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270章

钢铁时代-第270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车室采用不知道什么材料(塑料),制成的一排座椅。足以容纳上千人同时候车,满当当的候车室之中,还有不少解闷的东西,报纸杂志,甚至是书籍。价格不贵,最少对杨度而言,不到10两银子,就能够买到一大堆的书籍杂志,足以让路上解闷了。

    差不多等了1个多钟头,当一本书还没有看完的时候,进站开始了,广播里面清晰而标准的话语。告诉大家多少次车,在哪里进站,这似乎是乘坐比较多。不少人都站了起来,杨度也跟着人流,前往了火车站台。

    站在站台智商,第一的感觉就是好大了,48条铁路在一起的感觉是那么的壮观,最关键的是。那个货车足够的庞大,显大了一个圈的蒸汽机车。汽笛声声,蒸汽阵阵。仿佛是工业化的时代的号角。

    来到太原之后,见到了太多的不一样,连续的震撼,让杨度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坐上车,平静的等待着发车,心中却在盘算着,到了包头,见到那个杨会长,他应该怎么去说服他,肩负着袁世凯的重任,总要跟西北说个所以然来。

    列车没有停留多长时间,包头铁路运行图公布了之后,每辆车的停靠时间大大的减少了,车站会做很多的工作,看人流量和上车,尽可能的做到最快捷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上下车没有原有的火车那么的悠闲,需要提前做准备,但是这样一来,整体上,节约了不少时间。

    杨度平常是坐普通的火车,坐上包头的火车,微微的有些不适应的,只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就从太原抵达了包头,杨度感慨的同时,心中也对包头的实力微微有些的震惊的,火车代表着什么,更快的出行方式,但是之余军事上面,就是调兵的速度。

    康乾时代,几次征讨噶尔丹,为什么无功而返,大军触动,耗费巨大,仅仅是在路上的时间,就会让人望而生畏,而火车的出现,劳师远征并不消耗体力,日夜兼程,日行千里都不在话下,可是包头的呢,很明显,速度远远的高于之前30公里,最少是一倍,以60,甚至是7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日夜兼程的话,24小时可以走1500公里以上,这就是3000里,这样的调动速度,军队在哪里都一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掉上来。

    可怕,因为铁路而整合起来力量,你四方合围,人家聚而歼之,一个镇的兵力,今天还在2000里之外,今天就已经到达面前了,整体作战能力何止提升了几倍。

    杨度压下了心事,广播上面已经在说,包头即将到了,带着不多的行李,走下了火车,杨度愕然的看着面前的太原,有些不敢相信了,太原的变化,就让杨度有些无法接受,抵达包头的时候,包头的变化,更让杨度震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甚至有几十丈高的大楼。

    经过了3年的发展,现在的包头,已经彻底的看不到以往,拿个边陲小镇,毛皮的批发的市场,到处都充斥着毛皮的味道,此时,已经有了现代城市的雏形,最高21层的,这是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建设起来的摩天大楼,也算是包头的地标性建筑。

    其他的房子,最少的也是六七层的高楼,规划的非常的整齐,宽广的马路,加上完善的绿化,总有一种进入到不一样世界的感觉,

    杨度正在感慨的时候,一个四轮马车,停在了杨度的身边,开口一脸微笑的问道:“请问先生,是否要用马车。”

    “到西北商会多少钱!”杨度正愁,没办法找到西北商会的地点,听到了这个,顺势的说道。

    “10个铜圆?”

    铜圆,杨度的愣了一下,道:“这个可以么?”

    杨度拿出来的是一个鹰洋,车夫摇摇头,道:“西北这边,无法流通这个,要不,你去兑换一下!”,

    西北银行成立,改变最大的,还是包头,其他的地方,还在慢慢的的改变,鹰洋还可以使用,到了包头却不能用了,毕竟,拿过来之后,要鉴定,要的兑换,这个很麻烦。

    杨度一脸茫然,车夫似乎是为了做成这一单生意,直接把杨度拉到了附近的一个西北银行,其实距离不远,也就是几百米,甚至之前,杨度还从他的门前走过,只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而已。

    在西北银行之中,杨度很顺利的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100块银元,换成了90块的纸币,还有一些零散的银元铜圆,银元制作精美,一看就知道,不是粗制滥造,比鹰洋漂亮多了,如同一个完美的工艺品一般,即便是铜圆,也不是简简单单的铜,也一样拥有图案,就是稍稍的小了点。

    杨度叹息一声,哪怕他擅长的帝王心术,却对经济有一定的了解,泰西众多国家,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商业国家,现在,包头很明显有这个的雏形了。

    看来,回去,一定要建议东翁,把铸币权收回到中央去,这样庞大的中国,可以拥有大量的造币税收入。

    马车非常的轻快,包头这边的道路非常的宽广,就连汽车,也是不时的见到的,西北的包头可以说是汽车最密集的地方,其次就是包头到太原的高速公路,上面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车流了,无数的东西,通过汽车,运输到了太原,甚至是山西的其他的城市,短途的最佳运输方式,就是汽车。

    现在,西北刚刚占据了陕西,对于陕西的开发也提到了道路上面来,首先就是铁路和公路,源源不断的各种物资,开始向着陕西聚集,最多一年多之后,陕西的发展,就会变一番的模样,到时候,山西陕西和蒙古三省结合在一起,凭借着庞大的面积和人口,形成一个联动和蓬勃发展的巨大工业区,一举奠定中国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五层小楼的面前,马车车夫停下了车,杨度看着周围,五层的楼房,如果是换在别处,已经算的上是非常的引人注目了,可是这里是包头,周围到处都是七八层,甚至还有十多层的大楼,哪个高耸的如同地标一样的建筑,展现了整个包头的现代感,按道理说,包头商会,这个控制着整个包头,拥有者让人难以想象的财富的商会,应该是在最高也是最辉煌的建筑物之中。

    杨度不知道,这个商会,从成立之后,就在这里,后来建成了五层小楼,就一直都没有意动过,现在这里已经是包头名义上面政府机关,忙碌无比。

    当杨度进门的时候被拦住了,杨度主动的报出了来意,经过了登记之后,在秘书的带领下,前往杨元钊的办公室。

    秘书看起来很年轻,杨度旁敲侧击,想要从秘书的身上,知道一些整个包头这边的情况,可是秘书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的,很多东西,可以说,但是更多的东西,几乎都不可以说,哪怕是杨度佣金了浑身解数,也无法撬开一个字,显然这些秘书都是经过特别的训练,即便他再说什么,也不可能从中间得到什么的,只好放弃了。

    在杨度看来,他已经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来意,以杨元钊的眼光,应该可以看到这样的好处,会很快过来见他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 筑路权() 
在杨度到达包头的第一时间,杨元钊就知道了,现在杨杨元钊对于整个包头的控制,已经到了深入到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城市,是承载他梦想的地方,也是一片希望的乐土。

    之所以没有去见杨度,甚至到杨度抵达了商会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去见他,杨元钊一直都在考虑,看着旁边,被他紧急找来的刘澍,他略带有些疑惑的说道:“刘澍,你说,袁世凯让杨度来,到底是干什么!”

    刘澍此时,跟几年前,已经完全被不一样了,身份的变化,带来的是眼界和气质的变化,在刘澍的身上,特别的明显,过去三年之中,如果说杨悦在农业上面,给予杨元钊巨大的支持的话,刘澍就是统筹全局的助手,甚至在不少杨元钊没有意识到的方面,给了杨元钊许多的支持,现在,在整个西北政权之中,刘澍是毫无例外的第二号人物,话语权很高。

    刘澍知道了杨度前来之后,也是在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来,如果是跟北洋军碰撞之前,刘澍还担心,会不会被吵架灭族,可是现在,包头这边,显示出了强悍的发展势头,各种方面的实力,都再原有的基础上面,有了巨大的提升的情况下,特别是新军,从原来的一个镇,到现在的10个师,甚至新建的5个师,也在紧张的筹备之中。

    源源不断的人员,报名参军,士兵上面可以优中选优,甚至是工人学生等。每天的训练,也都再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包头的战斗力是一天一个样,北洋军虽然强大,却只有7万人。包头新军的战斗力不会比北洋差,现在,更是拥有了接近30万人,每等待一天,或者是一个月,包头的军事实力都再迅猛的增加着。

    “或许。是确认我们双方的目的!”刘澍眼神一眯的说道,袁世凯的行动非常明显,现在的中国,清廷已经可以说是过去式了,南方各省就不必说了。基本上已经宣布独立了,革命党正在积累着实力,整个清廷花费巨资建设的新军,基本上,都投入到了革命党的怀抱,看起来,革命党的势力最大。

    不过在看过了包头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新军的强大实力之后。刘澍很清楚,革命党就如同是一个肥硕的大肥猪一样,看起来庞大无比。可是却鱼龙混杂,甚至是夹杂了各种各样的实力,这样的势力如果无法拧成一股绳,只能够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足为虑。

    杨元钊如果知道刘澍的想法的话,肯定会伸出大拇指的。真的,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从辛亥革命开始的20年之中,几乎没有什么作为。一直到黄埔军校的成立,才考虑自己掌控一股军事力量,这才实现了北伐。

    北方,袁世凯入主北京之后,北洋军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事集团,借助着北方的正统性,加上有英国等的支持,只是他知道的,就有超过3个镇的军用物资即将拨付给清廷,累积下来,是一个巨大的实力,不容忽视。

    另外一个,当然毫无意外,就是包头了,现在包头的实力,甚至歼灭北洋军,入主北京城都没问题,可是杨元钊却选择了退让和隐忍,虽然不知道杨元钊到底是如何想,刘澍在按照命令执行之后,心中多多少少的有些郁闷,这时候终于开口问道:“杨元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你就不想一统中国的,建立无上功业。”

    杨元钊心中一阵的波动,这样的想法,他何尝没有,不是不想,是不能,包头现在的发展,只是3年,虽然迅猛,在他的金手指的支撑之下,实力获得了巨大的推进,可是一定程度上,这属于是拔苗助长,包头还没有能力,支撑起整个中国。

    包头因为杨元钊的许多考虑,在各方面都走到了前列,比如高标准的工人工资,社会保障系统,福利住房,加上一些免费医疗,免费入学等等,这些拥有了包头的民心,是包头稳定的基石,可是这些无不是依靠着庞大的资金,德美和杨元钊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之中的收益,从矿石之中,直接提取的贵金属和一些特别金属的收益,包头各个企业的属于杨元钊的收益,至于政府的那些收益,只是用在公共投资上面,都不够,更别说支撑福利体系的巨大投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