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688章

钢铁时代-第688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燃烧弹?得到报告的奥卢尤莫夫,诧异的想了一下,然后不屑的撇撇嘴,赤塔塔可不同于日本,全部都是砖木的结构的房屋,这全部都是石头构筑的城市,燃烧弹能够起到多少作用,看来,这个强大的中**队,也有些黔驴技穷了。

    可接下来的报告,让奥卢尤莫夫震惊不已,看起来有些黔驴技穷的燃烧弹,却拥有可怕的威力,在空中爆炸的燃烧弹,无数火光冲天,四散的火光,剧烈的燃烧,甚至可以溶石穿铁,更别说的倒霉的,被火焰附着上的士兵了,整个人烧成火炬一样,他不停挣扎,抛洒出来的火焰,也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这才是第一发,天知道,对方有多少。俄军被固定在赤塔城内,根本就没办法逃跑,而当一枚一枚的燃烧弹,从空中落下之后,

    整个赤塔变成了火焰山的,最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赤塔都在燃烧,燃烧弹本身携带的凝固汽油,最多燃烧10…15分钟,可是被引燃城市,却不会短时间熄灭,全部砖石结构的城市,只要突破了表面,内部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当这些被引燃之后,

    熊熊的大火,就在石头城的赤塔燃烧了起来。一枚可以笼罩几百平方米的范围的,2000枚就可以覆盖很大的一片,特别是那些有着大量易燃物的地方,比如,一枚燃烧弹,正好在一处军火库的附近爆炸,掀起的火焰,正好粘在军火库的大门之上,超过1000度的温度,直接溶穿了钢铁构筑的大门,火焰沿着军火库向内,最终引燃了整个军火库。

    超过三分之一赤塔在燃烧,15万大军,还有10万赤塔军民,都沉浸在恐怖之中,天空中降下来的流火,仿佛是魔鬼的兵器一般,可以燃烧尽一切。

    终于,在2000枚燃烧弹投射完毕1个半小时之后,白旗举起来了,奥卢尤莫夫终于失去了所有抵抗下去的勇气,不到2000枚燃烧弹,只是轰炸了十几分钟,就让赤塔陷入到了火焰的绝境之中,接下来呢,本来有信心守住赤塔几个月的时间,等待援军到来,可是流火的赤塔,让他一分钟都不想多呆,全部由新兵构成的赤塔守军,在这里发生了骚乱,终于如同压倒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他们选择了投降。

    燃烧弹的效果,不可思议的好,让阎锡山相当的吃惊,他们只是远远的看着,只是看到了燃烧弹落下,跟火炮相比,少了那么多的惊天动地,只不过掀起的火头高了一点。可是真正走进赤塔,帮助赤塔扑灭的时候,才发现了燃烧弹的惨烈,无数被烧成黑炭的尸体,当然了,也少不了依然在的惨痛呼喊着,却徒劳的走向死亡的伤员。

    燃烧弹的火焰辅助能力极强,一旦沾上,除非在最短时间,把那一块肉给剜除,否则,就会附着在身上不停燃烧,直到死亡,甚至一些俄军被惨烈的燃烧吓傻了,不停的重复着上帝保佑,不要追着我的话语,仿佛面对的是魔鬼一般。

    作为一个军区司令官,阎锡山杀伐决断,之前为了攻克赤塔的,做好了让10万人牺牲的准备,心是比较硬的,可是看到了俄军的惨状,他也多多少少的感觉难以接受,特别是燃烧弹的威力。

    作为一个陆军的将军,一直都认可大陆军阎锡山,第一次感觉到了制空权的可怕,有了制空权,就可以把类似于燃烧弹,航弹一样的武器,随便的倾泻在别人的头顶,陆军跟空军之间的天然的差距,让陆军很少有对付空军的办法,一想到类似于燃烧弹这样的武器,会在将来丧失了制空权的前提下,落到他的头上,阎锡山的心中,未免沮丧了起来,陆军面对着优势空军是那么的无力,哪怕是有高射机枪,却也只能够被动的防御。

    赤塔的攻陷,速度之快,超过了参谋部的预测,凝固汽油弹这么一个新式武器,居然拥有着如此大的威力,参谋部立刻要求研究院及早的定型这么一款武器,并且进入到批量生产,这种武器对于攻城和密集的步兵有着巨大的功效,中**队必须装备。

    燃烧弹就这么的,进入到了军队的序列之中,甚至后续的计划逐步的深入,从子弹,炮弹,到航空炸弹,不同的种类,让燃烧弹形成了一个体系,成了为未来中国攻城拔寨的重要武器,在亚洲,在欧洲,在太平洋,立下了赫赫战功。(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政治犯() 
阎锡山把对赤塔的平民处理,上报给了参谋部,随同上报的,还有关于政治犯的事情,不过这是一件小事,只是在日常之中上报了,算的上一笔带过,经过了层层上报,最终一部分的情报送到了情报局的时候,引起了石磊的注意。

    现在的情报局,已经不是当年,成立时候,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情报局,在过去的5年之中,情报局是杨元钊最重视的单位,没有之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孙子提出来之后,一直都是战争的关键,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武器时代,甚至是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不对称打击,敌我双方的动态,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电子战信息战的根源,也在于搞清楚的敌人的布置,隐藏自己的布置,以取得战场上面的优势。

    其实,除了战争的情报之外,战略高度的情报更加重要,通过掌握对手的基本情报,找到薄弱的地方,在不经历战争,或者是在战争之中推波助澜,以达到有利于本方目的,才是情报的关键。

    石磊一直以来,都把情报局打理的很好,国内统一之后,情报局在国内的任务大规模的减少,逐步交出去,交给新成立的内部调查局的,情报局重新改组,主要的目光就放在了国外,成立了专门的司,主导这些国家。

    日本和俄罗斯,就是情报局目前的重点,日本不用说了,跟中国近在咫尺,又是敌对的国家,至今在宣战之中,东方人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日本司的发展,比起其他的司,都大的多,也是搜集情报价值最高的司。

    俄罗斯司的发展。慢了一点去,却也还不错,对于情报局而言,不能放过。特别是实现远东计划的今天,在情报局的计划之中,其中就有一项,利用俄罗斯的政治犯,颠覆俄罗斯的政权。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政治犯流放主要地点。俄罗斯后来的领袖之中,大部分都有在俄罗斯流放的经历,杨元钊对于这个知道一些,却知道的不多,布局西伯利亚,更多的是为了几年后,苏联的成立做出准备,列宁他知道,曾经流亡过西伯利亚,但是那是好多年前。现在的所在是德国,估计德国人掌握他,也是同样的想法,远东的这里,他只是在石磊的面前提过了一些。

    当时是说这无意,石磊却听者有心,不但听进去了,还非常的重视。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永远是全方面,除非是跟1840年英国跟清朝一样。实力差别太过巨大,才会打倒在地,即便这样,英国也没有全面的占据中国。只是让中国逐步的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跟中国相比,俄罗斯虽然在欧洲不入流,却也是列强之一,庞大的国土面积,比中国更加的庞大。这么的 一个国家,没有内乱的前提下,哪怕是中国比他强大,也不可能彻底的征服他,给他添点乱,让他从和平的政权,变成混乱的,甚至内战的,才能够从中间获得好处,达成西北的战略目的。

    a href=闪婚老公太凶猛/a

    故而,石磊通过各种渠道,调查了俄罗斯的革命党。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简直是吓一跳,在庞大的俄罗斯,居然有这么多的革命党,反抗此起彼伏,按理说这样的革命党,放在中国,哪怕是腐朽的满清,抓到的第一结果就是杀掉,可俄罗斯不一样,很多情况之下,当权派和沙皇在抓到了革命党之后,不是杀头,要么是流放,要么是礼送出国,甚至连流放也不是所谓困苦,死囚营,而是待遇很高。

    打个比方吧,苏联的缔造者,革命导师列宁,在189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三年,当判决下达的时候,列宁的母亲就向当局要求推迟动身的日期,理由是儿子的身体不好。后来她又要求在路经莫斯科时停留一个星期。她甚至写信给东西伯利亚的总督,要求将儿子流放的地点选在叶尼辛省南部的某个小镇,那里气候对列宁的健康有利。同时,列宁本人也向政府提出了这些要求。当这些要求被一一满足。

    别说是这个政治犯了,一些所谓的革命也就是开玩笑,一群人喊着口号,甚至连枪都没几只,就可以抓住市长,总督之类的,这样的革命比比皆是。到这个时候,石磊就不得不佩服俄罗斯真的是 一个战斗民族了,他们能够占据如此庞大的地盘,就凭着这样混乱不堪的制度,要多么走运,才能够控制这么庞大的帝国。

    不过,越是这样,越是好,革命党在西伯利亚数量庞大,如果这些革命党,被西北利用起来的话,会是怎么样的也一个结果,只要给情报局足够的时间,培训一批足够精锐的力量,再加上源源不断的经费和物资,会是什么一个结果呢?

    在进入到俄罗斯之前,情报局就已经做了一些准备,现在阎锡山的这个日常报上来之后,就让他看到了机会。很快的,石磊找到了杨元钊,情报局虽然有对外作战的权利,可是利用革命党颠覆一个国家,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故而,只有杨元钊才能够决定。

    石磊的突然来到,杨元钊本身是很诧异,可是听完了石磊的来意之后,他就更加诧异了,在对付西伯利亚,首先拿下赤塔,就是为了吞下整个东西伯利亚,顺便为未来奠定一个良好的机会,当苏联成立的时候,顺便继续的向东,吞噬掉西伯利亚,争取把俄罗斯从亚洲部分给逐出,这是最终极的战略目标。

    可是他没想到,这么早,石磊就盯上革命党了,要说革命党,真的是俄罗斯的软肋,这一点杨元钊是依靠着历史,看到的,可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却看到了这些,不但石磊看到了,德国也看到了,最大的boss,就在德国人手中,德国人会选择时机放回去,

    西伯利亚却占据了一个赤塔,在赤塔的周围,有很多的政治犯,这其中,可以利用的众多,杨元钊简单的认可了石磊的要求,开始审阅石磊提交的材料。

    在现有的资料之中,石磊经过了一番分析,找到了一些可以供投资的政治犯,都是陌生的名字,杨元钊能够记住的,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俄罗斯人,也就记得几个,不过在翻过 一页的时候,一个名字映入眼帘,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施维里,这个名字怎么看起来这么熟悉,再看他的经历,1912年入选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并且主持真理报,就是因为主持真理报的时候,被判有罪,流放了。a href=田园飘香:恶魔夫君太难缠/a

    这个似乎跟历史上某个名人很相似,真理报,也是后来苏联的官方媒体,跟rm日报是同样一个档次的,可是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啊,杨元钊想到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的一些领袖,往往都会用到化名,列宁就是,顺势问了一下:“这个人还有其他的名字么,比如外号化名之类的?”

    “他啊,好像有一个名字叫斯大林,俄语之中钢铁的意思。”石磊对于报告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