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暗黑大宋 >

第2章

暗黑大宋-第2章

小说: 暗黑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川妹子刘娥主政时,官方接过了交子铺,开始发行时数量是控制的,分为一到十贯十种交子,因此是便国便民的举措。再到现在的仁宗皇帝,因为西北战事,国家缺钱,大肆发行了许多交子,而且面额大,只有十贯与五贯两种。一度导致秦州交子无法兑现,就以十三界交子(宋朝发行的第十三批交子)强行对冲,导致交子信誉大跌,严重贬值。

    不过随着西北大规模战事结束,又有中原与巴蜀经济的对冲,交子本身确实也方便于流通的优点,交子信誉在陕西渐渐回温。但普通百姓用得仍比较少,那有多少人家动辄用五贯或者十贯钱去买东西?

    但有了它确实很方便,比如一些大宗交易,或者上东京樊楼吃一顿饭得好几百贯上千贯钱,要么用银子,要么就用交子,若是用铜钱,难不成用两三辆车子拉铜钱去吃一顿饭?

    可惜宋朝没有经济专家,交子未控制好,实在可惜。

    手机: 电脑:

宋朝的交子与铜钱() 
暗黑大宋;宋朝的交子与铜钱

    宋朝的货币十分复杂,铜钱是货币,交子是货币,同时还有许多地区因为缺钱交易,又铸造了大量铁钱,茶引与盐引甚至后来的僧道度牒某种意义也能当货币用,金银不是货币,然而也是准货币,金朝入侵宋朝曾抢掠到金1ooo万锭、银2ooo万锭。濠奿榛尚而且就是铜钱也有区别,有大钱,有小钱,还有的年代发行的铜钱质量好,那就贵,但有的年代滥竽充数,里面参杂的锡铅比例高,那就比较贱。不过总的来说,铜钱一代不如一代,后周铸造的周元通宝质量最好,次之是赵匡胤发行的宋元通宝,赵匡义的游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赵恒的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元宝,宋仁宗赵祯发行的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元宝,皇宋元宝,庆历重宝,至和元宝,至和重宝,嘉佑元宝,嘉佑重宝,也是发行铜钱最多的皇帝,然而除了明道天圣二种铜钱外,其余铜钱质量都差得不行,特别是那种重宝,一钱当十钱用,曾引起整个国家物价上涨。

    本来发行了这么多货币,加上布帛也能算是准货币,以及以货易货的方式,应当能满足宋朝商业交易的需求。但因为经济思想跟不上去,商业又空前的繁荣,造成了许多畸形的经济,如钱荒。第一个原因是铜币向外大量流通,甚至南洋一些岛国都用宋朝的铜币。第二个现在有存钱的地方,但需要支付保管费用,而非是获得利息,所以许多人家将铜钱埋在家中,这才在后来发生一次性出土几万贯铜币的古怪事。第三交子未处理好,导致信誉不足,使之没有发挥好纸币的作用。第四就是宋朝物价也在上涨,由是许多人销钱为器。所以往往出现有人想用布帛换钱,几天都换不到一文钱。然而朝廷向某州发放几十万贯铜钱,能在眨眼之间抢之一空。总之是未调节好的原因,不过那时代,又是士农工商的时代,那个有这高明的经济思想?

    再说一下交子。

    宋朝不是第一个用纸币的国家,西周有“里布”,东周有“牛皮币”与“傅币”,汉朝时有“白鹿皮币”,唐朝有飞钱,某些方面它们都能算是准货币。到了宋朝,由于四川缺铜,交通落后,宋太祖便在四川开监铸铁钱,禁铜钱入蜀。宋太宗时允许铜钱入蜀,但不允许川铁钱出境,以免扰乱中原货币,因此四川仍缺钱。而铁钱贱又重,买一匹布都要两万铁币,重约五百斤,整一车大车来拉。因此产生交子。

    开始比较混乱,随意性大,极易造假,又带来新的麻烦。因此官府让成都最有实力的十六家富商联合成立交子铺,统一印刷,用六十天干地支做密码,不过兑现或以旧换新时,每贯要扣三十文做手续费,心太黑了,而且更心黑的是一些商人将交子兑现钱私挪他用,导致不能兑现,引起许多官司。

    到了川妹子刘娥主政时,官方接过了交子铺,开始发行时数量是控制的,分为一到十贯十种交子,因此是便国便民的举措。再到现在的仁宗皇帝,因为西北战事,国家缺钱,大肆发行了许多交子,而且面额大,只有十贯与五贯两种。一度导致秦州交子无法兑现,就以十三界交子(宋朝发行的第十三批交子)强行对冲,导致交子信誉大跌,严重贬值。

    不过随着西北大规模战事结束,又有中原与巴蜀经济的对冲,交子本身确实也方便于流通的优点,交子信誉在陕西渐渐回温。但普通百姓用得仍比较少,那有多少人家动辄用五贯或者十贯钱去买东西?

    但有了它确实很方便,比如一些大宗交易,或者上东京樊楼吃一顿饭得好几百贯上千贯钱,要么用银子,要么就用交子,若是用铜钱,难不成用两三辆车子拉铜钱去吃一顿饭?

    可惜宋朝没有经济专家,交子未控制好,实在可惜。

    手机: 电脑:

种世衡的营田() 
暗黑大宋;种世衡的营田

    宋朝的国有田产有屯田、营田、弓箭手田、官田、马监牧地、职田、学田。濠奿榛尚

    学田是资助学校的田产,宋朝拨出这个田,然后让百姓耕种,收益支付各州县学与书院教授的薪酬,以及修葺或者其他费。

    职田是官员的红利,宋朝官员往往在后面会缀上一个封邑多少实邑多少,封邑是荣誉,实邑便是指这个职田,职田的收益属于官员的福利,但不是官员所有,一旦致仕国家会重新收回去。

    牧监是养马的场所。

    官田属于朝廷的田产,也是替学田与职田所置的预备耕地。

    余下的三种都是与军事有关。屯田是直接由官兵戍边兼耕种,不过宋朝乃是募兵制,大兵全成了城市兵,哪里指望他们能种好田,因此屯田作用不大,反而造成许多纠纷,因此宋朝屡次退屯田于民。

    弓箭手田主要在陕西秦渭等地,弓箭手协助官兵防御边境,国家分配其田产自力更生,但田产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

    营田则是以募民耕种为主。最早出现在襄州与河北边境地区,不过都转化为屯田或者民田了。营田故名思义,经营,官府将士所有,雇民耕种。

    种世衡去筑青涧城。

    为何宋夏战争宋朝花费了很多钱,主要就是粮食运输的浪费。一担担粮食从各州县搬到船上,再用船运到三门峡,再转上岸,经过几十里路再下小船,运向关中。再从关中用小车子一步步推到前线。往往运一担粮食到前线路上民夫得消耗几百担粮食,因此最高峰时,一斗在后方只值几文钱的粟米运到前线,价值三四百文钱,最高时达到一千多文!

    正好李元昊攻破金明寨,许多百姓或自发迁徙或被强行掳到西夏境内,余下的百姓纷纷南逃,延州以北许多耕地荒芜。青涧城筑成后,又有大量百姓来青涧城逃避,正因为有这几个先天条件,种世衡又将淘汰出来的营田制度搬出来,在青涧城开拓了两千顷营田,又通商贾,拉拢四周羌人,因此每当夏人入侵,都有羌人自发来通知,每战有备。

    可是第二年种世衡便调到环州。种世衡不在青涧城,宋夏又停下战争,逃走的百姓6续返回家园,营田的弊端便显示出来。它非是弓箭手田,种田的人是弓箭手本人,多劳多得。也非是屯田,种田的是兵士,军内所得,军内分配。

    两千顷的营田,一年获利巨大,将校哪里舍得归还给百姓,甚至强迫百姓租种,又征收高地租。

    范仲淹与韩琦先后上书请求朝廷停止青涧城营田。朝廷也下诏中止。

    但问题来了,宋朝养兵花了不少钱,但公摊到每一个士兵头上的兵饷实际也不多,特别是驻边很苦的,有了营田,士兵多了一份收益,但收回去了,士兵这份收益就少了,军心必然不稳。

    将营田退民,青涧城一带有许多羌人,那么他们不会耕种,而是用来放牧,延州又会缺少部分军粮。一石粟在后方不过一百文钱,但到了前线可能会在四贯到十贯钱。一退那么会无形中替朝廷增加许多支出。

    于是禁是不能禁,不禁又祸害百姓,那两千顷营田就耽在哪里,成了延州最大的鸡肋。

    手机: 电脑:

第一章 背骡子() 
暗黑大宋;第一章 背骡子

    嘉佑五年。濠奿榛尚

    这几年是整个北宋最好的时光,歌舞升平,国家繁荣,当然与强盛就不想沾边了。

    但阳光总有照不到的所在。

    一条浑州川从横山缓缓流来,上游各村各寨多是破烂不堪,百姓住着破窑洞,就是破窑洞都修不起,一半百姓住着破棚屋,穿着破烂的衣服,生存在这个破烂的天地山川间……

    王家寨同样是一个破烂的寨子。

    王巨抖着旧麻布袍子,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神情悲哀,幸运的重生了,却重生在这个苦逼的地方,为了生活,还不得不苦逼地去做骡子。

    私盐哪,突然他脑海里浮现着贺龙大将军手舞着菜刀的场景。

    然后他又看着自己单薄瘦小的身体,想要冲天空大吼一声:“奶奶的。”

    …………

    望不到尽头的山陵野丘多处被留下山民烧荒的痕迹,只是夹在宋夏两国之间,打来打去,人烟荒芜,又长起矮小密集的灌木。地面上也长着无数的野苋、猪毛樱、小蓟草……车轮子从上面滚过,碾出一层碧汁。只是这些成熟的野菜生着许多小毛刺,绊在村民腿上,便有些微痛麻痒。

    天地无声。

    偶尔几只野毛兔、狗狍子从树丛里惊出来,仓皇地看着这一队人马,又向林间窜去,可是山民们都没有了狩猎的心思。

    “谁?”王巨二叔王嵬大喝一声,窜进草丛中。

    山民们几乎同时拨出后背的刀。

    别看薪酬不菲,一趟骡子跑下来,会得钱一百贯,一人几乎能得大半贯钱,但其凶险不亚于海滨出海的那些海客。

    有半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人心惊肉跳。

    草丛中站出两个女子,一个二十出头,一个十几岁,腰间还插着一把剑,长相都十分俏丽。不过衣服上沾满了尘土,就象两头在外面流浪数天的小猫。

    但王巨站在边上看得很清楚,虽是普通女子的打扮,那个小少妇却自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

    “看来是一主一婢。”

    岁数小的女子脸色微微发变,嚅嚅道:“我们是迷路的百姓。”

    做骡子很危险,不过看上去是有点吓人,带着弓,佩着刀,尽管是普通的朴刀和桑木弓,但都是武器,而且一百多条大汉,显然将她吓着了。

    “迷路了?”朱清管事走上前,狐疑地问。

    是有可能的。

    不要以为有太阳,但得知道多少时间,才能辨别方向。

    但哪里有时间。

    有,在城中,最准确的不是沙漏,而是水漏,即便是水漏,那也是静止不动才会准确的。

    因此在没有指南针的年代,又没有熟悉当地环境向导带路的情况下,往往就会迷路。

    不过他们这行是见不得光的。

    “你们都是宋人吗?”少妇从容问道。

    “你们是山那边的?”

    “山那边的?”

    “横山那边的。”

    “你们说是西夏人,我们不是。”

    很正常的对答,实际是很古怪的对答,那就是语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