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轮回闯末世 >

第211章

轮回闯末世-第211章

小说: 轮回闯末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点,姜维的复国反杀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对姜维最后的计策的失败感到叹息,姜维最后的话“吾计不成,乃天命也!”,简直是太悲壮了。

    而邓艾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他是攻破蜀汉的第一功臣,可是在灭蜀不久,却被以谋反罪名抓捕,以至于被冤杀。

    在多年之后,邓艾是被冤杀,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了。可是,对于邓艾,晋武帝司马炎却一直没有公开给邓艾平反。

    邓艾被污为谋反,主要是两个人耍了手段。一个是灭蜀大军副帅钟会,一个是监军卫瓘。

    当邓艾率先突进成都,接受蜀汉后主刘禅的投降之后,钟会、卫瓘等人非常着急。

    之前,两人都主张步步推进,唯独邓艾坚持从山路绕道成都后方,现在蜀汉已灭,邓艾一人独享大功,这是两人都不能接受的。

    于是,两人刻意搜罗邓艾的罪证,希望一举扳倒邓艾。蜀汉后主刘禅在投降的时候,提出了不少条件。

    当时,姜维还率领十多万兵马驻守边地,为了快速安定蜀汉,在没有请示司马昭的情况下。

    邓艾就自作主张,以皇帝的命令和刘禅签署了协定,并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

    钟会和卫瓘立刻向司马昭汇报,以邓艾矫诏为名,污蔑邓艾擅自签署协定,大封官爵,培植私党,意图在蜀地谋反自立。

    司马昭大怒,命令钟会和卫瓘逮捕邓艾。当两人率军来到邓艾军中,邓艾完全有机会,有实力将二人拿下。

    但是,邓艾觉得自己一心为国,为司马昭,并没有私心。只要是回到朝廷,当面向司马昭陈诉,就可以洗刷自己的冤情。

    于是,邓艾主动放下武器,走上了囚车。本来,事情也就这么过去,邓艾虽然被抓,但不一定会死。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在一点地的变化着。

    当钟会取代邓艾成为蜀地最高统帅之后,钟会和姜维走到了一起。姜维看到刘禅已经投降,心中悲愤,只能投降。

    但是,姜维并不甘心,他主动接触钟会,并且挑起钟会在蜀地割据自立的野心。

    确实,钟会手中有几十万大军,加上姜维的十万蜀军,倚仗蜀道天险,完全可以在蜀汉自立。于是,钟会和姜维日夜谋划,准备兵变。

    可是,钟会的所作所为并不得人心。加上姜维献计,让钟会召集全军所有高级将领,然后将他们一举捕杀。

    姜维想在钟会杀掉魏军高级将领之后,自己再杀掉钟会,光复蜀国。

    可是,消息竟然泄露了,于是魏军人人自危,竟然不约而同集结起来,为了自己的生存和钟会宣战。钟会和姜维都在乱军之中战死。

    当时,围攻钟会的将领,为了给自己找到合理的名义,就公开宣称邓艾是被冤枉,杀掉钟会之后立刻派军队追赶邓艾的囚车,希望邓艾回来重新执掌兵权。

    卫瓘得到消息之后非常着急,一旦邓艾重掌大权,必然会清算自己。于是派护军将军田续追击邓艾。

    当年邓艾在进攻蜀国的时候,护军将军田续因为畏惧不敢前进,邓艾大怒,想要以军法处死田续,实在因为众将求情,才把田续放掉,但依然打了许多板子。

    田续心中怨恨不已。当卫瓘下令田续追击的时候,悄悄告诉田续:“你现在可以报当初被侮辱的仇了!”

    当时邓艾远远离开成都,已经到了绵竹,邓艾父子正庆幸得以逃生的时候,田续率军出现,斩杀邓艾父子。然后,田续悄悄潜入洛阳,把邓艾在洛阳的其他儿子也全部杀死。

    多年之后,司马炎即位称帝,那时全国皆知邓艾是被冤杀。

    有位叫做段灼的官员上书晋武帝司马炎,段灼列举了许多邓艾并未谋反的证据,希望司马炎公开为邓艾平反,肯定灭蜀的功劳,给邓艾的后代相当的封赏,让邓艾能够死而无憾。

    接到奏折之后,晋武帝曾经私下表示,同意段灼的看法,但是却迟迟没有公开为邓艾恢复名誉。为什么呢?

    因为司马炎的心里也有苦衷。当邓艾被污蔑谋反的时候,司马昭如何看待邓艾?

    司马昭此人多疑,但是对于邓艾的为人还是了解的。邓艾在灭蜀之后确实有几分居功自傲,他曾经对蜀国群臣说:“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如遇吴汉之徒,己殄灭矣。”

    邓艾俨然把自己当成蜀汉群臣的救世主。对于蜀汉大将姜维,邓艾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言语之中,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说到谋反,没有邓艾确实的罪证。可是,许多时候君王对臣子,尤其是立下大功的臣子进行诛杀,不需要切实的证据。

    蜀地偏远,魏军多年来又都是由邓艾率领,如果邓艾想要谋反的话,魏国就岌岌可危。

    司马昭绝对不能容忍这样危险的敌人存在。当钟会、卫瓘污蔑邓艾的报告呈上来之后,司马昭立刻下令捕杀。

    当时的邓艾,就算是回到了京城,司马昭也绝不能容忍邓艾继续活着。

    于是,当卫瓘杀了邓艾之后,卫瓘并没有受到实际的惩罚,反而官越做越大。当段灼上书之时,司马昭虽然死去,魏国虽然被晋朝替代,但是利益集团却是一样。

    司马炎自然明白老爸的心理。为邓艾平反,就意味着老爸当初是冤杀邓艾,就意味着要和现在朝廷中因为灭蜀而取得高位的利益集团闹分裂。

    反正邓艾已经死去,反正邓艾手下的亲信多已经死去。不给一个死人,不给一个死了的利益集团平反,不会招来太大的祸患。

    于是,司马炎采取了私下认可,但公开不表态的方式对待邓艾。灭蜀第一功臣,身后凄凉,永远的被打入冷宫。

    至于钟会,则是被姜维拉下马,同归于尽。

    这三人,可谓相爱相杀的典范。

    本章完

第342章 邓艾的崛起() 
三国后期,活跃在魏、蜀、吴,乃至司马晋朝堂上的大拿。

    不是从东汉末年开始打天下的老资历,便是这些老资历、功臣的家族子弟,亦或者是世家大族出身,再有就是师承背景。

    但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姜维差不多如此,但他早期有诸葛亮余荫庇护;邓艾也是如此,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拼出来的前程。

    故而,下场也不太好。

    嘉平元年秋季,蜀汉卫将军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依傍曲山筑两城。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

    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司马昭以安西将军、持节,为各军节度,邓艾也参加了这次战争。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统兵抵御。

    陈泰认为:“曲城虽然坚固,但是远离西蜀,道路险峻,粮食只能长途运输;羌胡的人质们害怕为姜维服劳役,也一定不会长久配合。

    如今只要我们围而攻之,兵不血刃就能夺取麴城。西蜀虽然可能发来救兵,但山道险阻,也不会很快到来。”

    郭淮从其计,遂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

    姜维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为陈泰军所阻。司马昭出骆谷向汉中,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姜维退路。

    姜维迅速撤回。句安、李歆等人孤立无援,献城投降。

    郭淮遂率军西击羌人各部,邓艾说:“敌兵撤离不远,也许很快就反扑过来,应当分兵行动,以免发生意外。”

    郭淮就留邓艾屯白水北岸,以防蜀军反攻。三天后,蜀军果然复返,姜维派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和邓艾迢遥相对,却不向魏进攻。

    邓艾对诸将说:“姜维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他们应渡河而不必设桥。这是姜维想使廖化来牵制我军,不让我们动兵。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

    洮城在白水之北,距邓艾驻地六十里。邓艾于当夜抢占洮城,不久,姜维果然率重兵奔袭洮城。姜维见魏军已抢占洮城,遂撤军退走,魏军得以不败。

    邓艾因功被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又迁升城阳太守。

    当时,并州右贤王刘豹把匈奴合成一部。

    邓艾上表说:

    “戎狄有野兽之心,不讲道义。他们一强大起来就施行暴力;一旦衰弱,就顺附朝廷。

    正因为如此,周宣王时,有戎狄南侵,逼近周都之事;汉初时,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的四十万大军包围在平东南的白登。

    每当匈奴强盛,以前各个朝代都认为这是最大的忧患。当单于远居塞外时,朝廷对于匈奴单于及其部属,均不能直接控制。

    诱导单于前来,叫他归顺,因此才能使羌夷失去统帅,群龙无首。因为单于居于内地,就使周围诸胡人部落得以安顺。

    而今南单于虽然留于都城,但他们与部属日益疏远。与此同时,右贤王刘豹居守边域外,部落兵力极为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这是我们不能不防备的。听说刘豹手下有人叛变,应当就势将其分割成两个国家,以便削弱刘豹的势力。

    建安初,右贤王去卑侍卫汉献帝,拒收李傕、郭汜,车驾还洛阳,然后归国。他的功绩在前代颇为显赫。

    但是他的后代未能继承他的遗业,应当给他加封显号,让他们居守雁门,远离国土,以此削弱敌势,让他们羡慕并企求也立有先辈功勋,为国效命。这是保卫边疆的长远大计。”

    邓艾还说:“凡羌胡与汉民同居一处的,应当渐渐将他们分离,使居编民之外,得以尊崇分辨廉耻的教义,堵塞犯法作乱者的路径。”

    大将军司马师新出任辅佐政事,对邓艾的建议多所采纳实行。

    不久,邓艾改任汝南太守,到任后,访求过去厚待自己的同郡长者,可惜长者已死,于是派官吏前去祭祀,对其家厚加赏赐。

    邓艾每到一地,就提倡垦荒,发展生产,史书上说:“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由此可见,他在这方面是做得很有成效的。

    嘉平五年二月,吴太傅诸葛恪取得东兴之战胜利后,恃功轻敌,不顾群臣劝阻,再次兴师攻魏。

    围合肥新城,久攻不下,被迫退归。

    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死,旧大臣不归顺新朝。东吴著名的宗族大姓都有自己的地方武装,凭借武力,倚仗权势,完全可以独霸一方。

    诸葛恪刚刚把持朝政,国内没有众所期望的君主,他不考虑如何安抚上下,以便稳定政权。

    却对外频繁用武,虐待自己的人民,以全国的军力攻打合肥这座坚固的城池,死者不下数万,大败而归,这是诸葛恪自取灭亡的末日。

    从前,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曾得到各自国家君主的重用。君主死,他们自己也就末日临头了。

    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远远不能和上述四位贤能之士相比。但是他又不慎重考虑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其自取败亡,为期已经不远了。”

    不久,邓艾迁升兖州刺史,加振威将军。

    他看到有些地方宫不重视农业生产,专事交游请托,作风浮华不实,又上书建议说:

    “一个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