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588章

暗黑大宋-第588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海商们有没有怨言?”

    “不会,他们想要多得财富,手里必须有更多的移民,所以有求于朝廷。只要朝廷不为难,他们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还会支持朝廷的。毕竟国内才是他们真正的根基。”

    不过消息很快传到赵顼耳朵里,他立即将王巨召到宫中询问。

    确认后担忧地说道:“王卿,不要将那些海商们逼得太紧。”

    古代人对工商业认识还是很落后的,士农工商,工还不是工业,乃是工匠。

    所以赵顼曾经一度下诏,让巴蜀伐桑种粮,李世民也曾一度禁止百姓穿绫罗绸缎,认为这种奢侈的穿着,会给国家带来不好的风气,特别是明朝,居然下了禁海令。郑和下西洋送银子送绸绢,百姓也没有送银子送绸绢,然而却禁海了。

    但王巨反复地说,赵顼也就懵懵懂懂的会意一部分道理。

    这个海上贸易看来对宋朝会产生很多好处,朝廷就是默视而不去鼓励,那也不能去妨碍。

    去年是三百多万石粮食,若是今年明年再陆续运来三百多万石粮食,而且是从高成本的海路运来,会不会让这些海商们反感?

    “陛下,不会,主要还是移民,迁徙的数量大,他们也害怕着。一旦移民数量差不多了,不那么渴望,就是有一部分海商积善行德,但不会有现在这么高的积极性。”

    这是王巨提先埋下的坑,不要以后的泉州知州,真以为海商们是冤大头,然后伸出贪婪的大手,那就糟糕了。

    “是这样啊……对了,延州那几户商贾有没有参与?”

    都不是傻子。

    “参与了,”王巨老实答道,但参与多少就没有说了。

    “其实他们都不错,”赵顼又说,他也没有深问,然后道:“为何让张贵与高川辞去朕赐的同进士出身?”

    “陛下,臣知道陛下是好心,张载高风亮节,由是奖励张载,高川与臣妹妹订亲,因为没有出身,久久不能成婚。然而陛下还记得臣所说的话,世袭……”

    何谓世袭,一是恩荫制度,二是权贵的相互联亲,三就是权贵的免赋税,结果是一代比一代资源多,于是财富土地一起向极少数人手中集中,由是对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妨碍,包括那么多人反感变法。

    不从根本上对付世袭,只是想多征税,那是不可能解决的。

    “臣既然指出这一dian,就不会参与到这个世袭的游戏中。如果他们有本事,去考中进士,没有本事,臣就让他们做一个富家翁吧。”

    “唉,唉,”赵顼连连叹气,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王巨虽然脾气不大好,对国家确实很忠心的,而且也有能力。

    因此他又说道:“替朕在泉州再守两年吧,到时朕必以两府官相待。”

    “臣年龄还不足,不急,先磨砺再说,而且臣对时务仍没有看透,看不透,进入两府不过尸位素餐罢了,臣不屑做这样的官员。”

    但天下间……尸位素餐的官员不要太多,赵顼盯着王巨刚毅的脸,心中更加感慨,不过他忽然浮现出一个婴儿的脸孔,这个角度正好看到的是王巨侧面,从侧面看,十分象。赵顼没由来心中毛毛地想,这两人,胆子不会这么大吧。(未完待续。。)

第622章 都在变() 
“大洋彼岸风景如何?”赵念奴问。︾︾dian︾小︾说,。。o

    “有些不同吧。”

    “还真有啊。”赵念奴惊奇地说。

    “怎么传入你耳中?”

    “京城都在传闻,有一些宗室子弟还询问我,让我回拒了。”

    “哦,”王巨有些警觉。大家都在传闻是好事,想迁徙百姓只能让他们自愿前往,即便王巨,也不敢用任何强行手段的,尽管是为了他们好。

    那么就需要更多的人关注,一些走投无路的贫困户,才会对大洋彼岸感兴趣,也能请到一些被低估的能工巧匠。

    不过这些宗室子弟嘛,就切莫能参与了。

    “我也想过去看一看。”王巨以前说赵念奴也没有太在意,不过这一回还真被勾起了一dian心思。

    “再等等吧,等船舶技术更发达,大家对航道上的洋流季风更熟悉,那边也渐渐安定,我便让人带你过去看一看。”

    “我只是说说,对了,从泉州到那边需航行多久?”

    “得看季风,若是顺风顺水,十几天便可抵达,如遇意外,长能达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时间。”

    王巨忽然愣了愣神。

    实际随着想得多,他就感到改变的困难。

    第一关便是未来女真人的崛起,王巨打算将这个危胁提前引爆。然而很难的,女真人崛起,不仅是女真人强悍,还有辽国的压制,以及那场小冰河,没有完颜阿骨打。说不定还有都颜阿骨打。李颜阿骨打。除非让生女真灭族。那可能吗?

    或者先拿下燕云,这个把握同样不是很大。

    别看辽国在衰落,可宋朝内部的问题也很多。

    第二关便是人口危机,都知道人口危机,然而王巨将贫困百姓大规模迁徙到海外,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心中还是有些忌惮。因此这个数量恐怕最后终是有限。

    迁徙了十万二十万户百姓。忌惮会少一dian,但这dian百姓根本解决不了宋朝的人口压力。

    甚至因为王巨推动,到了史上北宋灭亡之时,户数还不止两千两百万户。

    也就是北宋不灭亡,很有可能每过一百年,人口就要翻一番,就算王巨推动,收复燕云,甚至灭掉辽国,开拓东北。同时正式经营南方,还从真正的大洋彼岸带来杂粮。且不说这几条是不可能全部实现。就是实现了,那只会加速人口的繁衍,那么再过两百年,人口达到了六千多万户,四亿人口,危机又来了。

    况且还有其他呢。

    比如这个宗室子弟,现在问题还不是太严重,一起圈养在京城或者应天府,但再过一两百年,只要金人不南下,那么看吧,仅是供养这些宗室子弟,国家一年就不知得承受多少负担。

    以前王巨心中的想法,让宋朝能渡过一些危机,然后推广他的数理化,建立起工业树,让宋朝进入粗步工业时代的梦想。甚至王巨从横渠召收五十名学生,就已经开始着手于工业树的准备。不过现在想一想,以眼下的基础,想在两百年内,就想完善初步的工业树,不要说王巨来推动,就是一个科学家来推动,依然无法实现。

    想到这里,他说道:“我不能补偿你,现在更不会虚伪地劝你嫁人。”

    “你啊,又在说胡话了,现在有天赐伴我,我很满意了。”

    “殿下,我打算以后让天赐管理彼岸的那块大陆。”

    “那个大陆听说很大。”

    “是很大,大约是两三个我朝面积大,不过许多地区如同西夏一样,缺少较大的河流,最大的几条河流,ding多与济水淮河相仿佛,相对于这么广大的地区,水源严重缺乏了,因此许多地区是沙漠戈壁,真正能耕种的面积还不及我朝一半,不过余下还有许多地区适宜放牧,若是按照现在的标准,若是经营得当,能容纳一千万户吧,就不能再多了。”

    这是指能容纳百姓的数量,但上哪儿弄这么多百姓?不过王巨意思是指可能让赵念奴的儿子,以后做这片大陆的王者,并且还可能不是一个小国的王者,用此做补偿。

    “你啊,不要想那么多,”赵念奴有些好笑地说,又道:“不过祝你一路保重,凡事不可太拼命。”

    “谢过殿下。”

    两人秘密见面后不久,王巨便离开京城了。但他还没有将弟弟带走,继续让他呆在国子监读书。实际就是让赵顼安心……

    这样,是很不好的。

    赵顼也不可能只听王巨一个人的,那怕王巨真的料事如神。

    于是他又召见了另一个重臣,张方平。

    这个人轨迹与王巨很相似,在宋仁宗时,因不附韩琦与范仲淹,又不附吕夷简晏殊,于是尽管颇有才干,却一直不得重用。

    到了赵顼即位之时,同样还是如此,与司马光文彦博等人不合,又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继续呆在地方上飘。

    所以这样的大臣,有可能反而更可信些。

    而且算起来,张方平也算是成名已久的重臣了,更不要说在倒韩时,张方平起的作用。

    赵顼便问:“祖宗有什么好的御敌之策?”

    张方平说道:“祖宗不勤远略,如夏州李彝兴,灵武冯晖,河西折御卿,都是许以世袭,因此边境无事。董遵诲扞环州,郭进守西山,李汉超保关南,皆十余年,优其禄赐,宽其文法,因此以十万五军而获百万之用。所以终太祖之世,边鄙不耸,天下安乐。”

    这话儿说得也不错,可关健现在许不许武将统领边境重州镇政经军三大权利?

    再说赵顼有赵匡胤的军事才能吗,没有,如何坐控中庭指挥?

    而且赵匡胤当真不想图谋燕云吗。不是不图。但饭得一口口吃。荆湖,巴蜀,南汉,南唐,吃完了就要吃河东了。如果赵匡胤未死,吃下河东,不用兵燕云?

    那么何来的先北后南,先南后北的争议?

    但还没有下面的话雷人。张方平又说道:“及太宗平并州,于是想取燕蓟,这才有了契丹之患,曹彬、刘廷让、傅潜等数十战,各亡士卒十余万。又内徙李彝兴冯晖等族,于是有了李继迁之变。真宗之初,赵德明纳款,及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人不识兵革。可谓盛德大业。祖宗之事,大略如此。亦可以鉴矣。近岁边臣建开拓之议,皆行险徼幸之人,欲以天下安危,试之一掷,事成则身蒙其利,不成则陛下任其患,不可听也。”

    如果没有王巨,赵顼也许能听进一部分。

    然而现在他听不下去了。

    曹彬、刘廷让、傅潜,是指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宋辽瀛州之战。

    这三战确实是败了,不但这三战,高梁河之战败得也很惨,但那一战是宋太宗亲征,张方平就没有提,这也有含味的。

    说就是了,赵顼还不会小气到这一步。

    人是变的,都在变,张方平也变了。

    然而除了这几场战役惨败,宋军就没有胜利的战役?且不说后世许多人都知道的杨令公雁门关之战,还有满城之战,土蹬寨之战,唐河之战,徐河之战,子汊河之战,雄州之战,莫州之战,威虏军骑兵大会战,这些战役宋军都是胜利的一方,特别是满城之战,唐河之战与徐河之战,满城之战几乎击毙了一半来犯的辽军,后面两战,连辽国战神耶律休哥都被打得狼狈鼠窜。

    何来的数十战,各亡士卒十余万?

    岐沟关死去的军民是有十几万,但其中有不少是民夫,而非是军卒,况且君子馆与瀛州两战虽然宋军败了,然而那有十万伤亡,难不成将辽军杀害的平民百姓也算上?

    其实最可靠的说法还是王巨那个说法,宋辽两**队相比较,辽军略占上风,但如果宋军不攻入辽国,只是防御战,那么利用地利人和之势,反过来又可以占据上风。

    张方平这个说法,是极度的歪曲史实。

    而且李德明这件事,王巨也解释了,宋真宗当时做法是不对的,最少得支持六谷部,虽然李德明没有侵犯宋朝,然而因为宋朝的默许与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