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如果毁灭 >

第5章

如果毁灭-第5章

小说: 如果毁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劫后余生的心态,又叫我没法板起脸来。

    萧国林拉开车门。。“你的到来是我们难得的娱乐节目,能让我们几个老家伙放松一下,你受的这点惊吓也很有价值。”

    萧国林那时才四十多岁,真算不上老,只是对我这种小字辈来说,他还是有资格称老的。我俩早期在一个考古队共事过,那时他就是一个考古队的带头人,和我很有些共同语言,在考古实践中,他给过我很多帮助,传授给我很多油用的经验。;…;

    看着他黝黑的脸庞,我就想到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何种脸色,心情怎么也兴奋不起来。劳资还没结婚呐,好不好。

    我黑着脸跳下车,发现车周围站着七八个人,除了一个脸生,其他的人都是jd考古系的教授讲师,和常年在考古一线摸爬的考古队员。他们热情的跟我打着招呼,几个年纪相仿的更是热情的钩住我的脖子。我也无法板住脸。在一阵调侃笑骂声中,我们互相问候起来。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刚才在远处看到连绵起伏的沙丘,其实是一大片伪装网。伪装网下面,在我面前不远处,是一排涂装成土黄色的活动板房,板房前停着几辆越野车。夕阳透过稀疏的伪装网洒在屋顶,车顶和我们脸上。在屋后的很远处,还隐隐传来机器的轰鸣声。我们站在车前聊了一会儿,周队长就示意跟他走。我无耐的耸了耸肩,跟他走向一个板房。

    这间板房被整理成办公室的样子,整洁、简单。跟着我俩进入办公室的还有宋贵龙和萧国林。有点面试或审讯的架势,三个队长在我对面坐成一排,脸上轻松诙谐的笑意也收敛起来。沉默、严肃的看着孤单的坐在椅子上的我;…;

    “我想宋队已经跟你介绍过情况了。”首先开口的是周队长“来了就安心工作吧,这里的工作时间不会太久,年底前一定要结束。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进度,争取年底前有所收获。很遗憾的是,你们有熟悉、适应环境的时间,明天你就要接手宋队留下的工作。他的那个探方,是进度最快的一个,你可不要拖小宋的后腿吆。”

    周队长少有的调侃了一句,接着说道:“我这次主要跟你谈一下保密工作。在这里工作的人,从保密级别上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这些考古队员和专程来做材料鉴定的专家,还有极少数负责保密工作的军方代表。另一类则是具体负责开挖工作的工程兵,对他们要尽量保守秘密,少说,不回答他们的任何与这项工作有关的需保密问题。这个度需要你自己把握,这是出于对他们的保护。”…;

    刚刚放松些的心情,在被周队长这一席严肃的话里,又陷入紧张不安中。我知道对工程兵保密确实是在保护他们,可是我们呢,我们这些不受保密限制的人,在这项工作结束后,会何去何从?尽管我已经不可能从这件事情里脱身,还是决定把这个我最担心和最关心的问题问出来。“今年这个项目如果结束了,我们怎么办?回到原项目中去,还是消失一段时间?”;…;

    “这个项目短期内不会结束。”这次说话的是萧国林队长。“我们跟这个项目已经好几年了,根据我们的判断,这个项目会进行很久。对我们某些人来说。。可能会是终身的事业了。这个项目进行到目前的地步,即可以说是关键时期,也可以说是另一个,唯独不会是终点。所以关于结束,现在提他为时尚早。可是根据目前的环境,以后的工作将会是断续进行的,我们要适应沙漠的气候,避开风季挑选它平静的时候进行我们的工作。

    你没必要担心自己的人身自由或安全性。当然,作为过来人,我给你个建议,无论是工作状态下,还是在休假的时候,尽量少与人联系,更不要接触陌生人。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一定时间内,你将会处于监视下。”

    听着这近乎苛刻的自由。我的心反而轻松下来。相对于失去自由,有限的自由也是可以接受的了。

    周队长见我虽然仍旧沉默却逐渐释然的表情,他明显也轻松下来。看来他更担心我无法接受这种安排,甚至出现崩溃的情绪。“我们知道你没有沙漠地带考古的经验,再有就是这里的自然环境实在太恶劣,小宋带过的那支工程兵留给你,他们很有经验,会让你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工作的。”;…;

    周队长说完,拨了一个电话,“小刘你过来一下。”

    又对我说:“刘班长马上过来。他将协助你今后的工作,希望你们团结合作。你是我点名要的人,我一直在关注你,也非常认可你的能力,相信你会担当起这个工作。”

    无论是谁把我拖进这个泥沼,我都会问候他家里的女性,周队长这话又让在我心里对他竖起了中指。我虽然尊重他在考古领域的学时建树,可是在心情不爽的情况下,也没有对他这番话表示丝毫感激和谄媚的举动。就这么沉默的看着他们。

    周队长见我毫不领情的样子,脸色也不自然起来。显然他没料到我这么不配合的没有给他面子。其他两人见状,脸色也有几分尴尬。

    ps:周一,求一下票票吧。读者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请朋友们帮忙推广一下,谢谢。

    ;;

第九章 巨大的探坑() 
四个人尴尬的坐了一会儿,我也没有心情说些缓解场面的话。沉默的情况下,敲门声显得特别大。

    进来的是一个年轻人,个子不高,穿着迷彩便装,像萧国林一样黑里透红的面庞,只是显得有朝气一些。年龄不好判断,看脸色有三十来岁,不过我知道,实际年龄不会这么大。

    周队长给我俩略微作了介绍,就黑着脸走了。萧国林拍了拍我的肩膀“还这么冲,老周也不容易。”语气里有些无奈,有些责备。说完他也走了。这个人就是将要与我公事的工程兵班班长,刘向荣。

    宋贵龙没法走,他还要做具体的交接工作。我们三个人围坐在办公桌旁,谈起了具体的交接工作,我和刘班长相互之间也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对下面工作详细的计划。工作计划,目前我只能听,还没有发表建议的资格。

    刘班长很干练。。有一种军人特有的爽利劲儿。最主要的我在他身上看不到颓废、沮丧,而是充满朝气,说起工作计划来信心勃勃。他的这个班是满编制十二名战士,其中包括他和另一名张姓副班长。他也看出来我没有沙漠考古的经验,还安慰我“我们这个工程兵连,常年在沙漠地带施工,挖这种探方对我们来说没有难度。明天你在现场指导我们开挖的方向就行了,其实在沙漠施工难度不在地下,而在于地上,天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保证你三天内就能掌握要领。”;…;

    被他充满自信和活力的情绪带动,我对接下来的工作也逐渐有了信心。

    晚饭后,我跟这队工程兵见了一次面,毕竟都是年轻人,很快就熟络起来。我的年龄最大。他们都亲热的称呼我强哥。也好在没有比我大的,要是被人喊小强就比较惨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跟队员会合,来到施工现场。

    这是我见到的最大的考古探方,而且不是通常正方形探方。这是个10*20平方米的长方形探方,深度已有十多米,探坑四周从上到下作了防止垮塌的支护。这是我见过的最强的探坑防护,可是等我下到探坑底部时,抬头看向四壁浅蓝色的支护,再想到它后面根本无法固定的流沙,心里仍旧产生出一种深深的恐惧。

    探坑上空有类似天车的吊装设备,巨大的天车支架,并不是独立于某个探坑之上,而是在半空连成一体,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吊装体系。就好像在半空中建立起复杂的交通网。通过这个交通网,把地下的十几个探坑连接起来。地面上已经有规模开挖的探方,只有七八个的样子,相互之间距离也很远。从我所在的位置看过去,满眼都是密布如林的吊装系统的支架。;…;

    我看着这个巨大的天车网络,不禁对这个工程的宏达复杂感慨万分,也深深明白了萧队长的那句话:对我们某些人来说,可能会是终身事业了。

    这个工程投入如此巨大,看来是做了长久打算的。根据路上宋贵龙的介绍,这次考古活动必须要赶在年底前,也就是在沙漠风季到来前结束。但是还有个问题我想不明白,到了沙漠风季,一场沙暴就会把这里所有的痕迹抹去,在流沙面前,这些钢铁龙骨构架起来的吊装系统,脆弱的如同木柴。沙暴的可怕我未曾见过,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也有过耳闻。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吊装系统下面通过钢缆垂下一个个小货车大小的翻斗。战士们把挖掘出来的黄沙装进翻斗,翻斗在升起来,通过吊装网络把黄沙运到材料专家那里。他们要做一次最细致的的筛选,一直到确定这批黄沙里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才会把这些黄沙撒到远处。

    我们也是坐翻斗进入探方的。因为宋贵龙昨天去接我,刘班长他们这个班,就休息了一天,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得的。同样,隔了一天再进入探方,对探方四壁防护的检查就要更仔细。一进入探方,刘班长就带领战士检查起防护来。我则马上被探坑里的一个,类似潜艇一样的东西吸引了过去。;…;

    这是一个长度四米直径三米的圆罐。。外表是醒目的橙色,两头是平的,就这么摆放在探方中间。我过去用手指关节敲了敲,发出金属特有的声音,是空心的。圆罐两测各有两个直径二十厘米的圆窗,有点像小型客机上的舷窗。透过一个舷窗,我看到里面是密闭的空间,四个座椅分两排紧凑相向。每个座椅顶部都有一个呼吸面罩,后面连着一根管子,应该是应急呼吸系统。

    我围着这个圆罐转了一圈,发现四个舷窗内的设置是一样的,但是相互之间又不联通。就是四个独立的狭促空间。四个舷窗内的空间分据铁罐的两端,圆罐的中间明显有一段夹层。我看的出来这是一个救生舱,如果这里发生了垮塌事故,用来逃生的。对沙漠考古的不熟悉,和对这个又深又大探方的恐惧,令我马上对这个逃生舱产生了兴趣。

    帮助我熟悉这个逃生舱,显然也是刘班长的责任之一。在他检查完探坑防护之后,马上过来给我讲起了逃生舱的使用方法。他首先拍了一下逃生舱中间的一个,桃核形状的红色突起物。逃生舱中间两侧,同时向上打开两道门。我通过四个舷窗。始终没有看到的空间呈现出来。从我这边直接看到了对面的沙子和凑过来的几个战士的脸,这是一个缓冲仓的装置。两侧有四个直径一尺多的手轮,显然后面才是主救生舱。;…;

    在刘班长的示意下,一个战士跳上缓冲仓,转动一个手轮。马上一个狗洞大小的门向内倒去,这个战士一转身,背超狗洞,身子一弓屁股先进入洞口,接着身子往后一倒人就消失了。我还在为这个战士的惊人表现震撼,第二个战士就跳了上去,接着第三个、第四个,转眼,四名战士消失在狗洞内,在第四名战士消失的瞬间,舱门应声关闭。

    ps:请收藏,请支持!谢谢。

    ;;

第十章 应急演练() 
同时,舱门上一个红色指示灯闪烁起来。片刻后,指示灯灭,舱门打开,四个战士鱼贯倒退出来。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