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85章

钢铁时代-第85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这只是开头,而不是结束,他们以为自己要到一个发达的大城市而去,进入到中国国内之后,感受到的贫瘠和落后,特别是太原下车之后,马车穿行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之上,这让从工业社会而来的众人,有一种进入到了原始人世界的感觉,他们不相信,在这里,会有现代化的工业,他们来到底是干什么,难不成德美公司会在这个隔壁之上,兴建一个工业城市。

    心中再怎么不爽,这些工人们也无从选择了,他们已经签署了合同,同时收到了3个月的预付工资,哪怕这个时代合同的不严格,收到了三个月工资的情况下,不管是到什么地方去,只要安全问题上面,没有威胁的话,最起码,也必须要呆上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否则就是违约,德国严谨的制度。让违约的成本非常高,除非他们跑回老家。否则,他们找不到新的工作。

    可是东欧的,或者殖民地的工人们,他们既然出来了,又怎么会回去,这也是他们敢于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根本原因,他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回到贫穷的故土。

    深入到荒原之中。马车一眼都望不到尽头,包头给他们的待遇很好,一般是四个人一辆车,140个人,差不多就是40辆车,当然了,跟随着他们一起的,还有运送到包头的机器,差不多就是200辆马车。这个运输工作,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开始了,到现在没有停歇。

    马车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杨家和尉家也没有告诉,其他的马车之中装的是机器,从下船换成火车之后。他们见惯了中国的贫穷,特别是那个黄河铁路桥。开玩笑,一个只能够单车厢的行驶。开什么玩笑,这到底是20世纪,还是18世纪,甚至17世纪,在铁路刚刚出现的时候,在马拉车厢的时代,单节车厢可以接受,那个所谓的钢铁大桥,是纸糊的么?

    正是这一次次的遭遇,让工人们默然了,连相互之间的聊天也很少,心中唯一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命运,在这个贫穷的清国,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会不会这一切,都是一场骗局,可是他们140个人,都预付了3个月的薪水,这可是数万马克,一起来到中国的船票,加上路上的伙食,花费巨大,他们有什么好被图的。

    “看那是什么!”车厢之中,一个工人指着外面,大声的叫道,声音之大,周围的人都听到了,两天多马车旅途,让人昏昏欲睡,突然一个工人大叫一声,让同样昏昏欲睡的众人,都振奋了起来的,难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几乎听到的人,都探出了身体,看向外面,接下来惊呼声音不绝于耳,其他人也被惊动了,不约而同的看向外面,就在他们马车的一侧,一个巨大工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差不多占地数千平方米,无数工人正在那里紧张的施工。

    这些工人一路上,没有停歇,太原也只是歇了一夜,然后就兼程甘露,两天的时间,让他们快要到达绥远了,他们所看到的,不是别的,正是正在兴建之中的包头到绥远公路的收费站,这个庞大的建筑工地,是包头公路最大的建筑之一,是联络着包头绥远的重要枢纽。

    之前计划之中的两条公路,一条前往张家口,一条前往太原,但头之间,是有一小段的重合的,这就是绥远到包头的这一条路,从这里开始,向着太原,向着张家口的公路,在这里分道扬镳的,一个掉头向南,一个继续的东去,所以这里也成为了连接两条路的重要枢纽,这个收费站也是最大的,也是工程最长的建筑。

    因为投入巨大,且关注的原因,这个建筑建设的很快,现在收费站已经初具规模了,三层的建筑,占地数千平方米,跟之前黄土高坡的贫瘠和落后,显示了巨大的差别,比不上上海外滩的繁华,可对比却足够惊人。

    就好比在一个原始人的社会之中,突然出现一艘军舰一样,让人震惊,这座建筑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所有人都精神了起来。

    正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一个怪物,正在向着这里快速的开行着,从外表上看,好像是汽车,但却比汽车大的多,早期的汽车,不过是20公里每小时,甚至更低,比后世的电动汽车都慢的多,这个怪物的速度可以达到35公里的速度,已经让人惊叹了。

    这个轰鸣的怪物,就是杨元钊弄出来可以载人的拖拉机,这个拖拉机专门的经过了改装,在后面加了一个车厢,布置的很好,在全部没有的道路的地方,也可以通行,甚至这个的东西,比别的更加的适合,速度也很快。

    这个拖拉机,跟包头平常所弄的拖拉机不一样,它前半部分,还差不多一样,可是后半部分被劈开了,连接着一个巨大的车厢,变得由此而长了,怪模怪样的。

    如果有后世人看到,就会知道,前半部分的履带式拖拉机是车头,后面差不多有7米左右的车厢,没有采用后世的拖挂和悬挂的方式,是直接的放在拖拉机履带的后方,甚至为此,也扩大了拖拉机的地盘和履带,7米厂的车厢,足足有4米宽,这么的宽度上面,有以两三分布的座椅,一共是4排,可以坐最少20个人。

    拖拉机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冲向了马车,在距离马车十米左右的地方,骤然的停下来的,当拖拉机彻底的挺稳之后,杨元钊一跃从车上下来,问道:“谁是纳什!”

    早在拖拉机过来的时候,马车已经停下来了,马车上的人们都下来看热闹,连续平淡和贫瘠的旅程,让他们对眼前的一切感觉到奇怪,前面是一个大工地,看起来像是机械车辆在轰鸣着地方,本就引起众人的关注,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过来,更是让人瞩目,当近的时候,哪怕是最普通的工人也看出来,这玩意是人工造物,一些人甚至感觉到他跟汽车有些类似。

    听到了杨元钊的问话,一个年轻的德国人越众而出,说道:“我就是纳什,您是杨元钊先生么?”

    纳什是德美公司的职员,他是德国人,却在上海最少呆了有快5年,中文说的很好,甚至还带了一丝京片子的意味,因为到包头的关系,哈比特别给他看了杨元钊的照片,因为是几个月之前照的,25岁杨元钊,容貌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过是从最开始的洋气,变得有些接地气了。

    不知道杨元钊是谁,可是哈比和公司高层,特别强调,杨元钊的命令,跟公司管理层一样,这就意味着,他的工作也攥在杨元钊的手中,如果杨元钊不满意自己,让纳什走人,纳什哪怕有天大的本事,也必须要走人了。

    “我是!”杨元钊点点头,说完了之后,看向车队,此时车队已经停下来了,甚至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当然是运输机器设备的,他们是被下了死命令,只要不是不可抗力的,他们就必须不停的前进,用最快的速度,把机器设备运到包头去。

    从德国来的140个人,一趟肯定不可能完全装得下的,杨元钊昨天离开的时候,留下几套类似车厢,正在组装,估计也就会在今天组装好,这样,差不多能够把人全部带回去的,首先把工程师和几个技工先带回去,要留住他们,一方面有有优厚的待遇,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问题,另外一方面,也要展示实力,让他们看看,在贫瘠的中国,在落后的包头,也拥有发达的机器。

    三个工程师之中,其中一个叫做约克的,是机械工程师,也是一个汽车的发烧友,在他看来,汽车就是从马车改装过来的,用了蒸汽机作为动力,可是他完全没想到,这个设计,超脱了轮子的概念,取而代之的则是履带,履带,有了履带的帮助,在凹凸不平的野地之中,也可以平稳的行驶,不用考虑陷进去的问题,在农田之中,都可以轻松的运转。

    在见到了这个车之后,眼睛就离不开这个车,用力的在车体的各个方向上敲了一下,确实是钢铁,而且分量惊人,加上载人和跑那么快,这样简单的计算出发动机的马力,非常的惊人,约克可以肯定,他所知道的世界汽车工厂之中,没有类似的发动机出现,难不成,包头真的是一个奇迹之地。(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 肥皂厂() 
从德国而来的三个工程师,还有七个技师,在工人之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个庞大的建筑,唯一的想法就是震撼,这个巨大的钢构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整体只有3层高,但是每一层是实打实的5米,还没有做好外墙和粉刷,露着粗大的钢筋,横七竖八树立在这里,正是这一点,震撼了这些人,恍若神迹一般。

    这几个人中间,有工程师,有技师,工程师跟后世的工程师不一样,这个时代的工程师,大多数,都是全才,在很多方面之中,都有涉猎,全才的意味就是,他们对于很多东西都懂得,粗大的钢筋构成的钢构房屋,难道是空心的,约克走上前去,他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却涉猎了很多方面,对于建筑有一定研究的工程师,走上前去,轻轻的敲了敲这些钢筋,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片愕然的。

    就声音上面,这是实心的,足足几十公分左右直径的钢筋,全部都是实心的,三层15米长的钢筋,一定程度上面,一个庞然大物,天知道,有多少重量,几吨,甚至是几十吨的重量,寻常的机械,根本就无法起重,难道这个看起来贫瘠的包头,在机械设备之上,已经超过了整个世界么的。

    看着几个人恍然,甚至是呆滞的目光,很满意自己的 创意,如果不是从这个方向震他们一下,说不定看到包头之后,就会彻底的失望了,杨元钊继续向前,把这些人引入到了东侧已经盖好的房子之中。

    这里就是杨元钊专门的加急,用一百多工人共同赶工,没有做最后的处理和粉刷,可是,却可以称之为厂房,3层的高度。数百平方的大小房间,还有已经树立在这里面的各种机器,勉强的构成了一个工厂的基础,甚至这些器件还没有跟动力相连。

    三位工程师之中。其中的一位,对化学有一定的了解,也算是半个化学工程师,他稍稍的一看,有些愕然的说道:“这些机器都是化工厂的机器!”

    “没错,正是化工厂的机器!”杨元钊点点头说道。

    这个正是杨元钊准备好,用于制造火碱,还有制造肥皂的工厂,看起来很小,甚至很简陋。却已经是现在能够做到的全部了,全套使用德国的设备,杨元钊没有进行改装的,化工行业和他熟悉的机械制造行业,有着巨大的鸿沟的。他远没有水泥制造机器那样的随意调整。

    “法里克,你好像在化工厂工作过,这不会是一个化工厂么?”杰里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隔行如隔山,约克和杰里,他们都是机械方面的专家,从这些机器之中。看出很多熟悉的东西,但是那些大的瓶瓶罐罐,却有些一头雾水了。

    “应该是,你看那边,庞大的反应炉,可以完成火碱中和。那边的巨大点解池,应该是电解食盐水的,这是生产氢氧化钠的基础机器之一。”法里克指着前方说道。

    火碱,跟在杨元钊身边的,参观这个渝北工厂的。都是跟工业相关的人员,三酸两碱的功效,他们也清楚,约克和杰里微微的有些失落,他们都是机器设备方面的工程师,本以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