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盗墓王之妖塔寻龙 >

第213章

盗墓王之妖塔寻龙-第213章

小说: 盗墓王之妖塔寻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电话发短信,很快见到她人的笔迹,只有偶尔必要的时候才能看到。

    霍羽也发现了这个记号,他只是看了一眼,便指了指隧道底部的那么一面墙,我们一行人就围了过去,前期试着想要将石头抬起来,可是我们用了非常大的力气,三个大男人都抬不起来,最后只能选择放弃这样愚蠢的想法。

    琦夜她们显然是进去了,我更是确定这是个机关,就让他们开始找机关,几个人找了一圈发现并没有什么机关可言,也可能是我们找不到,同时我还无法想象,如果这里要是能打开,一旦海水倒灌,整个沉船葬不就毁了?可为什么琦夜她们进去了,而我们进不去,难度是她们有什么穿墙的法术吗?

    胖子写着问我:“小哥,你有办法吗?”

    我摇了摇头写道:“连霍羽他们都打不开,我怎么可能打的开。”

    胖子表现出垂头丧气的模样,就写着问:“那怎么办?”

    我把目光看向了古月,想要问问她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可是黔驴技穷了,而且这也不是我的范围,用现在的话来说,完全就是专业不对口嘛!

    古月没有说话,她也没有向前或者退后,眼神中表现出的神色,仿佛这一切都和她没有太多关系一样。由于现在说话受限制,我也不能继续追问,只好看向其他人。

    霍羽他们试了试转头,但是除了钻起一层附着物,露出里边就是坚硬的花岗岩之外,连个小孔都钻不出。这样的设计,即便是旱斗很难破开,需要的炸药量非常的不少,更不要说是在不能用炸药的水中。

    陵墓一般都有这么三大规律:第一找不到;第二打不开;第三拿不走。

    大规模的墓葬,一般都是花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打造好的,有的帝王还穷尽一生在为自己修墓,所以我们这些盗墓贼想要几天,甚至是几个小时盗墓,所需要的技术那自然是包罗万象,要不然也就没有合伙盗墓这一说了。

    说到合伙盗墓,那最大的自然是官盗,像是楚霸王项羽、奸雄曹操等等,还在军中设立了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这些倒斗官职,像我们卸岭力士和搬山道人,那都是民盗。

    面对一块花岗岩,我们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干看着,但情况总不能这样下去,毕竟这里不是陆地,可以有大量的时间,氧气瓶里的氧气不断减少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场的每个人都在想办法,想到就去墙壁用有石头写着说,可最后通过实践证明,都被一一否决了,结果就是我们的氧气量就剩下四分之一,情况变得岌岌可危。

    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冷静,还有一个备用氧气瓶,加上回去的路一定比来时候的路要省时间的多,即便回去时候第二瓶也剩下四分之一,那也能够回去。

    可我的潜意识告诉自己,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到时候情况会更加的不妙,而且现在要回到海面上,估计那时候龙飓风还没有消息,上去和在下面的记过都是一样的,最后是一个死。

    所有人都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这还是因为大家都是倒斗的老手,要是新手此刻估计都已经奔溃了。我一看响马、壁咚和火机明显就比我差了一些,此刻闪烁的眼神中,表示他们多少有些心慌。

    花岗岩作为岩石中坚硬石类的一种,很多断龙石都是用它制作的,所以非常的难搞,要不找到机关,只能另想办法了。

    胖子写道:“这么多办法都不行,我们还是换个地方试试,这样干耗下去也不是一个事。”

    我正打算同意他的想法。忽然,古月适应我把石头给她,然后就在墙上写下:“马上入口就出现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明朝沈家() 
我还没有理解古月的意思,就在几秒过后,我就亲眼目睹了那块花岗岩的凯斯缓慢的移动,我很难解释这是为什么,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种不可思议地事情发生。

    在我们刚刚进入之后,那花岗岩很快就开始移动了回去,同时我发现了其中的小技巧,这里的设计运用的虹吸效应,一方面是依靠月球的引力,另一方面就是认为的设计,我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让盗墓贼来倒斗,可这又非常的说不通,毕竟没有墓主人会这么二,或许再深入其中就会发起这是什么作用,但我隐隐感觉这个作用对于我们非常的不利。

    在里边的是一条宽阔的通道,我起初无法想象一个木船怎么能够在海里几百年还不自毁掉,再进入才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原来是因为里边的墙壁上石板,石板中间用一种黑色的泥土连接,看的有些像是黑水泥一般,不过摸上去又非常的细腻,可能是一种已经失传的防水泥土。

    船身内贴了一圈石板,这样不但可以让沉船变得坚固万分,而且为船下沉做了一些事先的准备工作,绝对可以说是巧妙的一举两得工艺。

    游了差不多几分钟,忽然就开始朝上而行,期间不断出现一些一人宽的通道,整个的结构就好像鱼刺一样,而我们游动在鱼的脊柱中,我暗暗猜想那应该是排水用的,不至于让海水倒灌入沉船内部。

    忽然,霍羽停了下来,由于他没有做任何的手势,加上前方忽然变得非常的宽阔,我们就络绎不绝地跟了上去。

    在我的头出了水的瞬间,那一下我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觉得胃里一阵翻腾,整个人脑袋都在发晕,有一种极度想要呕吐的感觉,我知道这是由于在水里时间太久的缘故,像我们这种未曾收到过专业潜水训练的人,这都是常事。

    水中有着一定的浮力,所以在我爬上了岸之后,便不管不顾地大口呕吐起来,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唯一幸免的只有苍狼自己,他在当兵的时候受到过这方面的训练,但这时间也太长了,所以他的脸色也是非常的难看。

    我擦着嘴,感觉自己的身体就像是灌了铅一样的沉重,已经无法适应自己身体的重量,就坐在地上大口的喘气,同时也开始观察我们所处的地方。

    这是一条墓道,给我非常的熟悉的感觉。当看到的那一瞬间,甚至激动的差点哭了出来,这一次的经历比以往都要艰难,因为在潜水中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开始担心氧气的问题,所以一直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这下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墓道宽两米,这是我见过最窄的墓道,大概是因为两边都按了石板,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船的限制,毕竟船就这么大,如果主墓室和耳室要设计的大一些,只能从各方面减小占地面积。

    不过,我隐约感觉这里肯定会有一些机关和陷阱的设计,毕竟有这艘船的规模摆在这里,而且还设计了移动的入口,要是不出现这些东西,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由于关于沉船葬的记录非常的少,但是我还是在书籍和网上查到了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不如过沉船葬内的建筑风格,大多是分为“土”字型,船只大一些就会是“圭”字型,甚至还有少数特殊的“主”字迹。

    “土”字型的就是一个主墓室,两个耳室和两个配室,属于没有功名的富商之类的沉船葬。

    “圭”字型就是一个主墓室,四个耳室和四个配室,这是官员的沉船葬、

    而“主”字型的那就是帝王的沉船葬了,有着一个冥殿,两个配殿,两个偏殿和两个陪葬殿。

    可是这三种沉船葬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多有一条笔直地神道,直接通往主墓室或者冥殿,但这样就会让人很头疼,在这里并没有办法断定墓葬的规格,只能通过一些绘画或者最好是文字的记载了解墓主人的情况。

    根据一些同行的口述中得知,沉船葬有一个非常强行的限制,那就是不能直接从神道直接进入冥殿,必须先要走到其他的房间里边,否则立马就会触动最厉害的机关,即便是大罗神仙都无法活着通过。

    而且,进入的顺序还必需要对,要不然结果还是一样的,所以说一般出土于沉船葬的冥殿价格要比土葬的高上一些,毕竟相对的危险会大一些。

    这条墓道两边的石板上,有着一些简单的浮雕,由于被水汽的蒸腾和年代的腐蚀,感觉就好像沉寂了上万年一样,所以浮雕也只比水中隧道里边的清楚一丝,大概记录的是一些封赏的场面,犹豫实在是太过模糊不清,连主人公都已经看不清面貌。

    只能通过一些细节看出是明朝的服饰,而且主人公并非官服,二是穿着绫罗绸缎,这大概就是一位富商,只不过一个富商能够修建这样规模的沉船葬,我觉得胖子说的和我想的都比较靠谱,不是沈万三,就是他儿子。

    沈家作为明朝最大的富豪,有人称这个家族的财力是“富可敌国”,我相信这只是一个比喻,毕竟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四海之财莫非王富,这只是说沈家不是一般的有钱,而是相当于的有钱。

    在中国历史之上,也就出了一个沈万三,这个家族的财力已经到了一个不可估量的地步,所以他们能建造这样的沉船葬也不足为奇,再加上沈家就是生活在华夏南部沿海地区,所以选择这里应该是没有什么太过意外的。

    再说墙壁上的浮雕,雕刻着一个商人领赏的局面,在古典古籍中有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明朝,除了他本人的雄才伟略,那就是沈家财团的大力支持,所以在明朝沈家才会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获得封赏最大的商人家族之一。

    接下来我就考虑了这个墓的设计者,在明朝这样的人才就不用多想,那就是鬼手汪藏海,这个人曾经参与了很多建筑的设计,就连澳门都是他规划并参与设计,或许别人请不动这个人,但是沈家要想请,那就是一个特例。

    所以,如果我能确定这里是沈家的沉船葬,那几乎就可以确定和汪藏海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古籍中曾经说过汪藏海也参与过倒斗,要真是他设计的,那我们可要小心了,这家伙可非常精通盗墓之道,所使用的机关都是针对盗墓贼的。

    吕天术曾经在闲聊的时候也跟我说过,他这一辈子佩服的人就是汪藏海,这个人不但精通建筑和设计之道,而且在防盗技术非常犀利,但这一切都不是最为主要,他善于攻心。

    攻心,在战国时期乃是兵家和纵横家的擅长的,他们利用人心一些欠缺的东西,会直接打击对手的要害,甚至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这两大家也是战国时期并认为最为阴险的两股势力。

    有道是:“攻心大于攻城。”

    由于霍羽事先已经确定了这个空气没有问题,我们都在一上岸都拿掉了潜水器,关掉了氧气瓶,而里边只剩下几乎要见底的氧气,但还是被我们关掉了阀门,毕竟这是水底,一口氧气有时候将决定自己的生与死,谁也不敢马虎大意。

    休息了足足一个多小时,除了恢复体力,还要恢复精神,我记得自己从来没有在刚刚一进入墓道就饱受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研,还没有怎么走就废了一半的力气,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废多少的力气。

    休息好了之后,就起身收拾往前走。我们把潜水所有的设备都放在了入口处,推了一大堆,反正里边也用不到,带着反而是累赘,本来也没有带多少的东西,这也算是轻装上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