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267章

钢铁时代-第267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才能够成功的在后面发展,现在铁路公路都已经开工,一些在包头和太原之间的城市,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远在包头以南的城市,交通网络也在密集的建设之中,证据平稳,政府的收入,比之前提升了10倍都不止,工商业和实业也旺盛的很。

    杨元钊特别在电文之中解释了为什么不追击北洋军,一方面,包头还没有吃下整个中国,确切的说,是整个中国的北方的实力,包头再怎么的强大,也只是这么几年时间之中,才发展起来的,底蕴不足,培养的人才,吃下蒙古山西已经是勉强了,最多再向西扩展,歼灭了北洋军之后,中国北方会出现真空,不利于接下来的发展。

    蔡锷不是什么没眼光的人,他从字里行间,清晰的看到了包头的目的,席卷天下,现在包头在军事上,已经有了这个能力了,可是在政治和经济上面,还没有彻底的做好准备,3年的时间,就让包头席卷了两省,基础打下了,未来的发展会更顺,到时候扩张才是平稳和扎实的。

    也因此,蔡锷也没有去管北洋军,按照命令依然守护在原地,甚至连追击的炮火和特种部队,也都收回来了。

    一切风平浪静,段祺瑞之前预计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出现,稳步的退守之后,依托着这个小站,又扎下了一个坚固的营垒,等了三天之后,看到西北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应,立刻的向袁世凯发送秘电。

    段祺瑞发送密电的时候,包头这边,也开始对目前形势的通报会,众多军事政治专家,开始讨论目前的现状,北洋军的形式,非常的奇怪,后撤了50公里的距离,等于是双方不在接触,有了一片缓冲区,谁也没有多动一步。

    “看来,袁世凯要进京了!”蒋百里很有自信的说道。

    杨元钊诧异的看着蒋百里,他很清楚,1911年,是辛亥革命,现在首义的第一枪是在南京,而不是在武汉,整个历史都彻底的乱了,因为清廷把目光对准了包头,就没有把四川铁路收回国有,大规模的护路运动也没有出现,湖北的新军更是没有移防到四川。湖北这边,新军还是起义了,却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他们被早有准备的黎元洪给镇压了下去,几乎是血流成河,黎元洪这个曾经在起义之后被推举到湖北都督的人物,变成了镇压起义的刽子手。

    整个起义和独立的,出了山西之外,剩下的都在南方,形成了一个南方北方相反的局面,这种复杂的情况,清廷已经没有办法把握了,要想处理复杂的局面,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袁世凯进军,他的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开始彰显了,北洋军没有去灭掉革命党,反而在张家口这边,首先打了一仗,硬碰硬下来,损失有些大了,甚至4个镇的部队,都被钉在了这里,让南方革命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袁世凯入住北京,接下来,清廷的末日肯定要到了。”杨元钊悠然的说道。

    蒋百里虽然知道,清廷气运不久,可是如同杨元钊这么的肯定的,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甚至有些捏拿不住,

    “那么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跟北洋划定一个隔离带,我们不主动的出手,向着西方而去。”杨元钊一手放在地图上面,气势如虹的说道,在他手掌的范围之中,正是陕西。

    “陕西,?”

    “对,首先是陕西,然后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

    蒋百里虽然知道,杨元钊心气很大,但是却没有想到,杨元钊的心气会如此之大,一路向西,不是甘肃,青海,宁夏,甚至是新疆,这么一大片的疆域,几乎是整个西北,还是地广人稀,人心彪悍的地方,要控制下去,不容易啊。

    可回头想想,这些地方是贫瘠,广阔的地方,不容易引起中原的反应,却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容易建设,3年前的包头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包头是什么样的,一片戈壁滩和广阔的土地上面,能够建设完成,那是何等的成果。

    “不必着急,慢慢来,陕西是肯定要占据,这是整个西北的中心地带,至于青海,宁夏甘肃的甚至是新疆,占据了山西陕西之后,这些地方,逃不出去的。”

    知道了杨元钊的目的,接下来,就是单独的军事了,陕西不同于宁夏甘肃这些地方,人口稠密,又是六朝古都,曾经1900年,慈禧都逃到了西安避难,要拿下来军事上面是没问题,关键要平稳和完整的吃下,这就需要计划和行动了。

    几个月的时间,包头拥有了更多的部队,虽然这些部队,跟之前的第一军,甚至是第二军都无法相比,但是整个山西蒙古已经基本稳定,用他们镇守地方,把第一军和第二军调回来,,让这样的调动,不会耗费多少的实力,反倒是把人用到了合适的位置上去了。

    几个小时之后,计划彻底的制定下来,电文也迅速的联络了各地的驻军,在西北内部,调动开始频繁了起来,这一切,北洋军一点都不知道,驻扎在距离张家口50公里之外的段祺瑞,他接到了山西总督和绥远将军,这两位大员在包头独立之后,第一时间被俘获,也作为首批释放的清廷官员,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北洋军的俘虏,虽然只是营正,却带来了包头这边的消息。(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杨度到太原() 
杨度心情是平静的,甚至在内心深处,对于包头,他也是充满了兴趣,一个在中国的版图上面,只是一个遥远的边陲小镇,但是短短的几年,居然发展到连强横的北洋军都要侧目的地步,这是何等神奇的发展,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洋的兴盛,杨度非常的了解,从当年从李中堂那里继承了部分北洋的老底子,借助着小站练兵,袁世凯花费了20年时间,才积累下来了7万的北洋军,自认为中国毫无敌手,却没想到,遇到了包头这个另类,几年的潜心发展,已经跟北洋差不多了,到底是真正的实力,还是虚张声势,总要过去看看才知道。

    离开了袁世凯的府邸,杨度没有过多的停留,他是袁世凯的幕僚,只用按照袁世凯的命令行事,既然袁世凯指派他去往包头,那就去吧,暂时而言,就包头的表现来看,对北洋没有多少恶意,否则的话,在张家口,他就拥有重创北洋的实力,只要全军出马,从山西和陕西目前显示出的番号来说,15万以上的大军是有的。

    包头是怎么支撑起这么多军队的,是列强在背后,杨度听说包头的发展,是跟德国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德国真的有能力武装15万以上的军队么,还有那些炼钢厂,包头到底是拿出了几分实力来兴建军队,穷兵不武还是游刃有余,这些都需要去西北,亲身经历一下。

    出了北京城,中国的出行,在20世纪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传统文人的杨度,也可以做火车出行,火车确实是方便了许多,以往要从北京到山西,路上最少要走一两个月。可是现在,火车帮助之下,可能几天时间就能够抵达。

    在石家庄转车,从正太线,前往了太原,顺道的转道包头。包头独立了,跟北洋军相互争斗打仗,本来最近的京张铁路,却因为张家口的对持,根本无法进入。哪怕杨度贵为袁世凯的幕僚,也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贸然的穿越战区,他除非是嫌命长,北线是被彻底的否决了。

    杨度自问不是不顾性命的,他选择了绕路太原,也看看几年前他曾经去过的太原。跟现在有什么变化。北洋跟包头,双方处于敌对状态,正太线一直都在正常的运行着。这是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的事情,北洋一方怕阻断了正太线之后,触及到包头的底线,疯狂的攻击河南河北,而包头,当然是不希望正太线断掉。虽然还有其他的手段,甚至是马帮和走商。把包头的产品运输出去,可是工业化的时代。大工业生产所产出的商品,数量庞大,没有正太线的话,效率不知道要下降多少,这是包头所不能容忍的。

    从成为袁世凯的幕僚开始,杨度就再没有去过西北,也没有坐过正太线,他没有发现,比起其他的中国铁路,正太线的车速还稍稍的快了一点,山西是受到包头影响最重的一个省,哪怕是包头采用了低调的作风,可是秘密的对正太线,特别是山西这一边的正太线改造,也在进行,虽然没有大动干戈,却也让正太线的速度,提升了5公里,行车的密度更是增加了3倍左右。

    要知道,正太线原有的平均速度,也就是在20公里左右,5公里,等于是25%左右的提升,加上采用了部分包头的控制和指挥方法,正太线的整体运力,比之前提升了3倍以上,是包头商品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包头独立之后,蒙古和山西归属于西北之后,光明正大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造,包括铁路本身的,还有指挥系统的,只是时日尚浅,特别是为了避免正太线的整体变动,选择的另修一条平行的山西境内铁路,所以杨度根本就体会不到包头80公里以上的超高速铁路,最少现在是没办法了。

    顺着正太线,杨度花费了快2天的时间,顺着石家庄来到了太原之后,被太原的景象,给吓了一大跳了,这是太原么,怎么感觉,跟到了上海,确切的说,是到了上海租界的那种感觉,到处都是在建的高楼,而道路也是平整的洋灰路面。

    杨度学习的是帝王心术,为的就是辅助一个枭雄,甚至是一个皇帝,北方比较重要的城市,杨度都曾经游历过,太原算的上是北方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却不是比较发达的城市,杨度早在十几年前过来看过,即便作为一省的首府,太原跟其他的首府比起来,也差了很多。

    太原的重要,在于的它是联系着直隶跟蒙古的重要要道,是中央制衡蒙古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山西这边民风比较彪悍,相对比较的贫瘠,这点在太原都有很明显的显示,杨度到过的,是十几年前的太原,甚至在1908年之前,太原就是这么的一个样子,可是现在,伴随着山西大开发,特别是包头的发展,直接的带动的城市,就是大同,张家口,绥远和太原,这是包头除了卫星城市之外,重点发展的几个城市,未来他们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带,带动整个西北的发展。

    这其中,距离包头最远的是太原,作为晋商的老巢,包太高速公路的终点,一些必要的建设还是有的,太高速公路在这里终结,在太原北占领之后,大张旗鼓的建设了太原,公路是首当其冲的。

    然后就是各种的市政设施,因为包头这边,注重卫生,整体的城市规划非常的完善,连带着太原这边也是如此,早在包头新军占领太原之前,太原的城市管理已经不是清政府说了算了,几乎全盘的复制了包头的模式。

    现代的城市管理,几乎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跟清朝的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即便是太原的老住户,也会发现太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何况是杨度这样几年都未曾来过,甚至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太原的变化就更大了。

    推翻了清政府之后,太原归于了西北政府的怀抱,西北政府投入了巨资,主要的投入方向是城市和市政的建设,在新区专门的划出了一大片,作为工业和轻工业建设,大量轻工业的工厂,分布在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