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768章

钢铁时代-第768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加丰富多彩的衣服,这个极大的刺激了中国的棉花,只是内需市场,就足以支撑庞大的种植。

    东西伯利亚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地处高寒带,可是自然资源不错,在夏天,水浇地幅度不少,在经过了简单测绘和合并,把一批传统的农田给结合起来,形成了大规模的农场,种棉花有些浪费了,只不过此时此刻,又到哪里找合适的粮食,除非是再等几个月,种成秋粮,可西伯利亚相对寒冷的冬天,让秋粮的种植有些困难,种棉花虽然稍稍迟了一点,可是种植的不是种子,而是农业研究所大量培养的棉株的剩余的,都已经有了1…2个月的温室大棚的生长了,最多3个月就可以采摘了。

    这部分连在一起的土地,是最适合机械化种植和农场管理的,剩下的,就只能够依靠人了,因为移民有限,原有西伯利亚的农田,基本上7成以上,完成了继续的种植工作,只能够是丢下种子,让他们自生自灭了,这其实也是原来俄罗斯人的种植方法,毕竟在之前的世界之中,懂得精耕细作,甚至使用节气和农业科技的,也唯独只有中国。

    首先抵达西伯利亚的是21个师的生产建设兵团,120万人,他算的上第一批进入到西伯利亚的移民,在移民之初,还有这样和那样的风险,普通的民众,是不太可能先移民过来的,用生产建设兵团是最好的,不但半军事化管理,有一定的战斗力,甚至还保有一定数额的武器,谁都不希望这些武器使用上来,可是哪怕是上百万人的清理,谁敢保证,没有点漏网之鱼,况且说来,对于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说,120万人,实在是太稀少了,平均每一平方公里,也不过是一个人,这个人口密度,绝对是冠绝整个中国。

    大量的机械,让西伯利亚也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的棉苗,种下了,这些都是西北农业研究所,经过了数年的研究形成的优势品种,更加适合在高纬度的地区种植,在西伯利亚这是第一次,但是这里的夏季气候,跟新疆那边的差不多,日照的时间较长,只要后期在冬天加紧看护,应该没问题的,这些都是快速的品种,生长期也就在5个月左右,算下来,9,10月就可以收割,不似新疆那样,最长可以拖到11月。a href=美女总裁的超能保镖/a

    10月之前的西伯利亚,天气虽然已经比温带要冷,却不是季度严寒,或许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却不会形成积雪,棉花还可以生长,或许产量不如新疆那些地方,可总算是有收获,建设兵团专门抽调的,是一批种植棉花的部队,他们在棉花这个项目上面,最少已经有5年以上的经验了,各种的种植都是驾轻就熟的,甚至还有一些特有的装备,可以加快种植的速度。

    庞大生产建设兵团,在西伯利亚开始种植,西伯利亚的计划徐徐铺开,有了之前在兰芳,甚至是在整个东南亚的经验,这些事情上面,中国做的相当的好,先是生产建设兵团,把农业捡起来,这是第一要务,中国目前在绝大多数的农产品项目之中,在世界上相当的有竞争力,可是对于没有工业化的西伯利亚来说,农业是根本,70%的农田被种了的棉花之后,接下来是完整的规划。

    从城市,工业到农业,一系列的提前规划,西伯利亚被俄罗斯人开发的非常的简单,无论是城市,聚居区之类的,全都非常的简单,很随意,就历史上的,俄罗斯的扩展过来说,俄罗斯拿下西伯利亚还真的就是非常幸运,强大的游牧民族,被现代战争所打垮,本来,领先世界一步的中国,在情操,出现了大规模的后退,这都给了俄罗斯人巨大的机会,他们从叶卡捷琳堡开始,一步步的试探,用勉强够得上欧洲标准的陆军和强大的哥萨克,一步步的攻击,蚕食,并且最终获得了整个西伯利亚。

    俄罗斯的幸运,就是中国的噩梦了,其实俄罗斯的脚步在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不过因为尼布楚条约的关系,被暂缓了,可是在发现清朝没有关注这个方向之后,就开始逐步的蚕食,最终跟中国接壤,成为了在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现在,历史在杨元钊的出现之后发生了改变,中国不但提前完成了统一,破坏了俄罗斯准备了好多年的蒙古计划,并且反攻西伯利亚,彻底的拿下了东西伯利亚,这个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重新规划了,就不同了,原来西伯利亚铁路,肯定是要扩建的,本身,西伯利亚的铁轨,跟中国的就完全不一样,中国沿用的,跟他们是两回事,铁轨全部都要换过来,一方面是规格方面,另外一方面,还在于轨道的重量。

    中国及早的进入到钢铁重工业,在材料上面,中国拥有着先天的优势特别是铁路重轨方面,中国的铁路之所以这么的容量大,72公斤的重轨起到了相当的作用,现在,更进一步,达到了84公斤左右,虽然说,铁轨的重量不能够代表一切,可是更重,更加坚硬的铁路,可以容纳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一体机独特的优势,可以让杨元钊选择到硬度大,耐磨性大,承载力大的铁轨,现在铁路,已经相当的强大了。(未 完待续 ~^~。)!……章节内容结束……

    center/center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奇怪的船() 
新西伯利亚这边百万大军被拿下,当消息被无线电传到了阎锡山这里,最担心的事情也彻底解决了,他唯一的担心也不复存在了,中**队在俄罗斯的战局就基本上落下了。只剩下了一个不得不说的叶卡捷琳堡,不过在中**队断绝了交通的前提下,他们只能够依靠着坚固的叶卡捷琳堡来抵抗,而没有任何进攻的能力。

    根据按照情报显示,这里是俄罗斯东征的大本营,想来,粮食和武器什么的都不会怎么缺的,可是他们缺乏的是士气,没错,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几次失败,几百万人,几百万人规模的失利,现在,干脆损失了大量的领土,按照目前的情况,中**队既然出现在了叶卡捷琳堡,那么很可能,从叶卡捷琳堡开始,整个西伯利亚铁路的陷落。

    虽然他们也想相信,还有俄军在坚强的抵抗,在新西伯利亚,在伊尔库茨克,在海参崴,可是海参崴还有点可能,哪里毕竟是俄罗斯耗费了巨大的代价,构筑的要塞城市,跟叶卡捷琳堡,一东一西,扼守住整个西伯利亚大铁路,可是那里已经太久没有消息了,也没有什么补给,去年冬天运送去的东西,够不够用还成问题的。

    至于其他的城市,那就是跟赤塔一样,甚至有些连赤塔都不如,中**队能够攻下赤塔,就一定能够攻下这些城市,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不过唯一让他们坚定的,是西伯利亚这边的天气,对于他们而言的,是唯一的救星,只要能够支撑到冬天到来,到时候中**队就不不得不推下去,否则的话,只是寒冬里面的战斗减员,就会让一夜之间,部队受到重创。哪怕中国拥有羽绒服,棉衣,可是西伯利亚动辄零下40度以下的低温,会让任何一个长期不活动。守卫在野外的部队变成冰棍的,冰雪中的西伯利亚,本身,就是生命的禁区。

    中国在通过情报部门,了解叶卡捷琳堡守军的想法。从本心来说,他们也希望叶卡捷琳堡的守军能够从乌龟壳之中出来,这么一个完善的防御,在没有彻底的打消俄军的士气的前提下,贸然的进攻,会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可是现在,对方肯定会如同缩头乌龟一样的不敢出来,那么对于中**队来说,别说根本就打不下来。就算打下来了,耗费之大,也让中**队无法接受。

    好在,大本命的战略计划之中,并没有把叶卡捷琳堡定位必定要拿下来的计划,原因非常的简单的,这个城市太靠近乌拉尔山了,中国还没有做好,跟俄军以乌拉尔山为界的战斗,从这个意义上面说。叶卡捷琳堡拿下的好处不多,反而会劳民伤财,一个庞大的,要塞化的战略基地。即便是拥有列车炮这样的大杀器,要想拿下来,也不是特别的容易,更别说,现在,叶卡捷琳堡距离总过的大本营的距离有些太远了。

    距离远。就代表着后勤,人员支持,甚至跟国内的联系有些滞后,运输队还可以,陆上运输加上空运,可是的铁路和施工队就上不来,更别说列车炮了,类似海参崴那样的战果,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够完成,这一次的目的,只是在最大限度上面,削弱俄罗斯对于西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的控制,并且彻底的吃掉东西伯利亚。

    70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分成三次是可以接受,况且这一次拿不下来叶卡捷琳堡,不代表下一次拿不下来,一旦这一次吃掉了东西伯利亚,如果后续的部队过来的及时,而俄罗斯方面没有反攻的话,还可以继续的吃下中西伯利亚和一部分西西伯利亚,最多一年的时间,一条贯穿他们之间,跟相互连接的铁路,就会出现在西伯利亚的平原之上。

    对于铁路的修建方面,中国还是有巨大的信心的,无论是在西伯利亚的雪原之上,还是在中东的沙漠上,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就可以快速的兴建,哪怕西伯利亚铁路,是一个庞大,超乎想象的计划,也可以快速的完工,有了铁路的支持,到时候,什么样的武器,都可以运上来的,完全没有问题的。

    西伯利亚的战局渐渐的停歇,俄罗斯是无力在进行了,德国突然发起的进攻,拿下了华沙和基辅这两个重要的城市,占据了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关键的是,把双方的国境线向前推进了几百公里的,虽然没有想继续前进的态势,可是这种距离,已经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复地,俄罗斯就有灭国的危险,再怎么说,在欧洲部分总比亚洲部分重要的多,他们不可能放任亚洲部分的。

    中国则是正好相反,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占据了庞大的西伯利亚,哪怕是强如中国这样,一口吞下了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部分的西西伯利亚,这么庞大的土地,哪怕是中国也吃撑了,在冬天到来之前,把一些该做的准备给做下来,省的在严寒之中动手,这对于中国来说几乎是分秒必争的。

    中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获得了庞大的占领领土,在欧洲,德国人也在紧张的准备着。德国周围靠海的少,还好还有一个波罗地还,这个不被英国人看是海的地方的的,登陆作战这一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经验,好在,中国有,兰芳的作战,大部分都是登陆作战,如何借助着大海,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和陆军的大范围移动是完全两个概念。

    这其中最大的准备工作就是放在了黑海岸边的造船厂,这是中国兴建的黑海岸边,最大的造船厂了,拥有4座6000吨级的船坞,负责船坞工程师,就是神奇般的,看着中国人,从无到有,造成了这个船坞的奇迹,中国人果然是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

    此时,4座6000吨的船坞之中,在建造一种奇怪战舰,6000吨几,应该算死轻巡洋舰之中的比较重型的型号了,可是在这里,整体建设很古怪,船身还像是轻巡洋舰的,可是没有深水炸弹投射器,没有鱼雷,更没有的副炮和主炮之类的,只有几个成组的防空。

    到底这个船是干什么,因为真个船坞都是中国人来运作,德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