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412章

钢铁时代-第412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以上,看似不起眼,却足以让潜艇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这样的潜艇,即便不小心被发现,更高的水下速度。也可以让潜艇更快的逃走,因为在这个时代,能够测量水下潜艇的,只有声呐。1906年,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发明了声呐,在海军测试的池塘之中,可以轻松的测量潜艇的螺旋桨的声音。本以为是一个对付潜艇的利器,可是真的到了海水之中才发现,礁石,海‘浪’,甚至一些鱼类,都可以影响到声呐的发挥,这种初级的声呐,是‘鸡’肋一样的存在,故而哪怕是几年之后的一战,声呐也是一个辅助的手段,对付潜艇的方法往往还是潜艇发‘射’鱼雷,潜望镜等主动暴漏的,然后凭借着深水炸弹的范围效果,对潜艇进行的攻击。

    定型的潜艇,拿到了德国的潜艇设计师的面前,他直接就目瞪口呆了,德国的潜艇研究,本也准备放大的吨位,因为三四百吨的潜艇,没有多少的作用,u…9潜艇的吨位已经放大到了几百吨,可是带来的巨大压力,电池和动力上面的,再扩大的话,说不定,潜艇就是一个缓慢移动的铁罐子,起不到作用了。

    西北拿出来的潜艇数据,却让人难以判断,上面明确的动力和电池能量,证明了他可以实现。作为潜艇工程师,对于船舶方面,也是有所涉猎的,幻想级整体数据,他也听说过一些,都是在海军部服役,双方都知根知底,哪怕他只是潜艇工程师,4。5万吨的超无畏舰都完成的西北,或许真的在这些方面有专长吧。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设计师没有过多的过问潜艇本身的一些问题,比如,电池,外壳,耐压壳,电动机和柴油机,只是就潜艇本身的一些基本上数据进行判断,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针对动力和传动方面的,只是简单的提了提,没有刻意的要求的。

    对于这个设计师提出来的意见,西北非常重视,专‘门’进行了研究,其中的大部分意见都是正确,集中‘精’力,在设计师的帮助下,这些意见对潜艇进行了细微调整之后,整体的结构更加的合理了,整艘船正式的定‘性’下来,‘花’费的时间,总计还不到10天。

    总重不过是800吨左右,这样的潜艇,随便一个小型船坞就可以了,甚至对于这个吨位的加工,有了不少的经验。对于普通的船只而言,外面的还接难度很大,内部的焊接,却比柳接有巨大的优势,一旦外壳成型的话,内部可以分成几个工序共同的进行,极大的节约了时间。

    潜艇呈现出的状态,不同于大船,他的曲面更多,用柳接,加工难度更大,可是用焊接却有独到之处,专‘门’针对曲面的焊接,加上已经有的造船经验,让从铺设龙骨开始,建设的速度非常的快,最多25天的时间,这个潜艇就基本成型了,电池和柴油发动机,都是现成的,柴油发动机是两台15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并联,总计3000马力,至于电动机,则是2000马力。

    800吨的重量,这样的动力非常的惊人,经过简单的测算,水面的航速可以达到17。5节,水下可以达到11。2节,8节的经济速度可以航行9200公里,水下6节的经济速度,可以开行220海里。

    这样的速度非常惊人,前者也倒罢了的,无外乎是装油量的多少,动力是多少,后者可是实实在在的考验电池组了,可以说,比目前德国的u9最少提升了七八倍,220海里的水下潜行,足以保证潜艇的安全,没有任何一个驱逐舰,在对付潜艇的时候,追出超过100海里的,因为潜在海水之中,有众多的选择,潜行220海里,足以的逃过很多层的包围圈了。

    火力安装,是选择了45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前2后2,一艘潜艇一共可以装备12发鱼雷,比其他的潜艇装配的数量更多,持续作战的能力也更强。

    这样的潜艇,在某种意义上面,已经达到了目前潜艇的极致了,即便是德国在几年后,因为无限潜艇战重视和列装的潜艇,他们的威力也绝对不如这个,速度和续航能力,更是硬‘性’指标,可以说这个设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杨元钊到江‘阴’,可就是为了这一级潜艇的完工仪式,这一艘暂时被定位为将军级鱼雷艇,会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军命名,这两艘的守舰,被暂时命名为秦琼级和程咬金级,这两个是中国传统的‘门’神的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潜艇的首批命名较为合适。

    杨元钊说实话也没想到,潜艇这么快就建设完毕,虽然还需要逐步的海试,可能是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才能够彻底的完工,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终于有了可以保护自己的一郑洋力量。

    随同着潜艇制造厂一起过来的,江‘阴’专‘门’送到包头的报告之中,还提到了这个潜艇的一些不足,按照海军的说法,这个潜艇唯一的不足就是鱼雷。潜艇的主要攻击力就是鱼雷,可是西北没有制作鱼雷的传统,制造鱼雷技术上面不过关,鱼雷至于西北是一个极大的短板,虽然早在甲午海战之前,江南机器局就已经开始仿制鱼雷,那些鱼雷都是早期的鱼雷,只有几百米的‘射’程,速度也不快,现在杨元钊能够‘弄’到的,就是目前英德主流的450毫米鱼雷,他们的‘射’程都在3…5公里之内,速度在26节到32节之间,是比较可靠的鱼雷。

    当然还有更大型的鱼雷,那些鱼雷多是装在驱逐舰甚至是战舰上面的,经过仔细的别对,哪怕是800吨,甚至未来1500吨左右的潜艇,安装战舰用鱼雷发‘射’管都不太合适,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可能在发展以下,533毫米的鱼雷出来,就更加合适了。

    西北没有鱼雷的传统,只能够依靠杨元钊提供图纸和实物进行仿造,这个在潜艇计划开启的时候,这些东西已经‘交’给了重武器研究所的海军研究所进行研究,目前西北拥有的,除了一部分杨元钊复制出来的鱼雷之外,就是从德国直接购买来的,数量上足够30艘潜艇编队用上一年,可是这种感觉分外不好,必须要完成自产,否则当一连串2000吨的船坞落户到了江‘阴’之后,爆发出产能之后,就要受制于人了。

    按照杨元钊的估计,只有50…60艘潜艇,才能够保证中国超过18000公里的海疆,特别是未来东南亚战略显现之后,需要的数量会更大。……73175+dsuaahhh+30498536……

第六百九十五章 鱼雷改进() 
庞大潜艇,需要更多鱼雷,不同于驱逐舰和巡洋舰,鱼雷只是他们的一个手段,对于潜艇来说,鱼雷是最大的手段,甚至杨元钊对于潜艇进行的修改来说,鱼雷可能是唯一的手段。。访问:。 。

    为了提升鱼雷的威力,杨元钊把鱼雷的国产化和加强的任务,‘交’给了海军实验室,并且‘抽’调了足够多的人员,本来就繁重的海军实验室,接到了鱼雷任务之后,没有推卸,而是专心的研究鱼雷的一切。

    专‘门’挑选的十几位专家,有壮年的,来自于各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也有西北逐步成长起来,年轻的学子们,他们都是在了解了鱼雷的各个子系统之后,才投身到这一次研究之中的。

    西北在消化吸收的列强们的科技成果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有着一个无以伦比的优势,就是因为一体机的存在,通过扫描区域,就可以清晰的把握到他们的一切,加上详细的图纸和备注,甚至还有可以不停逆推的实物,这些加在一起,只要有一定根底的,就可以通过这个了解到这个物品的一切,在可能的情况之下,进行改装。

    在研究所里面,首先对鱼雷的图纸进行了研究,这个450鱼雷会通过一定程度的修改,比如加入一些西北特有的东西,其中最大的,也是简单的是装‘药’。各国的鱼雷装‘药’都是秘密的,都是基于t(n)t的一些装‘药’,会填充一些其他的东西,增加整体的威力。

    在德国的鱼雷之中,装‘药’比标准t(n)t威力大7%左右,西北在一体机的帮助下,炸‘药’方面进展迅速,目前最强的大概是超越t(n)t威力32%的炸‘药’,用它替代鱼雷之中的炸‘药’,可以让鱼雷的威力上升,这是提升鱼雷威力的最基本的东西。

    这一点是最容易做到。只要把装‘药’换掉就可以了,甚至不用他们这些科学家研究,可是需要他们来做的,却一点都不少,鱼雷的装‘药’,只是它的‘性’能的一个部分,虽然是最重要。关系到整体威力的部分,450毫米的鱼雷。整个体积有限,500多公斤的重量,可能装‘药’只有几十公斤甚至更少,但是对于一个鱼雷来说,已经够了,大部分的战舰,都无法抵挡住这么强横的炸yao的攻击,可是鱼雷总要击中了才能够产生效果,对于命中率有影响的。可不止是一项。

    通过图纸和细致的研究,几十个专家和特别请来的工程师,一共确立了鱼雷的上百个不同的子项目,其中,可以用西北的技术进行修改和提升的,一共有四个子项目进入到了研究员的视野,分别是速度。定深,推动器,氧化剂添加,这四个方面是鱼雷的最关键的子项目之一,几乎可以仅次于装‘药’了。

    速度是仅次于装‘药’的子项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面。比装‘药’更加的重要,鱼雷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它的速度可以轻松超越大部分的战舰,只有这样才会让战舰无法摆脱,一般而言,英德的鱼雷,他们的速度都是32节左右。很长时间没有太多的提升,可是西北的研究员,通过对发动机和推进器的修改,可以极大的增加鱼雷的速度,保守估计最少是4节,好的话,可以达到6节。

    38节,已经超过了全部战舰速度,除了一些只有测试和实验用途,而没有真正的作战用途的战舰,那些可以跑出45节,但是寿命和实际作战效果,根本就不值一提,定深虽然没有速度那么的重要,却是一个比较考验基数的,这牵扯到了测量和控制,还有一些微调,明确的深度,可以保证的鱼雷可以击打到战舰上合适的位置,特别是水线以下,这个位置,只有少数的强大的战列舰在上面有所防护的,其他的战舰这里都是薄弱的只有一层的普通的外壳,以鱼雷的威力,足以突破,一击击沉。

    于潜艇而言,鱼雷是最好的武器,鱼雷的强大直接的代表则潜艇实力的增强,目前,在半年之内,可以看到的,只有这些微调,如果以这些项目进行立项,继续的调整和增加下去的话,可能会让鱼雷发生巨大的变化,只不过哪已经赶不上这一次的潜艇了。

    杨元钊当然明白这一点,他要的只是合适的,适合的目前使用的鱼雷,对于这些子项目的研究,当然会继续的进行下去,不过那是另外的一回事了,研究院在接到任务,研究了两周之后,就反馈过来信息,按照现在的资料现实,这种经过了大量优化和调整的鱼雷,‘性’能上面,会比原版的有效大的提升,威力增加40%左右,速度增加12%,稳定‘性’和深度控制也会更加的‘精’细,可靠‘性’上,则有了较大的提升。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都有大量的鱼雷被发‘射’出去,有较大可靠‘性’的鱼雷,并不多见,就如同2战时期,日本93式氧气鱼雷,‘射’程高达20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