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121章

钢铁时代-第121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布机的价格,先不去说了,全部都是用金属构筑的,冰冷而坚硬,一看就比普通的织布机经久耐用,杨元钊直接的负担机器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们失败的可能性。

    除了人力之外,水力和风力,还有蓄力,都可以用到这个织布机上,这就成了比较广泛的方法了,哪怕是从棉纺织厂,购入棉纱,进行生产,也是一个不小的进项,一匹布0。5元,这似乎比种地强很多。

    换做别人,恐怕不会吧这个放开,这等于是给自己培养对手,可是杨元钊的情怀,跟别人,是绝对不一样的,别的不说,就说目标上面,纺织厂,在杨元钊看来,不过是一个过程,一个追求利益和联系最广泛的人员的一个过程,能够用纺织厂,笼络到的八大晋商,在他看来,已经是到位了,但是用小织布厂,网络更多的人员,这才是关键。

    “可以,不过这个织布机的价格,有些贵!”杨元钊平静的说道,现在,诸多的钢材,包头不能量产,所以,每一个织布机,都是来自于一体机,虽然一体机每天的量非常的庞大,每小时8吨的产量,足以生产很多的织布机了,可是化肥,机器设备,还有的那些密闭容器,甚至是几个月一次的枪支弹药,这些,占据了大量的,一天接近200吨的产量,真的要精打细算,从这个方面,织布机的数量,也需要逐步的控制下来。

    杨元钊第一次发现,一体机不是万能的,他期待着自己,获得升级的那一天,当第五级完成升级之后,生产能力,会在现有的基础上面,提升一倍的以上,这会极大的促进一体机的生产能力。

    “贵不怕,只要有效果!”众人道,能够到达现在的地位,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数万人,甚至是更多人员的拼杀,最终走到了家主这个宝座之上的,哪一个人是简单了,有一点端倪,就能够举一反三,这种情况下,哪怕杨元钊不说,他们也能够看出来这个织布机的好处。。

    在场的众人都是聪明的,这个织布机,完全可以一天工作12个时辰,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换人,或者用水利,蓄力这样的动力的话,这个织布机的速度还会加快,已经达到了兴办织布厂的标准了。

    杨元钊没想到,自己的设想,居然在这里微微的发生了变化,当然了,则个变化,也是很符合他的想法的,这个织布机,本身就预留了改进的方法,如果换做电力驱动的话,他的效率会提升到每一台一天的10匹,平均每人就是5匹,日薪2。5元,这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数字,如果直接购买棉纱,生产布匹去卖的话,更是可以获得每匹布2…2。5的里利润,这样更加的惊人。

    众多的商人们盘算着,织布机最终的定价是1500元,不低了,可是稍稍计算一下,每天,一台织布机,最起码能够产生10元左右的利润,这样的话,1500元,不过是150天就能够挣回来,这还不到半年,每个晋商,几乎都有自己的店铺,棉布生意到底有多好,他们都清楚,这种情况之下,当然是决定了。

    你10台,我20台,短短的一个小时功夫,在这里登记的,就有120家,一共1950台的订单,价值,更是超过了400万。

    中国怎么可能没钱呢,几百年来,一直雄踞于东方,勤劳的民众们不停的努力之下,中国不停的让国外的财富汇入进来,强如英国怎么样,在没有坚船大炮的帮助下,打开中国国门,他们也是向中国输送财富的存在,民间,拥有者让人难以想象的市场和财富,只要开发出来,必然会获得丰厚的收益的。

    接近2000台的织布机,每一台都是用精钢构成,差不多一台200公斤左右,当然了,直接借助着一体机生产的,只是其中最关键120公斤左右,剩下的80公斤,都需要其他的材料代替,在设计之中是塑料,可考虑到一体机的困难,杨元钊决定用木材代替。

    这些家族的2000台,其实只占据了杨元钊想法之中的很小一部分,杨元钊自己计划之中,最少要推行2万台,保证2万个家庭,最少是12万人,能够在家就完成就业,也算是慢慢培养,超过10万人的织布工人,无论男女,都可以成为纺织工人,为将来,纺织厂的进一步扩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纺织厂多是女工,可是在国外,纺织厂刚刚兴建和兴盛的时候,男工也好,一个庞大的产业工人的队伍,一个拥有一技之长,而且拥有这相当的纪律性和配合性的工人,不是最好的军人人选么,庞大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面,需要用钢铁来武装,来保护。

    织布厂的计划,就这么确立起来了,也因此,衍生了一个新的领域,机器厂,虽然,目前只是一个组装厂,专门组装设计好的各种部件,零配件,由杨元钊提供,图纸和组合方法,就交给了工人,在完全标准的零件和图纸的配合之下,制作起了家用织布机器。(未完待续。。)/p

第二百零一章 机器厂() 
机器厂的雏形,其实还是最开始跟着杨元钊的那一批装配工人,他们组装了包头几乎全部的拖拉机,最前面的几台,都是杨元钊亲自组装的,后面的,都是杨元钊带领,然后交给他们组装的。

    伴随着各地的工人被弄来,一些有过机器生产经验,干脆就是钳工的工人,不停的加入到其中,最开始,只是对拖拉机进行装配,后来,无论是水泥厂,还是棉纺织厂,这些设备,都用到了他们,可以说,是有一定的经验了,伴随着织布机项目的铺开,是时候把它正式起来了。

    找到了刘澍,看到杨元钊来,刘澍就一个苦瓜脸,抱怨道:“你倒好,随随便便画一个圈子,我就要跑断腿,现在,又什么任务!”

    刘澍嘴里这么说着,可是手中的动作一点都不满,杨元钊让他跑断腿,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干的充实,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他的身价,最少在原有的基础上面翻了一千倍。现在,所有的股权,加载一起,如果卖的话,最起码也是800万以上起,当然了,他根本不会出手自己的股权,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包头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每一分,每一秒他的股权都会在快速的增加着。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前,刘澍不过是一个小有身家,富裕殷实的普通人,现在,几乎可以跟大地主,大商家平起平坐了,在刘家的地位,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他们的这一支,已经有人提议。并入到嫡支之中了。

    嫡庶,在某种意义说。是宗族之中,最重要的方面,嫡支占据着最多的资源,获得最好的发展机会,庶支则相对差了许多,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引起主家的重视,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刘澍就是这样。主家的召唤,在他看来,没有多大的好处,甚至不去理会。

    杨元钊原原本本的跟刘澍说了下他的想法,刘澍认真的听完,还是有些迷迷糊糊的问道:“机器厂?是机器局么?”

    刘澍知道机器局,太原就有一个机器局,是山西总督兴建,是一些机床。可以维修一些机器,特别是枪炮,甚至还能够制造一些仿制的枪,还有复装子弹之类的。算的上是总督和布政司比较重视。

    “一样也不一样,机器局包罗万象,机器厂也是。不过暂时而言,只有织布机一个项目。当然了,拖拉机也有。不过不外卖。”杨元钊认真的解释道。 织布机,刘澍知道,相对于织布机,其实整个包头,更加看重的是拖拉机,伴随着拖拉机的拓展,从绥远到包头的公路,已经通车了,接下来,就是绥远到太原,绥远到张家口,听说地基也已经铺设好了,杨元钊没有把拖拉机放在城市的附近,城市附近,还是依靠人力的,对于包头的民众来说,对于拖拉机的认识是比较清楚的,都知道,包头这边,拥有一个利器拖拉机,有了这个,不吃不喝,只是使用了汽油的铁牛,一天几百亩地,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快的话,甚至是千亩。

    这在之前,是完全没有人想象的,现在却是真实的存在,耕地,是农活之中,最重的,也是最重要的活,没有一个耕地,根本就中不了庄家,甚至连种子都达不到,可是要把土地翻开,人力蓄力,消耗的极大,拖拉机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不时的有人来问价,其中还包括了刘澍的主家,可是杨元钊一直都不吐口,拖拉机除了放在公路公司,就是放在包垦公司,两者之间,可以随之调用,当然了,这些,都是属于杨元钊自己的,不进入公司的账上。

    “要我做什么?”

    “把人组织一下,顺便造一个计划,暂时……”杨元钊迟疑了一下,最终点头说道:“就走我账目吧!”

    杨元钊在包垦公司,是有私人账目的,之前八大晋商送过来的鬼见愁,几乎都被他,借助着一体机,生产出来了几百万的银元,一部分作为工资发了下去,另外的一部分,则作为资金,去收购各地的货物。除此之外,就是各家入股的资金,在他拿出来了机器之后,有的直接被他提取了,放入到一体机之中,有的,干脆就放在包垦公司的账目之上,有时候,杨元钊会兴办一些没人感兴趣的产业,他都交给刘澍,放在账目上,走账比较的方便。

    人员是现成,这些装配退伍和钳工,基本上都是在集中一起,现在,还在组装着的拖拉机,部分设计好的织布机,也是由他们组装这,大部分都在杨元钊的仓库之中,还有少部分,甚至在住所之中,现在要做的,是吧他们找一个工厂安顿下来

    现在的,机器厂,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组装车间,甚至,整个织布机的主题,都通过一体机完全生产出来之后,才放在这里进行装配的,但是杨元钊还是会给出几个机床来,一来练练手,培养一些钳工,二来,有了机床方便了许多,一些不太适合用一体机来制作的东西,可以通过机床来制作,一体机上面的任务,现在越来越繁重,有时候,一些简单的东西,或者可以用现实的机器来解决的东西,用一体机生产有些划不来。

    对于机床,杨元钊不太了解,从德国进口了部分的机床,哪怕是老旧的,有些落伍的机床,却让杨元钊看明白了机床的关键,动力推动的刀具罢了,现有的机床,最多是把一些动力和传动结构进行修改,让他更加柔和的控制,最关键的是刀具。

    机床刀具是最重要的,哪怕是后世也是一样,没有最好的刀具,机床的精度。跟就无法得到保证,杨元钊的手上。有一套后世通过粉末冶炼技术完成的工具,哪怕是普通的工具。根本就不是机床刀具,却可以在一体机之中,绘制了形状,安装在这些机床之上。,

    杨元钊是做发动机项目的工程师,是清华大学机械系的毕业生,作为科班毕业的毕业生,对于机械制造领域,有不少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他很清楚,这一套粉末冶炼下的道具,这恐怕是在后世带来的最好的东西了吧。

    现代机床,有几个发展方向,从普通的刀具,慢慢的提升它的硬度,到超硬合金钢,超硬合金钢可以加工大部分的金属,就他加工的广度之上。已经近似于现代机床了,这是最初的机床发展。

    目前,二手机床之中,都是应用的这样的刀具。甚至刀具在硬度上面,还没有达到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