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707章

钢铁时代-第707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部也明白,在最初的时候,航母是不可能担当主力的,那么。这会成为战列舰最后的荣光,他们也尽可能充实和提高,从高层默许之下,关于战列舰的讨论和研究。也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

    情报送到了海军部,几乎不用长官下达命令,海军部的参谋们就分成了不同小组讨论,用了一晚上的时间,2000多名参谋,把大致的战报给复原了。人多力量大,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差不多有20个模板,西北只是知道舍尔舰队的具体动向,不知道英国船只,所以设定了很多可能性,从这些无数可能性上面,分析出一种必然性,通过科学的分析,判定出最有可能的,这就是他们需要做的工作。a href=盛宠娘子/a

    当3种最可能的选择提出来之后,这三个可能就上了参谋部总研究室的投影大屏了,幻灯片把一个又一个可能性,介绍了一遍之后,就是大讨论的时候,在战报已经无法更改的情况下,讨论优劣,从双方的角度,看对方是否犯错误。

    舍尔是成功的一方,只经过了一次战斗,就通过了对方严密防控的300海里的封锁线,就这一点上面说,众多参谋或许能够比他做的更好,也好的有限,在当时情报支持不足的前提下,能够做到舍尔这样的,一个没有。

    历史就是这样,在一个个巧合和必然之中,不停的碰撞的结果,名将之所以是名将,就是在最难以选择的地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或许可以说他是幸运,可没有自身扎实的根基,这种幸运,根本就得不到。

    暂时,对于中国来说,没有类似舍尔这样天才,又在专业海军学校学习,还在海军领域工作了数十年,这样条件,中国不具备,最少10年之内也不具备。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军官总是无所畏惧的,一个年轻的参谋,有些感慨的说道:“英国人轻敌了?”,

    这样的意见,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共鸣的,根据的现有的分析,英国人是轻敌了,他们虽然用了很多的舰船进行搜索,相互之间却都是单独的个体,按照他们的行动轨迹来说,他们要用3…4天时间,才能够完成一次完整的探寻,才会接触到其他的舰队,到时候,发现异常之后,在其他没有大的变化的时候,不会第一时间的寻找,这样,等反应过来,最少是6天之后了?

    “那会不会有人经过呢?”主持会议的程璧光提出了问题。

    负责分析的参谋,苦笑的说道:“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舍尔本身的真正能力,他所攻击的地方,是一个很少有交叉的地方,确切的说,如果让另外一个搜索队,正好经历这个区域的话,那会是10天之后!”

    还是那个年轻的参谋,继续站起来说道:“这就是英国方面的漏洞,如果是我,哪怕把包围圈布置的再分散一点,也必须要完成足够多的交错,因为依靠这些普通的战舰,挡住9艘强悍的主力舰,这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是预警作用是可以,他们没有成熟的无线电,无法用无线电在短时间发出预警,却可以用交错的方法,我计算过,如果以现在我们所推断的英国人船只的最小数字,这个交错的时间会是2天。”

    2天时间,对于舍尔舰队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哪怕是2天发现,2天预警,4天的时间,舍尔的舰队根本就不可能越过英国,到时候,麻烦就大了。或许,英国人只是布置了一招闲棋,我听说,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协约国布置的船只更多。细节决定成败,估计舍尔舰队,可以凭借着这个跑回去。a href=冬未/a

    实力也很重要,否则,如果这些船都换成了国王级,或者拿骚级那样的船,即便是英国人不防备,堆40多艘船在波罗的海,他就过不去。

    程璧光深深的看着这个年轻的参谋,记下了他的名字,李振,22岁,山东连云港人,出身贫寒,是西北的渔船计划之中脱颖而出的,拥有着极强的海军天赋,后来依次进入到远洋商船,海军,并且在半年多之前,进入到参谋部,展现了极强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是参谋部海军五秀之首。

    另外一个海军军官也站起来,他也根据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完全一样,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类似军官很多,问题也相当的踊跃,在不停的争论之中,这一战的具体脉络也越来越清晰了起来。

    程璧光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年轻军官,心中却是感慨不已,参谋部制度,之前就已经成立了,对此他还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海军是特殊的兵种,跟陆军完全是两码事,陆军移植到海军的制度,怎么可能能够成功。

    看着参谋部一步步的走来,这些参谋们,从最开始的稚嫩,不断的犯错误,到后面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时至今日,这些参谋们在参谋的时候,已经很少的犯错误了,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分析问题,体系之全面,内容之深入,超乎想象,甚至借助着的参谋制度,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军官,就拿五秀来说,只要稍稍磨练,每一个都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列舰的舰长,甚至是分舰队的司令。

    程璧光看过他们的分析,在演习之中做出了一个作战计划之后,自然会有人把一系列的方面,都给分析的清清楚楚,指挥官不必依靠估计,或者冒险,只用按部就班的来的,这样降低了风险性,提升战斗力,哪怕是他这样的老旧军官,也可以获得巨大的帮助,眼界更开阔,正统的参谋制度出来的军官,他们看到的更加的全面,判定更快。

    现在,在各种信息和情报不完善的情况之下,他们就能够把万里海疆之外的情报,一点点的分析出来,德国尚且罢了,有比较全面的信息,甚至舍尔还主动的配合,可是英国,仅仅依靠不多的信息,还有舍尔的经历,就分析出了7种可能,程璧光没有去确定,到底这些可能性对不对,可是一一个军人的经验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到位,如果他是英国军官的话,按照手下的参谋们分析的这些的话,舍尔的舰队真的危险了。

    不过转而,他就笑了,西北掌握了无线电通讯,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在关键的地方,只用弄一批的潜艇,再加上一些渔船就可以了,哪怕是300吨的渔船,也可以装备无线电发布机,借助着周围的陆基,更大规模的发射塔中介,可以把信息传回到任何的地方,不用布置太多的船只,舍尔的舰队,依然是跑不了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50亿资金() 
当杨元钊提到特别军费的时候,难怪程璧光眼冒金光,无论是曾经西北时代,还是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海军相对于清王朝时期,不知道好了多少,可是要看跟什么相比,比起来陆军和空军,真的是苦逼。

    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各种的政府职能也在原来西北的基础上面完善,地盘扩大了许多,摊子大了,教育,医疗,基础的民生方面,必须要全国一盘棋,需要钱的地方多了,很自然的,军费就相对有所压缩,也不能说是压缩,只不过相对于往年的涨幅,降低了一些,跟去年有所提升,却相当的有限的。

    如果只是军费的涨幅,其实不小了,绝对数字不少,军费在三军之中,再一次平均之后,海军就惨了。在军队之中,陆军是已经证明了的,庞大的国土也需要规模庞大的陆军来防护,是第一序列保障的。空军也同样,虽然飞机还没有证明,在无数演习之中,比飞艇厉害的多,欧战的飞艇显示了巨大的威力,飞机不但能够取代飞艇的作用,还飞的更快,防护性能更好,也得到了相当的加强。唯独海军,西北是没有海军的传统,也就是在一战前,德国归还青岛的时候,才拥有了一个港口,才在程璧光的三海上面逐步发展起来,要什么没什么,海军相对于空军和陆军,越是庞大的舰队,对于资金的要求就越高。

    海军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兵种,从来就是一个吞金猛兽,在没有证明的前提下,特别是在军部之中的地位是在空军和陆军之下,得到的拨款相对比较少,除了保证了足够的训练和舰队之外,其他的就有些困难了,最少航母之外的舰船,1914年度是能减就减。

    看着程璧光渴望表情,杨元钊就明白了。海军真的需要这一笔特别军费,关于海军军费的问题,他一直都在斟酌,钱这东西。挤一挤也就可以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之初,从某些方面挤出来,也就够海军了,可是他都在犹豫。说实在。从后世而来,他很清楚,一个国家海军的作用,可以说,陆军和空军,更多的是为了自保,特别是在空军没有全球投放的能力之前,海军却是攻击型的兵种,没有走向深蓝,走向海洋的海军。如何保证中国的海外利益,如何为商船护航。

    只不过,在空军还是秘密,航母更不适合暴露的前提下,战列舰成为了主导,在杨元钊的心中,是不希望战列舰得到巨大的发展的,虽然在这个时代,甚至是未来的几十年时间之中,战列舰是有巨大的作用的。可是战舰的作用并不是无法替代的,最关键的是,伴随着航母越来越强大,特别是飞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的加强。航母才是发展的主流。

    程璧光此时对于军费的渴望,让杨元钊又深思了一下,中国已经加入到了同盟国之中的,最多一年的时间,是肯定要加入战争的,东南亚现在已经全部到手了的。不必担心内部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运输船和陆军就够了,辅助空军,绝对是固若金汤的,中国防守力量绝对是有余的,空军还好说分布到东南亚的海岛上面,一个分一些,扩大一些也算正常,陆军就不能在增加了,庞大的陆军,只能摆在西伯利亚,这真的有些多余,即便是未来跟美国在太平洋上面争锋,使用到陆军的也较少,反倒是海军,使用的频率相当的高。

    在飞机暂时没有野战能力的前提下,纯炮击舰队也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的,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在广阔的太平洋上面争斗的话,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加强海军了。

    航母是厉害,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有些浪费,可中国庞大的工业,包括医疗,奢侈品等几个摇钱树,是可以支撑大规模的扩军的,没有战舰,只是保持着小批量的研究,又怎么培养更多的人。

    “让海军弄个方略出来,今年我可以特批50亿的海军特别经费的,可以走我的分红!”杨元钊大气的说道。

    杨元钊的话,让程璧光欣喜若狂,如果说,整个世界找到一个有钱的人的话,杨元钊如果称第二的话,恐怕就没有人敢称第一,甚至杨元钊的资本是富可敌国的,从包头时代开始,到西北,作为整个中国工业的奠基人,作为无数专利技术的发明人,杨元钊囊括了所有挣钱的领域,极限时候几乎占据了西北的6成以上的份额。

    这样的高份额,对于一个成熟的政体来说,是非常的不正常,杨元钊也清楚这一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记过,原因就在于曾经的中国技术方面太贫瘠了,连火柴都需要进口的中国,也只有他能够布局和推动各方面的发展。

    不过,在西北发展步入了正规,特别是西北成立开始,杨元钊就着力的去除他在经济影响力,在很多关键的,垄断的领域退出来。这样没错,可是西北是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