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轮回闯末世 >

第200章

轮回闯末世-第200章

小说: 轮回闯末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忍不了了,于是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骂司马懿是女人。

    司马懿本人不在意,没想到官兵群情激奋要求出兵。于是便暗中派人告诉求助皇帝。魏明帝曹叡便派人到军营中下诏,出战者斩。诸葛亮的计划又泡汤了。

    后来,诸葛亮再一次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却问起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

    使者说:“饮食大约三四升。”

    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

    看似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却已猜到,事必躬亲却有心思忧虑的诸葛亮将要死了。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自此,直到司马懿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出兵统一全国,期间几十年后魏蜀吴没有大规模的征战了。

    司马懿家族遗传的狠毒。

    司马懿是一个十分狠毒的人,这点子狠毒家族遗传: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狠毒至极的人。

    老司马家族的狠毒不是盖的;司马懿曾经干过一件事,让天下人都领略了一把他的狠毒238年,割据辽东公的孙渊来犯魏国,司马懿纵兵击败他,并将他斩杀。

    然后攻占领了辽东。这时,他竟然下命令将辽东男子年十五已上全部杀掉,就这样,他硬是杀掉了七千余人!

    249年,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魏国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事件。

    之后把曹爽桓范等人都逮捕入狱,全都被诛灭三族。所牵连者达五千余人!

    司马懿狠,老婆也狠。

    司马懿狠毒,他俩儿子也狠毒,这都不稀奇,毕竟嘛,玩政治的嘛。可谁能想到,他老婆也狠毒!真可谓一家子狠毒!

    他老婆曾干过一件事,话说当年司马懿为了逃避曹操的征辟,就在家里假装中风。

    这天,司马懿在院子里晒书,不料突降暴雨。那司马懿可是嗜书如命呀!

    本能地自己起来收书,却没想到这个过程被家里一个婢女看到了装病欺骗曹操这要是传出去,那是死罪呀!

    张春华女士唯恐这件事走漏消息惹来杀身大祸,竟然亲手杀死了这个婢女。

    是何许人也?好色!这点也是遗传的。据说他的孙子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因为嫔妃太多,不知晚上挑谁侍寝你,居然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羊来着自己的车,走到谁宫里就与谁亲近!

    这司马懿也不例外!偏偏自己的原配老婆张春华很丑,司马懿不喜欢她。

    有一天司马懿病了,张春华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来见司马懿,司马懿竟然骂道:

    “老东西,谁叫你来看我了?”

    张女士不由得既惭愧又伤心又怨恨又生气,竟然决心绝食自杀。

    这是本来正合老头子的意,谁承想,他的宝贝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竟然也加入抗议队伍集体宣布绝食。

    司马懿听说后大惊失色,连忙就自己喜新厌旧的严重错误行为向老婆正式道歉并作出深刻检讨,并坚决保证,就算在柏夫人那里彩旗飘飘,也务必保证在张女士这里红旗不倒。

    你道他认识到错误了?哼哼,根本没有!有时候老司马对别人说:“其实我家这黄脸婆要是饿死了一点都不可惜,我只不过是害怕我的两个宝贝儿子饿死罢了!”

    古人讲:脏糠之妻不下堂!能对老婆下如此毒口的,司马懿当真狠毒!

    251年八月,这一年司马懿73岁,一代枭雄司马懿总算要走向了生命的结尾。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三国浊世之中能活到这个岁数,现已是屈指可数了。不管是旧日的恩人仍是曾经的对手,许多都现已离他先去了。

    现在放眼魏国乃至全全国现已没有人再是他的对手了,临死之前魏国的军政大权都在自个手上,司马懿总算说出了他离开人世之前终究的言语。

    据史书记载,司马懿在临死之前将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叫到床前对他们提到:

    “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吾死以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神州,慎之!慎之!”

    大约意思即是我在魏国当官多年,现在当官做到了太傅这个方位,位极人臣,方位现已够高的了。

    大家都置疑我对魏国不忠诚,我常常因而感到惊骇,我死以后,你们兄弟二人要将国家治理好,辅佐皇帝平定全国,一定要非常当心。

    讲到这里,吕素素突然“噗呲”一声笑出来,道:

    “公子,你讲了这许多司马懿的事情,却是前后不一啊!”

    宁凡面色一窘,吕素素说的很对,为了哄好她,宁凡可是搜肠刮肚,胡编乱造了许多情节。

    算了,也值得,只要吕素素不再伤心便好。

    宁凡看着吕素素姣好的容颜,心中默默道。

    本章完

第323章 刘焉() 
吕素素不再回想姐姐吕雉,心情渐渐恢复平缓,令宁凡松了口气。

    但这时,就是女人发挥自己特权的时候了。

    她央求地看向宁凡,道:

    “我还要听故事。”

    宁凡为难了,一时半会让他继续讲谁的故事去,刚才的故事已经讲了好长时间,别人都去吃饭了。

    虽然现如今他和吕素素都是服用过长生药的人物,实力武道金丹级别,一个月不吃饭都没什么事情,但是饿啊!

    但宁凡知道,和女人是万万不能讲道理的,只能顺应她们的要求。

    因此,只好绞尽脑汁去找话题。

    他们现在在陆家,这是一个世家豪门,此次黄巾之乱,让他们这类家族都看到了天下重新洗牌的契机。

    而这个天下纷争的诸侯割据,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刘焉。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西汉鲁恭王刘余(汉景帝第四子)后裔,汉末群雄之一。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后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

    于是刘焉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

    郄俭为黄巾军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

    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兴平元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卒,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

    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延熹三年,因老师祝恬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

    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中平五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故而向朝廷建议说:

    “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

    因为道路不通,刘焉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郤俭已被黄巾军首领马相等杀死,但是刚称帝的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

    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县。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

    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内心别有图谋。

    “五斗米道”首领张鲁的母亲长相美丽,加上懂得神鬼邪说,和刘焉家有往来,刘焉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

    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进攻汉中郡,杀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

    刘张两家由此结怨。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他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天下诸侯讨伐权臣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

    犍为郡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有功的贾龙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起兵反对刘焉,赵谦又奉命率军进益州,但是因贾龙等被刘焉击杀,于是撤军。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

    这支军力虽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为刘璋继任后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力量。

    初平二年,刘焉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

    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

    此后,刘焉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刘焉趁机将其留下。

    兴平元年,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与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

    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议郎庞羲送刘焉的孙辈入蜀免受牵连。

    此时绵竹发生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受其害。

    刘焉不得已迁州治到成都。因为伤心死去的两个儿子,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说起东汉末年的大乱,一般人总会想到董卓。

    确实,董卓入京,废立汉帝,是东汉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事件。

    天下诸侯通过董卓,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是像董卓一样没有名位,没有出身,甚至是没有足够的智慧的人。

    只要有权力,有军队,那就可以宰割天下。

    可是,导致东汉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说是汉代的各种制度,比如刘秀建国之初对各路豪强的羁縻政策,就为东汉末年诸侯林立埋下了祸根。

    还有后来的宦官专权,外戚专权等等,都是重要原因。

    不过说到东汉末年的乱国奸贼,除了董卓,其实还有两个人不能忽略:袁绍和刘焉。

    简单来说,正是由于刘焉的进言,朝廷设立了军权政权合一的州牧一职,成为凌驾于各县令郡守甚至刺史之上的官员。

    从此之后,各地州牧开始可以自行掌控一方的财政赋税乃至招兵买马等各项事务。

    和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不同,刘焉的身世很清楚,是汉代鲁恭王之后,在东汉章帝年间因为封在竟陵。

    于是在当地落户,可以说,谱系的传承非常清楚,是公众认同的大汉皇族。

    并且,刘焉的家底还算不错,在汉桓帝时代还曾经以皇族的身份担任中郎,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

    可是,毕竟刘焉的家世已经没落,虽然比刘备要强几分,可是比起当朝的那些贵戚,又不知道零落多少。

    本章完

第324章 废史立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