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步步惊唐 >

第41章

步步惊唐-第41章

小说: 步步惊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寅像是没有听到似的,许久没说话,仍然保持着同一个姿势。

    赵上益再拜道:“崔明府,舍弟的坐骑受惊,以至于与衙门里的几个官差起了一些误会,加上那李昂言语之间辱及某兄弟二人,是以起了些冲突,误伤了一名捕快,还望明府见谅。”

    “见谅?”崔寅仍然未转身,而是转而走上台阶,微扬衣摆,转身坐在了公堂的案桌后。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你赵上益好大胆子,一到火井,便公然打伤本官手下的公差,真是胆大包天!”等坐稳后,崔寅这才悠悠道。

    崔寅说话带着很重的鲁地口音,不过这无损于他的官威。

    赵上益连忙递上一张贴子道:“舍弟失手伤及一名捕快,实非有心。这是赔给捕快的一点医药费,还望明府饶恕舍弟这一回。”

    崔寅接过赵上益递上的贴子看了看,这贴子不是普通的谒贴,而是柜坊的存票。

    自开元以来,大唐国强民富,商品经济日渐发达,在各个城市中催生了许多替别人保管银钱的商户,称之为柜坊。

    存钱在柜坊不仅没有利息,存放者还要向柜坊缴纳租金。但柜坊的存在使得生意人不必携带的铜钱,方便了远方客商的贸易活动,因此随着开元盛世的到来,各地的柜坊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存款人需用钱银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提取。赵上益递给崔寅的,正是这样的贴子。

    崔寅看了上面的数字,神色稍霁。

    赵上益趁热打铁道:“明府,李昂此人十分奸滑狡诈。此番城门冲突,皆因其而起,正是他挑起舍弟与几个捕快的误会,才会如此。且李昂实与方家为一体………”

    “这何须你说。”崔寅早就听过李昂的大名,在火井县,李昂的名声可比他这个县令响亮多了,上次卖柴,他还以为是有人造反了呢。

    “如此奸邪之辈,到处挑拨离间,惹事生非,明府何不将其捉拿治罪?”

    崔寅点了点头,二月二十四那夜,十里八乡的人赶去螳螂坳卖柴,城外火光冲天、人声鼎沸,把他这个县令在床上吓得“一泄如注”,心里对李昂本就有怨气,早就想找机会收拾收拾李昂。

    ***

    火井县衙门外看热闹的人逐渐散去,李昂见赵上益得以登堂入室,强烈的危机感顿时充斥了心头。

    他拉住成管说道:“成大哥,赵家兄弟二人我非常了解,一向是睚眦必报。这次赵上臣被打得不轻,一旦让他和崔县令勾搭上,咱们哥几个可就大难临头了。实在不行,我还可以一走了之,我只是担心成大哥你们拖家带口的,想走都走不了啊。”

    痛打赵上臣,就是成管带头的,见赵上益能直入二堂,他岂能不紧张。“李郎君,如今该如何是好?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成大哥,我李昂与成大哥你们相识一场,绝对不会在这危难之际,丢下各位不管。成大哥,我这有两策,只要你们照此施为,我保证不但能还你们一个公道,而且能让赵家灰头土脸地滚出火井县。”

    成管连忙问道:“李郎君有何良策?快快请说。”

    “成大哥请附耳过来。”

    李昂与成管耳语了须臾,成管一脸惊诧地问道:“李郎君,这些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如果是假的,我拿到你们崔县令面前招摇撞骗,岂不是找死吗?”

    成管躬身拜道:“成某恭敬不如从命,一定按李郎君所言办妥。”

    成管匆匆离开后,李昂望向伍轩道:“南门,得先委曲你一下了。”

    “老板,要我做什么,你说吧。”

    “你扮回我初见你时的乞丐模样,在火井弄出点大动静来,立即去办。”

    “老板,没问题。”

    ***

    崔寅是文官,别说让他去抓人了他抓只鸡都难。当然,青楼的特种战斗鸡除外。所以,要抓李昂这样的奸诈之徒,最终还得让手下的捕快去。

    第一天派去的捕快回报:“李昂此人突然销声匿迹,螳螂坳。”

    “嗯,李昂不是进城了吗,你们跑去螳螂坳怎么找得着人?蠢材!通通都是蠢材,快去城里找!”

    第二天派去的捕快回报:“按照明府您的吩咐,今日我们重点城内,还是没有找到李昂……明府您息怒,息怒……。小的已经打听到李昂的踪迹了,他回螳螂坳去了。”

    “既然知道了李昂的行踪,还不快去把人捉拿归案,蠢材!怎么个个都是蠢材!这样的小事,还要本官手把手地教你们不成?滚!快滚!”

    捕快们只得连夜出城,到了螳螂坳。李昂已经好吃好喝地准备着,大伙开了个篝火派对,吃到大半夜才睡下。

    第二天,成管等人到中午才回到火井县城,等得满肚子火的崔寅见成管等人还是空手进衙门,不禁勃然大怒,劈头盖脸骂道:“成管!某看你这捕头是不想干了!说,你们是不是故意包庇着李昂?今日本官倒要看看,谁敢这般无法无天,来人,先把成管拿下……”

    崔寅像头暴怒的公牛,摆足了官威,结果最后根本没人动。王端被赵上臣当众斩伤手臂,崔寅给了一百文钱,就打发了,这一百文钱还不够医药费呢。

    正所谓兔死狐悲,崔寅牺牲他们而就赵家,这让每个捕快都很寒心,如今再有捕头成管的组织,有李昂在背后的财力输送,大家异常的齐心。

    崔寅见没有一个人动弹,更加暴跳如雷。

    成管上前小声说道:“明府,某有话想跟明府说!”

    “你!你还有何话好说!”

    “明府,某得到一个消息,赵上臣在城中极乐楼跟楼中的姑娘说,这次一定要借明府您的手,把李昂除掉……。”

    “此事当真?”崔寅压住怒火,不动声色地问道,如果赵上臣真的在青楼姑娘面前说这样的话,那着实该死。

    “明府若不信,可叫赵上臣来问问,也可叫极乐楼的青青姑娘来问问,赵上臣还说……”

    “哼,他还说什么?”

    “他说……李昂身上有一个玉扳指,和一刀刻着吐蕃文的金刀。不久前李昂自吐蕃返回,野戎城的边军误以为李昂吐蕃奸细,校尉俞守忠看了李昂身上搜出来的玉扳指后,大惊失色,亲自将李昂恭送到了营门。”

    “说,说。”崔寅听了这些,表面不动声色,心却提了起来。

    “犀浦方家曾将赵家告上公堂,赵上臣曾威胁李昂上堂做证,以便让其父亲脱罪。李昂不屑为之,因而起了冲突。赵上臣曾打上门去,李昂,赵上臣对其寄居的华家老少多有欺辱,李昂随后一人找上门去,扇得赵上臣满脸瘀肿,赵上益知道李昂背景不凡,不敢明着得罪,当场抓起两个花瓶往自己头上砸,以求李昂原谅………。。赵家自知动不了李昂,便想借刀杀人府君你来做这个冤大头……。”

    “哼!”

    “明府,某这些话,可不曾有一句虚言。明府如若不信,可让那赵上臣来,某愿当着明府的面,与之对证。”

    成管敢于与赵上臣当面对证,这不免让崔寅觉得他的话多了三分可信度,如果事情真如成管所说,那么赵家简直是该死!

    *********************

    PS:各位亲,点击一下页面的“加入”,把本书加入你们的,这样不但能给我一个收藏,提高成绩,同时你们也能及时看到更新提醒,求收藏,求!

    1

第0057章 秃鸡方() 
崔寅突然冷冷一笑,说道:“成管,好一张巧嘴,本官差点就相信你了。说!你收了李昂多少好处,如此替他鼓吹。”

    事到如今,成管也豁出去了,不再像以前在崔寅面前那般诚惶诚恐。“崔明府既然不信某的话,不防自己带人去抓李昂。某可以告诉崔明府,李昂如今正在城南的桃花坳赏桃花呢。”

    “哼!成管,你的捕头一职被免去了。”崔寅对成管不屑一顾,转头向其他捕快说道,“现在,谁愿来接替这捕头一职啊,本县每月给他加十文的薪俸。”

    没人吭声,来衙门之前,大家伙一起立过誓,谁要是背叛大家,便是大家的公敌。众目睽睽之下,谁也不敢去接捕头一职。

    古往今来,吏役多数是当地人,而且往往是子承父业,世代为吏。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对各种门门道道更是门儿清。而官员,则多数是他处调来的,人生地不熟,特别是一个刚步入官场的新丁,到任之后,被当地的小吏玩弄于股掌之间已是习以为常的事。

    崔寅虽然不是官场新丁,然而见捕快都同进共退,也不得不暂时做出退让。他缓和了一下神色说道:“王瑞的伤,本官会请郎中妥善医治,至于赵上臣,若查实为有意伤害,本官也定然严惩不怠。现在,崔捕头你带上大伙随本官出城,先把李昂拘拿归案。”

    这回成管倒没有再推托,暗暗一笑,引着崔寅直奔城南的桃花坳而去。

    眼下正值二月底三月初,桃花坳一带上百亩桃花迎风开放,满山烂漫,倒映在清澈的南溪里,引得城中男女老少纷至沓来。

    李昂请来城中几个青楼姑娘,正在南溪边,繁花下,盛情款待一位油头粉面的少年,几位姑娘奏起箫竹,且舞且歌。

    那油头粉面的少年,姓公孙名靖宇,他的父亲乃是当朝吏部侍郎。别看侍郎只是正四品上的官,但因掌着人事大权,相当于掌管着地方官员的生死簿。

    因此公孙靖宇平时在成都横行霸道,只要不太出格,地方官员多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也使得这厮更加肆无忌惮。

    自他“出道”这几年来,只有上次在那乞丐面前丢尽了脸面。昨天他接到消息,打伤他七八个随从的乞丐又在火井出现了,公孙小郎君立马带着三四十人马,急奔火井而来。

    这乞丐没找着,到是“巧遇”了李昂这个恩人。

    “想当初,某威风之时,三朋四友,今天来拜,明天来谢。某身陷危境之时,满城人皆喊打某,杀某,唯有李兄挺身而出,这份情谊某………。喝!”

    “喝!”

    李昂差点没呛死,这份情谊某…。。喝?老子当日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你就这样报答我?

    “公孙贤弟放心喝吧,我已派人全力搜查那乞丐的消息,只要他没有离开火井,用不了多久,必定能把他挖出来公孙贤弟一雪前耻。伍轩,斟酒!”

    伍轩换了一身干净的行头,梳起了髻,就站在李昂身边,公孙靖宇却丝毫不觉。

    “人生得意须尽欢,相逢意气为君饮,公孙贤弟,喝!”

    “咦,李兄还会吟诗?”

    在大唐,诗就像一种神秘的因子深藏在每一个人的血脉里,即便是田间的农夫,也会因为诗而欣然,哪怕听不懂诗句所表达的,但只要你会做诗,都能得到由衷的尊敬。

    公孙靖宇这样的的官宦子弟,更不待言。不管他们平时怎么横行霸道,但终究脱不开这个时代的特性,对诗非常敏感。

    李昂嘿嘿笑道:“这诗就和女人一样,作为男人,岂能不会‘吟’,嘿嘿!”

    “嗯?”公孙靖宇很快反应过来,顿时如遇知音,“嘿嘿……。。李大哥说得太妙了,哈哈哈……。。”

    “公孙贤弟,来,一首好湿,喝!”

    “喝!李大哥,你何时回成都,一定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