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561章

暗黑大宋-第561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王安石变法的目标,主要是充实国库。

    至于普通百姓,他同样也当作了刍狗。

    然而国库赤字终是一个问题,所以王巨呢,也就一直沉默不作声了。

    站在宋朝,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难处,也用不着去刻意地夸大,或者贬低。

    “官人,那现在怎么办呀?”妃儿问。

    “确实有点头痛……”王巨想了许久,最后说道:“这样吧,你写一份奏书,主动将烧酒作坊捐给朝廷。”

    “这不行哪,你那个承诺的钱帛怎么办?”

    “且听我说,如果你们将竹纸作坊所有契股卖给高家,会得几何钱?”

    “卖给高家?”

    “陈襄以君子自居,朝堂上屡屡针对我,并且挑唆恩师兄弟,故此在朝会上让我绊倒,吃了一个闷亏。他必怀恨在心,只要他在杭州,你们作坊休想好得起来了。”

    “这时候卖……”李贞苦瓜起脸。如果提前数月卖,高家可能会拿出上百万贯钱帛购得余下四分之三的契股。毕竟它的利润一直在上升中,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即便投入百万贯,四五年时间就收回来了。甚至到了高家手中,税也不交了,那个捐献贫困州县的竹纸也没有了,甚至还会逼迫一些官府主动采购。那么收回去的时间会更快。然而出了这档子事……

    李贞估算了一下说:“不过五六十贯钱。”

    这还是高家的,如果是其他豪强,力量不足以与官府抗衡,可能还会低上十几万贯。

    “那就卖给高家吧,还有那个烟花作坊……”

    “这作坊不能卖啊。”

    为什么说这话呢,竹纸沾到了读书人,沾到了教育,因此竹纸作坊一直将利润看得比较轻,走的是量,而非是高利润。

    然而烟花却是娱乐品,因此从开始起,不仅是量。利润也比较高。因为它的利润在节节攀升。短短一年时间里。其收益就几乎是竹纸作坊的两倍。

    这才是一只会下金蛋的超级母鸡。

    “卖掉吧。然后你们拿出一百万贯,立即散发到将士与烈士家属手中。至于你们的损失,我会拿出蔗糖作坊的一半契股,给你们十家补偿。当然,这肯定不够的。不过我还有一个补偿。”

    这样一来,王巨的承诺只剩下二十几万贯了。还有三四年时间,随随便便地就能凑出来了。

    王巨说着,到房间里用钥匙打开大铁柜。里面有许多宝贵的资料,包括去年庆州之战后,从战俘口中得到的大量资料,以及这些战俘的姓名籍贯,随后王巨派人一一整理,抄录了两份,一份自己保存,一份交给了章楶保存。王韶河湟战后,又没有自己的手腕,必然被这群士大夫弄废掉了。因此想要灭夏。必然从他与章楶两人手中产生。

    如果赵顼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不管派谁。还会是失败。那怕用武将做主帅也是败。刘昌祚不行,他是武将,其他人不服。种谔更不行,太独。

    原本则交给了西府,至于文彦博是保管起来,还是放火烧掉,王巨则不管了,只是走了一下程序而已。

    以及其他的一些珍贵资料,甚至有的资料都不能公布天下的。

    王巨从这些资料里抽出其中三四份资料,递到李贞手中,道:“舅哥,你看一看。如果变卖烟花作坊契股后,还有余下的钱,你们十户就商议着,投放到这里面吧。”

    “哇哇哇,”李贞连连惊叹了好几声。

    “所以你回去对这几个员外转告一句,他们对我忠心,我也不会让他们吃亏的。国内这些产业,太刺人眼。若是可能,我都想连蔗糖作坊也抛掉不要了。”

    李贞听出话外之音了,说:“妹夫,不会的,几个家主在我来之前,也说了,全凭妹夫作主,若是没有妹夫,他们如今说不定还是在延州,为了一千贯收益而争得不可开交的小财主呢。”

    妃儿抿嘴乐。

    她小时候听到雪盐能赚几万贯,万分吃惊,几万贯钱,一贯钱七百多个铜钱,那得多少铜钱?

    不过嫁给了王巨,又到了京城,才知道实际几万贯,对于中原那些有钱的大财主们,也未必算什么。

    特别是京城,有钱人真的太多了,往往嫁一个女儿,就能陪嫁几万几十万贯的嫁妆。

    “也不是如此……”王巨想想未说,转了话题道:“并且你再代一句话,未来我争取去知泉州。”

    “这是为何?”李贞不解。

    泉州是一个好地方,整个福建路,一建二福三泉,建州有建茶与铜坑,福州有一块很大的冲积平原,泉州主要就是市舶司。特别在南宋时,泉州颇有名气。但那是在南宋,现在地位仍比不上建州与福州。

    况且泉州天气热,一般正常的官员调任,若不是升迁,只是在平调的情况下,南边多是在长江两岸,再往南调,即便是平调,那也等于是贬官处理了。

    如果王巨调到南方的广州、福州、洪州与潭州,还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去南方会吃一点苦,然而这几州乃是一路真正的首州。

    然而从环庆路这个小路的首州知州兼带着五州的安抚经略招讨使之职,调到泉州,就算朝廷同意了,王巨也等于是自降逼格。

    “你们不懂……”

    李贞是不懂。

    王巨利用手中的关系,用快马送到杭州,让十户家主去京城商议。李贞同样去了京城。王巨不想与王安石发生正面冲突,不能连树两大强敌,况且王安石还能在这个相位上呆多久?

    所以选择了逃避做法。

    然而不代表着京城的那些权贵们害怕王安石。

    烟花是滞销商货吗?竹纸是滞销商货吗?蔗糖是滞销商货吗?当然蔗糖作坊暂时王巨没有动。而且那也不能动,一旦动了,会直接将王安石送到火坑里的,无他,只要王巨便卖其契股,肯定是卖给了宗室子弟,那时候王安石才是画蛇添足呢。还有烧酒,如果王巨不交给朝廷,恐怕这些权贵豪强们同样会感兴趣。

    十户家主来到京城后,商议结束,迅速就将三大作坊处理了。

    与李贞估测得差不多,售得了近一百二十万贯,一百万贯继续发放下去奖励将士、抚恤烈士家属了。余下的,让十户家主悄悄带到了泉州。

    这个变化,让王安石措手不及,杭州的陈襄更是傻眼,现在竹纸作坊是高家的,刁难哉,敢不敢哉!

    而且这个烧酒作坊朝廷能不能要?

    要得不好会很烫手的,它非是犯法的作坊,而是良心作坊,朝廷岂能随随便便找一个借口,直接吞下去?那么以后朝廷岂不是任意吞并其他所有的作坊或产业?

    只要王安石派人接受了,这个与民争利的大帽子就扣死的了。

    然而十户人家将所有经济人一起撤走了,包括立下大功的韩韫,也回到王巨身边,如果不接受,不用一个月,这个每年盈利近二十万贯,并且盈利一直在稳步地上升着的庞大作坊就会垮掉了。

    只要它倒下,同样刺人眼睛,是你王安石与民争利逼垮掉的!

    而且争利的作坊,可以说是大宋第一良心作坊。

    你怎么好意思伸出这个贪婪的手去争的?

    一下子就将王安石置入两难之地。(未完待续……)i1292

第598章 白衣(上)() 
王巨看着眼前九个人。

    九人个个脸上都有着羞愧之色。

    “坐吧,”王巨说道。

    九个人也不敢坐。

    “让你们坐,说不定某马上会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这九个人都是发展基金贷助的作坊主,其他的作坊主基本都将贷款一起偿还了。

    就是这九人未还,但他们各自情况不一样,有的是因为经营不好,有的是因为收效慢,这些贷款全部置办了各种实物,或者其他,现在无法及时便卖。或者说只要卖掉,马上就会产生严重亏本。

    其中还有两户人家本身就亏本了,更是没有办法偿还这个贷款。

    王巨让他们坐下,指着前面七户作坊主,这七户是前者,没有亏本,只是无法套现。王巨翻着账册,然后抬头问:“你们七户能不能凑出一万贯?”

    “这个行,”七人马上说道。

    “那就好,你们自己分摊一下,凑出一万贯出来,余下的一万九千余贯,本官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准许你们五年内偿还,同时免掉余下四年利息,你们能不能办到?”

    “啊?”

    “能不能办到。”

    “能办到,能办到。”

    王巨又看着余下两个作坊主,这两人眼中也露出希冀,王巨说道:“你们经营得很不好。”

    为什么这九个人都有点羞愧呢,王巨既然将这些欠贷放下去,也派人追踪的,看到有的作坊苗头不对,主动替他们想办法解决困难,还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有一些作坊主在王巨支持下。迅速扭转过来,不过这几人,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没有做好。特别是这两人,王巨刻意派胥吏上门指教了三回。但到现在,还没有扭亏为盈。

    因此王巨说完后,两人立即忐忑不安。

    他们的作坊非是王巨所说的“朝阳产业”,因此借贷时,都用田宅做了抵押的。

    难不成这个知州为了收回这个借贷,会将他们田宅典当?

    “你们也不用担心,某只是说你们经营不好,就要想办法学会经营。万一本官离开庆州,下一任新知州来了,你们怎么办?”

    “明公……”

    “这样吧,本官再借给你们每人各两千贯贷款,同样是无息贷款,而且期限是十年,但十年后,你们能不能做到将它偿还给官府?”

    “一定能,一定能。”

    “那我们来写新契约。”

    王巨拿来笔墨,写下新契约。各自签名画押,王巨也盖上官印。

    忽然九个人一起跪了下去:“明公大恩大德,如同我们再造父母。愿下辈子做牛做马……”

    “你们全部给某起来,”王巨喝道。

    他一喝,九个人一骨碌全部爬起来。

    王巨又让他们重新落坐,说道:“某为什么设立这个发展基金,它是发展环庆二州经济的。为何有家、村与国?如果一个家夫妻相互不忠,父子相互不慈不孝,兄弟相互不友爱团结,这个家还是不是一个家?如果一个村的百姓不互相帮助,贫困百姓赌狠耍赖。富户鱼肉乡亲,那么这个村还是不是一个村?家如此。村也如此,国更是如此。只有更多的百姓联合起来。互相帮助,人多力量大,才能做很多事,例如水利改造,才能居住更多的百姓。例如抵御外敌,只有更多的人在一起,才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我们的家园。这才是国出现的由来。然而蛇无首不行,所以一个国需要君王,由他来领导百姓。但国家大,君王不可能一一下来视察,只能由官员来治理。说官是父母官,实际官员是这个互相帮助的大集体的融合剂,凝固剂。如果你们真要感谢,得感谢乡亲们,若不是他们将钱帛存于发展基金,本官就无法借贷给你们。当然,你们如果经营得当,养活了许多佣工,主动交纳了商税,反过来又可以使更多百姓富裕,本官手中有了商税,又可以造福更多的乡亲。也就是本官仅起一个凝固融合的作用,真正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是你们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