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轮回闯末世 >

第213章

轮回闯末世-第213章

小说: 轮回闯末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方虚弱不堪,这是第一原因。敌人上下官兵级级相通,兵器锐利。而我方将领换了,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武装器械也都陈旧,这是第二个原因。

    敌人乘船行进,而我们靠步行,敌逸我劳,这是第三个原因。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自都需要守备的兵力,他们专心进攻一城,而我方则一分为四。这是第四个原因。

    从南安、陇西,要征用羌人的粮食,如果向祁山进军,麦浪千里,很容易搞到粮食,这是第五个原因。

    敌人也有狡诈的计谋,他们一定会来进攻的。”分析了以上情况后,他断言姜维还会伺机进犯,加紧备战。

    甘露元年六月,蜀汉大将军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邦会合。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闻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攻南安。

    邓艾则率军抢占武城山据险拒守,与之相持。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不克,乃于当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路进取上邽。

    两军战于段谷。胡济失期未至。邓艾大败蜀军,蜀军士卒溃散,死伤甚众。姜维败归,自请贬为后将军。

    此战,邓艾战前料敌准确,战中因机制变,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为后世防御作战留下了宝贵经验。

    同年,曹髦下诏褒奖邓艾,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邓忠为亭侯。

    甘露二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

    蜀大将姜维乘机攻魏秦川。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到达沈岭。当时,魏在长城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

    邓艾和征西将军司马望恐姜维袭夺长城,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邓艾、司马望率军近水筑寨。

    蜀军多次挑战,邓艾、司马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次年三、四月间,姜维闻诸葛诞败亡,只得引军而还。邓艾因功升任征西将军,前后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户。

    景元三年十月,蜀汉大将军姜维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阳境。邓艾率兵迎战。

    邓艾分析,姜维悬师远征,战线长,给养困难,难以持久。

    于是,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的侯和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后,魏军发起反击,蜀军败逃,姜维退往沓中。

    同年,总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制定先灭蜀再顺江灭吴的战略,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前往关中整军备战。

    景元四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由狄道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以廷尉卫权为镇西军司马,持节监邓艾、钟会军事。由大将军司马昭统一调度指挥。

    本章完

第345章 邓艾灭蜀汉() 
邓艾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灭亡了蜀汉。

    可惜,他贫寒初身,不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功成名就之后,只觉得意气风发。

    是以,功高震主,引起了司马家族的猜忌。

    钟会想要谋反,借助西川蜀地的地理优势自封为王,都可以拿他来做文章。

    邓艾灭亡蜀汉一战,使他最辉煌,却也是最后一战。

    当是时,蜀军派右车骑将军廖化率军往沓中增援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等前往阳安关口拒守。令汉中诸将放弃汉中外围据点,收缩兵力退保汉城、乐城。

    由于蜀军未对咽喉险道斜谷、骆谷、子午谷严加防守,被魏魏兴太守刘钦占领。

    钟会遂几路并进,直入汉中,留二万人围汉、乐二城,自率主力直下阳安关口,斩蜀将傅佥,收降蒋舒,继克关城,长驱南下。

    偷渡阴平

    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地,命令陇西太守牵弘等人邀击姜维的前部,而命令金城太守杨欣进击甘松。

    姜维闻钟会等部已入汉中,知汉中难保,急摆脱邓艾,退往阴平。杨欣等人追击,直到疆川口,双方大战,姜维败退,为抢先占桥头的诸葛绪所阻。

    姜维从孔函谷佯作向北欲绕道而东,作出出兵攻击诸葛绪后部的样子,诱使诸葛绪离开桥头三十里向北堵击时,姜维乘机迅速通过桥头,与廖化、张翼等合兵,据守剑阁。

    诸葛绪赶去阻截,差了一天,没有赶上。

    邓艾进至阴平,欲与诸葛绪合兵南下。诸葛绪不从,领军东向靠拢钟会。

    钟会欲专军权,诬告诸葛绪畏敌不前,将其押回治罪,随即统领大军南下,被姜维阻于剑阁。

    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时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

    邓艾上书说:

    “如今贼寇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县,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

    姜维虽死守剑阁,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一定得引兵救援涪县。此时,钟会正好乘虚而入。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么,涪县兵力极少。

    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钟会也派部将田章等跟进。

    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山高谷深,至为艰险。

    途中,粮运不继,曾多次陷入困境。部队走到马阁山,道路断绝,一时进退不得,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

    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蜀汉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儿子)从涪城回到绵竹,列阵等待邓艾。

    邓艾派其子邓忠攻打诸葛瞻的右翼,司马师纂攻其左翼。

    邓忠、师纂失利,退回,对邓艾说:“贼兵坚守牢固,很难击破。”

    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之际,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声叱责二将,并要将其斩首。

    二将策马奔回,挥军再战,邓艾也亲临督战,终大破蜀军,遂克绵竹,斩蜀将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

    绵竹陷落后,蜀军全线崩溃。邓艾乘胜进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逼近成都。

    蜀汉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绶,并写信到邓艾那里请降。

    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刘禅又派人去前线命令姜维等投降,姜维等得到命令,便到钟会军中投降。

    此战,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邓艾入成都,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

    邓艾手执符节,解开绑缚,焚烧棺材,接受投降,并宽恕了他们。邓艾约束部众,进城后,没有发生抢掠。

    他安抚投降的人员,使他们复任旧业,受到蜀人的拥护。

    在巨大胜利面前,他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

    他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汉群臣,则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

    邓艾任命师纂兼领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

    派人在绵/竹把作战中死亡的战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邓艾建此大功,深感骄傲,并且常常显示夸耀,引以为荣。

    他曾对蜀国士大夫们说:“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被杀掉了。”

    他还说:“姜维自然是一时的雄杰,但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有识之士见他如此矜夸,背地里往往嘲笑他。

    这些,成了野心家钟会置他于死地的口实。

    姜维等人降于钟会后,钟会大喜,迫不及待地上表向司马昭表功。

    十二月,司马昭上表让魏元帝曹奂下诏书,褒奖邓艾的功绩,书曰:

    “邓艾张扬武力,振奋国威,深入敌人腹地,斩将拔旗,消灭敌首,使得伪称帝王的人引颈自杀,通缉多年的罪人,一朝之间就给平定了。

    打仗不超过预定的时间,战斗很快结束,席卷西部,平定巴蜀。

    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奋力打败强劲的赵国,吴汉擒捉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他们都还比不上邓艾。

    因此策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户。”

    统帅钟会也进位司徒,封县侯,增邑万户,其子二人也都封为亭侯。

    本章完

第346章 邓艾之死() 
当邓艾灭蜀之后,便向司马昭提出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兵家讲究先树立声威,尔后才真正以实力进攻。今凭借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正是席卷天下的有利时机。

    但是大举用兵之后,将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劳,不能轻易动兵,暂且缓缓再说。

    先留陇右兵二万人,巴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为军事和农业作准备,同时建造船只,事先准备日后沿江讨伐东吴的事宜。

    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让东吴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明白利害关系,东吴一定归顺。

    这样,就不用征讨而可以平定东吴了。而今当厚待刘禅,以便招致吴景帝孙休归顺;安抚士卒平民用来招致远方的人。

    如果将刘禅送到京城,东吴的人认为这是软禁流放,这对于劝他们归附之事实在不利。

    应当暂且留下刘禅,等待明年秋冬,到时东吴也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享受。

    郡内有董卓坞作为他的宫室。封赐他的儿子为公侯,分郡中一县为食邑,用以显示归顺朝廷所获得的恩宠。

    设置广陵、城阳为王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那样,东吴就会畏惧威德,望风归顺了。”

    邓艾一心筹划灭吴之策,他的种种建议实具远见卓识。然而他擅自承制拜官,钟会修改他和司马昭之间的通信,把邓艾的上表改成傲慢无礼。

    于是司马昭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此事应上报,不宜马上实行。”

    邓艾的再次上言,说:

    “我受命征讨,有皇帝的符策。敌人首领既然已经投降,应当按照旧制予以官职,以便安抚他们,这是符合时宜的。

    而今蜀国全部归顺,我们的疆域已经到了最南端。东边与吴会接壤,应当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费不少时日。

    《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

    而今东吴未平,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应当拘泥于常法而失去时机。《孙子兵法》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