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672章

暗黑大宋-第672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骄傲了。”

    关二爷还没有后来的名声,所以听完,许多军将不屑地说道。

    王巨又将孙刘两家为荆州扯皮的来历说了一遍,然后又说了最后三国的走向。

    “这样说你们会意了吧,孙刘两家很弱,曹魏则是很强。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如果关羽水淹曹军之死,孙吴立即用兵江淮,曹魏危矣。但是孙吴为了收回荆州,导致两家联盟猜疑,甚至相互用兵,其实从关羽败走麦城时起,两家已经不可能打败曹魏了。这是孙权,杨义贞能及孙权么?况且他们两家还有着世仇。只要高智升敢撤军,杨义贞绝对不介意暂且替高家管一管弄栋府。”

    不过王巨放下手中的羊腿。说道:“图穷匕现了,所以我们立即出发。”

    之前的布置是有意让高智升产生错觉的,以为自己将主战场放在环州寨。

    如果自己真的用兵善阐城。高智升指不准为了以防万一,真从弄栋府撤军回来。

    那样,自己反而弄巧成拙了,甚至被逼着大军向北,在环州寨那个苦逼的地形里,与两家七万大军苦战。

    三军立即开拨。

    这时临近傍晚了。不过各军将与各指使神情比较平静,他们从宋军各个将领嘴中听到许多关于王巨的故事,包括王巨喜欢夜战。

    现在只是夜行军,岂不是很正常?

    而且现在正是三月上旬。天气不冷不热,从这里到善阐城又是平坦的大道。因此没有一个人质疑。

    不仅天气好,道路平坦。而且很近。

    天色蒙蒙亮,高智升便接下手下传来的消息,说是宋军眼看就要临近善阐城下。

    “宋军真的来攻城了?”高智升不大相信地问。

    这没有道理啊?

    由不得他不相信,很快一批批宋军就兵临城下。并没有立即攻城,一部分军队整列待令,防止城中的高家军队出城袭击,余下的官兵一起砍伐树木,结营立栅。接着无数押运粮草辎重的百姓也鱼贯到来了。

    其实这时高智升还有一个机会,立即命令弄栋府的手下撤回来,那么他还有几份翻盘的机会。虽然这拨兵马必然被王巨围点打援掉,但杨义贞的军队放进来了。两支军队牵制,王巨想攻破善阐城则变得困难。而另一边燕达手中的粮草也确实只能维持十几天。王巨只要连攻几天,攻不下来,那么只好前去营救。

    不过高智升对他的善阐城太迷信了。

    三军在忙忙碌碌,王巨则看着眼前这座高大的城池。

    善阐城就是昆明城,作为城池,比大理城历史还要悠久,加上高家这么多年来的陆续修葺,已经不亚于宋朝的许多雄城了。除了城墙,还有一道清澈的护城河。

    但王巨这一回可带来了许多好东西,可他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三军继续休息,养精蓄锐,又派出许多斥候四散打探。

    夜色很快就降临下来,善阐城中仍是一片人喊马叫。

    石城郡离善阐城太近了,因此自王巨用兵石城郡时,高智升就在城中准备了大量防御武器,也不算什么高明的防御武器,就是滚石檑木,不过在这时代常见的守城武器就是它们了。

    宋军在休息,城中的守兵与百姓将这些滚石檑木一个个搬上城头。

    高府内也是一片灯火通明。

    有一将问:“他们为何不攻城?”

    “也许在休息。”另一将说。

    “能不能出城袭击?”又有一将疑问道,既然宋军来得这么快,昨天也必然赶了一夜路,然后扎营,埋锅做饭,等待后面百姓押来粮草辎重。又卸载下来,直到下午时分才休息。三军劳累,现在应当是睡得正香的时候。

    不过开始那将则讥讽道:“城中有多少兵力。敢主动出城袭击?”

    高智升苦笑,与兵力无关。高家与杨家兵力合在一起,岂不胜过了宋军,张巡许远守雎阳时,兵力少得可怜,仍然多次出城袭击,大败安禄山的军队。

    主要是自己军队战斗力不及宋军。

    因此他摇了摇头,不过幸好他也没有同意出城袭营,否则会死得很惨。

    高智升又说道:“宋军是否真攻城?”

    攻下来。高家危矣了,后果不堪设想。攻不下来,燕达那一万五千名宋军就是瓮中之鳖,等着死吧。

    但当真善阐城那么容易被攻克?如果王巨不懂军事,他还相信,关健通过听来的一些消息,说此子很会用兵,那么为何下这一步臭棋?

    商议了很久,没有一人能做出判断。

    实际也不用他们想了,很快就有了答案。

    睡得早。醒得早,四更时分,宋军将士一起睡不着了。纷纷起床。

    姚麟还开了一个玩笑说:“还是这里气候正常。”

    对于他而言,也不正常,因为夏天不会太热,冬天则不会太冷。不过这时候最时正常不过。

    “造饭。”王巨下令道。

    城上的守军古怪地看着城下,黑灯瞎火的,宋军在干嘛?

    不过有的士兵醒悟,这是睡不着了,于是立即前去禀报高智升。

    高智升听到后不顾得睡意,来到城头上。

    其实真的不用担心。现在宋军只是在做饭吃饭,甚至因为睡不着。还一队队集合,到大营外操练了一番。

    “董军将。田军将,轮到你们了。”

    王巨置军将,基本都是五营置一将,田董二军将所率领的五千官兵都是后勤兵,乃是春天后,才随押运粮草来到前线的。

    然而这两军并不仅仅是负责押运后勤……

    “喏,”两个军将下去,开始集结手下。至于城头上的高家子弟兵还在好奇地看着宋军在操练呢。

    不过这时候天光长了,天色也开始蒙蒙亮。能看得见,便好做事了。五千官兵开始组装两样器械,第一个就是真正的云梯,不过也经过王巨改良,变成了可以组装拆卸的云梯,虽然成本更高昂,但便于携带。第二个就是虎踞炮,并且还是特大型虎踞炮。

    王巨率领大军进入大理这么久了,为了关健一战,这两样物事都一直没有拿出来用。

    并且这两将官兵在后方除了负责运输后勤,余下辰光便是学会操作这两样器械。

    “那时什么?”城头上的高家将士看着这些庞然大物一个个屹立起来,惊讶地问。

    高智升去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正是传说中的云梯与投石机。

    主要是云梯携带不便,投石机操作麻烦,加上大理自建国以来,就罕有大型战役,根本就没有投石机与云梯存在。因此高家许多将士认不出来,只是高智升见多识广,看了许多书籍,却猜了出来。

    “准备守城。”高智升冷汗涔涔道。

    既然这两样物事带了过来,宋军无疑是真的要攻打善阐城了,难怪带来那么多民夫。

    但是宋军并没有立即攻城,天亮了,余下的官兵也开始干活了,取出一个个蒲草包,铁锹,然后与民夫们一道取泥,装泥袋。

    想要攻下善阐城,首先得将护城河填上。

    善阐城外的护城河有的地方宽达二十多米,即便窄处也宽近十米。这是一个很好的掩护,不过它水势比较平缓,加上久无战事,河泥淤积,深度平均只有一米来深,易于填塞。是一个麻烦,但是一个不太大的麻烦。

    王巨看准备得差不多了,太阳也升了起来,说道:“董军将,田军将,你们开始准备进攻。”

    然后陆续地调兵遣将。

    云梯组装了,但没有推出来,而是先将两百门特大虎踞炮推到护城河前。王巨又下令道:“先用石弹。”

    石弹最不残忍,主要是现在的虎踞炮还是不能掌握操作精准度,这是为了减少误伤城中百姓的,因此先用石弹打一声招呼。

    两营官兵开始将石弹装上虎踞炮。高智升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石弹太大了,有的大到四五个兵士用杠子抬。才抬上投石机。他一边心想,有这么厉害的投石机吗?一边又不停地发号施令。

    王巨挥了一下旗帜。两百个巨大的石弹飞向空中。

    城头上的高家将士一个个吓傻了,至于城中的百姓也吃惊地看着空中,然后有人就疯狂地喊道:“快逃啊。”

    因为有的石弹不是向城头上落,而是向城中落,而且看轨迹会落得很远。

    城中立即乱成了一团。

    石弹大,抛速不算太快,但也很快了,有的落在城墙外。有的落在城头上,有的落在城中。

    仅是两波石弹,就让城头上的守军一起色变。

    接着五千名宋朝弓弩兵齐齐上前,不过他们手中的弓弩非是普通弓弩,而是清一色的神臂弓,不过神臂弓早出现在战场上了。

    在五千名神臂弓手的压制下,余下官兵各自分成两组,前面大号藤盾掩护,后面开始填河。至于后方的民夫则继续在装泥袋。

    高智升躲在墙垛后面不由想大骂:尼玛,你们带了多少蒲包过来?难道想将护城河全部填上。

    天色渐渐临近黄昏。王巨下令收兵。不过护城河上已经出现了五十多道宽阔的堤坝,以至上游的水不得不蔓延下来,但这个问题已经不大了。只是一层浅浅的水,拦不住宋军进攻的脚步。

    双方各自医治伤势,虽然未正式攻城,伤亡在所难免的,但因为神臂弓之利,高家军队呆在城头上,伤亡反而更重一点。

    不过眼下双方皆不能称为惨,惨烈的是明天……

    天又亮了,王巨在军营里说道:“二世子。轮到你出场了。”

    段正淳点点头。

    王巨又说道:“换旗。”

    现在没有国旗一说,只有各将的将旗。上面是主将的姓氏。然而随着一声令下,王字大旗一起换下。换成了段字大旗,并且这个段字还是汉梵两种文字绣上去的(梵文在大理也比较普及)。

    城中有一些将士也识字,看到换成段字旗,城头上有些人窍窍私语,宋军中那来姓段的主将?

    高智升也纳闷了,不是说段正明去了环州寨?忽然他醒悟过来,还有一个殿下呢。

    王巨带着段正淳上马,缓缓来到城头上,看到段正淳,军营中几千名乌蛮兵大声欢呼:“二殿下。”

    王巨也不吃味,并且是乌蛮兵,如果段氏连这点号召力都没有,那也没必要将段氏兄弟营救出来。他打了一个手势,又有乌蛮兵立即大声对城头上喊道:“二殿下段正淳让你们打开城门投降。”

    段廉义的亲侄子就那么几个,虽然认识段正淳的人不多,不过有许多人皆听说过这个名字。王巨与段正淳骑马绕善阐城缓缓走了一圈,身后的乌蛮士兵也喊了一圈。

    当然,不会有人真打开城门投降的,这里是高家的老巢。

    不过这一喊,高家将士多少有些人心浮动,为何起兵,打着的旗号就是讨灭逆贼,可现在算是怎么一回事?

    王巨带着段正淳返了回来,下令道:“开始吧。”

    这一回不再是石弹了,而是另两样武器,一样是重达近百斤特大霹雳弹,一样是圆形瓷瓶装着的猛火油,但每一个瓶子里都同样装着近百斤重的猛火油。

    一个个霹雳弹落下,有的就在空中爆炸了,有的在城头上爆炸了,有的在城中爆炸了,还有极少数在城外爆炸了。不仅是爆炸所产生的杀伤力,里面还有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