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492章

钢铁时代-第492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一直都期望这种改变,并且为了这种改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交通,铁路,高额的安家费,这些从西北第一次招工开始,就成为了看家本领,或许在别处,人们把这些泥腿子看成是包袱,蝗虫的时候,西北已经认识到了人力的重要性,有了人,才有机器,才有生产,才有利润,相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的地里刨食的农业,工业的附加值兼职无以伦比。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人口密集性到资金技术密集型,短短的5年,西北走过了发达国家,可能几百年,甚至更久都没有走过的道路,依靠着技术和产品的优势,牢牢的控制着中国制造,而高额的工资和待遇,不停的吸引着整个中国各地的人口,尤其是北方。

    中国的南北绝对不均衡,北方因为是中原大地,开发日久,曾经沃土变成了现在的边荒之地,从秦汉年间,关中是一片沃土,是争霸天下的重要基石,可是到了唐朝戛然而止,宋朝时候这里是争夺激烈的边地,一直到如今,千年的时间,这里已经无法供养民众,走西口是山西的传统,造就了晋商传奇,可是这也恰恰是山西和西北的悲哀。

    无论是从路途,还是吸引力上,西北对于北方都有极为强悍的吸引力,7成的全国人口,北方占据了6成以上,这也让整个北方,除了西北之外的省份,常住人口大大的降低。

    就拿清末的那一次统计,山东接近540多万户,3100万人口,可是现在,按照西北所掌握的数据,整个山东大概是1200万人口,足足少了1900万,不用问,这些人,都在西北。

    1200万的人口,再抛开12个新城之中,处于绝对保护之下600万人口,府城济南,济宁这些大城市的200万人口之外,青岛和胶州湾附近,还有120万人口,这些人口基本上,不成问题,哪怕给徐州,济南这些大城市零散在山东各地的大概是280万人。

    这样的统计结果,让蒋百里和蔡锷,微微庆幸,如果山东现在还是3100万,一些大一点的县都拥有50万以上的人口的情况之下,这一仗就难打了,西北军必须要进行全面的保护,现在这个保护规模大大的降低了。

    饶是如此,西北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这是在自己的国土之上爆发的战争,任何损失,恐怕暂时只有中国来承担,日本人可以肆无忌怠攻击,甚至抓住民众冲击的西北军的阵地,这一点日本人和俄国人,在东北已经干过了。

    拿下青岛民用设施之后,西北已经加大了对本地劳动力的吸引,小小的胶州湾,集中了120万人口,就是明证,关键是除了这些地方之外,最少在日本进军途中,要清理一部分,不过谁都知道,这样可能性不大,毕竟,山东不是在西北控制的范围之内,那是北洋的控制范围,因为距离直隶太近了,最少有4个新编镇,在山东驻守。

    参谋们也想了不少的可能性,不过却被一一否决了,最釜底抽薪的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干掉日本的登陆部队,这一点,西北有这个实力,超过3000架远程轰炸机,可以笼罩整个渤海和黄海,真的轻载一些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威胁到的日本,真的破釜沉舟的话,以集群的飞机部队,在演习之中表现的实力,在防空还没有出现的这个时代,对于海上运输的船队而言,简直是噩梦,别说是40万大军,400万大军,也足以把他们炸回去。

    炸沉,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却不现实,因为不但所有船都是英法美的,甚至他们还进行了护航,这种情况之下,一旦出现问题,宣战是必然的,来到西北的时间太短,借助着一体机的神奇和他的眼光,他创造了世界级的奇迹,却还没有跟英法美这些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且占据了整个世界几百年的列强们正面对抗的实力。

    必须要再耐心的等待一下,还有几年,只要把几年的根基扎下,科技和武器的实力再推高一点,当船坞里面,那更大规模的船队服役,并且形成了战斗力会后,他们会把所有的损失都收回来的。

    参谋们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最终形成的方案,就是加大宣传攻势,杨元钊很清楚红党当年的宣传攻势起到了何等的效果,可以说红党能够拿下政权,宣传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一个领域的。

    日本人的残暴,那不是西北编的,那是事实,到处都是屎的情况之下,也不用西北来泼了,在西北情报局内,有一些现成的,日本在东北的屠杀的事情,这些不单单是有文字信息,还有一些受害者控诉,最关键的是,从德国的渠道之中,得到了一些曾经德国记者拍摄相片,当时甚至在德国报刊出版过,很是引起了一番德国人的反响。

    宣传攻势是一方面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招工吸引,青岛大规模的建设,虽然只是靠近青岛城区范围之内,炮台最密集的区域的,也足以容纳300万以上的劳动力,以西北的工资水平,一家人前来也没问题,这样的话,说不定能够引来几百万人,这样双管齐下的情况之下,有可能把这一次危害降低到最低。

    不管日本人如何的残暴,当人口密度降低,特别是他们行军的方向上面,人口密度显著降低的话,造成的伤亡和杀害,就会降低到一个比较可以接受的程度了。未完待续。211

    。。。

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海而来() 
在山东,对日本的宣传,正在如火如荼,众多山东父老,在实际例子和宣传的带动之下,进入到了青岛,发达的铁路,让他们可以迅速的抵达,工资上面的承诺,还有居住条件,西北为了安置这些人,紧急从包头调集了大量的钢构材料和板房材料,这些可以在起重机的帮助下,迅速构建的房屋,在相当长时间之中,会成为青岛主要的民居。

    眼见为实,一些抱着试一试态度山东人,安定下来,而便利的交通,也把他们的见闻,传播到了他们的家乡,实打实的兑现和更加优越的环境,让这些民众相信,并且加大的移民的速度。

    宣传队在发现了这一切之后,主动的调整宣传方向,把侧重点放在这个上面,并且聘请了一些前往青岛的新老移民,现身说法,效果不错,到日本人抵达的时刻,日本前进区域之中,民众移走了9成以上,而青岛区域之中,最终集中了210万左右移民,庞大山东,足足有3100万人口的山东,除了西北绝对控制区域之外,只剩下了不到70万人,可以说降低到了极点。

    在山东这边,尽量的减少人口,防止被凶残的日本军人屠杀的时候,在日本,一个100艘左右的船队,正在准备起航,日本派出了大量的护航舰队,几乎占现在的剩余舰队的一半,甚至还没有进行训练,就匆匆的上船了。开动着时间跨度高达25年战舰,才能够东京进入到了日本海。这个部队是日本海军拼凑出来的舰队,还有陆军的先头部队第六师团(上一章笔误为第四师团。已经更改!),他们的任务是赶往青岛,救援神尾光臣部,并且尽可能的打听清楚,在青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明治维新之后,从原来各地驻军改变过来的师团的,在日俄战争之后。变成了常设师团,这是日本陆军力量全部。第六师团。是日本战斗力较强的师团,有熊本武士的称号,战斗力非凡,是常设师团之中。战斗力最强大的师团之一。

    这个第六师团,之所以强大,还真的就是因为熊本这个主要招募地,日本的常设师团,募集的人员还是沿用了之前的方法,从驻扎的地方招募过来,所以战斗力上面,有着相当的大的区别。比如熊本,比如仙台。这些比较落后的地方,战斗力强一点,相应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比如第四师团来自于大阪,京都,和和歌山,这些地方都经济发达的地方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第四师团还有个称号是商人师团。日俄战争时间屡败屡战,还有就是没有什么不能卖的。有钱的话,手中的武器都可以卖掉的,这样的师团,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第六师团就不一样了,这个来自熊本的武士,是整个日本最强大的师团之一,在很多战争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正因为这样,才选择他们的,大本营相信,强悍的熊本武士,即便在最恶劣的环境之下,也会保持住的稳定的态势,为日本剩余军队的攻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争取能够打败西北,占据山东,为日本的接下来行动奠定基础。

    第六师团,由于位置的原因,是在长崎登船,差不多是目前募集的战舰的一半,大概30多艘船,2艘装甲巡洋舰和3艘老式战列舰,速度不一,战斗力不弱,这些船再怎么说,在建设的时候是一等舰,哪怕舰龄较老,可是等级上面的差别,不是建设时间能够弥补。

    就目前来说三海不是这些船的对手,三海拥有足够的装甲防护,在一定程度上面,可以跟装巡掰腕子,那个装巡是已经失去了一半左右战斗力的装巡,现在日本护航舰队的装巡,拥有全面战斗力的,建造年龄不超过3年,大幅度的增强了火力装巡。至于战列,虽然是20年前,实力连装巡都没有的,可是毕竟是5艘,火炮的口径也比三海要大,集合在一起,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这样两艘装巡,三艘战列舰,等于是5艘跟三海一样水准的战舰情况下,已经对三海具有了极大优势。三海借助着装甲的优势,在轻巡洋舰这个级别上,拥有了重巡洋舰的防护,并不代表他是重廵,吨位在海战之中,不能说是绝对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作用。对面虽然装甲不行,可是厚度够啊,三海的210毫米火炮,根本无法对对方产生多少的威胁,这种情况下数量压倒的优势面前,西北的海军也没有多少作为。

    至于岸防大炮,以前已经亮出来的大炮,不会有任何的用处,英法已经把西北炮台的位置,还有可能会拥有炮台的地方,都详细的告知了日本,指望对方上当,再被炮台打一遍,那是不可能的,日本人不会犯傻,除非的西北重新在神尾光臣的位置附近布设大口径岸炮。

    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西北是有能力再构筑这个炮台的,能够用极小的代价,有些伏击的意思,一定程度增加对日本海军的打击力度,再一次的把日本海军送入到大海之中,这样的话,对于日本海军的打击,可比击沉的吨位强大多了。

    15寸舰炮,绝对是一个好东西,威力大,射程远,在相对高的位置之上,绝对是任何战舰的噩梦,对于西北而言,如果有机会拿下中国的话,特别是在大部分的重要港口,都会布置大量的15寸火炮。伴随着西北的产业升级,特别是一些特种炼钢的新兴工艺的投入,制作高品质的炮钢的成本,相对于之前,有了巨大的降低的,按早国际惯例的估算的,西北生产一门15寸火炮的成本,只有英国14寸火炮的三分之一。

    这样的成本优势,加上不断爆炸产能形成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化整个中国的海港岸防,成为了可能,虽然岸防炮台,在目前世界主流而言,是落伍的,除非在关键地区,重要的海峡,才会布置,沿着国家海岸线来布置,有些太奢侈了,可是西北就能够这么做,就岸防火力来说,15寸炮,如果经过了升级和改装的话,特别是用更强的材料的话,即便用到50年之后也不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