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58章

暗黑大宋-第58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腊月二十八来到云岩县的,今天是大年初一。

    “也许张公忙吧。”

    王巨摇头,就这点人口,还没有后来一个乡长,一个居委会主任管的人口多,能忙什么?他从屋中拿出五贯交子:“二长,你去张家,将这个交子给张公家的门房,向他打探。”

    “好来。”

    一会儿全二长便回来了:“听那门房说,张公看到你的拜帖,说了一句,原来是那个保安军刁顽的小子,然后看都未看,就将你的拜帖扔掉了。小哥,看来张公虚有其名哪。”

    王巨也很无语,不过他头脑十分冷静,想了想说道:“不是,云岩县严格说也是属于程公的下属县,还有一层关系,文公对张公不薄,文公又是程公的亲事,加上张公在儒林上颇有名声,来到云岩县,程公必然与他通信,恐怕信中也说了我一些事,你想一想,从程公嘴中说出来的,会有好话吗?”

    全二长笑了一声,又道:“那就难办了。”

    “是有点难办……”王巨想了许久,足足快一个时辰后,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道:“走,我们来一个强闯张公府!”

    手机: 电脑:

第六十一章 六拜(上)() 
暗黑大宋;第六十一章 六拜(上)

    王巨不仅打算“强闯张公府”,还带上弟弟妹妹,程勘既然与张载写信提到了自己,恐怕说了自己有关的一些事。濠奿榛尚但至少程勘非是“奸邪”,不会过份颠倒黑白。

    自己独立生存下来,并且将弟弟妹妹养得白白胖胖,还教他们认识许多字,考虑到自己的年龄,这也是一份能力,更符合儒家的孝悌友爱。

    而且王巨有把握,还有一个原因。张载对兵家不排斥,心灵也比较干净,非是那些嘴中念着圣人大义,实际内心无比龌龊的文人,所以才能吼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但在去张公家,王巨在街上转了转,买了一些礼物。

    也就是束脩。

    现在还没有束脩六礼的说法,若是按照孔子规定的拜师礼,那就是十条腊肉。之所以有拜师礼,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不尊师如何求道?

    但也不是强求十条腊肉,春秋时十条腊肉可是了不得的厚礼,如果那样,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这些个苦哈哈的寒门子弟如何备得起束脩礼?

    这时候同样没有对束脩礼有什么强行规订,有钱的多备一些礼物,无钱的少备一些礼物也无妨。

    坏就坏在朱熹说了一句话,说十条腊肉束脩其至薄者,不行,想拜师,必须加礼物……

    王巨知道,不过还是按照后面的束脩六礼来的: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施教;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干,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云岩县城小啊,商品种类也不多,为了找齐这六样礼物,王巨转了许久,至于芹菜索性用青菜代替了。出一百贯钱,这个大过年的,在云岩也买不来芹菜!

    没有想到张载不在家,而是在县衙接见父老与乡绅,同贺新年。

    “走,去县衙。”

    王巨带着二妞与三牛,以及全二长,加上大黄,直奔云岩县衙。

    县衙也简陋,站着一个松松垮垮的衙役,喝问全二长。四人当中只有全二长是成年人,因此一下子弄错了主次对象。

    全二长以前是朱家的武师,见识不低,便答道:“张公有请。”

    然后举了举手中的礼蓝,衙役便立即放他们进去了。

    “二长哥,做得不错。”王巨夸道。

    里面坐着好几十人,一半是老人,果如外界传言那样。

    余下的穿得比较体面,大约是来自云岩县的各个乡绅,还有几个皂衣公服的人,可能就是县里的胥吏,不能小看了这些胥吏,他们是各州各县官员的手臂,用得好只要略用点心,不贪暴,政绩就有了,用得不好,甚至双方会发生冲突,甚至被他们生生架空。还有一个青衣官服的人,此人大约就是安主薄了,另外一个清瘦中年人,穿着绿色官服,坐在正中。

    王巨大步走上前去,双手插在袖间。

    这也是规矩,平时拜见,腰弯得越低越是恭敬,现在还没有跪礼呢,不过最隆重的恭敬之礼,便是匍伏于地,那是下民对长官的大礼,拜师礼不需要,略略弯一些手,另外就是手的区别,平时对手不讲究,以伏的高低区别,但弟子礼手却是拢在袖子里的。

    “小子保安王巨拜见张公。”王巨略略弯腰,站起来,冲二妞与三牛努了一些嘴。

    二妞与三牛同声背诵道: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规》。

    在王家寨,王巨想教二妞与三牛,开始条件差,偶尔教一教他们《论语》。不过对于他们的年龄来说,显然许多地方过于深奥了。

    然后从朱家讨来《千字文》,千字文语言华丽,对偶押韵。不过内容过于空洞,教的效果也不大好。

    但还有启蒙文章,《百家姓》,未出来的《三字经》与《弟子规》。后两本启蒙课本比千字文更好,但三字经王巨大多数记不住了,弟子规也有许多忘记了,不过它与三字经不同,三字经中有许多典故,弟子规只讲夫子之道的孝悌谨信仁德好学。因此王巨七拼八凑,也凑出近千言,可以说这个弟子规三分之一属于他原创了。

    然后教给二妞与三牛,他的堂弟与寨中的几个孩子也学了,并且王巨还丢了一个抄本在寨中,不过王家寨太偏远,并没有传出去。

    张载先是动怒,尼玛,你这个浑小子还知不知道礼貌?

    正要准备将王巨四人撵出去,不过二妞与三牛背了几句,他没办法往外撵了,他做过很长时间的老师。后人也许夸张美化,说他在关中传扬经学,可能算是吧,实际那是为了谋生,只不过他肚子里有货,所以他的教育引起轰动,许多有名气的士子都慕名来求学,但还属于授学,非是宏扬经义,即便现在,他的儒学理论还没有形成……

    即便成家也很晚,直到三十多岁中了进士后才娶了郭氏。

    然后文彦博授权他于相国寺坐虎皮椅开讲《易》,再遇到程氏兄弟,才声名大噪,进入顶级大儒行列,当然从那时候他开始真正反思儒学了。

    文彦博乃是程勘的亲家,张载来到程勘的治下,能不相互往来,或者通信吗?

    因此他时间最长的职业还是老师。

    岂能听不出来它的意义?

    等二妞与三牛将王氏版弟子规背完,王巨再上前一步,又拜,这是第二拜:“小子保安王巨拜见张公。”

    复抬起头说:“荀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然夫子又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为何有此差距?小子乃认为忠孝悌仅是一方面的关系,就是这天地,无阴则无阳,无暗则无明。因此忠孝悌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君仁臣忠,父母慈子女孝,兄友弟悌。例如比干侍纣王,无论他如何忠诚,避免不了还惨遭被剖心的下场。如杜相公之兄长,无论他如何悌,活不下去了,只好逃跑。只突出忠,君王避免不了就会骄横,只突出孝,父母有时候未免会产生严重残暴偏心行为,只突出悌,哥哥往往就不知道如何友爱弟妹。故夫子说邦无道则隐,这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是否如此,请张公赐教。”

    其实它就是哲学中的对立与统一。

    老子与易经里也写了一些,不过写得不大清楚。象王巨这样公开提出来,还是破天第一遭。

    张载不由呆了一呆,不过他学问更好,立即反应过来:“君在前,臣在后,父母在前,子女在后,兄在前,弟在后,主次不明,如何治国立家?”

    这也是一种说法。

    那意思都象你这个小子胡干一气,国家那就乱了。

    不过王巨心中大乐,这是不是在解惑,成功了一小步还是一大步呢?

    手机: 电脑:

第六十二章 六拜(下)() 
暗黑大宋;第六十二章 六拜(下)

    王巨又走上前拜下:“小子保安王巨拜见张公。濠奿榛尚”

    张载气乐了,明白了,这小子乃是学毛遂与冯瑗呢。

    好吧,看看你肚子里有多少货。

    “夫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小子一直不知道这个以直报怨是指以德报怨,还是以牙还牙。不过能爱人,能恶人,显然非是以德报怨。于是孟子又说,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所以上古诸儒家里有才有了这样的话,能收民狱者,义也。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有大罪而诛之,简。有小罪而赦之,匿也。简,义之方也。匿,仁之方也。大夫强而君杀之,曰义。除去天地之害,曰义。小子不明,请张公赐教。”

    只要稍懂一些儒学的人一起听得目瞪口呆了。

    这个义不是义,而是刑罚了。孔子的仁也不是仁,而成了泼妇般的以德报德,以牙还牙了。

    安主簿哈哈大乐。

    张载冷哼一声:“是故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人安人,以义正我。仁义包罗万象,拣一叶曰知秋,但非是秋。摸一柱曰象,但非是象。儒家非是墨家的那种妇人兼爱,孟子也早骂过墨子了。但义也非法家的刑罚之术。义以仁为义之本,仁以义为仁之节。故以直报怨,乃是持公正之心,仁爱之道去处理恩怨,而非是以牙还牙。”

    “小子受教。”

    然后王巨再拢起袖子上前第四步,又拜:“小子保安王巨拜见张公。”

    “能以一叶知秋,却不能以一叶断秋。故《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就是古今往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是因时地不同,传化的方式不同。”

    席间几个读书人又呆住了,这个毛孩子怎么又将金刚经搬了出来。

    难道是他踢馆子的?

    但又不象,张载点拨后,他没有再辨,而是一拜后又提出下一面问题,而且是尖锐无比的问题。

    第一拜那个三字言不提了,实际后面两个问题王巨抛出来,张载回答,两人都没有深讲,不然就是这两个问题,就能引出一场儒学大辨论……或者一场儒学风暴。

    “所以小子是否认为儒家中的谦乃是师人之长,补己之短,故夫子向老子问道。故我朝用唐之开元礼。而非是内敛之术。”

    “象曰,地中有山,乃谦。你说老子,老子也说过上善若水。过刚者易折,善柔者方能不败。即便山一样的高大,也要藏于土中,才能大亨,所以六十四卦当中唯有谦卦六爻都是吉爻。”

    不过这时候他显然有些迟疑。

    谦让是好事,大家都谦让了,那么何来那么多纷争?不过谦让到连山都要往土中藏份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