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轮回闯末世 >

第191章

轮回闯末世-第191章

小说: 轮回闯末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壁之战,孙吴兵出的更多,力气也出的更大,但最后的胜利果实,刘备却想要分大头。

    他不仅趁着周瑜与曹仁在江陵硬拼之时,派兵迅速拿下了荆州南方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而且转过头又觊觎起了周瑜拼死打下的江陵乃至整个南郡。

    原来,荆州虽然地域广阔,但大部分人口还是在北部的南阳、南郡和江夏三郡,南阳在曹操手里就别想了。

    江夏在孙策时期就是东吴的基本盘那也就别想了,只有荆州的中心南郡,刘备想要试试看,能不能厚着脸皮分一杯羹呢?

    而孙权也不愧为一代枭雄,为了联刘抗曹,居然忍住了想抽刘备厚脸皮的冲动。

    竟真的把长江以南的半个南郡双手奉上,并将自己的亲妹妹也嫁给了这几乎能做他们父亲的刘备。

    原来,就在这一年,刘备的嫡妻甘夫人刚去世了,正所谓“升官发财死老婆”。

    孙权想着刘备年纪也不小了,妹妹年轻貌美,定能给刘皇叔一个幸福晚年最美夕阳红。

    没想到吧,孙权赔了夫人与半个南郡,这是他主动的,是他自愿的。

    宁凡暗自感叹,这就是枭雄与凡人之间的差距,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

    那半个南郡,就当是嫁妹的嫁妆吧,等北方的威胁小了,咱再加倍要回来!

    看来,这孙权才是玩斗地主的行家呀,他心里很清楚,这种游戏必须两个农民才能打得过地主,一个农民再强也不行。

    而刘备正是深知这一点,仗着孙权暂时还得靠自己,所以得寸进尺、又提出要接替刚病死的刘琦督领荆州牧。

    并还想从孙权这里再赖一点儿地盘,“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从权借荆州数郡。”

    气的周瑜火冒三丈,心说我花了一年多时间与曹仁硬拼,亲冒矢石还中了一箭,才好不容易拿下江陵这一片地方,你刘备居然好意思开这个口?

    于是,周瑜等主战派都劝孙权干脆趁此机会,扣下这个不要脸的大耳贼软禁起来。

    但孙权权衡利弊之后,终于还是忍痛割爱,把江陵及长江以北的半个南郡也给了刘备。

    没多久,周瑜便因箭伤加重病逝了。

    且不说这周瑜之死到底有没有疑团,单单只说当时孙权面对的局势。

    周瑜死后,东吴鹰派没了主心骨,鸽派的鲁肃上台主政,孙刘联盟于是变得愈发稳固了。

    其实孙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把南郡借给刘备,则长江西线就变成了刘备主抗曹操,这样他就可以躲在后面从容经略交州了。

    建安十五年,孙权以鄱阳太守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军进入岭南,杀死苍梧太守吴巨(吴巨向为刘备盟友,步骘竟得以杀之,显然孙刘之间已有默契)。

    威震五岭,交州豪强士燮乃宣布归附,并将儿子送往吴国为质。

    北方战乱之后,大量百姓南迁,特别是交州,又没经过战乱,这可是一片沃土。

    所以说孙权可不是那傻傻的老好人,以一个南郡换取一个交州,且在舆论上占据了高点,孙权这笔生意做得只赚不赔。

    另外一边,当曹操听说了孙刘这笔生意之后,惊得落笔于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段时间,他也曾分别写信给刘备、孙权挑拨离间,并多派间谍活动,希望能拆散对方,但都没能成功。

    如今孙刘联盟感情正欢,看来短期内是难以奏效了,如今之计,不如转换跑道,向西攻略,去跟马超韩遂这帮西北汉子玩玩儿。

    若能再趁势拿下汉中、益州,从长江上游威胁孙刘,则可尽数挽回赤壁颓势。

    孙权审时度势,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政治中心。

    建安十六年,他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又在石头山建石头城。

    次年改秣陵为建业。

    黄初二年,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为便于指挥对蜀作战,又以荆州的鄂城为政治中心,改称武/昌。

    黄龙元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

    同年九月,又将都城自武?昌迁回“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建业。

    这样,孙权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

    孙权规划并建造了建业都城,城周二十里十九步。

    建业城中建有壮丽的宫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头城、丹阳郡城,还有人口集中和商业繁荣的市场。

    孙权创建的建业成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为日后南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宁凡总结一番,这孙权不愧是玩政治的高手。

    如果曹操没死,他估计就会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吴王,没有一点争夺中原之心。

    可是曹操一死,曹丕上位,威望不足,太心急,一上来就逼迫汉献帝让位,自己称帝。

    然后刘备不服气,也称帝。

    孙权在观察七八年之后,看刘备的蜀汉还好好的,便也有了称帝的心思。

    能屈能伸,玩得很溜。

    本章完

第308章 孙权的自知之明() 
说起孙权的政治手段,宁凡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以战促和,逼迫曹操代表的大汉王朝中枢,认可他的合法割据地位”。

    宁凡认为,孙权很有自知之明,能够很好地认知自己的地位条件,他知道自己不具备称霸中原的条件,人口太少。

    故而,他从来采取的大战略,就是“守”之一字。

    世人以为孙权只是继承父兄基业的二世祖,只知道守土不会扩张。

    那才是对这个先后在赤壁、夷陵两大战役,大败当世两雄曹操、刘备的一代枭雄的极大误解。

    孙策死时,庐江郡脱离,孙氏治下只剩四郡之地(丹阳、吴郡、豫章、会稽)。

    而孙权历经二十年时间,将地盘扩张到了扬州、荆州、交州三个州,总计二十余郡。

    当时江东地区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不具备以此为根基,去统一天下的条件。

    宁凡十分清楚,在这古代冷兵器战斗时代,人口才是决定性因素。

    彼时,大汉王朝的人口密度分布,是这样的。

    益州精华首为蜀郡,次广汉;荆州精华首为南阳,次为南郡。

    扬州精华为淮南的九江、六安(东汉合并入九江),次为庐江。

    也只有这几个州郡的户口数和繁华程度,能勉强和中原各州郡相比。

    而东吴的基本领土,是江南的吴、丹阳、会稽、豫章四郡,还有个庐陵,是从豫章郡分治出来的,而庐江郡只得了沿江一小块。

    至于今天的闽南省一带,当时只在会稽郡下设置了一个建安县,根本就是力量真空。

    孙权即位时的这些地盘,也就和益州的巴郡、汉中;荆州的荆南诸郡一样,看着地方大而已。

    以人口和开发度而论,也就比南中、岭南这些蛮荒之地强得有限,和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决不可同日而语。

    这还不算,在曹魏和东吴的常年战争中,曹操下令把原本繁华的淮南地区,彻底搬空成了无人区,一如他们对付蜀国,搬空汉中郡一样。

    所以,作为一个精明的现实主义者,比之从贫瘠的江东去幻想如何征服整个天下这种雄(好)心(高)壮(骛)志(远)。

    孙权的选择当然是脚踏实地,尽可能多地扩大领土。事实上他已经做得足够成功。

    很多人先入为主地接受了“三分天下曹孙刘”,将孙权当成定要和曹操、刘备逐鹿天下的对手。

    所以当然觉得他的行事作风,毫无争夺天下之志,令人失望。

    岂不知相比衣带诏、斩车胄后,刘备和曹操已是不死不休;孙权和曹操从来并无不可解的利害冲突。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是否真有立刻以武力征服江东的计划?只怕未必。他连荆州也才刚刚到手,远谈不上统治巩固。

    因此《程昱传》表彰他有认为孙权联合刘备反曹的先见之明,亦等于说曹营其他智者,包括荀彧荀攸在内,包括曹操本人在内。

    都认为孙权会和公孙康杀二袁一样,杀了刘备这个头号反贼,献其首以归附中枢,才对此盲目乐观。

    关于公孙康的事件,史书这样记载:

    “尚、熙与乌丸逆军战,败走奔辽东,公孙康诱斩之,送其首……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於国家。”

    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

    “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

    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

    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

    《武帝纪》谈及赤壁之战,之所以只提“与备战”,说白了不过是此时信息不对称。

    曹操只是虚言恫吓,没有当真以孙权为对手,还以为自己仅仅在和刘备军作战。

    因为有之前曹操认可公孙氏割据辽东四郡的先例,扬州菁华之地本在淮南,孙氏占据的江东六郡同样是贫瘠偏远的化外之地。

    如张昭等东吴文臣,会相信孙权表面臣服,绑送刘备或斩其首级给曹操示好,曹操会同样允许孙权名义上归附,合法割据江东,也在情理之中。

    而以一众东吴文臣在历史上的品行,若单凭鲁肃一面之辞,便以为他们都是只顾个人功名利禄之徒,不惜卖主之人,不免失之片面。

    莫忘孙策托孤时遗训,同样是嘱托张昭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归附中枢,争天下野心自此而止,只要能保孙氏一门子弟平安,才是孙策临终时最看重的。

    所以曹操赤壁战后的后悔,正是没想到孙权是吃软不吃硬的人,虚言恫吓“会猎江东”,却起了反作用。

    其后曹操主力和孙权纠缠十年,在淮南地区多次大战,对双方都是得不偿失,反让刘备趁机西进做大。

    等到曹操一旦放弃武力统一计划,同意认可孙权割据江南(荆州牧),封高官(骠骑将军)赐显爵(南昌侯),孙权就求之不得,上表称臣了。

    之前孙权联合刘备的十年反曹战争,不如说也正为以战促和,逼迫曹操代表的大汉王朝中枢,认可他的合法割据地位的因素更大。

    整个孙权统治时期,不断派出海船去台湾、去海南、去东南亚,首要目的都是为了搜刮人口。

    几乎每个东吴将领的个人传记,都在拼命打山越,无非就是抓野人也掠夺人口。

    这场对山越战争持续数十年,最后初步解决问题的诸葛恪,三年时间收服四十万山越,得四万甲兵。

    孙权大喜过望,临终前立他为首席托孤大臣,以赏其功。

    所以:当任何君主的领地一大半还都是野人和荒地的时候,他也会对外出扩张兴趣乏乏。

    至于如何一统天下,孙权表示呵呵呵,今天天气真好。

    人家的本职工作,明明就是地盘大一点是一点,割据长一年是一年的军阀呀。

    由结果推及过程,宁凡大概认为。

    这孙权,估计在一开始上位的时候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毕竟,孙策就很好的留下遗言。

    开疆拓土,逐鹿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