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806章

暗黑大宋-第806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婚晚育?”赵顼奇怪地问了一句。

    “结婚生育尽量晚一点。如果能做到这些,大宋就可以确实两百年无忧了,诸公或者问两百年后怎么办?那太遥远了,但如果真的想两百年之后,那只有一条。提高技术,不仅是新机器,还有肥料,种子的改进等等。否则不用多。我说三十年也许夸张了,五十年后我朝必因此而危矣。”

    王巨说得还有些夸张。

    首先这个人口增涨的比例不对头,不是搜刮出多少隐户,或者南方收回了几个州,那几个州实际也没有多少百姓。

    这个激增主要还是王安石发起的农田水利法,包括江东圩的开发。还有王巨以前敲边鼓的辅助性措施,现在开始收红利了,带来了第一波人口激增。

    如果未来朝廷不变动王巨这些政策,那么十几年后,宋朝又会迎来第二波人口激增。

    但过了十几年,激增的速度必然慢慢地降下去。

    其次王巨说得确实有些夸张。

    只要宋朝不出现宋徽宗这样的人物,再加上拓出几路之地,以及新机械的出现,不敢说象后世水泵那样普及吧,至少会起到一些作用的,以及这些杂粮的提前出现并且重视之,那么宋朝能容纳的百姓数量是两亿五千万之巨。

    为什么说两亿五千万,而不象清朝那样四亿多人口?

    且看清朝的疆域面积吧,也许西边的不适宜多少百姓生存,但还有一个北大荒呢。

    其次就是作物的产量,可怜江东圩那样的肥沃淤田,一亩地能收五石稻谷,那就算高产了,至于其他地区,一亩地稻谷产量只有三石左右!再想一想后世的亩产千公斤吧。

    再到麦子,亩产更低,连两石都没有。

    清朝也没有那么高的产量,但清末时技术已经在提高,产量最少远超过宋朝了。

    因此王巨琢磨着,宋朝人口一旦膨胀到三千五百万户,才能发生种种危机。但过了这两波政策红利,想膨胀到这个数额时,那最少得一百多年后了。

    然而兼并如果恶化,税收再度变得不合理,什么也不好说了。

    不过若是调控得当,说不定也真能延续两三百年。只是事实不是向后者发展,而是向前者发展……

    王巨之所以将它说出来,不仅是为了迁徙百姓正名,主要还是担心以后,赵顼一死,高滔滔说不定会改变这些政策,那么自己所做的努力,就会毁于一旦。

    并且高滔滔绝对不是象金大神所写那样英明贤慧,这可是一个很不省事的主。

    “陛下,诸公,当时我从彼岸归来,一度雄心勃勃,想用银行司取缔青苗法,改良免役保甲保马法,进一步地扩大道路水利,这几条似乎是做到了。然而对于兼并,臣碰都不敢碰。同时臣当初还想逐步取缔支移、折变、加耗这些苛捐杂税(除了这三种杂税外,还有预买,户口盐钱,耗脚斗面,蚕盐钱,牛皮钱,农具钱,鞋钱,曲引钱等近二十种杂税,但许多杂税不经常执行。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杂税就是这三种),但考虑到各方面的经济,臣不敢提出取缔了。陛下,臣每当想到此节。心中惭愧万分。”

    这是王巨谦逊的说法。

    如果非得挑刺儿,再完美的国度,也能找出许多毛病出来。

    实际上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理,宋朝几乎能达到咸平之治那样的巅峰了。

    虽然不象圣相李沆那样,悄无声息地就将宋朝变好了。但得考虑两者时空情况的不同,李沆所面临的压力显然要比王巨小得多。

    最主要还是时间太紧了。

    如果不是担任赵顼的身体,以及大家会产生疑虑心,再给王巨两年时间,王巨甚至可以做到让宋朝超过了咸平之治的高度。

    王巨拱了拱说:“苛政猛于虎,这些杂税同样害苦了许多百姓,但我来不及处理了。还有黄河,汉朝都能让黄河强行改道,用来治理河患,以我朝财力。为何不可以?兴师动众如此,陛下又是如此的信任,但河患不休,我却视而不见,所以越想越惭愧啊。未来平定西夏,朝廷财政必然进一步的宽松,望诸公努力之。”

    随着王巨徐徐退下。

    蔡卞在下首叹息道:“太保是进亦忧退也亦,司马公之言失误矣。”

    看看王巨,不仅在任上文治武功,而且都将离开宋朝后的人才储备安排好了。现在又指出未来各种弊病与注意事项。这是一个海外王的做法吗?

    但这个海外王还真有市场啊。

    甚至坊间流传着一个很难听的说法,说王巨此次回来为相,主要就是为了从宋朝骗走大量人口去海外的。

    还有更难听的说法,皇上为了敛财。对彼岸的那些金子银子感兴趣了,所以将一百多万百姓变相地卖到海外去了。

    王巨也听说了,但没有太在意,若是一点一滴的变化,老百姓感受不到的,但这几年变化太大了。当真老百姓心中没有一杆称,况且他明年还会拿出两个狠手……

    要么你们将我名声想办法抹黑,要么我将你们彻底踩到粪坑里!

    …………

    “太保,听说不久我朝会因人口而出现危机?”韩韫问。

    “韩兄,你听谁说的?”

    “我听章公说的。”

    王巨会意了,大约是章惇写信给章楶,信中谈到了这件事。

    他笑了笑说:“实际没有那么严重,只要以后朝廷不将我实施的种种法令废除,至少在这几十年不会产生危机。”

    还有女真人呢。

    不过女真那边王巨也布了一步棋,而且将西夏灭掉后,宋朝将兵力屯于北方,再于各堡砦上广置火炮,即便完颜阿骨打再度崛起,也不可能象另一个时空那样,扬长直入了。

    反正王巨到死的时候,也不会看到北宋灭亡,除非依然是赵佶上位,并且比史上更能糟蹋,从内部瓦解,但那样,与人口极限又无多大关系了。

    “就是以后也要看,如果彼岸技术进一步发达,研发出一种新肥料,大宋未来又出现几个大度的明君,看到人烟太过稠密,发一个狠心,让彼岸迁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百姓,用此缓解人口的压力,几次大迁徙,那么大宋还可以屹立两三百年,三四百年。然而就是没有人口压力,只要是帝制,尊尊,官本位,恩荫世袭制度,大宋早晚还得灭亡。”

    “所以我在彼岸置立的制度,是君主立宪制,实际就是一王二内阁制度,其总统相当于我朝的中书,总理与六部相当于尚书,但比尚书省权利稍稍大一点,审院相当于缩小版的门下省,检院与检查组相当于加强版的御史台。但变就变在取缔了帝制与恩荫世袭,以及官本位思想。比如六部尚书与两院中丞,如果不能登上总统与总理之职,两届之后,自动退位,不得再碰政治。但就是登上总统与总理之位,两届之后同样退位,不得再碰政治。”

    “至于这个君王,我这一辈子是不用碰它了,不过到了子孙手上,必须有一个名位,名不正言不顺,不过除了对总统总理有一些任免权外,余下权利同样一起拿掉了。甚至你我子孙,共享前面产业所带来的福利,但皆不得触碰政治,即便想从政,也必须从村长做起。”

    韩韫听到这里说道:“这才是大智慧啊,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舍得权利,才能长久。”

    “不错。正是此理,而且彼岸广袤的空间,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出现土地压力,再加上这种舍得。也就没有野心家想谋朝篡位了,即便有之,也成功之,也会迅速被大家推翻,况且彼岸未来分成三处,一处有变,其他两处也必派兵过来支援。”

    “或者从外部颠覆,但纵观这个世界,有能力从外部颠覆的,只有大宋了。但彼岸大宋没有敌意,大宋何必颠覆之,况且也未必那么容易颠覆。”

    还有一群人呢,一旦这群人崛起,因为人种不然,必然要颠覆,但等他们崛起,彼岸不知飞跃到什么地步了。

    因此彼岸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况且王巨以后去了彼岸,还要进一步地完善各项制度。

    “实际就是阻止权利的垄断。其实太祖与太宗也看到权利垄断的弊病,因此才有了我朝这种种古怪的官制,但他们做法很不成功的,相反还形成了冗官冗政等不好的局面。彼岸种种真相。早晚要揭开的,不过就是看到它积极的一面,有几人能放弃眼下的制度?或者新王朝屹立之时,才是这方土地新生之时,说不定那时技术发达,大海不再成为隔阻力。那么所有中国人又会重新一统,是真正的大一统。”

    但无论实不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或者有其他变故,王巨是肯定看不到了。

    可是这个基础他是打下去的,如果子孙不争气,他也无奈之了。不过吓一吓也好,有此警钟悬在头顶上,至少未来宋朝君臣不那么昏庸,那么做事就会小心,而不会胡作非为。

    不过这个太长远了,还是眼下吧,他转移了话题,问:“贺兰石如何了?”

    未问前线战况,战报里早写清楚了。

    提到了贺兰石,韩韫一脸钦佩:“太保,太神奇了。”

    章楶让西夏用贺兰石换战俘,而且默认了西夏的高价。

    这一着终于成为致命的导火索。

    从那以后,贺兰石的价格越来越离谱。

    不但西夏有人失去理智地囤积,就连宋朝这边也开始有人囤积。而且有人还根据不同的贺兰石取了极好听的名字,如墨星、紫霞、天霁青、梅香、松韵……

    并且韩韫通过转手贺兰石,几乎将以前的大半成本收了回来。

    这次炒作贺兰石,等于官方也进入了,甚至最后成了官方为主,韩韫为辅的局面,王巨也没有隐瞒,因此韩韫大大方方地将这些收入全部交给章楶当成军费了。

    王巨松了一口气。

    十几年前安排此着,他想到的不仅是荷兰郁金香,还有天朝的君子兰、普洱茶,炒作成荷兰郁金香那是不可能了,但能炒成君子兰与普洱茶那般地步。

    而且在那时就有一些可能的征兆,比如夏国剑与西夏弩,质量上乘的,能在宋朝售千贯钱,就算它们不错吧,也不能说值千贯钱。同样的,还有倭国扇,即便杭州开始仿制各种折扇,甚至工艺还超过了倭国扇,但始终不及倭国扇价格之高。再就是高丽秘色瓷,当真高丽的瓷器比宋朝优质瓷器优秀?

    倒不是崇洋媚外,现在宋朝还是文明的中心,除了宋朝,余下的都是蛮人,蕃人,胡人,夷人,主要是舶来品,大家新奇了。

    贺兰石暂时也是舶来品,这便提供了炒作的空间。

    一个君子兰与普洱茶弄不垮天朝经济,体量太大了,但如果将贺兰石变成君子兰与普洱茶,对于薄弱的西夏经济来说,那就是致命的。

    “那就好,反正章质夫拿下萧关,前线又不太平了,你留下来过一个元旦节吧。”

    “行。”

    “过了元旦节,你看你还有什么亲人,需要迁徙到彼岸的,对他们暗中嘱咐一声,明年秋天随船去彼岸。”

    “这么早?”

    “明年我去陕西后,说走就走。”

    其实真的很快,至少王巨在京城逗留的时间连半年也不到了。

    韩韫悄无声息地回来。

    王巨开始做下面的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