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335章

钢铁时代-第335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大的提升。

    “可能是因为造价的关系吧!”蔡锷平静的说道,同样的问题,他也曾询问过杨元钊,得到的回答并不明确,只是说这些气体制造不易。其实杨元钊之所以不发展飞艇有两方面的原因,后世,已经证明飞艇相对于飞机落后太多,速度和机动性能,绝对是大的硬伤。依靠气体之间的比重,浮在空中,跟飞机快速的飞行所产生的浮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飞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制造飞机的关键就在于足够轻的材料,这一点。拥有一体机的西北,在高分子复合材料,还有一些轻质木材等上面有巨大的优势,加上铝合金的航空铝材,材料上面。西北绝对不成问题的,加上杨元钊发动机工程师的关系,现在只是因为千头万绪的关系,暂时没有顾及到飞机制造上面,不过航空发动机已经开始研制了,铝合金新材料,也在材料实验室之中研究,争取找出来最适合和性能最好的材料。

    既然在飞机上面有如此巨大的优势。哪怕杨元钊可以轻易的弄出来氦气,也不会大力发展飞艇,之前制造了2艘实验型的。现在因为对俄一战,这才紧急制造了十来艘,主要是对俄作战,一旦作战结束,就会迅速的淘汰,哪怕是借助着现在的飞机发动机和新型材料制作出来的最初级的活塞发动机的飞机。也可以轻松的把这些飞艇全部击落,哪怕是装载了氦气也一样。这是一个时代的差别。

    30个钢瓶被迅速的拿出来,在飞艇起落场上。通过特殊的装备,向飞艇之中注入,蔡锷想到了杨元钊的嘱咐,对旁边的地勤人员简单的交代了一下,氦气的注入,无论是自重,还是承载能力,都会比氢气低一点,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

    训练有素的地勤人员迅速的完成了起飞之前的准备,而在此之前,需要登上飞艇的空勤战士,则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空勤战士,他们应该算是另类的特种部队,在通过了特种部队的大部分考核,在一两项上面,对于空战方面影响不大的考核之中,挑选出来了人员,组成了第一批中国的空勤人员,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够成为空勤的一员。

    西北军,跟其他的国家的军队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真的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细致,从军队建设的第一时间开始,很多方面都分割的非常清楚,跟这个时代,还在一步步的因为各种武器的使用,摸索出的更合理更正常的小团队方法的列强军队相比,熟知整个世纪发展杨元钊很清楚军队需要什么,拿着一战,甚至二战的标准建军,从中间挑选出的适合某一个方面的军人,这点从西北建军最初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这样的繁琐,在最开始的时候,蔡锷还不习惯,但是真的带起兵来,才发现,这样太顺畅了,排以下的战斗力,恐怕西北要冠绝全世界了,专业到每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专门的小战场战术之类,精确极了,训练上相当有针对性,一般的士兵融入这个团体之后,很快就可以训练成型,战斗力还相当的强。

    连排战术,恐怕是所有军队战斗力的基础,由强大的连排组成的军队,只要带队的军官不是太笨的话,部队的战斗力绝对有保证。

    24个军人站成一排,虽然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可是厚重如山的感觉扑面而来,稳重而不失侵略性,就是西北空军的写照,蔡锷站在他们的面前,平静的说道:“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俄罗斯方面已经有了飞艇,通过我们侦查人员的侦查,他们的飞艇一共是8架,虽然这是小飞艇,但是对于我们相当的不利,不但会对我们人员安全产生影响,有空中侦查的时候,我们的大范围迂回和运动作战,就不利于开展开来了。”

    作为整个买卖城前线的指挥官,甚至在云集了第一军和第二军之后,依然是总指挥的蔡锷,本不用来此,可这是西北的前锋,这一战关系到接下来一战之中战术的灵活性,跟俄军相比,西北军毕竟成立的时间尚欠,没有更多新战术的应用,只是打地面作战的话,说不定真的就顶不住俄罗斯的60万大军,这个数字还是冠在军队的前面,不是那么容易抵挡的。

    “是!”24名舰员整齐的的说到道。

    目前包头的32艘飞艇,一共拥有人员2024个,大部分都是后勤人员,但是正是这些人员,成为了西北空军的基础,从他们开始,西北空军就开始领先于世界,除了技术装备上面之外,更在于勇往直前的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着对手,勇于亮剑,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对于陆军是这样,对于海军也是这样,但是对于空军就更是这样了。

    跟后世的陆海空三军不同,现在还只是形成了海军和陆军两大军中,空中力量刚刚出现,列强们还没有认识到空军的意义和定位,空军跟其他军种的最明显不同就是空战的残酷性,从飞艇时代,到未来的飞机时代,一旦击落,很难生存,就是后世,有了降落伞和约定俗成的规则,对跳伞飞行员不进行攻击,这种情况之下,在战斗之中飞机一旦被击落,死亡率极高,只有很短的时间反应过来,脱离飞机,即便脱离了,也未必能够真正的逃脱死亡。

    在这样的时候,没有敢于狭路相逢,敢于亮剑的精神,根本无法取得胜利,哪怕是装备再好,也是一个空架子。所以从空军建设之初,这样的精神就铭刻下来,从最初开始,一直延续到中国的连场大战,在血粼粼的战绩之中,树立了中国空运的地位,从出现之初一直都领先于世界,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这就是中国空军在世界上面的地位。

    眼前,24个空军战士,他们的年龄在18岁到23岁之间,都是青春年少,最好的年纪,却需要勇往直前的去拼杀,用2艘飞艇,对付对面的8艘,不是蔡锷不想更多,是因为包头前线有8艘飞艇,其中的6艘都是大型飞艇,在空军对决之中,大型就代表着靶子的,钢瓶之中的气体,够小型飞艇装填8次,大型飞艇,一个都够不起,为了后续的作战,为了买卖城,他们只能够这样。

    可此时,在这些年轻的战士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惧怕,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哪怕面对着是绝对的弱势,也需要敢于亮剑和勇于亮剑,看着这些年轻战士的表情,蔡锷知道,他不用再做加油鼓劲的工作了。

    位于买卖城以南的7公里左右,专门被平整了一个的巨大的飞艇起飞场,不但拥有数千平方米的面积,各种设备都齐全,跟俄军对持的4个月,西北不但紧急的修建了从库伦到恰克图的公路,也完善了飞艇基地,在关键时刻,6艘大型飞艇,可以从库伦,紧急运送多达120吨的军用物资,虽然一些重型的,重量太大的不行,但是基础的物资和食品是可以保证,13万人,仅仅是食品,每天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因为在蒙古,在收缴了大部分的蒙古王公贵族的财物之后,肉食是不缺了,可是又不能总吃肉,粮食和各种物资,都从后方运上来,后勤压力极大,飞艇就是防备特殊情况下的一个准备。

    在机器和后勤人员的帮助之下,飞艇完成了氦气的填充,西北已经在短短的时间之中,形成了快速填充的技术,本身多个舱室之中,可以分别的进行填充,哪怕是小飞艇,也拥有上百个舱室,当飞艇浮起来,空乘人员迅速登舰,飞艇也脱离了地球引力,迅速的升空的,看着昂首向前的飞艇和上面稚嫩的战士,蔡锷只能行了一个西北军礼,祝愿年轻的战士顺利的完成任务回归。(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章 特战突袭() 
两艘飞艇先后飞到了4000米的高度,然后汇聚到一起,昂首向前,这是包头对这一次俄罗斯第一次攻击,不过的第一枪注定不是他们先开,早在飞艇出动之前,西北特种部队,就散布在庞大西伯利亚原野之上,借助着少部分的指挥用无线电和便携性的无线电进行联络的,分布在了西伯利亚铁路的两侧。( 全文字 无广告)

    现在已经到了夏天,西伯利亚不见冰雪,并不代表这是安全的,因为永东土和解冻形成的沼泽,看起来一片草地,可是说不定就是要命的沼泽,沼泽是西伯利亚之上最大的威胁,好在,特种部队已经做过专门的训练,一些比较著名的地方已经标注出来的,一些小型注定避不开,可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他们,可以及早的发现。

    赤塔以西270公里的位置,这已经接近西伯利亚的深处了,这是西伯利亚铁路的一个小站,因为是联络用的小站,只在小站西北有一个50户左右的小村庄的,其他就是一片森林了,森林里有一个伐木场,村庄之中的大部分的农民,都是在伐木场工作的,只有少部分是种田的。

    特种部队已经盯上了这个小镇了,早在3天前,当第一个的特战小队抵达到这里的时候,就被这里给吓了一跳,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战果啊,他们迅速的向其他小队发布联络讯号,3天之内,周围70公里之内的3个小队36名特种部队战士集中到了这里,这已经是极限了,这里毕竟距离主战场远了一点,虽然有差不多1000名特战队员。深入到了西伯利亚,可是大多数都集中在了赤塔的附近的。

    长时间的侦查,让特战队员已经有些压抑了,过去的时间,他们只是在原野上面调查。干掉零散的,或者有价值的目标,可是这个小站,让看到他的所有指挥官都感觉到,这一次机会来临了。

    布鲁西诺夫的抽调了大量的俄军,越是靠近远东和乌拉尔地区。抽调的就越多,整个远东和乌拉尔地区,大部分的兵员被抽调,铁路沿线,距离赤塔近。确切的说,是距离恰克图相对距离较近的,抽调的很少,甚至一定程度的加强了,但是距离在150公里之外的,抽调的就多了。

    在布鲁西诺夫看来,本身赤塔就距离恰克图几百公里,加上这里又离开了接近200公里。50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没有交通工具或者火车的情况之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说了,西伯利亚铁路之上,也有装甲列车在活动,这是为了保障后勤线的稳定,专门的在欧洲抽调的,一共12辆。5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几乎很少停歇的运动在西伯利亚的铁路线上。防止的西北的突袭。

    武装列车这是列强们惯用的武器,以铁车作为基础。武装到了牙齿,厚达的的钢板,仿佛是战列舰一样,可以挡住大部分的陆军炮火的攻击,拥有280毫米列车炮,足以打击任何敌人,一辆只有5节的列车上面,拥有各类火炮18门,还有大量的轻重机枪,一列装甲列车定员327人,除了少部分驾驶员之外,大部分都是各种机枪手炮手。

    俄军的这个小镇的情况,是偶尔被一个小队的特战队员发现的,因为在赤塔周围的各个小站防守比较严密,偶尔攻击火车,也没有太大的效果,步兵在没有足够炮火的情况之下,攻击火车是没有作用,至于破坏,因为蔡锷的命令,没有进行,破坏能够起到相当的效果,阻碍俄军的集结,可是现在的西北,正盼着俄军集结,他们集中了13万的大军,西北方面,还有最少2个军在筹建,这样,从某种程度上面,不怕跟俄军打仗,关键是消灭有生力量,消灭更多的物资,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面打击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