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796章

钢铁时代-第796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一万种材料的配方,绝大多数都是垃圾,是无用的材料,可是无数坚持之中的灵光一闪,特别是西北的材料学进入到了某种快车道的前提下,他可以有规律向那些材料靠拢,这样效率就有了,只是在杨元钊的手上,适合作为电池的材料就有万种之多,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副产品,可是其中最少有20种是相当出色的,在电池能力上面,甚至超过了后世。

    西北拥有不错的电池材料,后世的镍氢,锂电,甚至是太阳能电池都有,这些都是他携带的电子产品之中的,还有一些新的产品,通过一体机的分析功能之中,很轻易的得到了这些东西的电池性能是相当出色的,这些如果使用到电动鱼雷之中,电动鱼雷才是可怕的武器。

    杨元钊也没打算把电池推进到那个时代,那些玩意,几乎是断代,在铅酸电池没有发展到极致的时候,贸然的进入到另外的电池时代,基础不牢固,就如同沙滩上面的城堡一样,一旦有浪花冲过来,就会便没有,中国要的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生生的拔高,也就是计算机方面,由于特殊的原因,没办法之下,只能够先拿出来,发展软件,然后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来弥补。

    就算是铅酸电池,在使用了一些添加材料之后,就可以提升它的效能,目前中国使用的鱼雷,基本上是在德国的基础上,对电动机和蓄电池进行了一定的改装,一定程度上面,让电池的容量增加了4倍,电动机的功率提升了3倍,这在速度接近倍增的情况之下,射程,最少提升了50%。

    鱼雷最关键的就是速度,从35节提升到了65节,只是提升了30节左右,可是对于战舰来说,基本上就相当困难了,因为航速提升带来躲闪优势,再一次的不存在了,更加可怕的是50%的射程,这对于鱼雷的威力来说,提升非常大,别小看这50%,在突袭战和潜艇作战之中,50%的射程,极为的关键,当然了,流体力学这些,还是被杨元钊进入到了鱼雷之中,进一步的增加了鱼雷的速度,其实,舰船,飞机,甚至是所有跟速度有关的东西,都会收到流体力学的影响,特别是伴随着速度的提升,流体结构还会发生改变。

    打个比方吧,在一战二战时期,船只都是差不多了,可是在现代舰船上面,大部分都使用的方形尾舵,原因就在于高速上面的性能和稳定性,就杨元钊所知道的鱼雷之中,后世甚至会出现一款的类似于的空泡效应的暴风雪,那玩意就跟导弹一样,速度在180节以上,那可是几百公里的时速,如果在这个时代开发出来,绝对是杀器之中的杀器,那就不用潜艇了,直接驱逐舰,瞄准了直接去打好了,一下一个战列舰是没问题的。

    电动机和电池这点,很好的解决,在电机和射程扩大的情况下的对于装药量的改变就成问题了,装药量多了,可靠性,就比较的薄弱,一定程度上面,不安全,潜艇本身就是攻强守弱的,这种情况之下,任何的一个,危险性对于潜艇的危害极大的。潜艇毕竟是高危的行业,任何的一丁点的破损,都会让整个潜艇面临灭顶之灾,如何平衡鱼雷的威力和安全性,也是潜艇的持续作战能力。关于鱼雷的开发,电动鱼雷只是一个方向,射程比较的近,速度比较的慢,在一战时候,只是勉强够用,对上快速战列舰和战巡,非常的不太适用,可是增加了中国的改进之后,增加了速度和威力,鱼雷也成为了强横的武器。

    新一代的攻击潜艇,除了对于鱼雷的改造,潜艇本身的改造也在进行这,动力这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西北的最强项,柴油机和电池的结合,让潜艇在水下,可以用相对比较静音进行突破,这对于没有声纳,只是凭借着感觉来寻找潜艇来说,简直是一个隐身的装置,这种情况之下的,对于潜艇的安全性,有着极高的保证。

    更大的吨位,这才是潜艇的重点,从1200吨,提升到2400吨,不但需要对动力等方面的改进,也需要对于坚挺结构,龙骨等很多方面,新式的合金,不但坚固,而且轻盈,一定程度上,同样体积,比别的金属,最少轻了50%,最关键的是,他的强度极大,经过改造的大型柴油机,提供的动力,比德国最先进的类型,最少提升了2倍,直接的显示到了潜艇的性能上面,水面23节,水下16。5节,续航水面的7000海里/14节,水下165海里/16。5节,安全下潜深度220米得,鱼雷发射管也是前四后二,拥有6个发射管,储存鱼雷数量达到了64枚,

    这已经是二战级别潜艇的实力,水面7000海里航程,按照一天340海里来说,潜艇哪怕全速在外面作战,也可以持续20天的时间,如果加上潜伏和作战任务,轻松可以达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样的潜艇,才是真正的适合远洋作战和长期作战,64枚鱼雷,按照一次战斗发出4枚的话,可以支撑最少16次战斗,几乎天天可以作战。

    这样的潜艇,绝对可以称之为值得期待,因为改动的项目巨大,甚至连船体都需要重新设计,水下的潜艇设计上面,比水面舰艇困难的多,中国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最终成型的也需要不断的海试,也就是在1915年的秋天完成了大部分的海试,最终定型,目前整个中国拥有的新式攻击型潜艇的数量,达到了41艘,除了10艘留在中国之外,剩下的,都会在这一次对协约国的行动之中,被派到北大西洋。(未完待续。)/p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邓公后人() 
冬日里少有阴雨天气,给长江边的江阴带来了一丝的寒冷,此时此刻的江阴,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江南小镇,他变成了一个充满了现代化的城市。●⌒,。

    西北入主中国,在统一了中国之后,就如同一个魔法师一样,在中国空白的蓝图上面不停的点着,仿佛魔法一般的,让中国兴建起了一座座城市,伴随着工业的影响力遍布在全国,这种魔法的效率越来越快。

    以前,贫苦的,一年到头忙碌的农民,他们一年到头,连饭都吃不饱,可是在现在的中国,只要勤劳,愿意去干活,就能够获得不菲的收益,最少养活一家人是没问题的,不但日子好过许多,以前只在逢年过节吃到的肉,也成为了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一些高级技工,甚至可以偶尔享受一次海鲜美味,这在过去,那可是官员老爷们的享用啊。

    普通的农民看不明白,其实中国大部分人都看不明白,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会变成这样,这样的日子不是昙花一现的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伴随着的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待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根据每一个人的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好的,这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全部,以此带来的效应,让每一个人都努力了起来,他们或许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样的变化,可是这一切都是西北带来的,他们非常清楚,所以,对西北感恩戴德的,连带着杨元钊也成为了伟人的存在的。

    江阴就是这样的城市,一个边陲的沿江城市,因为潜艇的出现,变成了中国最大潜艇研发和生产基地,到现在,潜艇的最大的军事基地并不是在这里,但是这里还保留了一个实验性的部队。

    军方的舰船,每一艘都需要海试,原因很简单。找出其中的问题的,并且随时提升这些军舰的性能,这在军舰的发展历史上面,都是非常正常的。最少在二战之前是这样的,也就是到了二战时期,美国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和标准化的工作,把战舰都标准化了,无论是飞机。军舰,都是数十艘,上百架,甚至是千架的生产,这样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却让战舰真正的成为工业用品和消耗品。

    带着微微的雨丝,一个肩上带着少校军衔年轻人,缓缓的走向江阴潜艇码头,年轻和刚毅的脸上,带着一丝的犹豫。却很快被坚定代表了。

    虽然说,目前江阴,并不是潜艇最大的基地,可是作为研发中心,甚至每天都有任务,码头也是经过改装的,一个半潜式的码头,是专门为潜艇修建的,内部是潜艇船坞,潜艇可以在半潜的码头之中。沉入到水底,然后进入到长江航道。

    他叫邓洁乾,今年只有21岁,广东番禺人。目前是江阴潜艇试验部队的主官,负责4个小组,12种潜艇的实验工作,可以说,是中国对于潜艇最熟悉的人。

    虽然在中国军队之中,年轻军官比比皆是。甚至陆军大规模的扩大之后,20岁左右的团长,旅长,师长之类的很多,可是21岁的海军少校,还真的是不多见的,毕竟海军是技术兵种,不但需要资历,也需要长期的学习。

    这其实也是中国海军没有办法大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之前,承接了北洋的底子,中国获得了一批出色的海军军官,这些军官也通过加强学习和对战舰的操作,成为了合格战舰军官,算是把中国的海军架子给搭起来了,可是跟中国的生产能力相比,真的是不够。

    目前中国主力舰级别的数量,包括正在生产的航母在内,不过是20艘左右,可是中国有多少生产能力,之前一个青岛,就可以生产9艘战舰,占据船台的时间不过是一年不到,现在,从南到北,大型的造船厂,在15家以上,真的爆战舰产能,世界上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不会是中国的对手,可是在建计划只有20艘,到时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增加了不少。

    原因非常简单,经验,一个合格的海军舰长,并不是2…3年的海军学校学习就能够达成的,出来之后,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甚至是亲自参加到实战,才能够用铁和火增加经验。

    这也造成了海军军官的断层,哪怕是硬生生的提拔,也不行,在中国海军,军官级别跟战舰的级别不成正比,要比其他的国家低一个档次,在国外,少校可能只是一个驱逐舰的舰长,可是在国内,少校最少也是一艘5000吨级的巡洋舰舰长,高了一个档次都不止。

    邓洁乾能够在21岁,升到海军少校这个位置,这跟他的背景没多少关系,虽然那也是特别要件之一,却不是最重要的要件,他的一切都是一步步扎扎实实走来的结果。

    邓洁乾14岁入广东水师,从鱼雷艇的艇员做起,用了3年的时间滚打,在1911年的时候,已经是护卫舰的副艇长了,然后在青岛成立海军学校的时候,他是第一批入选,2年的专业学习,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在选择方向的时候,他没有选择同学们选择最多的战列舰和南北海舰队,而是选择了潜艇部队。

    当年的潜艇部队刚刚成立,谁也看不出潜艇部队的好坏,邓洁乾硬是过来,几乎算的上潜艇部队的第一批专业的军官,并且用了2年多的时间,从中尉军官走到了少校的职务,立下了不少的战功,特别是不久之前的山东海战,他最少击沉了7艘日本兵舰,其中还有4艘是运输舰,最少3000多日本兵的,被他直接打沉到了海底,也因此,他获得了中华勋章。

    出色的战功,可以提升他军衔,却不一定会重用,邓洁乾太年轻了,才21岁,如果换成别人,说不定只是提升军衔,放到海军总部,或者是南方舰队司令部磨练磨练,等到25岁,甚至是30岁了再重用,这样的年纪,在海军之中,依然是新锐。

    邓洁乾不同,他不但是业务能力出色,还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