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681章

暗黑大宋-第681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巨就陷入了泥沼战。

    但熊本率领一万蕃骑过来,甚至还有一部分环庆路的蕃骑,有的蕃骑王巨还认识,这一撤,整个西北兵力多少有些空虚。虽然不知道西北的消息,但相信这么长时间,西夏肯定多次发动了入侵。

    况且熊本将西北后方的主要部落与城池一一解决掉了。现在最头痛的是南方与西南方,皆是炎热地带。不怕冷怕热的蕃骑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王巨举起酒杯说道:“还要谢过熊公。”

    “皆是为朝廷办事,何来谢字。”

    “熊公。你可知道归来州蛮与晏州蛮?”

    “听说了,不过少保,晏州蛮属于泸州管辖……”熊本道。

    泸州非是乌蛮地界,王巨如果越界用兵,那就会真让一些文臣议论忌惮。

    “熊公,你误会了,只是朝廷忽然莫明其妙将那一战的经过用诏书发给了我。”王巨说。其实就是朝廷准他用兵,王巨也不大愿意。别看燕达打通了那条通道,实际就是那几个月的用兵,今年走私省下来的钱帛都整个儿打掉了。也不是太远,而是山高水长,运输不便,这还得泸州附近的官兵去解决,大不了王巨可以提供一些兵力支持,物资王巨出不起,出得起也不能出,那是浪费。

    熊本也立即想到了,这可能是朝堂上有一些人担心能拿下,却不能很好治理,以后整个大理都象泸州南边那块那样,宋朝不是开疆拓土,而是整掉到大海里。他说道:“少保,我也担心哪,蛇无头不行,鸟无翅而不能飞,早晚这些部族还会产生新的首领。”

    王巨的改土归流,就是将各个蛮首弄掉,就包括军中这些战俘中的首领,以及贵族,王巨虽然不杀死他们,也打算转移到外海去。反正海外岛屿诸多,随便往那一个岛屿上一扔,自生自灭吧。看能不能再做皇帝权贵?

    接着将这些人的耕地田宅一起均分。

    不过这些部族早晚还会产生新的领袖,一旦各部陆续有了新的领袖,改土归流政策就意味着失败了。

    王巨摇头道:“熊公,这个都不用担心,没有了耕地,又失去了征税权,即便各村寨产生一些有威望的人,也无法号召百姓谋反。除非官府苛暴,那样无论是大理,或是中原,性质皆一样,百姓被官员逼得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又何来大理与中原之区别?”

    “这倒也是啊。”熊本再细想,不得不承认王巨说得有道理的。

    王巨这才转过头问苗授与刘昌祚:“你们在河北训练的那几支边军如何?”

    一开始是章楶在河北训练边军,看到效果不错,朝廷又在高阳关与河东地区训练了两支边军,就是苗刘二人负责的。

    “勉强能用……”刘昌祚说道。

    “何来此言?”

    “原因很多,”刘昌祚道,让他细说,又说不上来。

    王巨倒能领会一些,仅是文臣的掣肘,就让二将为难了。况且其他。

    苗授道:“如果辽国侵犯,想让他们上战场还是很难,最好得象明公所说的那样。有一两次实战之经验。”

    刘昌祚道:“不仅如此,其实还是看将帅之能。如果换成其他人。大理未必这么容易拿下。”

    “其实还要感谢陛下的信任,如果不让我领手两广军政财之大权,我就无法募集大量南方士兵,这次用兵,疟疾与水土不服始终未产生大量杀伤,固然是我做得很小心,主要还是军队的兵士多来自南方。”

    在这里,王巨才说了实际话。北方军队虽然战斗力强大,可一个南方的水土就让北方军队头痛了。只要将这一点克服住,别看大理面积广大,实际用兵难度远不及王韶在河湟的用兵。不过话说回来,只要能找到致命点,就是辽国也未必对付不了的。可这个致命点,谁能一一找出来?

    大理城渐渐平定,熊本带着大军撤回西北了。

    不过想到达西北,还有好一段时间。

    他们的费用不用王巨支付的,所以说还得要朝廷支持……

    曲珍继续在最宁府搞土改。但陆续向南推移,然后进入交趾,后勤现在仍是一个让王巨头痛的话题。

    燕达率领一部分军队继续向西北出发。熊本带的速度快,许多地区还没有解决。

    姚麟则率领主力军队南下。

    现在只能说大理粗定了,想要彻底平定,恐怕得到年底了。

    章楶终于率领一百多名官员姗姗来迟。

    州县一起划分好了,可是朝廷还没有将官员凑齐。

    王巨几乎无语。

    不过在这些官员心中,实际大理等于是另一个世界了。

    如果不是朝廷升官爵,恐怕就是这些官员也不愿意来。

    王巨将这些官员集结,问了一句:“你们未来,这里是如何管理的?”

    “啊?”诸人一起惊讶。是啊,石城郡开始有官员先前来治理了。可其他地区呢?

    “难道不管理吗?我迫于无奈,只好让一些管事来管理。但现在来看,他们确实做得不错,难道你们不如一个管事?”

    朝廷派出的这批官员,至少大多数人在政绩上表现还不错,万事开头难,这个道理赵顼还是知道的,如果派的官员差,指不准又象巴蜀那样了,到时候怎么办?一是用兵更困难,二是难道象宋初那样借助豪强吗,又产生万恶的旁户吗?

    所以这批官员政绩皆不差,而且在基层磨勘了好一段时间,只能说各人前来皆升官了,如主薄升成了知县,知县成了通判,通判成了知州。

    但这两次拓疆开土,让许多候补官员一起欢呼雀跃。那么多差官到了南方,后面得派官员填充,他们机会来了……

    至于主薄呢?现在只有一百来名官员,那还有什么主薄?

    “如果大理百姓真象传说中那么凶恶,我岂能在几月时间就将大理平定?”不过王巨还是制订了律法,不得民间斗殴,先动手者不论对错,用拳头者笞五十,用凶器者杖一百,然后再根据对错判决。至于羁縻地区可能会抄掠,那就让他们抄好了,为何请求章楶前来大理,就是用兵的,只要前面一抄,后面正好用兵平定,改土归流。

    王巨又说道:“这些管事将会协助你们两个月时间,让你们先行熟悉。”

    “这个好啊。”章楶眼睛一亮。

    但王巨也不仅是权宜之计,这些管事在管理过程,或者经营过程中,也是进一步很好的磨砺,过了两个月,秋风起,他们一个个回到广州,随海船去海外,就可以顺利地担任海外各市的官员或者各个产业的主管了。

    其实海外那摊子太大,现在也有了一些乱象。

    “但在你们各自未赴任前,我再让黄醇之对你们进行培训。”王巨又说道。

    一是让他们熟悉大理各地的情况,二是让黄骅教导他们如何去治理这一方百姓,以及处理民族关系,与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然对于这些官员来说,来到大理,完全是一门子黑。

    当然,以后上了轨道。朝廷也了解这里的所有情况,那就好治理了。

    如果官员贪苛,就象王巨所说的。不要说大理,即便在中原。也会官逼民反。

    其实大理还要好一点,终是地广人稀之所。反而东南因为人口稠密,以后压力越来越大。不然何来的方腊起义土壤?方腊之所以能顺利剿灭,乃是方腊胡作非为,据传灭掉方腊后,在一个山洞里找到无数关押的妇人,全部赤身**,供方腊手下所谓的“义军”玩乐。结果方腊灭亡,这些妇人一起逃出山窟,导致几十里都是赤身**的妇人在疯狂地逃窜。否则那次说不定就让方腊得势了,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抗金英雄。

    王巨说着,让黄骅将他们带下去“培训”。

    不过章楶脸色仍很慎重,大理不象两广,对中原认同,这里百姓对中原的认同度并不高,以后想要顺利治理这里,依然很难。那怕王巨将许多地区改土归流了。

    “子安,有多少地区改土归流?”

    王巨拿出一张大地图,还有许多地区没有平定。图上只标了平定的地区,全部绿色的是改土归流的地区,灰色是羁縻地区,但以后可以改土归流,褐色则是无法改土归流的地区。

    “无法改土归流?”

    “有各种原因,”王巨说道,主要就是地形,章楶未来时,王巨带着一拨兵马翻过了高黎贡山。山那边就是面积广大的腾冲府地区,如果按后世疆域划分。实际就是整个缅甸的西北地区,现在都属于大理的羁縻地区。

    所以为什么需要段正明呢。并且让大段正明以后的爵号为云南郡王,一部分是为了安抚境内的百姓,利于平叛,一部分就是便于安抚这些羁糜地区的各蛮部。

    但王巨此行用意非是招安,在大理南方就是蒲甘国,十几年前蒲甘国王阿奴律陀用兵大理,可能因为遭到了大理顽强狙击,可能是因为道路遥远,后勤不便,两国不胜不败,于是和解,阿奴律陀率军撤回,但让景昽地区西部,以及永昌府南部的掸邦地区各酋长纷纷向蒲甘国倒戈,因此从疆域上,这一片地区就属于蒲甘国了。

    王巨眼光盯着蒲甘国,倒不是想争这些羁縻地区,而是怕蒲甘国进一步强大后,会对大理构成威胁。

    另外就是从地缘上,王巨也想得到蒲甘国,那么就可以打通一条道路,直接与海上贸易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意义不仅能造福大理,甚至都能造福到巴蜀百姓。

    而且想用兵也比较简单,章楶来了,就是最好的助手,随便找一个借口就能用兵了,并且正好将大理平定得差不多,天气也进入了冬季,正是用兵蒲甘国的时候。

    因此他到了腾冲府边缘地区转了转,应当来说,蒲甘国与腾冲府边缘地区情况差不多。

    结果看了后,立即熄灭了这个想法。

    太落后了,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理周边对于宋朝许多官员,是另一个世界。

    在这片地区能看到原始社会、半原始半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半封建半奴隶社会……

    比大理多姿多彩的地形还要复杂。

    “果我如所料……”章楶听王巨将详细的情况讲完,喃喃道。

    王巨说道:“质夫兄,你勿用担心,我会让黄醇之,以及一些得力的管事留下来帮助你,至少帮助你两到三年时间。”

    “子安,那些管事为何听你调动?”

    “质夫兄,还记得延州十商户?”

    “记得。”

    “其实他们就在海外海商的主体,不然你当真以为海商们那么容易感化,大公无私?”

    “原来是这样……”

    “另外以后海外还抽出三百万贯钱帛,化为大理需要的物资,送到大理,资助你治理这方土地。”

    “这个太好不过……三百万贯?”

    “质夫兄,海商们自今年起,所有贵重香料珠玉一起走私了,不经市舶司榷香。”

    章楶大惊失色。

    “一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走私了,还是用来治理百姓造福百姓,既然拿下大理,大理百姓就不是大宋百姓吗?”

    章楶苦笑地摇了摇头,不过这两项支持太给力了,不要说君子耻于言利,没有钱,如何用兵?没有钱,如何兴修农田水利?没有钱,如何开办学堂,普及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