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盗墓王之妖塔寻龙 >

第229章

盗墓王之妖塔寻龙-第229章

小说: 盗墓王之妖塔寻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上甚至传说中都大大有名的超级富豪,他所拥有的财富那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但朱元璋只是得到了他一半的钱财,剩余另一半的“遗产”下落无疑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为了保护家族血脉,沈族隐姓埋名,但为了表示不忘祖,沈家定下了一些祖训:如始终居住在一个屯堡里面,供奉“财神”也是由他们兴起的,因为财神即是沈万三,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为了保护其余的家族不受牵连,沈家不与另三家通婚,至于四大家族中第四个姓——张,有可能是张士诚的后代,因为历史记载,沈万三和张士诚过从甚密,并一直庇护着张族后人。

    在中国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中,朱元璋与沈万三的较劲故事可是惟一的一次大政治家与大商人的角斗,最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必然地取得了胜利,有句俗话说的好:“民不与官斗。”其实沈万三的下场早已经注定了。

    我将铁丝从棺缝中塞了进去,开始琢磨里边的棺锁,同时听里边的有没有异常的动静。在我找了几分钟之后,就用莫名其妙地眼神看向了霍羽,这时候他也用同样的眼神看向了我。

    迟疑了一下,我问:“师兄,怎么里边没有棺锁啊?”

    霍羽也不敢肯定,只是微微摇头,毕竟他是卸岭派大师兄,他的一言一行是代表吕天术的,万一结论下错了,那丢的可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脸。

    而我就没有顾忌那么多,毕竟自己是自学成才,代表的紧紧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我就是没有发现里边有棺锁。

    对着胖子一招手,我说:“胖子,你们几个人试试这棺盖能不能抬起来。”

    胖子一脸郁闷地说:“我操,不会吧?小哥,你的意思是说着棺椁里边没有棺锁?这不科学啊!”

    我说:“反正小爷是找不到棺锁,你们试试再说。”

    胖子一点头,然后招呼响马、离魄几个人过来帮忙。一行人抓住棺盖,胖子说道:“胖爷喊一二三,大家一起抬棺盖,要是真的拿的起来,一定要一起放在地上,这种东西我们能不破坏就尽量不要造孽了。”

    说完,胖子就看了我一眼,见我点头,他又环顾其他人,喊道:“一,二,三!”在最后一个数刚一出口,所有人都发力往上抬棺盖,可是他们个个努的脸红脖子粗的,愣是没有把棺盖抬起来。

    胖子摆着手示意其他人散了,对我说:“小哥,看来还是有棺锁,你说会不会又是那种你说的什么十大神锁啊?”

    我摇头说:“如果是十大神锁任何一个,我虽然不一定解的开,但肯定知道是哪一种,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也许是另外一种我们并不知道的情况。”

    胖子一脸无奈地问:“那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

    霍羽说:“墓中三大难题分别是‘找不到’、‘进不去’和‘打不开’,这个沉船葬可是全都站了。”

    我点头说:“是啊,古时候把墓葬放进海里,确实是让人找不到,入口利用了机关,当时的人自然进不去,而现如今我们这些专业的盗墓贼懂风水有潜水设备,才能够找走到这里,可这个打不开真令人头疼。”

    胖子说:“实在不行就用砸的,宝石那么脆一砸就开了。”

    我白了他一眼说:“宝石也是一种石头,它不比石头的坚硬度软,我们又没有破石锤,加上这么瑰丽的一件宝贝,要是被破坏了不是造孽吗?”

    胖子挠着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眼巴巴地看着棺椁却打不开,我知道他心里痒的要命。

    琦夜说:“我来看看是不是运用了机关原来。”说完,她就走上前来研究,而我只能围绕着棺椁多转几圈看看,希望能有什么发现。

    研究了半天,最后我和霍羽确定没有棺锁,而琦夜也说没有机关,一下子事情就陷入了僵局,谁都没有想到我们会卡在这种地方,这将影响了我们提前离开这里的时间。

    我并没有见过宝石棺椁,只能拿石棺做比较。石棺不能用棺钉封棺,只能用一些简单或者的棺锁,可眼前这两口棺椁既没有棺钉,也没有棺锁,就好像棺盖和棺身原本就是一体的一样,只能朝着其他方面考虑。

    我觉得也许是棺底有什么猫腻,就把手电聚成最强的光去照。一红一绿两口宝石棺椁,在手电光下闪烁着非常瑰丽的光芒,折射出的万道彩光仿佛都要晃瞎我的眼睛,让我只能眯着眼睛往下看。

    从棺椁的四周看底部,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只能换成从棺盖从上往下看,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不是棺椁底部,而是一具面目模糊的尸体和大量的陪葬品,几乎都是一个轮廓,所以并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我用手电光一寸寸起寻找着,其实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找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封棺的手法有些蹊跷,甚至蹊跷的地步都到达了离奇和匪夷所思。

    忽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那是在尸体的身上,上面写着些什么,好像是一道符咒一般。

第二百八十一章 符咒() 
看到符咒,我自然会想起“萤火虫”张玲儿(这绰号是胖子起的),第一次看到她拿出符咒捉妖降鬼,我觉得有些可笑,但当她的符咒能束缚粽子的时候,我又是吃惊又是感到她浑身透着一股神秘的感觉。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符咒是道家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黄帝设下的官职祝由,又叫咒由,而符咒的咒语起源于古代巫师祭神时的祝词。

    古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叫:“祝音咒,诅咒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说明最初的咒语就是用语言告诉神明要求惩罚恶人,并向神明发誓,就相当于现在画个圈圈诅咒你一样。

    道家的咒语在东汉时期较为盛行,并且也符有密切的关系,画符时要念咒语,用符时也有咒语,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语。

    咒语成为施法者精诚达意,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保证一切法术的奏效,祈祷时,咒语都是一些赞颂神灵,和祈诉如愿之词。

    治病时,咒语是要求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辞。

    修炼时,咒语多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灵帮助等语。

    道家的咒语每句结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语。

    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解释道:“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说明这句词是从汉代经张天师传下来,要符到就灵验的意思。

    在道士和方士看来,符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所以不是随便可以乱画的,故有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的说法。

    中国古代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灵界)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

    我不管是从一些资料里,还是小说中,加上我亲眼目睹了搬山派张玲儿的手段,知道符咒不仅仅是束缚粽子的一种手段,此外还能招风唤雨、指引方向等等。至于还有什么作用,我只是一个半吊子的卸岭力士,并非搬山道人,所以知道的不是特别的清楚。

    从道士出现的那一刻,其实符咒就随之而来,起初说是道士一种祛病辟邪的法术,因为口中念念有词,当时愚昧的古人觉得这就是天之符咒,最有名的就是“云篆符咒”,据说是用一种只有道士才看得懂的云篆体写出的,一些看不懂又不信的人把这称之为鬼画符,意思只有鬼才能看得懂。

    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等等,就是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足令善男信女们头晕目眩。

    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他们,胖子第一个爬上棺盖仔细去打量,看了几眼就说:“我操,这次没有叫萤火虫,这可是她的拿手好戏。”

    霍羽也看了几眼,摇头表示看不懂,他去另外那个祖母绿棺椁也看了看,发现也同样的符咒,不过细心的他发现这两具尸体上的符咒纹路还是有所不同的。

    琦夜看了一会儿之后,说:“我们四大门派只要搬山派才能看得懂,如果他们来了,或许能避免不少事情,可是现在我们中没有人懂,只能当做是镇压尸体的符咒。”

    响马他们也是各抒己见,连一些传说、传闻和他们各自老家的神神鬼鬼的事情就说了出来,整个主墓室搞得好像菜市场一样,不过这样一闹,倒是让气氛稍微缓解了一些。

    其中离魄说的一个故事颇有启发性。

    在他的老家名叫彩云村的地方,那里比较贫穷落后,但极为信奉一些神灵,传说夜里还有干尸人的经过,所以经常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那大概是离魄四五岁左右,他当时刚刚开始记事,可也不可能记得清那么小的事情,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零星的记忆,后来长大以后还是听家里人说的。

    在当地盛行一个非常有名的门派,叫做茅山派,茅山派演变至今,已经将佛道两家许多东西合为一体,不像当初以道教道术为主,甚至连一些南疆的巫术、蛊术都用在其中。

    那些茅山道士多以符咒以及佛教密宗法器,借助异灵力帮助他们做事。

    一天晚上,离魄和几个同村的玩伴放牛割草回来,老牛在走到村边哞叫不止,传说牛是能够看到鬼怪的,所以在一些捉鬼人士经常用牛眼泪开眼,而当时离魄他们年纪还小,并且没有这个概念,就把牛硬是赶回了村子。

    进了村子之后,离魄和玩伴就各自分开回家,接下来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离魄在村子里走着走着就感觉不对劲了,因为他觉得这个村子太陌生了,这种陌生并不是指建筑和街道,那种陌生是由心而发的。

    离魄虽然疑惑,但还是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可是走了很长一段路之后就发现不对劲,因为他居然在熟悉的村子里边找不到自己的家,当时那么小年纪的离魄自然是吓坏了,就哭喊了起来。

    可是,任凭离魄喊破喉咙,却没有一个人出现,那时候天已经黑了,四周传来一声声类似他哭泣的回声,他死死地趴在老牛的背上,哭着哭着就感觉很累,接着睡着了。

    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们是被村子里边的人找到的,几个孩子都睡在一处荒废了很久的乱葬岗中,但他们的地方并不同,有的在东边有的在北边,只有听话的老牛还卧在他们的身边。

    村民都认为是老牛保护了这几个孩子,所以那些老牛一直等到生老病死,没有人吃它们的肉,要不然就会被整个村子的人辱骂甚至殴打,而这片乱葬岗距离村子也不远,就觉得这里有鬼怪之类,便要请当地的茅山道士来做法驱鬼。

    一老一少两个道士在乱葬岗一看,小道士是大惊失色,老道士也眉头紧锁,说这里阴气太重,夜里会有鬼魅作祟,幸好几个孩子要老牛守护,要不然就会魂离魄散死于非命。

    村长吓得不知所措,问老道士这该如何是好。老道士环顾了四周,说他要做一场法事超度这里的鬼魂,但前提必须用一圈夯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