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584章

钢铁时代-第584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全体会议,因为是第一次,加上影响力巨大,西北多多少少的铺张了一些,没有采用清宫最著名的满汉全席的方法,却吸收了满汉全席的几道名菜,并以此推陈出新,以10人桌为主题的宴会方式,一共包括了18道冷热菜肴,6个汤和其他的一些特色主食和点心。

    参与宴会的众人,除了少数的几个,比如朱而典等列强外史,曾经有幸,参与过清宫的宴会之外,其他的都很少吃过这些菜肴,相对于清宫的大路宴席,这些菜肴在多方融合的情况之下,推陈出新的,味道是最重要的,传承和文化也极为重要。

    要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明白中华菜肴的博大精深,这有些太难,可是先抓住他们的胃还是可以的,美食和音乐建筑一样,是不用翻译的美,对于感官的极度刺激,才是他的真正内涵,至于人文方面,就算是一些知识浅薄的中国人都不知道,更别说那些外国人。

    按理说,杨元钊和刘澍,需要在助词之后,进行总祝酒,顺带会进行小批量个人敬酒,这也是官方行为的一部分,不过此时,无论是杨元钊,还是刘澍都没有这个心情继续敬酒,他们的身后,各有一个机要秘书,全程跟铁路局保持联系,拉着袁世凯的专列,一直都在他们的视线范围之中,每隔5分钟就会通报一次,现在一切都正常,大概在7点钟左右,会进入到包头新区的范围之中。

    终于来了,两个人视线相交,却一脸的欣慰,袁世凯的到来,是秘密前来,而且是突然起意的,他的到来代表的意义,刘澍和杨元钊都知道,甚至他的到来,到现在还是绝密,一大帮的高级将领离开,并不会在短时间影响整个北洋的运转,袁世凯的名义也是疗养,只要保持他们到来的消息,最少半个月是不成问题,而半个月之后,当袁世凯跟他们二人见面之后,商定一些条件之后,由他们的帮助下,西北强大的实力,别说是两个星期的时间,在的支持之下,最多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于北洋区域的接管,即便之后再有什么浪花翻起来,也影响不大。

    从欧洲战争爆发开始,到目前的局势发展,美国有可能提前介入,而亚洲的环境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变化,这中间,以前没有动手,只因为的欧洲的原因和西北自身的原因,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留下北洋和革命党不但不会成为某种助力,反而会成为巨大问题的前提之下,西北已经开始讨论,如何的统一中国了。

    这时候袁世凯撞上来,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的,相对于革命党,对于北洋更加警惕,一方面是有历史的证明,另外一方面,北洋军的战斗力也远在革命党之上,革命党只是数量的累积,如果不是西北坐镇的话,历史一定会重演,北洋必然会打败革命党统一整个中国的。

    差不多在晚上的7点钟左右,杨元钊和刘澍都一起离开了,此时的国宴会场上,热闹气氛非常,哪怕是一直都关注着杨元钊和刘澍的各国大使,都被不停上来的中国传统美食给吸引了目光和胃,根本就不顾上本来应该在这里主导的两个人,悄无声息的消失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章 礼宾车和发电机() 
西北大街,这里一片欢腾的景象,整个包头上千万的人员,能够进入到阅兵式主会场,参加阅兵活动的,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其中还包括了来自西北其他地方的代表的,真正的广大市民,还是使用的无线电广播收听了这一次阅兵的盛况、当夜晚来临,整个包头为了迎接这一个盛会,开启了大规模的灯光表演的时候,无数的市民,也趁着闲暇,走向了的西北大道。

    或许他们无法亲眼目睹阅兵的盛况,可是在广播的记忆之中,缅怀阅兵战士的英资还是可以的,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最少有200多万名西北市民,走过阅兵路线,而后来的十来天之中,更是有超过2000人次,甚至在几年之后,当西北,确切的说中国,在世界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用真正的胜利日阅兵,来庆祝的胜利的时候,依然有人缅怀这一次阅兵,冲走阅兵路,成为了西北乃至包头的保留节目。

    大量市民的上街,再加上比较的不均衡,集中在西北大道之上,所以西北交通警察局,西北警察总局,还有内卫部队的人员,依然在坚守着岗位,而市民们也拥有者良好的素质,哪怕是人员众多,人头攒动,可是依然空出了中央的四个车道,供机动车行驶。

    刘澍和杨元钊共同乘坐了一辆黑色轿车,上面是普通西北牌子的。可是骨子里面,却是代表着整个西北在礼宾车上面的最高性能,10缸v型发动机。540马力的超强动力,给了汽车足够的性能,而安全性能上面,使用了西北材料学的最高科技,复合装甲,使用了多层复合装甲,有抵抗硬性碰撞的。有抵抗软性渗透的,不但是有钢铁材料。还有高分子聚合材料,这种材料的生产不过是刚刚定型,甚至连原理都没有彻底的研究清楚,在一体机的帮助之下。才生产出了几十个成品,大小都不大,就被使用在了这个新一代的礼宾车上面了,只有12cm厚度的复合装甲,相当于3倍最新的战舰装甲,也就是说,哪怕是面对大口径的火炮,他都有足够的防护能力,更何况是普通的炸dan。子弹和小口径火炮,可以对司乘人员提供极为强悍的防护能力,保守的说。具是一个没有武备的装甲车。

    刘澍微微的有些激动,跟杨元钊并排坐在一起,不同于杨元钊是来自于后世,他可是土生土长的20世纪初的中国人,当年只是一个巨人,在商会做着案牍。或许在逐步的积累经验之后,在包头。或者是山西的一些小地方,做一任官员之类的,这已经是他最大的希望了,可是在杨元钊的改变历史之下,他成为了西北的政府第一人,手里掌握着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超过7成的人口,并且西北也以足够强大的实力,凌驾于整个中国之上。

    现在,北洋的第一人袁世凯,要主动的前往包头,这不同于随随便便的参观访问,几年的三家并存,大家形成的默契,被袁世凯的主动所打破了,接下来意味着什么,北洋会主动投靠,让整个北洋控制的区域并入到西北,西北将会拥有中国绝大部分的土地,近乎9成以上的人口,还有超乎想象的庞大财富,接下来,统一中国的日子还远么。

    一想到有机会,做到整个中国的政府第一人,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即便现在没有皇帝了,也没有亲王了,这个职位,最少也是丞相,大学士这样的一品高官,他刘家,要怎么样的祖坟冒青烟,才有这样的际遇。

    刘澍心中自豪是有,激动是有,可更大的还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去面见曾经遥不可及的大人物,如果换成几年前,没有遇到杨元钊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下九流,连菲流官员都不是的商会案牍,充其量只是一个商会代办的工作人员,而袁世凯则是位于九天之上,大名鼎鼎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差距是十万八千里。

    不同于刘澍的激动的表情,杨元钊则平静许多,实力够了,很多方面,就如同是顺利成长的,阳谋之所以难以对付,就因为堂堂正正,无懈可击,除非你拥有比对方更强大的实力,否则,只能够被对方慢慢的推平,阴谋诡计甚至不能够减缓失败的过程。

    从进入到西北开始,杨元钊一直都为了中华崛起而努力,从一开始,设立了很多赚钱的项目,可是这些钱,基本上都投入到了更新,更深入的科研领域,以目前西北技术上面的日新月异来说,速度太快了,很多项目都是在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甚至连基础研究都没有进行到足够的程度的前提之下,强行推动开启的,这样耗费的投入是,对于任何一个公司企业,甚至是成熟整体而言,都不会随便的投入,因为代价太大了,成功了还可以,一旦失败,带来的后果,最易让一个项目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可是跟随者西北一起成长,一起且非的杨元钊,拥有的财富,甚至超过了大部分的国家,甚至比起来列强都不遑多让,钱多到了某种数字的前提下,杨元钊不但把资金投入到了最新的行业,以伺机行动支持创新和的技术改进,而穿越者先天的优势,也让他的资金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

    杨元钊不是全知的先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动力工程师,或许比一般工程师多了那么一点阅历,可是走过21世纪,咨询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的发展,各种的理念扑面而来,哪怕是耳濡目染也知道,从20世纪到21世纪,是材料,工艺,标准,还有电子产业发展的时代,有了这个认知,西北比起其他的国家,少走了很多的弯路,电子,材料,精密制造,航天科技和核工业,种种体系,在杨元钊近乎海量的资金推动之下,强行的发展,即便很多方面中国的基础很薄弱,比其他国家差了多少,可在海量的技术人员,庞大的投入和一体机逆天的性能之下,进展的很快捷。

    就拿最困难,也是难度最大核工业来说,别人要从u矿之中,提炼出纯净的u,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能量,一体机却可以批量的投入,只要精心的进入到了某一种的浓度,接下来,不用重复的去制造,借助着一体机的复制功能,大量的提供,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和时间,再加上世界各国都没有注意到爱因斯坦的公式跟武器有关的时候,西北已经很明白,这个公式代表着巨大的能量,无论是和平核电站项目,还是原zi弹项目,都是这个公式的集中体现,这一点上来说,哪怕进度再慢,也比世界其他国家快的多。

    至于资金和电能,西北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中国制造享誉整个世界,电力更是因为特拉斯和杨元钊的关系,在大功率发电机组上面,西北跟世界其他国家已经超越了一个代的差距,大量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理念,无数超越这个时代的材料,让发电机已经度过了量能积累的阶段,进入了临近超临界的阶段。

    这是后世,到七八十年代,才有了改变,当大型发电机进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单纯的提升动力,并不能够促进效率的有效提升,有时候反而得不偿失,在能源已经成为制约着世界经济的一大问题的时候,整个世界使用最广泛,最清洁的能源电能,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再这个基础上面,提出了临街的状态,如何用最合理的状态,生产电能,提高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成为了关键。

    以此为核心发展出来的一系列基础,从亚临界,到临界,到超临界,再到后面的超超临界,一度电的煤耗艰难的降低着,从最开始粗放的一两千克,一路的降低到了几百克,在400克左右,持续了数十年之后,伴随着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科技井喷,这个煤耗的极限甚至降低到了两百多克,几乎降低了十倍。

    西北现在,只是亚临界差一点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之下,煤炭等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发电能力也大幅度的增加,到了1913年底,西北不但在发电能力上面,连续的创造了新高,在单位能耗上面,也降低了无数,相对于当年,刚刚在包头兴建水泥厂的时候,一度电的能耗,几乎降低了三分之二,加上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电的价格降低了近乎十倍,连带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