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161章

钢铁时代-第161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商队,都不成规模。

    如果这一条路上面清了。会是怎么样,一些附近的地主,还有有走商传统的人,都会考虑,来包头弄一点的货物。即新奇,又容易出手。

    其实,现在包头的周围,已经安全了很多了,早在打败了童山等一批马匪的攻击之后,周围还有的马匪。早已经是闻风四散了,毕竟,包头太凶残了,短短的一天时间,一万多人就这么的埋葬在了包头。还有七八千人被俘虏,还是被监视着去干苦力,本以为会在这里,找到很多的肥羊,却没有想到,肥羊摇身一变,变成了张牙舞爪的大老虎,上万的队伍都干掉了。更何况是他们,在看不清楚状况之前,他们首先能够做的。就是跑的远远的。

    马匪们就是这样,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跑,在马背上,机动灵活,这是之前难以清剿的关键。当然了,如果包头现在。手头上掌握的东西更多,还是可以更进一步的。

    包头周围的治安局势。得到了巨大的转变,短时间,不会有多少的马匪冒出来,这或多或少的让杨元钊放心了,在乱世的中国,边缘地带控制力度弱这是正常的,只要他包头不停的发展起来,这一点,是可以克服。

    最少说,以两条高速公路作为骨干,以包头为中心的200…300公里范围之内,是绝对安全的区域,或许会有一些剪径的小贼,可是大规模的武装团伙,应该是不会有了,走在这一片的道路上,一定程度之下,原有护卫足以应付。

    通往张家口的道路,只有一百多公里的样子,毕竟前面从包头到归绥是重合的,哪怕的重心放在了另外一条道路之上,也在大概8月的时候,基本上完工了,至于另外一条到达白云鄂博的公路,则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完工了,现在正在平行的修筑另外一条路。

    一个钢铁集团,每天需要的各种物资,几乎是一个天文般的数字,以现在的载重能力,一条路根本就不够,除非修成铁路。

    铁路,如果钢铁厂投产的话,还好说一点,钢铁厂没有投产之前,暂时,只好想象了,估计最少需要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

    张家口到绥远的公路修通之后,效果绝对是很高的,以往张家口的商人,包括直隶,甚至是东北的商人,很少来到这里,虽然名声出去了,他们更多的是到张家口进行购买,依靠的就是张家口的商人,走完了这一条商道,现在张家口的道路完成了,往日里,可能要两三天,才能够抵达的,现在,一下子缩短到了一天,从早晨出发,夜晚的时候,就能够抵达张家口,一天道路,让张家口这边,销售包头产品的销量,显著的下降了,反倒是包头这边,出货量相对于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商人,越来越多的工人,让包头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城市几乎每天都在扩张,客栈,住宅,还有各种商店商铺,成为了主要的建造方向,包头正在从一个原来的边陲边贸城市,向着工业城市,甚至是极度商业化的工业城市扩张。

    曾几何时,杨元钊都在考虑,是不是对包头进行整体的规划,可惜包头最核心的,一时他的工业园区,那是已经设计好的,除非扩张,否则无法更改,另外一方面,就是原来的包头镇的所在地,几百年,不停发展形成的小镇,破败之中,带着某种惯性,牵扯的人和事,略微的有些多,杨元钊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动他。

    棉花的种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化肥厂的扩张也在有序的进行之中,总之包头的工业力量,如同一个正在长大的生命一样,慢慢长大,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杨元钊本以为要耐心的等待,等着投资的各种项目开花结果,未来一段时间,他的重心会彻底的放在钢铁厂上,借助着钢铁厂为核心,对整个包头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轻工业,再怎么的,都只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行业,真正的根基和战斗潜力,还是重工业,一体机拥有的能力是逆天的,可是漫长的升级速度,让很多时候,有些入不裹出,或许,现在以包头为中心,还可以支撑下去,未来呢,以国家为中心呢,虽然亚洲不同于欧洲,那是真正的工业国之间的对抗,双方比拼的就是钢铁的投射能力,可是中国,终不能总呆在这里,不向外发展吧?

    就在等待第一个高炉投产的时候,实验室之中,传来了好消息,一直以来,都是投入巨资,甚至是倾注了整个实验室之中大部分的专家学者电力实验室,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了。完整的电力网络,已经完成了设计和试运行的工作,从发电,到输电,甚至到最后的供电,特拉斯给予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有了特拉斯这个大师,电力实验室,几乎每隔一个月都会攻破三四个难关,让交流电的应用向前猛的推动了一步,杨元钊的要求,相对于这个时代,有些太高了,不但要解决发电机的问题,之前的发电机已经完成了制造,从某种程度上面说,也足够使用了,杨元钊又想特拉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发电,传输,甚至还有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发电厂了,这是一个完善的发电输电,供电的解决方案,后世中国,是处于电力时代,可是很多的东西,不了解的人只是看一个大面,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前提,特拉斯需要带领着手下的工程师和研究员,不停的研究。

    好在,交流电是特拉斯最为得意的,作为创始人,也作为这个领域之中,最出色的科学家,他也愿意投入精力,最开始是资金,然后是人员,还有各种材料,这些杨元钊都满足他,每个月15万美元,这只是研究经费,还不包括人员工资,运营费用等等,为的就是让电力从一个设想,进入到实际的应用之中。

    从去年到现在,差不多*个月的时间,直接的研究经费就是数以百万,加上人工工资和其他方面的保证,足足有200万了,这笔钱,几乎相当于一两个师,甚至是镇的全部武装,在中国,更加可观,400万元,装备个三四万人的部队,应该是没问题的。

    其实从特拉斯抵达开始,杨元钊一直都密切的关注着电力实验室,不过马匪攻城的打断一下,又在钢铁厂分了心,本以为要到年底才能够彻底的完成,谁知道8月初,特拉斯就送来了整体的研究结果,从发电,控制,输电,到供电,完整的解决方案,甚至每一个部件,每一个机器,都有一些比较明确的参数,甚至是生产指标。

    也就是说,只要杨元钊按照着特拉斯给出来的方案,通过进口一部分的设备,甚至按照特拉斯的要求,兴建一部分的设备的情况之下,就可以完成这个电力网络的铺设和制作,电力,就不再是少数人能够享受的,甚至只是一个路灯,他会进入到千家万户,对于工业上面的电力机械,对于民用的各种家电,都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一个领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降临,杨元钊非常的清楚,电力所引发的革命,会对整个包头,甚至是整个中国,无以伦比的影响,一个属于电力的时代。(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电集群() 
工业革命,之所以被称之为革命,那是因为他代表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这是碾碎旧时代的一种进步。。。

    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整个世界的发展开始增速了,工业化生产,远不是过去小农经济和手工作坊的发展所能够比的,所以,世界史把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超过了过去百年,千年的发展,机器武装下欧洲,开始了对于传统文明强盛的亚洲的超越,科技越来越成为了生产力的原动力,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电力革命,更是一个变革,它被成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的可怕,虽然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革命性的提升,那是建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度之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能够比较。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法这两个传统大国,他们借助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世界各地圈占土地,设立殖民地,可以说用整个世界的资源,供养他们两家的话,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创造了两个,对于整个世界,有着深远影响力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德国。

    美国德国在过去,一直是列强之一,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让他们超过英国,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伴随着电力和各种新的机械和能源的使用。落后的产能和设备,开始出现问题。英国就从世界第一的位置之上,被拉了下来。虽然此时,英国还拥有强悍的军力,甚至是对抗整个世界的海军战舰,可是从工业总量和生产总值上面,先是被美国超越,然后,更是被德国追上和超越,特别是德国,拥有世界第一的陆军。又在海军这个英国的绝对强项上面,挑战英国的目光,最终造成了军备竞赛,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因之一。

    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的方兴未艾,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电力在工业上面的应用,以电力为基础的各种机器设备,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过去的历史之中,中国类似的运用还相对的比较少,也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直到几十年之后。中国都没有完成一个基本的工业化,就看一个关系到中国命运的大战,足足打了10几年。中国连所有的子弹都需要在外面进口,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不一样了,杨元钊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那就不能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从1870年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时还远没有到巅峰,可是美国和德国的增速突然增加,无不证明了两大强国,在其中汲取了无数营养。

    无论是历史,还是曾经的经历,从后世而来的杨元钊非常清楚电力的出色用途,跟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而言,电力更加的平稳,消耗更少,作用更大,甚至当远距离传输解决之后,发电厂可以集中化甚至是巨型化,一些水利和风力等受到季节性或者方方面面的限制的发电方式,也可以应用上来,来源多了,价格降低了,性能提高了,这一连串的优势,让电力成为了经济和工业增长的一个原动力和发动机。

    英国就是错过了这个转型的机会,当然了,也跟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进行的太深入有关系,任何一个新革命,都是从末节开始的,原来比较强悍的,或者是发展的比较深入的,往往遭受到的抵抗比较大,很多英国工厂,还使用着几十年前的机器,原因无他,不愿意或者更换起来成本较高,可是对于一个新厂,一个一穷二白的企业,要想书画新的篇章,相对而言,就比较的容易。

    特拉斯拿出来的方案,比之前杨元钊所看到的,更大一步,之前的方案,年发电能力,在400万千瓦时左右的发电机组,经过了特拉斯的改装,特别是6联的发电机组并联,这其中,只是技术攻关就有100多项,在特拉斯领导之下,工程师和科学家紧密配合,让稳定的发电功率,达到了4万马力,如果这是一条战舰的话,他足以驱动任何强悍的船只,包括战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