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轮回闯末世 >

第205章

轮回闯末世-第205章

小说: 轮回闯末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了个损人不利己,不但和堂兄袁绍反目成仇,又同近邻刘表翻了脸。树敌过多过快,是袁术的一大败笔。

    因此,袁术在投靠袁绍的半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截杀。

    一路如丧家犬般逃到江亭,已经弹尽粮绝,只剩下麦屑三十斛,“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

    一代枭雄,沦落至此。袁术坐在床上叹息良久,最后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

    这时,离他称帝还不到两年。搞笑的是,袁术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皇帝封号,连史书都不予承认。

    史书称其为:“僣号”。意思是篡位,非法的。

    本章完

第331章 强势的诸葛家族(一)() 
宁凡眼见吕素素喜欢世家大族这个话题,故而顺应其心,紧接着讲下去。

    他道:

    “如果说四世三公的袁家,乃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最为强大的家族;那么诸葛家便是横亘在整个三国时代的超级大家族!”

    与袁家在东汉末年势力遍布大半天下类似,在三国时代,诸葛家族也是在魏蜀吴三国权倾朝野。

    三国大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也就是说,我诸葛亮出身低微,是南阳的一个普通农民,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压根就没想过拜官封侯。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三国历史,易小川和宁凡都十分喜爱,曾经讨论了好几年,为吕素素所熟知。

    那么,三国哪个家族最显赫呢?是荀家?王家?夏侯家?陆家?都不是。

    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是诸葛家。

    为什么诸葛家能比其他家族更牛?因为诸葛家是所有显赫家族里面,唯一能在魏、蜀、吴三个国家都掌握军政大权的家族。

    《世说新语》载: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是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三国,世人以龙、虎、狗譬喻其才能人品。

    “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的为人事迹,老幼妇孺皆知。而他的大哥诸葛瑾、从弟诸葛诞,虽然知名度不高,也是地位显赫,是两个国家的支柱。

    一家三兄弟,分辅魏蜀吴;既有血缘亲情,又限囿于政治对立。如此乱世奇景,在炎黄历史上难得一见。

    据记载,诸葛亮出生在琅邪郡的一个官吏之家,当时的诸葛氏为本地的名门望族,他父亲还曾做过泰山郡丞。

    由于父母早逝,诸葛亮和弟弟就投靠了叔叔诸葛玄,而此时的诸葛玄是豫章太守,绝不是普通人。

    后来,诸葛玄投奔了荆州的刘表,诸葛亮也被带到了荆州之地。

    诸葛玄病逝后,其家族已没有往昔的风光,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就跑到南阳耕地去了。

    作为名门望族出身的诸葛亮,虽然暂时成为平民,但内心仍有不甘,一直等待着机会,以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不仅诸葛亮,他的哥哥诸葛瑾及堂弟诸葛诞也都非常有才。

    为了能够重振家族之繁荣,他们三人并没有一起辅佐某人,而是分别选择了自己的主公。

    其中,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西蜀“龙才”诸葛亮;诸葛瑾投靠东吴,东吴“虎才”诸葛瑾;曹魏忠臣诸葛诞,中州“狗才”诸葛诞。

    诸葛亮在南阳耕地时,就学会了自我营销,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还结交了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徐庶等人。

    后经过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中,诸葛亮觉得刘备很有诚意,是一位能成大事的人,就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出山辅佐刘备。

    诸葛亮的智谋很快征服了刘备,令刘备对他言听计从,这也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对刘备忠心耿耿,并辅佐他开创了蜀汉之基业。

    最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成为历代忠臣之楷模,为后人所敬仰。

    世说新语中,称其为西蜀“龙才”诸葛亮。

    话说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均投奔刘表,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没有了依靠,诸葛亮兄弟只能回到乡下,一面耕田种地,一面读书。

    诸葛亮与襄阳名士多有交往,经常自比管仲、乐毅,了解他的人深信不疑。

    当时刘备驻屯新野,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说:“即是人才,你带他来。”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求见他,不能随便呼唤来。”

    于是,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隆中对”的传奇故事。曹操南征,刘备狼狈南逃。

    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出使东吴,以三寸不烂之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兵抗曹。

    于是,才有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诸葛亮为刘备谋得一容身之地,以及喘气的机会。

    之后刘备利用刘璋的暗弱轻信,带兵进入益州平乱,最终霸占益州。

    曹丕篡位之后,群臣拥戴刘备称帝,承汉之嗣。自此,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一如诸葛亮“隆中对”所谋划。

    诸葛亮进位丞相。刘备每次出征,都留诸葛亮镇守后方,粮食兵力供应从没缺少。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文武政事无大小,皆由其裁决。蜀国在诸葛亮治理下,政治修明,民益国饶。遂治戎降武,意在伐魏。

    诸葛亮以蜀汉为汉代传嗣之正统,恢复中原、统一华夏为他毕生愿望。

    在生命的最后七年,诸葛亮六次北伐,企图消灭曹魏反叛力量。数次北伐都有斩获,然始终不能在关中站稳脚跟。

    希望像刘邦韩信一样暗度陈仓,出关中而平定天下,成为不可实现的梦想。司马懿老谋深算,跟诸葛亮对峙数年,皆采取被动守势。

    诸葛亮病死军中,全军而退,司马懿视察他行营布阵旧址,赞叹说:“真乃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刘备的女婿,官至尚书。司马氏伐蜀,邓艾奇兵直扑益州,诸葛瞻带领首都最后的军队出城抵抗。

    邓艾以王爵诱降,诸葛瞻大怒,斩了来使,与之大战,兵败身死。诸葛瞻的小儿子诸葛京在蜀国灭亡后,移居河内郡。诸葛亮血脉保存。

    诸葛亮因为之前没有生儿子,大哥诸葛瑾把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他。后来诸葛恪三族被灭,诸葛亮又生了后代,就把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过继回大哥,以传承其香火。

    以上,仅仅是诸葛亮一人的能量,在蜀汉朝廷呼风唤雨。

    他的两位兄弟,诸葛瑾与诸葛诞,也在东吴和曹魏有着各自的权势。

    首先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诸葛瑾。

    诸葛瑾投靠东吴,为孙吴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三人中最早接触权力的。

    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的大哥,比诸葛亮大七岁。21岁时,诸葛瑾居家东渡,与当地名人张承、步骘等人关系相当铁。

    后经人推荐,被东吴之主孙权所赏识,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后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官至东吴大将军。

    本章完

第332章 强势的诸葛家族(二)() 
关于诸葛家族的权势,吕素素颇为感兴趣。

    宁凡也想要看看,自己能不能造出一位女帝出来,故而,将诸葛家族权倾朝野,称霸魏蜀吴三国时代的事情继续讲解。

    孙刘联盟之所以能够建立,与诸葛瑾和鲁肃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诸葛瑾对东吴忠心耿耿。

    但毕竟他兄弟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很多事情还都要避嫌。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守白帝城,诸葛瑾奉命前来讲和,刘备无奈而答应。

    孙权对诸葛瑾相当信任,并说过这样的话:

    “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41年,诸葛瑾病逝,享年68岁。

    世说新语中,东吴“虎才”诸葛瑾,几乎与“江表十二虎臣”并列。

    诸葛氏原籍山东琅琊郡,祖先诸葛丰当过汉朝司隶校尉。诸葛珪为太山郡丞,生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

    汉末天下大乱,诸葛三兄弟随叔父诸葛玄南下。诸葛玄被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后来中央用朱皓取代诸葛玄。

    诸葛玄和荆州刘表有旧交情,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均去投靠他。而成年的诸葛瑾,独自来到江东。

    诸葛瑾在江东认识孙权的姐夫,为其所赏识,推荐给孙权。孙权非常器重诸葛瑾,把他和鲁肃当上宾对待。

    后来孙权任命他为长史,长期在孙权左右参谋。诸葛瑾善于揣摩孙权心理,对上劝谏很有技巧。

    孙权对下级的意见、对奖惩的决定,诸葛瑾有不同意的,大多通过旁敲侧击、譬喻暗示等方法讽谏,孙权最后都采纳他的意见。

    赤壁之战前,刘备派遣诸葛亮到东吴商议联兵抗曹。

    孙权钦仰诸葛亮风采,对诸葛瑾说:“你们俩是兄弟,弟弟跟随大哥,天经地义,不如把他留下?”

    诸葛瑾说:“弟弟投效他人,名分已定,按义理不能怀有二心。他不留在这里,就像我不会离开一样。”

    后来吴蜀交战,诸葛瑾讨伐关羽。有风言谣传诸葛瑾暗通蜀国,孙权说:“我与诸葛瑾有生死不变的盟誓,他不会辜负我,就如我不会辜负他一样。”

    孙权称帝后,诸葛瑾以宣城侯进位大将军,备极荣宠。诸葛瑾去世的时候六十四岁。

    他的儿子诸葛恪在东吴享有盛名,收服丹阳山民立有功勋,被封为都乡侯、威北将军。

    孙权病重,召诸葛恪回京,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受命辅佐幼帝。诸葛恪与中书令孙弘不和,各怀鬼胎。

    诸葛恪假装请孙弘议事,在坐席上把他杀害,由是大权独揽。

    诸葛恪辅政之后,在魏国境内修筑堤坝,魏国兴兵来犯。诸葛恪率军四万援助,与从叔诸葛诞交锋,大败魏军,斩获万余人。

    大胜之后,诸葛恪益发骄傲自得、跋扈专政。以为天命在己,不顾朝臣反对,兴二十万军民讨伐魏国。

    无奈战术失策,围城久攻不下,又遭遇病疫,士兵死伤惨重。诸葛恪没有汲取教训,以刑威恐吓文臣武将,休兵没多久又谋划北伐。

    因屡次兴兵,出师无功,民怨沸腾。孙峻和孙亮密谋,诬陷诸葛恪谋反,骗他入宫,在宴席之中乱刀杀死。

    诸葛家势败,三族之内被逮捕诛杀,无一人得免。

    之后,便是三兄弟中的曹魏忠臣诸葛诞。

    诸葛诞,字公休,诸葛亮的堂弟,从小聪明过人,与与夏侯玄、邓飏、田畴四人为四聪。

    在诸葛亮和诸葛瑾分别选择刘备和孙权后,诸葛诞却选择了投靠曹魏。

    曾任尚书郎、荥阳县令、吏部郎、御史中丞尚书等职,并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

    司马家族篡权后,诸葛诞非常愤怒,但他一直强忍着。

    在好友邓飏、夏侯玄等先后被诛杀,以及王凌和毌丘俭亦被夷灭三族后。

    诸葛瑾认为不能坐以待毙,就举兵讨伐司马昭,但因寡不敌众兵败被杀,并被诛灭三族,下场相当凄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