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781章

暗黑大宋-第781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领开始开化,也与江这边的人略有往来,包括交易,全是以物易物方式交易的。章楶击败蒲甘人后。陆续裁减了一些兵力,实际自王巨拿下大理后,就在陆续裁减,大理拿下了,不可能南方继续养着那么多土兵,那财政会吃不消的,而且为了征服这两路。也牺牲了许多战士,广南西路到了休生养息之时。因此在陆续裁减之下。广南西路只有四万余土兵了,并且还有两万土兵,于大理与交趾轮戍,另外就是交趾与大理也开始募训自己的土兵,同时章楶就着腾冲府的地形,在这里训练了五千骑兵,半牧半兵。苗履用兵西南夷,于是向种师道将这五千骑兵借来。这五千骑兵在这一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腾冲府兵力就空虚了。要命的是王章二人改土归流,让一些蛮酋产生不满。不要问还有蛮酋,以这里的地形,如何实现完全改土归流?实际一半以上的地区仍是羁縻区。这些蛮酋就着这个机会,勾结了几十个裸形族的大部落,里应外合,入侵腾冲府。虽然姚雄率领兵卒赶到。但还有许多马匹牲畜与百姓被洗掠走了。不过这时候天气渐渐热了,不适宜在酷热的南方用兵,于是种姚二人便隐忍下来。随后两人合伙商议了一个计谋,故意扬言,西南夷那边又动乱了,将这几千骑兵调走。不但骑兵调走了。连周边的一些土步兵也调走了。这些蛮酋那有什么发达的消息渠道,于是又来了。结果七八千裸形族的战士,一起落入埋伏圈,要么被击毙,要么被俘虏。不但有这些裸形族的战士,同时还有这些蛮酋也派了手下的战士暗中参与,正好。一起奸灭。不算是特大型会战,不过持续的时间有点长,直到种师雄的奏章送到京城,那边战斗还没有结束。至少这些蛮酋已经公开背叛了,得一个个地去扫荡,虽然不象乞弟那么强大,更没有乞弟那样的号召力,但地形太复杂了,想短时间结束是不可能的。不过新的问题来了。那就是这些战俘怎么办?种师道可不敢学习王巨那样,一起卖成矿奴。至于杀更不敢杀,释放回去又会再成祸害,因此大伙商议后,就让他们修路吧。忽然这时候一个当地的幕僚官说,不如修一条通往斯拉国的大道吧,种师雄莫明其妙,问斯拉国在哪儿,那名幕僚官就指着地图上那加山以西的地方。种师道又问,那不是天竺吗。那名幕僚官又说,天竺也分成许多国家的。这样一说,种师雄便能理解了。而且看上去,也不是太远,从腾冲府府城出发,大约只有一千里地左右。如果将这条商道打通,使大理与天竺能够往来,不说商贸了,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宗教文化等等,说不定就能名垂史册了。不仅如此,就是章楶也在大理的置了许多互市,如西北的九赕城,三赕城,贺头城,主要是与吐蕃交易的,西北的阿头城、茫布城,主要是与西南夷交易的,南部的磨歇城、蒙样城、孟凌城,主要是与景昽蛮与蒲甘人交易的。其实属于大理的羁縻地区,还要往南,南方的三个互市只是在后来天朝国境线的两侧,但再往南,无法管理了,地形更加复杂!而且就是到了这里,宋朝管控力度也渐渐开始下降,八成是羁縻地区。至于城更不能称为城市,只是建设了简易的城墙,用于屯兵或保卫互市安全罢了。不过这八个互市作用非同小可,不仅每年可以为云南两路带来大量税赋,也繁荣了周边的经济,扩大了宋朝的影响与幅射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这名姓丁的幕僚官的提议,颇是让种师雄心动,因此写了一篇奏章,一是向朝廷要钱,这一战不仅会使未来腾冲府更加安定,甚至因为开江以西各大部裸形族人精壮战士,大半因此战覆没,朝廷可以向开江以西开拓了,然而这样,仅是靠云南西路的财政是不能支付的。所以要钱了……此外,就是这个庞大的修路计划能否执行,并且种师雄还画了一张未来这条道路的示意图。其实呢,这个斯拉国就是天竺史上的斯拉王朝,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王朝,诚服于更强大的波罗王朝。这个波罗王朝最强盛时,曾囊括了整个印度的中北部。以及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但绿教来了。佛教国家哪里干得过绿教徒,加上南方的罗湿拘陀人开始强盛,因此三方于晚唐时在曲女城展开三国混战。波罗王朝开始衰败,虽然唐末时,一度略略中兴,可这个中兴的趋势很快被南方的朱罗王朝所中断。彼岸的船队,还与这个朱罗王朝有着贸易往来,并且拥着一支强大的海军,又利用这支海军不断地将势力范围蔓延到整个印度南部与东海岸线。但他们如何扩张,与彼岸无关的,俺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与你们抢地盘的。正因为他们控制着海岸线,包括船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什么波罗王朝与斯拉王朝。现在这个佛教国家波罗王朝已经只剩下一点点范围了,并且龟缩到内陆。同时对斯拉王朝控制力量也变得很弱。可能再过几十年,被绿绿全歼,导致佛教在印度完全衰落,被婆罗门教与绿教替代。这些内幕王巨完全不知道。但就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去振兴佛教国家。然而他看着道路示意图,有些发呆。这通到哪儿了?似乎是那个号称印度的东中国曼尼普尔了。他还记得前世这个地区,似乎这片多是黄种人,而非是深色的棕色人种,因此多说着汉藏语言,保持着各种中国的传统风俗。这说明哪一带,有不少中国人的后裔。难道从现在就有人迁徙到那边了?赵顼却颇是意动。佛教马上就要在天竺末落了,但在宋朝却是第一大宗教。因此大家对天竺都抱着好奇的态度。不但赵顼,韩缜也感到心动。王巨看着他们的表情说:“陛下,首先得下诏,让种师道中止对开江以西的任何想法。”“为何?”“哪里比西南夷更落后更野蛮,如果象以前那样羁縻之,则无关紧要,但是半羁縻的管理(指朝廷委派官员,士兵与差役治理,却不能对各村寨有真正的命令权利,命令权利依然掌控在各蛮酋手中),作用不大,反而朝廷每年会额外花费许多钱帛。只有改土归流,一旦改土归流,就不得不一直用兵,且不说用兵费用,只说这些地区的本身,它们极度落后闭塞,想要治理,就必须开发,包括兴修道路水利,建设学堂,发放农具,教导他们先进的种植方法。所以苗时中与苗履开拓西南夷,臣拨出五百万贯,留作这些地区的民生用度。章质夫在臣之后经营云南路,开江以西与大部分景昽蛮地区,都没有经营。地形太复杂,百姓太落后,想要经营,成本极其高昂。”因此王巨对交趾采取了极度残忍的做法。但现在就是不顾大家的反对,上哪儿弄那么多土著,对这片地区清洗。而且这些地区很闭塞,就是清洗了,也没有百姓原意前往迁徙。“如果平灭西夏后,朝廷财政宽裕,还是可以适度经营的,实际就是那样,于其经营开江以西与景昽蛮,还不如经营西南夷这个国中国,反正都要用很多钱帛去堆。”旧的国中国让章惇解决了,现在又产生一个新的国中国,并且更大,所以这个国中国,多少也让大家难受了。不过有一句王巨没有说,就是用很多钱堆下去,未来顶多这里能自保,休想指望这片地区替朝廷创造多少财富。说不定堆了许多钱帛,勉强将各个地区道路打通,有了一些水利,也有了一些学堂,国家每年还需要拿出钱帛来补贴。因此也不得不承认赵匡胤那句话,他用玉斧在大渡河上一划,往西朕不要了,因为不想用中国百姓财帛补贴这些蛮夷!但真发展到那一步,至少这一带百姓确实受益了。不要说国家来奴役,这道理与原先的梅山蛮以及后来的朝鲜是一个样,越闭塞越落后,百姓越困苦。“国家大有大的好处,就象大理与云南两路,经过数年治理后,我朝必然受益。但臣当初开拓时,也是看中了它们的基础。再到西夏,朝廷即便得到西夏,也无法直接受益,相反的,前面几年,同样得拿出许多钱帛来治理,使百姓安定。不过没有了西夏之威胁,我朝在北方就不会两面受敌,所以经营西夏有正确的理由。然而不能一昧的开边,那样,就会犯下唐明皇之错。”韩缜说道:“子安所言极是。”“那么这条道路呢?”赵顼问。“当地幕僚官说只有千里之遥,看似还没有从京兆府到京城远,实际不可能只有千里的,当然,也不会比京兆府到京城更远,主要哪里多是山区,有许多险峻的河流高山,树木蓊葱茂盛,陛下都难以想像,因为北方根本就没有那么密集的树林。高的乔木,中的灌木,矮的草木棘刺,还有许多地区有真正的瘴疠。”“真正的瘴疠?”“就是一些地区有许多**物,加上地形等因素,造成空气里也带着毒气,更有许多毒虫巨蚊,因此修这条道路代价难以想像。当然了,如果能修好,那也会有许多好处,不要说别的,就说茶马古道,它同样崎岖艰难,高山雪原,许多无人区,然而正是因为这条古道,养活了许多百姓。况且它能直达天竺。”这样一说,赵顼有些晕头转向。“陛下,可以下诏,朝廷调拨一万石火药,以及一百万匹绢,还有五十万贯铜钱,一百万贯绢交,给种经略修路,就着这些钱帛修建,但不得挪用云南路的税赋,否则这条路修好了,云南路却发生大暴乱了。如果不足,那就减少工程量,缩小路面的宽度。”打通就可以了,别当真,修一条豪华的大道出来。这也是一个较为理智的做法。赵顼也准了。王巨走回中书,却有些唉声叹气。看来南方的将士确实是打出来了,然毛用。除了镇压一些叛乱会得力外,朝廷是不可能继续在南方大规模用兵的,那不是用兵,是不知轻重了。可这些将士又不能调到北方来,就是调到北方来,多半也会息菜。而且经种姚二人这么一折腾,又是近千万贯下去了。还不止这些开支呢,姚麟以太原府兵马总管去了河东,但不是在太原,而是负责岚州与石州新兵的训练与开垦,这些边军得发放薪酬吧,得装备器甲吧,到处都在用钱。因此这个一千万贯支出冒出来,让王巨头痛了。回到家中,王巨将韩韫叫来:“你去陕西,打探一下贺兰石如今的产量。”这个家当得不容易,还得受气,那么就用西夏人来撒气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p://ml

第785章 动手了(上)() 
“太保,要动手了?”韩韫高兴地说。 “得看。”韩韫明白,主要还是看西夏那边的产量,如果产量依然很高,那还是无法操作的。“你先去渭州,将情况详细地与章质夫说一下,让他配合你。”王巨手中备有大量贺兰石,而且是贺兰石价格最贱时备藏的,后来价格渐渐上涨,王巨依然让韩韫继续收购贺兰石,不过却让韩韫开设了十几家文房四宝邸店,有的邸店规模还很大,特别是京城相国寺旁边的那家邸家,年营业额几乎超过了十万贯。但这件事一直保密着,与打探情报无关,主要是就未来计划操控贺兰砚价格的。因此虽然花高价在继续收购着,但是各家邸店的利润,与贺兰砚加工的利润,抵消了一部分成本,否则这么多年下来,花费会翻上两倍!韩韫又在镇戎寨军城里,买下一栋大宅子,就着这个宅子,将后面花园与杂房改造成四个大仓储。七成贺兰砚就放在这两个仓储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