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662章

钢铁时代-第662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

    可惜,应为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整个世界范围之中,被击沉的商船不停的增多,货运的价格在不停的攀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挥舞着钞票,进入到的商业航运之中,江南造船厂的规模,是比青岛的还要庞大,可是能够容纳这么多的民用船只之后,是没有多余的船台给战舰了,勉强调整之后,容纳了3艘,青岛造船厂同样是挪用了之后,容纳了3艘,还有2艘,或许是下一批,或许是等待着新建船坞好了之后。

    因为兰芳跟舍尔舰队的关系,肖剑锋偶尔听到舍尔提起,感觉是个机会,回去跟杨树和朱华商议了一遍,他们都是政务官员,对于军事了解不多,可是肖剑锋一番的说动,他们也动心了起来。

    未来很长时间之中,名义上,兰芳跟中国是分开的,即便是同样加入到协约国的阵营之中,也是如此,到时不方便给兰芳很多的支持,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有一两艘主力舰,肖剑锋他们也需要后勤和修理支持,总不能事事都跑回国内 ,东南亚距离国内,还有几千公里呢,这么来回的跑,有些太麻烦了。

    石家的造船厂,是在西北的帮助下建立的,但是只是一个民用造船厂,最近在做军事化的改造,也只是简单的维护一下战列舰,2艘巴伐利亚级的订单,比起幻想级和猎户座改,有较大差距,却也是兰芳造船厂转型的关键所在,必须要拿下它,有了他,在军事造船领域之中,会大大的前进一步。

    为了这两艘的订单,朱华和杨树都分别的回到包头的,两人都是一方大员,南洋有今天的局面,跟两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在西北体系之中,两个人各有援引,最终成功的引来了这两艘订单。

    石中玉站在3万吨的船坞的前方,这是才建成不到一周的船坞,一艘巴伐利亚级的龙骨,已经在里面铺设了,曾几何时,石家船厂最辉煌的时候,不过是建造了一艘7000吨级的远洋货船,大部分的东西还是外购,现在已经有能力制造3万吨左右大型主力舰,这中间的变化,让石中玉感慨万分的。

    来自西北100名工程师,300名熟练工人,已经分布到了新兰芳造船厂的各个地方,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可以让兰芳造船厂更快的进入到状态,有了他们的加入,民用为主的兰芳造船厂,立刻有了军方造船厂的样子,大量的设备和金属,直接从西北运来,不断的填充到巴伐利亚级上面。a href=灭天问道/a

    石中玉的另外一侧,站着的是舍尔,舰队进入到坤甸进行休整,一部分受到损伤的战舰需要维护,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伤,最多进入到船坞几天的时间就好了。

    也就是进入到船坞维护的时候,舍尔听说的,有2艘巴伐利亚级的船,正在这里修建,也就感兴趣的而来,同来的还有麾下的几个年轻的军官,虽然说他们现在操纵的,比巴伐利亚级还要强大,可是带着浓郁的德国血统,并且在西北的技术条件下进行了改装的巴伐利亚级,也不弱,最少防护和动力系统大大的加强了。

    舍尔已经站在这里许久了,作为一个跟西北交往时间很久的海军军官来说,他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从跟西北交流开始,德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面的增强,从陆军上面,壕沟战,重机枪的使用,各种的迫击炮,还有飞艇,可以说,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小西,却让德国的陆军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点在和平时间,不太看的出来,在战争时间,目前德国占据绝对的优势就是明证。

    海军也是如此,舍尔无法想象,当没有他的这个舰队,少了9艘主力舰的时候,18艘德国的主力舰,遇到了29艘,甚至是41艘主力舰的时候,会怎么办。

    英国从美国手中,租借了6艘战舰,就证明了一点点,即便是提尔皮茨提出的风险舰队的理念,按照这个理念,德国跟英国拼了一个两败俱伤的前提之下,英国随时可以从英联邦诸国,从美国手中拿到舰队,到时候,依然封锁住德国,情况会更加糟糕。

    就成本来说,这个没花钱的特混舰队,已经挣到钱了,接下来,当8艘巴伐利亚级完工,德国公海舰队的会立刻的挑战英国,到时候,超过60艘主力舰的大会战,一定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海战,他一想到这个,就激动万分。

    现在它只是一个龙骨,而未来,他会成为德国海军的脊梁,舍尔没有在兰芳造船厂多留,上了岸的海军,还必须要他来管理,从训练,到全歼英法舰队,再到劫掠印度,众多士卒军官,都立下了功劳,早下一次出海之前,必须要赏罚到位,好在从印度收获不少,一些财物的赏赐,可以直接的发下去,只是官职之类,超过校级的,就必须要请示海军部了。

    这一次的休整时间不短,从7月份 一直歇到快10月份,东南亚的雨季渐渐结束的时候,才离开,焕然一新的舍尔舰队,开始了新的征程,就如同舍尔所想的,偷袭南非,目的很简单,为了黄金。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时间走过了7月,火热的8月终于到了,筹备了快半年,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终于要在包头进行了,包括各界代表,外国使节,在开国大典这一天之间,齐聚包头,共同见证这个新国家的诞生。(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美国参战() 
8月包头,正是夏季里面最炎热的时候,不过此时,建国的火热,已经超过了过去任何的时间,之前不久,西北已经举行了一次阅兵式,这一次,人员更多,更加的齐整,伴随着杨元钊的宣言声,宣告中国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政府就是唯一合法的政府。

    建国的盛况不再表述,总之整个国民都是欢欣鼓舞的,在建国的这一天,包头最少涌入了500万人,这还是政府尽可能的控制,减少进入包头的人员的结果,可是庞大国家,拥有着数量庞大的国民,资格已经是一升再升的情况之下,依然有500万人,可以想象,真的放开的话会有多少。

    说不定会有一亿人,这个时代不同于曾经的中国,也跟后世的中国没有可比性,受够了战乱和劳苦的民众,终于觉醒,而西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出色,从过去的例子可以看出来,西北是真的为民众做实事的,在由上到下的体系之中,在财富带来的集中效应之中,中国的各个地方,包括了新加入的地盘,民众们都过的踏实幸福的,再加上交通的便利,有钱出行的人也众多,一亿真的不是夸张的数字。

    新中国的成立,广大国民都欢欣鼓舞,凝聚力大大加强了,可是此时此刻,中国还没有到高兴的时候。因为,就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天,也就是8月的10日,美国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了一艘美国货船为名义,向德国宣战了。

    早在战争之前,德国就得到过杨元钊的提点,当时威廉二世。抱有着某种幻想,他在对抗了英法俄之后,不愿意再面对一个强大的美国。可是伴随着战争的进程,特别是各种物资和军火的流向。德国几乎无法从美国那里获得军火和重要矿产和战略资源,而英法俄却可以很轻易的获得,如此不加掩饰的偏向,让德国很是不爽,也对美国多了一个心眼,随时随地防备他的突然袭击。

    相对于前世,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打的更加的坚决,战果也更大。美国以商船击沉,美国人死伤为借口,也算是正常。德国的无限潜艇战,从最开始的封锁英国,遏制英国,也延续到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深处,跟前世的德国相比,现在的德国,远洋潜艇强大的太多了,不但是数量庞大。数量上几乎超过了500艘。中国有专门的潜艇船坞,每年生产500艘以上的潜艇,这些全部都是远洋潜艇。其中的5成以上,是用来向德国销售,顺带着,要求培养潜艇海员。

    德国人在吃了潜艇的甜头一样,也欣然的接受,中国的潜艇,无论规格,还是各方面性能,都比德国本身生产的要强一点。这些船不是如同孤狼一样,放在外面不管了。补充非常的及时,为了给这些船只补给。中国海军,早就在3年前,就在全世界各地注册了各种各样的船只名字,然后在这些表面上看,只是普通货船的船只,实际上却是潜艇补给船,不但有各种适合潜艇补给的工具,还拥有超过18节的速度,在特别的时候,可以跟随着主力舰队战斗。

    一战时候,德国的潜艇战斗都有一个固定的周期,一旦过了这个周期,补给和弹药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必须回去了,甚至有时候,还不得不不远万里的回归到德国本土,战云密布的北海,哪怕是潜艇,也未必安全的。a href=我就喜欢这样的你/a

    相对于狭小北海,辽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面,庞大的面积,就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这些补给船的真实身份没有暴露,他就可以为潜艇补充弹药和其他的必需品,潜艇最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可以在海上持续战斗。

    德国本身,在中小型船坞之中,也加大的生产的速度,生产了大量的潜艇,另外一方面,从中国订购,吃了中国武器的甜头的德国,在得到了西北正式的潜艇数据之后,就下了总产量的50%的订单。

    这部分的潜艇,直接的在东亚成军,一部分在太平洋,拦截美国的货船,一部分回到欧洲,潜艇的水手,一半由德国培训,另外的一小半,是从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土耳其获得,还有剩下的,则是中国的。

    大海是最好的掩饰,潜艇无论是攻击还是航行,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水面以下,又没有旗帜和明显标志,在提供给了德国一部分潜艇之后的,决定支援德国潜艇人员。

    这样做,算是一方面加强德国,另外一方面,对于西北本身而言,也是一个锻炼,经验难得,一批又一批的潜艇军人,在真正的战争之中,受到了考研,收货了大量的经验,可代价也不小,中国为了这一战,在潜艇这一方面,最少损失了700人以上,这些人或者是因为潜艇出现而牺牲的,但西北收获了更大,还有10倍的数量,活跃在潜艇的各个方面。

    只有真正的参加战争,在真正的战火之中考验,才会花间成蝶,中国在这个道路上,跟世界的先进相比,已经落后的太多了,哪怕有先进的武器,无法掩盖在使用武器程度上面的差别,这种情况下,就只有迎头赶上,拿出牺牲和拼搏的精神来。

    超过300艘的各种潜艇,从东西包裹了整个美国,因为估计没有摸清楚美国是否参战的,对于他们的打击,并不是饱和的,是比较克制的,最少说悬挂了美国国旗的,要尽量避开。

    可惜美国人屁股一直都是歪着的,从大量向协约国提供军火开始,他们的侧重点就在协约国身上,到后面,甚至跟协约国潜艇的租借协议,无论是战列舰,还是各种武器装备,可以租,甚至一些武器,可以先不用付款的赊账,这对于协约国是极为直接的帮助,也让德国愤恨不已,结果,无限制潜艇战的活跃方向,面向了美国的,完全没有顾忌的情况之下,一个月的时间之中,击沉了美国的远洋货船,达到了180万吨。

    这是一个庞大的,无法想象的数字,180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船被干掉,加上货船上面的货物,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