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142章

钢铁时代-第142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杨元钊微微一笑,对着实验员问道:“实验17型迫击炮的指标是多少!”

    “每分钟12发,炮重7公斤,加上附属件,总重量也不会超过12公斤,炮弹重2。5公斤,可以装药0。35公斤,实验之中的最大射程是500米!”

    装药不多,0。35公斤,也就是7两多,可是这可是装的是黄se炸yao,7两的黄se炸yao,未必比使用老式的炮弹差多少,每分钟12发,这个速度,远超过的普通的75重炮,500米的射程近了点,可是作为步兵支援火力而言,足够了,最少在攻坚作战之中,足以打掉前方的火力点,最关键的是,他足够的轻,12公斤的负重,加上24发炮弹,两到三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就可以携带它们,跟部队一起行进和转进,这里面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元钊,我们巡防营和民团,一定要装备上它!”

    “还不成熟,需要改进,这样吧,最多半个月,当它稳定定型了之后,一定给你们第一批装备上!”

    从试验场下来,杨元钊的脸上满是笑容,不但是解决了迫击炮这个问题,包头新军会拥有一个近距离的支援火力,另外一个原因是,任务终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了,属于火炮的子项目,每月的产量提升到了3台,很显然,迫击炮也是被任务认定的大炮。

    。

    。,

    !……章节内容结束……

第二百三十一章 包头制造() 
秦氏正要上前,听到了前面的两个小媳妇的交谈:“新布洗墨汁,这有什么,看到没有,那边,两尺布,昨天下午的时候,就泡在那里了,都泡了一天多了,现在,还是那个颜色,一点都没褪色。 章节更新最快”

    秦氏专门跑过去,听到他们对话的,其他的几个女人也跟着过去,就在庭院里面,井的旁边,有一个大桶,里面泡着,两尺蓝布,不,不是一块,还有青色的,黑色的,还有说不出来的深蓝色的,每样一块,不同颜色的布匹,丝毫都不避讳的,泡在这么的一个大桶之中,很显然,时间不短了,可是水里,依然是清晰无比的。

    正好,一个伙计,从旁边走过,秦氏拉住他,问道:“这些是什么时候泡进去的?”

    “蓝布是昨天下午泡的,因为蓝布是昨天下午才到的,青色的和黑色的,都两天了,深蓝色的更是有三天!”

    “真的假的,别是做戏的!”一个小媳妇说道。

    伙计脸色一变,说道:“别信口胡说八道,我们布店,已经成立近百年了,是远近闻名的信誉布店,没理由这里作假,要知道,这一批的包头布,从10天前,就摆在这里了,买的人不少了,你听过有褪色的么!”

    伙计的话,让之前说话的小媳妇,满脸通红,正要反驳几句,旁边的大嫂子立刻拉过她,说实在的,她也不敢相信,可是事实都摆在眼前。不顾眼前的一切,硬要去说话,丢人的只是自己。

    “看到没有。哪里有个牌子,一个月之内,布匹只要褪色,拿过来无条件退钱的!”

    一个月退钱?包括秦氏在内,所有的小媳妇们都惊呆了,这么大手笔,一个月不褪色。虽然不代表永远不褪色,可是没有一个染布坊敢这么的保证,一般的染料。或多或少都会褪色,多少的问题。

    “那你们怎么知道,是你们店里出来的布,人家买了棉布。随便找你要钱。你也赔么?”说话的还是刚才那个小媳妇。

    “赔,怎么不赔,只要他们做得出这个!”伙计把大桶里面的一匹布给拿出来,指着边角的地方,说道:“看到没有,这里有一个商标,只要做的出这个,赔它又何妨!”

    秦氏伸长了脖子。这才看到,原来。在边缘的角的位置,有一个标志,看起来像是一朵花。

    伙计傲然的说道:“这是包棉的标志,看到没有,是直接用机器压出来的,每隔一尺一个,非常的清晰且醒目的!”

    机器压出来的花标志,在后世,几乎是烂大街的东西,可是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商标的重要作用,很多的产品,都是随意的起一个名字,然后放在商店里面销售。

    杨元钊当然知道这一点,从包头兴办起工厂之后,每一个工厂,都会确立一个商标,特别是棉纺织,几乎每一个都特别注重一个商标。

    周围女人们,没有听明白商标是什么,却朴素的知道,有这个标志的,就是真的东西,一个月,只要掉色了,就可以回来退钱,其他的,店铺是不认的。

    秦氏在这里看了一圈,特别是伙计的解释,让她对于包头的纺织厂,心中有些感慨,果然是好东西。

    其他人的心中,也都是同样的想法,好东西,真的是吸引人,哪怕是普通的农家手里没有多少钱,今年年成好,十里八乡的,谁没有几个活钱,特别这边还是棉花产地,今年的棉花不但高产,还卖的上价格,仅此一项,大部分的棉农,都比平时多了几元钱,几元钱,对于大商家和大富翁而言,不算什么,对于普通的农户而言,等于是一家人的衣服,过年的肉类,还有举家欢庆的气氛。

    再一次的回到了店铺之中,看着上面,各种各样的颜色,秦氏动心了,心中盘算着,要买多少。

    “对了,你没看到,这里布匹,要大!”一个刚刚认识的大嫂,直接这些布匹,说道的。

    “长?”

    “对,这比一般的布匹要长一半!”

    秦氏买过布,而且不少次了,很清楚的宽度应该是四尺有余,也就是他的双臂伸开的距离,刚刚一直惊叹于布匹的质量,染色,还有不褪色,到没有注意到,这些布匹都比普通的布匹大很多,真的走上去,实际去量了一下,他惊人的发现,这里的布头的,最起码5尺有余了。

    五尺有余,也就是说,宽度最少厂了不少,本身,两毛一的价格,哪怕是四尺宽的布,已经极为有吸引力了,现在多了一尺,买一尺,等于多了一倍,就算是丈夫这样的,两三尺也够一身衣服了,更何况是小孩,可能四尺就够一家人的衣服了,何况质量这么好,厚重,结实,还不褪色,颜色也鲜亮,农家人,过年就是为了一个好兆头,一身新衣服,这是朴素的希望。

    店铺的掌柜那里,已经被买布的人给围满了,甚至那个褪色的实验,都做不下去了,这个四尺,那个五尺,一匹布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在众人的争抢之中完了,掌柜的大声的叫道:“别着急,都有,我们进了很多的货,面对着便宜,有几个人能够坐的住。

    秦氏也是围在掌柜周围的人之一,因为手头上的钱不少,刚刚进店铺,当家的也塞了一元钱,快3元的资本,有足够的底气。

    叫了半天,选了半天,好容易之下才买了5尺布,颜色是蓝黑色,这样的颜色,比较厚重,耐磨耐脏,颜色也好看,五尺一共1元4分,掌柜的饶了了1分,只用给1元3分,让秦氏欢喜异常的,庄户人家,1分钱都可以干很多的事情,又问了那些肥皂的价格,6分钱买了两块,洗衣服不容易,看那个伙计,几下就洗干净了,要是不用肥皂,一大堆的衣服,要反复的漂洗两个三个小时,才能够洗干净,这个帐他是回计算的。

    花了1元九分,但是秦氏还是很高兴的,过年的不就是新衣服么的,从拥挤的人群之中挤了出来,王三江看到媳妇,连忙的接过了她的篮子,扫了一眼布匹,看在眼里都鲜亮的,还挺厚重的。

    “好东西啊,真的不褪色,当家的,你看到哪里了么,哪里一个花的标志,那个是包头棉纺织公司的标志,以后我们买布就认准这个了!”

    “一年买一次就够了,还真上瘾了!”

    “不是,人家答应,只要一个月之内褪色了,无条件退钱的!”

    “真的?”王三江瞪大了眼睛,褪色,这对于大部分的布匹而言,都是常有的事情,庄户人家,差不多就行了,真的给退钱,这个布店,真的够豪气。

    秦氏卖弄的把布匹给丈夫看,王三江没多说什么,还是比较高兴的,买布匹多买了2尺不说,也没花多少,按照普通白布两毛的价格,加上印染等,基本上也就黄草果数了,还宽了不少,厚实结实,真的是不错,一家人的衣服,都差不多有着落了。

    年节之上,买东西的不少,除了棉布和肥皂,还有很多新鲜的东西,比如洋火,一包才1分钱的,里面足足五十根,也就是说,几乎快两个月,不用每天晚上留火,不用早晨生火,用稻草之类的,就可以引燃,早晨做就好了。价钱也不贵,3分钱一包,王三江想了想,还是买下了,每天留火,早晨天不亮,还要起来生火,这都是媳妇干的,有了这个火柴,用干稻草就可以把火给点着,不用扒着灰吹半天。

    王三江给秦氏买了几盒火柴,秦氏也张罗着给王三江买两个手套,看起平常的线手套,价钱也不贵,带着它,就免得干活的时候,划拉到手了。

    这么兴高采烈的购物,结果,当然是预算超了不少,本来只是想要花1元左右的,结果,一下子花到了2元5,可是王三江也好,秦氏也好,都没有不高兴,都是贴心的东西,用的上的东西,价钱便宜不说,东西还好用,最让他们动心的,就是煤油灯,看起来敞亮,可惜价格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虽然也想弄一个回去,媳妇纺纱,或者晚上做绣品的时候,在也不用费眼睛了。

    在一天的购物之中,他们几次三番的听到了包头这个字眼,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包头生产,原来,这个包头不但生产布,也生产火柴,肥皂,香腻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几乎是包罗万象了,质量好不说,还便宜。

    同样的事情,其实在中国的不少乡镇,都同样的发生着,农民,考虑的问题很简单,哪怕是一贫如洗的农民,都有需求,衣食住行,甚至是某些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些但一来算,不算什么,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让人震惊的市场,中国,正是依托着市场,成为了列强们关注的焦点。

    包头的布,从这一天去,深入了不少的乡镇,包头的布匹产量,每天,大概是在2万匹左右,印染的数量也差不多,庞大的产量,几乎在当时,就转化为了销量,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包头的这些产品,蓝布,青色,黑蓝色和黑色,这些跟劳动人民密切相关,切很实用的布匹,都获得了相当大的销量,原因无他,就是一个实用和便宜,而伴随着这些基础的日用品的销售,包头的名气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向外扩张,让越来越多的行商,注意到了包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华制衣() 
年节的包头同样的热闹,甚至说,比往年来说,繁华许多。说实话的,这大半年以来,包头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大量织布机开始在包头扩展,仅仅是包头近处的乡镇,就有上万台织布机,还有更多的织布机拓展到了周围的,大同,绥远,甚至是遥远的太原,都有不少的织布机。

    大量织布机的出现,让无数的农民转换成为了织布工人,包头采用的是提供原料,回收成品体系,一匹布的加工费用并不高,对于没有太多经营门路的普通的农民而言,已经算是不错的收益了,不少的村民,或许一年的活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