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754章

暗黑大宋-第754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都在传言,西夏因为穷困,举国开采贺兰砚,贺兰砚应当便宜了,怎么你还涨价了?”齐员外有些不高兴地说:“咱都是老熟人哪。”

    “齐员外,就是老熟人,才给你这个价,你想一想,那贺兰砚是从什么地方采的?”

    “贺兰山。”

    “是贺兰山,但是从贺兰山那个悬崖峭壁上开采的,那是贺兰山,你懂吗,比崤山高上好几倍,想一想开采难度有多大,别看现在还有货,西夏举国开采,用不了多久,易于开采的地方就会全部开采完了。到时候它的价格甚至比洮砚、端砚价格更高。”

    贺兰山,好……遥远!

    齐员外忽信忽疑,不过他也无所谓,不就是几块砚台吗,就算涨价了,换其他的砚台就是了。于是看货单上其他的价格。

    “齐员外,最近我看你气色有些不好啊。”

    “好才怪了。”

    “齐员外,依我之见,还是认为你放放手吧。”

    “你不想钱,那么这一张竹纸在杭州只有二十几文,你却卖五十文。”

    “那能一样吗,从杭州运过来,难道真没有运费啊,况且这也是京城团行涨的价,与我有何关系?倒是你这一回得改行了。”

    齐员外愁上心头。

    他主要就是以放高利贷为生,银行司设立,对他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想到这里,唉声叹气。

    “其实依我之见,倒也不用叹气,你知道新知州与那个太保是什么关系吗?”

    “那又如何,从京城撵到青州,又从青州赶到陕州来,他能翻起什么大浪?”

    “那也未必啊,如果你们齐心合力,劝说那个安知州,况且我又听说了一件事,文公在杭州将一名海商首领未经覆奏就斩了。”

    “哦。”

    “杭州有些远,可洛阳近啊,洛阳有谁,你知道吗?”

    “洛阳有谁?”

    “富公哪,还有好几个高官呢,他们与文公,安知州关系都不错,如果你们劝说好安知州,从官员再到各主户商贾一起联名进京,向朝廷抗议,此事还不是就中止了。”

    “那不可能的,熙宁变法都没有阻止好,况且是银行司。”

    “我说你就不懂了吧,王介甫是一个人吗?吕惠卿吕公,韩绛公,韩维公……好多人在帮他,但谁帮那个新宰相。”

    这家文房店主朱纯也只是说一说,不过齐员外却沉思起来。仅凭陕州乡绅与安焘是不行的,但若是将洛阳一些官员与诸乡绅联合起来,说不定还就成了。

    况且文彦博在杭州又开始发力了。

    想到这里,他也不问贺兰砚了,立即拱了拱手回去。

    “哎,齐员外,你还未说今天采购多少笔墨纸砚哪!”朱纯在后面喊道,但齐员外哪里能听得进去。(未完待续。)

第762章 咬死() 
满地都是尸体,一眼望不到边际,有被箭射死的,有被兵器砍死的,还有被淹死冻死的。

    高永能满身鲜血从尸山血海里爬起来,来到王巨面前说:“太保,你们这些人斗智斗法,我们不管。但这些将士对你都很信服啊,难道他们该当是牺牲品吗。太保,你心安不安哪?”

    随着他这一声,无数双手伸了出来,然后铺天盖地哭喊声:“太保,我们死得冤哪。”

    王巨一下子被惊醒。

    “官人,又做恶梦哪?”琼娘翻过身,替王巨擦着额头上的汗。

    “琼娘,几更了?”

    “五更刚过。”

    “我起来吧。”王巨说道。

    他开始起床,但手攥了攥,心中想到,高将军,还有诸位烈士,我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的。今天他不用上早朝,不过事务还是很多,特别是一件事,经过这么多调试,朝廷终于弄出新绢交的样品。

    只是样品,并不代表着马上就能发行。

    但必须下令将这些样品拿到各个城市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新交,当然,也有宣传作用。

    这件事做完了,还要将自己带来的一百余经济人请到中书嘱咐,教导他们如何与各行务的官吏共事。

    离各行务开业还有一段时间,但从现在起就要准备了,况且还有一些州县离京城十分遥远,因此必须现在就要启身。

    这两件事做完了,还有中书许多事务要等着他去处理。

    王巨刚进中书,张璪便递来一封急奏,是文彦博写来的。

    “子安,你看。”

    王巨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个李家二郎失踪了数天。不仅李家二郎失踪,连带着他身边几个家奴也一道失踪了。

    但这小子整天游山玩水,吃喝嫖赌。十天有九天不在家,他父亲李赫开始时也没有注意。结果好几天都没有看到儿子回来,这才有些担心,派人四处寻找,可找来找去,也找不到这几个人。

    李赫立即去报了案。

    文彦博又让杭州的诸衙役寻找,还是找不到。

    因此文彦博奏章上写道,要么被这些桀骜不驯的海商害死了,要么被海商们绑架上船。随后带着这几人押到密州去了。文彦博请求朝廷立即派出数营官兵,去密州港的海船上搜查。

    “张公,我们去见官家吧。”

    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沾到了文彦博就是大事情。

    赵顼将奏折看了一下,说:“搜查,如何搜查?”

    密州不是杭州,此时最少聚集着十几万移民,他们多半还不是普通的移民,而是各烈士家属,孤儿寡母的。虽然朝廷略略给了一些抚恤,然而少得可怜,实际上是推到彼岸去。替朝廷松压的。

    因此从大义上,是朝廷欠缺他们。

    如果这些人闹将起来,就是赵顼亲自去了,也要回避三尺。

    不仅如此呢,两个港口的船只合在一起,最少有五百多艘船,其中近三百艘可能都是特大型的木兰舟。这也能理解,没有这么多大船,是带不走这么多百姓的。

    但这么多船。会有多少武装水手?

    几营官兵,十营官兵也未必能搞得掂!

    王巨说道:“其实已经明了。如果是张睦打死的,那么这些海商多半为了报复。将李二郎这几人杀害了,上船搜查都不管用。如果这几个人还活着,则证明非是张睦打死的,可能这些海商用了一些小手段,将这几人骗出来,再绑架到船上,自己儿讨问口供与真相。那么不用多久,他们就会派人送来真正的真相。”

    正是换转季风之时,不过西北风还未上来,以东南风为主,此时这些船应当也到达了密州港。

    “如果不是张睦打死的,那怎么办?”

    就是误判吧,又能将文彦博如何,且看萧固在桂州干了些什么,贪墨,用军队贩卖人口。

    他还算是好的,再看孙沔吧,在杭州做了什么,那才是为了财富,草菅人命。

    然而两人仍是高高在上。

    张璪挠头:“陛下,那就麻烦了。”

    朝廷不能将文彦博怎么的,那么这些海商们肯定心中严重地不平,也必然带来无法想像的后果。

    王巨讥讽道:“也许这正是文公所要的吧,彻底激怒海客,他们就不会象我朝提供金银,银行司宣布失败!”

    “难道没有其他良策?”

    “陛下,能有什么良策?不过现在朝廷消息有限,只能派一大臣去密州询问一下,得知真相后,再决定怎么办了。”

    也只能如此。

    赵顼只好下诏,让大理少卿韩晋卿、御史杨畏,亲自去密州过问此案。

    然而韩杨二人刚刚离开京城,密州海客便派人来到京城,而且是让所有人都头痛的吴楠。

    他没有拜见王巨,而是直接敲响了闻登院的闻登鼓。

    闻登院接到吴楠的诉讼,吓得面如土色,立即送到御史台,御史中丞黄履看后同样头痛万分,又立即转到中书,中书又迅速转给了赵顼。

    赵顼看后,表示很头痛,又立即将诸重臣一起召到延和殿商议。

    吴楠送来的是什么诉讼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文彦博将张睦斩首后,诸海商们经过认真的调查,发现张睦确实是冤枉的。

    不要问如何查出来的,这么多年经营下来,杭州城中有许多商人与彼岸海商关系默契,他们虽不敢得罪文彦博,但可以暗中出手相助。

    然后海客们买来一个机灵的婢女,让她冒充李二郎平时十分抑慕的一个行首的婢子,用这个行首的名义,将李家二郎邀请到城外一聚,随后将他与身边几个家奴在城外一起绑架,押上了船。迅速离开杭州港。

    在驶向密州的几天里,船上的海商们开始将李二郎与他身边的家奴单独关押起来,挨个审问。

    如何审问的。诉状上未写,只写了结果。

    其实到了第二天。就将真相审问出来了。

    这些年,彼岸与杭州许多商贾多有往来,有的关系不错,有的却因为种种情况,陆续交恶,比如李二郎父亲李赫。

    作为生意上的往来,这也很正常不过。

    所以文彦博到了杭州后,一些与海商们交恶的商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且摆下了豪华的宴席,宴请文彦博。

    在席间可能文彦博恨到了极点,也可能酒喝高了,公开表示了对王巨与海商们的厌恶。

    那天李二郎也在席间,只是他离得有些远了,不过也听到了文彦博所说的一些话。

    本来与他一点毛关系也没有的,但这时秀秀出现了。

    看到秀秀长相貌美,李二郎就去狎。

    不过这时秀秀与张睦感情加深,张睦有纳妾的想法,秀秀也有从良的想法。因此秀秀就不怎么接客了。

    然而被秀秀闭门羹好几回,李二郎却一直不甘心,那天张睦到来。他心中不平,忽然就想到文彦博对海客的敌视,于是胆色壮了起来,堵在门口大骂,两相就殴打起来。

    他带来的人多,然而张睦三人是在海上谋生的,身体强壮不提,还经过一些真正的战斗,所以他的人多。反而吃了亏。

    回去后看到那名家奴被打得遍体鳞伤,越想越气愤。第二天忽然想出一个歹毒的主意,让两名亲信将那名家奴按住。嘴巴堵上,生生打得脾脏破裂,随后死掉。

    然后他就去了杭州公堂状告张睦打死他手下的家奴。

    至于会引发什么后果,他是不管的,也想不到的。看到张睦被文彦博斩杀,他夹在人群中还忍不住喝彩,随后又开始游山玩水,吃喝嫖赌了。

    不但有他的口供,还有那两名参加亲信的口供。

    但是几十名重臣全部鸦雀无声。

    也许李家二郎以为他是一个高明的主意,但放在这些大臣眼中,什么也不是。

    就是这个破绽百出的案子,文彦博却能误判了,并且不经过覆奏,不等秋后到来,就将张睦给卡嚓了。

    范纯仁道:“陛下,这些海商随便拘捕百姓,有些不好吧。”

    李定讥讽道:“文公草菅人命也不好吧。”

    章惇道:“草菅人命不重要,拘捕百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银行司。”

    这些海商们来势汹汹,朝廷不给一个公道,大约是势不甘休的。也不要怪人家无法无天,那可是一锭锭真金白银,然而换来这样的结果,哪里会甘心?

    王珪和稀泥:“陛下,诸位,现在只是海商单方面的口供,是否如此,最好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