伏产业,其实制造太极能电板同样会产生极大的污染,为何欧洲会打压之?

    因为它有光明的前景,所以要将这一行产业在中国的技术发展,扼杀在萌芽中。或者稍有一个好的民族品牌,立即就被外资收购去了。

    所以看似的经济繁荣,实际有许多内困外围之危机。

    因此新的大长老即位,开始打击**了,又拨两千亿发展发动机技术。

    这就叫因时制宜,不断地调节。

    但在王巨眼里,这做得还不够。

    不是机床不够先进吧,那么再拨两千亿。不是芯片技术不行吗,也能拨两千亿,没有光刻机,再砸两千亿。

    虽然会烧掉很多钱,但这些产业一旦技术飞跃,会拉动多少产业得以技术进步?

    然后再对那些着重研发技术的企业进行强力保护。

    这才是经济能得以持续发展的最佳道路,而非是什么房地产……

    天朝不能拿出来举例了,但前面一些朝代也有类似的事例,只不过不那么明显罢了。

    章惇说道:“它就是太保所说的穿衣论?”

    “正是,但它比穿衣服更复杂,天冷了,大家都知道添加衣服,天热了,大家都知道减少衣服。然而放在一个国家,想透过种种迷雾与争议,找到正确的调节之路,却是很难很难。”

    “不过有的还是能看到的,比如国家经济,陛下即位之初,财政困难,不得己,介甫公敛财充塞国库,但现在国库渐渐充盈,又增加了新的财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