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331章

钢铁时代-第331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东地区,占据着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储量的大部分,控制着世界能源市场,欧佩克一个喷嚏打下来,整个世界的金融都会因此而引发动荡,中国无数屌丝的心中,可能最大的想法就是天上砸下来个油田来。现在仿佛是天上掉馅饼一样,西北有机会入手的话,对于杨元钊,对于西北,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顾不上感谢刚刚给他灵感的两个市民,杨元钊快步的钻进汽车,上车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回办公室,召集所有人员!”

    人员自然有人去招募。在杨元钊回到公司的同时,大部分的人员,已经进入到了会议室里面,这些几乎是现在西北的控制者,每一个人都对西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会议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所有人都清楚,杨元钊在想解决的办法的时候,有资格知道西北计划的大部分高层,都在想,不过绝大多数人提出来的都是用钱收买,杨元钊提出来这么一个别开生面的方法。似乎很有可行性,可能会对将来的对德贸易产生分流,一些不太适合久放,需要时效性的东西,完全可以在这里卸货。直接通过快速铁路抵达德国,路程上面会省一点,运费稍稍的高一点,陆上运输么,会比海运价格高,可是时间上就省去太多了,远洋货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进入到大西洋前往德国,多多少少会绕一点路,通过巴格达铁路和东方快车。等于直接从巴士拉前往德国柏林,一路都是通畅和快捷的。

    这是一个好办法,投入略微的有些大,各个股东们多多少少有些微词,特别是在杨元钊可以负担港口的建设费用之后,没有任何问题了。一个港口,可能后世需要庞大的投入。如建造基础设施,可是在这个时代。投入的比例会大大的减少,美元什么的货币,还是相当的值钱的,杨元钊手头上的,拥有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在不动用黄金这样的储备金属之外,只是拿出一小部分分红就足以承担了。

    兴建港口,包头有实力生产出大部分的基础资源的前提之下的,港口会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的。西北不懂得港口如何的修建,德国懂啊,西北什么最强大,就是建设能力,君不见,庞大的一个西北,就是在中国人用了4年的时间,建设完成的,从包头发展的初期,就是大规模的建设推动的,包头从一个5万人的小镇,短短的几年时间之中,发展成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发展是剧烈和快了点,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建设能力冠绝全球,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巴格达铁路,是西北向外输出的一个建设,以这个为标本,西北可以接下世界上任何一项铁路建设,至于港口,就是后者了,世界船舶运输吨位在不断加大,航运业是一个相当赚钱的产业,有了航运就离不开港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一些本来没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因为一个港口而发展,而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甚至会让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投资的沃土。如果能够从德国的身上,学到建设港口的能力,不但整个中国,庞大的海岸线可以建设大量的港口,西北甚至可以组织劳务输出,把西北的工程加工能力,拓展到整个世界。

    因为都明白这一点,整个西北的高层,都集中到一起,共同研究,该如何跟德国协商,港口不同于铁路,它存在着归属权,如果西北只是施工方,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兴建港口,最后要移交给德国,德国恐怕都不用想都会同意,这等于白白给别人做嫁衣,巴格达铁路是这样,那是西北不可能控制的,可是港口也会这样么,这样做是西北不愿意看到。

    巴格达铁路对于大部分的股东而言,是杨元钊强行推动建设,短时间要用金钱开道来解决问题,可时间长了,投入几何上升的时候,大多数不了解巴格达铁路重要作用的股东而言,会提议有限度的放弃这个合同,放弃兴建巴格达铁路也是可以接受的,从某种程度上,这件事情,不是西北违约,而是某些不可抗力,不能让西北动用能力来解决。

    要说服德国应该是有可能的,众多股东们商议了多时,最终形成了统一的看法,对德国必须要做出一定的让步,主权什么的,当然不行,资本也可以付出一些,就拿巴格达铁路的部分资金来抵消,这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还可以签署一些协议,比如通行费用和通行额度上面的让步。看起来很多,却没有出让多少,本来通行费用就不是杨元钊重视的重点,通行额度,在全力支持德国的前提下,这个额度是肯定要给出来的,甚至可能是全额。

    讨论了整整一天,甚至杨元钊还动用的电报密语,跟远在德国的哈比进行商议,奢侈的用电报当做电话会议,通过他对德国的了解,权衡一些关键点,终于,把一份意向书,拿到了博尔多和穆默的面前。

    博尔多和穆默非常的差异,他们多多少少听说了中东的事情,特别是博尔多,他是这一项计划的推动者之一,在计划推动了之后,他被留在了中国,负责统筹德国在西北的订单问题,对于中东问题他们非常的关心。

    现在西北提出了这么一个解决的方案,在德国能够影响的范围之中,寻找一片地方,专门的兴建一个港口,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最少看起来如此,西北提出来的条件,态度放的相当的低,除了会占一点德国的便宜之外,剩下的都是在帮助解决问题。

    关于领土的问题,无论是国内的,还是海外,任何人都没有能力管辖,在穆默再三确立了没问题之后,这么一个关于巴格达铁路现状的解决方案通过外交的途径,以穆默和博尔多联名的情况下,递到了德国政府的面前,既然巴士拉德国的控制能力不大,那就另辟渠道,在中东,另外建立一个港口好的,说不定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巴格达铁路的问题,在首相从经济角度,参谋总部从军事角度进行了阐述之后,德国的高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共识,就是必须要推行巴格达铁路计划,这个重要的铁路计划,几乎第一时间,就上了德国皇帝的案头,德国从英法俄的动作之中,已经发现了一些东西,可能战争已经是无法避免了,所以从1911年到1914年,为了准备大战,德国开始了相当程度的扩军,军费总额,从2。2亿美元,2年的时间,提升到了4。3亿美元,几乎提升了一倍,而同期的法国,不过只提升了三分之一左右,到1914也不超过2亿美元。

    后世一战之前的德国,可能没有特别重视到巴格达铁路,这也是到了1914年战争爆发,巴格达铁路都没有太大的进展的根本原因,可是这一次,有杨元钊的计划,特别是一些分析,通过博尔多的关系,意外的上到了小毛奇哪里,小毛奇的战略眼光是有的,迅速的从这里面看到了机会和改变,直接找到了德国皇帝。

    既然上达天听了,再加上有理有据,甚至通过这一条还在纸面上的铁路,分析了一系列的优点和优势,再加上西北这么一个蝴蝶,这个可能是除了美国之外,德国能够找到的最大工业生产伙伴的前提下,巴格达铁路的重要性开始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所以,德国非常重视,从运输西北的人员物资,德国都抽调了不少的力量,40万吨级别的运输,西北会给运费,可是产生的影响,绝对不会小,这会影响不少德国航运公司的。

    英国人小动作,他们也很关注,面对着挑衅,居然直接的创造摩擦,是趁火打击,看俄国损失巨大,被西北军拖在远东,不敢两线作战,可是也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万一真的出现不可收拾的结果,真的打起来,德国也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呢。

    英国人退了,但是也没退,没选择硬来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不入流的手段,这样的手段,看起来简单,却难以破解,正准备看西北怎么办的时候,西北居然把皮球踢到了这边,他们拿出了解决方案,方案很简单,既然巴士拉港不方便,控制力也低,那么就在中东寻找地方,再建设一个港口。(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四章 千万吨港口() 
穆默又一次的来到了包头,同样的他是秘密前来的,可在的其他国家如果注意的话,还真的瞒不过去的,西北跟德国之间的默契,在整个世界列强那里,几乎是明摆着的,受到国内要求的朱尔典,密切的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可惜他的势力,无法深入到西北境内,更无法知道,穆默到这里来干什么。

    现在包头跟中国其他地方的联络,方便了许多,在西北的境内,各条铁路线路,已经在兴建之中,原有的铁路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改进,就拿正太路来说,西北控制的范围,几乎占据了正太路的一半,其他的部分,也因为跟北洋的协议,在紧张的测量和动工之中,预计再过三个月,就能够完全通车,另外一条重要的铁路,从完工到现在,还没有几年的京张铁路,也在紧张的施工和改进之中,到时候从西北到包头的铁路,可以选择从北京到太原的中转,也可以选择通过京张张包的中转,到时候耗费的时间,比现在最少缩短一半以上。

    穆默不是第一次来到包头了,可是几个月的时间,两次的来到包头,这对于他这么一个公使而言,着实有些多的,只要包头跟德国的合作继续下去,相信未来的时间之中,他来的次数会更多。

    顾不得看包头跟他之前来的时候,有什么新的变化,带着任务而来的穆默,抵达了包头之后,没有去休息,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第一时间见到了杨元钊。在要求只留下了西北的高层之后,这才向他们展示了德国在中东能够影响的地区,德国在中东的触角,真的不多,除了土耳其的实际控制区之外。就没有别的了,主要集中在伊拉克附近,伊朗几乎没有,那里发现了石油之后,几乎是英俄在争夺,而且英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在波斯湾地区。最顶端的,就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两边大片的领土是伊朗和沙特,短短的海岸线,能够建设港口的地方并不多。上下的看看之后,杨元钊也很无奈,伊朗和科威特,卡住了伊拉克,伊拉克只是在波斯湾的顶端,拥有着一点点的土地,除了巴士拉这么一个天然良港之外,就没有别的了。要想别的选择,继续深入,伊朗那边不说。到另外一边,沙特那里。

    从伊拉克到沙特,距离不远,中间隔着科威特,相对于伊拉克,英国对于科威特的控制更加大。英国是科威特的宗主国,国内的很多东西。都受着英国控制,到时候。别说是海港会被英国控制,就算是修建的铁路延长线,也会受到的英国的直接影响,当港口移到沙特的话,除非是绕路,否则不可避免的要走伊拉克。

    延长铁路,这个工作量相对于整个巴格达铁路而言,不算太长,可是重新的进行测量,这就需要时间,不同于国内铁路,杨元钊借助着后世的铁路线路图进行指定,节约了不少的时间,巴格达铁路更是有德国的测量基础,现在重起炉灶,等于是一切都从头开始,这个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绝对不能说少了,说不定整个巴格达铁路,不太可能会在两年之中建成。

    杨元钊皱起眉头,其他人也在考虑着,穆默把杨元钊等人的表情收归眼底,微微一笑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