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669章

向胜利前进-第669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配合佯攻,等二营攻入县城中心后,四营立即全力攻击北门,入城后,夹击城内所有反抗力量。现在,四营刚好攻破了北门,接下来的任务就轻松得多,抽调出一个连,并不会影响四营的任务和攻击力。

    随后,张青山来到山顶边上,通过望远镜,注视着东门。

    当看到四营派出来的那个连火速抵达东城门外,张青山仔细确认了一下,觉得这个连人数有点多,随口对身后吩咐:“三营派来出的那个连人数多了点,去问问怎么回事?”

    很快就得到答复:四营长彭鹏虽然嘴上抗议着,可在执行的时候不仅没有半分拖拉,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多给这个连增加了两个排,并且都是精干人员。而给张青山这话的答复却是:我心疼这个连,怕他们吃亏,多派点人很正常。

    同时,张青山也看到,这个连抵达后,迅速进入战斗位置,但是,三营撤离的时候,同样留下了一个连,这让张青山很满意:城内有两千多二鬼子,怎么打,此时也应该还剩下两千左右。二鬼子们战斗意志弱,一旦形势不对,就很容易放弃。同时,出于本能,二鬼子会跟着小鬼子屁股后面一起撤退。所以,可以肯定,城内绝大多数二鬼子,都会跟着小鬼子从东门突围。

    虽说二鬼子战斗力弱,但好歹有两千来人,正要逼急了,谁能保证这帮二鬼子不会狗急跳墙?谁能保证到了那个时刻,二鬼子的战斗力还会弱?毕竟,求生**会刺激到人的本性,会让人拼命的。当然,一旦把他们这股求生**之下所产生的士气打下去,二鬼子们绝对会如泥巴一样乖乖地投降,任凭你揉捏。

    到时候,一个连,恐怕堵不住他们,所以,四营长和三营长都根据各自的经验,想到了这一点后,才会偷偷地,一个多增派点人,一个多留点人,好为四营的这个连在阻击二鬼子的时候,增加一些底气。

    果不其然!

    当最后一点小鬼子前脚刚离开县城东门,三营和四营的那个加强连立即全力开火,几乎是瞬间就把二鬼子和小鬼子一分为二。

    紧跟在小鬼子屁股后面的大批二鬼子们,立即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只能暂时退回县城。

    而小鬼子们此时自身难保,自然顾不上那些‘狗’了,反正,对于小鬼子来说,‘狗’不仅随时可以抓一些,也同样能随时拿来丢弃和牺牲的。更何况,现在,正因为这些‘狗’的存在,帮他们吸引了突击团的火力,让他们能全力逃跑,自然不会调过头来去救援那些‘狗’。甚至巴不得这些‘狗’能多抵抗一下,多吸引点火力,好让他们多点时间远离县城。

    与此同时,二营已经迅速拿下了小鬼子的军火库,并迅速向南门方向扩散开来。

    四营从东门攻入后,迅速与二营夹击小鬼子的军营,因为小鬼子已经撤离,让两个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

    随即,突击连留下来看守小鬼子军火库,武工队分成若干小组,成了向导。

    四营则全力向东门横扫过去,目的显而易见:配合城外的阻击,以最快的速度,吃掉县城内最后一点负隅顽抗的二鬼子们。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都明白:对于此时的宝源县城来说——大局已定!

    “给马家坳发电,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第二阶段,请同志们再坚持一下。”

    “派人去给二营和四营传令,不要管那些坛坛罐罐,尽快完成各自的任务……宣传队马上入城安抚百姓,运输大队马上开始搬运物资……告诉彭营长,那几个专家都给我保护好了,要是他们受一点皮外伤,我亲自揍死他。”

    这几个专家可是田国忠去师部开作战会议,回来的时候,师部专门派来的……张青山之所以如此重视这几个专家,一来是因为他们是师部派来的,要是受伤了,突击团对师部不好交代;二是这几个专家的存在,事关第三部计划;三是,张青山好吃好喝的招待和保护他们,自然是要派人偷师学艺了,就算没学到精髓,但学到点皮毛也是好的。

    只是因为要节约时间,加上这几个专家自己要求,所以,此次张青山没有把他们留在这里,而是特意派到四营,这样做,可以尽快的让这些专家发挥优势,尽早完成第三步……每一秒都很有可能让在马家坳战斗的同志多付出一些流血牺牲,所以,每一秒都不能浪费,否则怎么对得起这些流血牺牲的指战员们?

    一系列命令下达后,张青山对田国忠笑道:“老田,现在我再入城,这回你总没话说了吧?”

    “你这家伙还记着这事啊?”田国忠直接给张青山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好歹也是一团之长,肚量怎么就跟鸡肠子一样小了?”

    “我去,听你这话的意思是,我不说话,就是肚量大?我问一句就是肚量狭小?有你这么来的吗?”

    “本来就是。”

    说完,田国忠也不管张青山了,转身边走边对身边的人说:“没听到团长大人下令啊?大家赶快收拾一下,马上入城……”

    然后回头看了眼张青山,特意补充了一句话:“要不然,我们的团长大人发起火来,那可是要吃人的。”

    众人哄堂大笑,只有张青山在翻白眼……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p://

    

第九百一十二章 专家就是专家() 
对于有本事的人,张青山都十分尊重,所以,张青山对于这七位由师部派来的专家,不仅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时时记在心头。

    当然,对于敌人中有本事,却爱一条道走到黑的顽固分子,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说,张青山认为曹操的做法无比正确:见到一个就立马砍死一个,砍死一个就少一个祸害!这些人的本事越大,祸害的能力越大,不赶紧干掉,留着祸害大家?

    这不,张青山进城后,没有去看缴获的小鬼子弹药库,也没有去看几个大汉奸被抄家的场景,甚至,张青山都没有去看受伤的士兵,而是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这七位专家。

    在制定作战部署的时候,张青山就把这一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马家坳阻击小鬼子,配合突击团攻占宝源县城;

    第二阶段,搬运战利品,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小鬼子的弹药库,只因为张青山不仅看到独立团和新一团的装备落后,而且,弹药严重不足,甚至连主力团的弹药都无法跟突击团相比,由此可以想象,师部那边有多艰难。而要想打退小鬼子对根据地的进攻,武器弹药是重中之重。如果隔得远,张青山也只能干看着,可偏偏宝源县城里有个小鬼子的弹药库,就张青山所知,这个弹药库是为了对付突击团而特别修建的,而且,近期,小鬼子为了迎接主力部队的到来和今后对根据地的围剿,可是把宝源县城当作桥头堡,不仅储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有不少物资。这么多好东西,想想都让人眼红,尤其对于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匮乏的根据地来说。所以,张青山第一时间就瞄准了这个弹药库,想拿下这个弹药库后,补充根据地各团的武器弹药,虽然肯定还是不足,但能补充多少是多少,总比战士们打两枪后就没了子弹,而不得不靠着血肉之躯去冲锋来得强。当然,不管如何,张青山也算是尽力了……而这,就是张青山的战略眼光: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战斗,而是整个根据地的装备。

    第三阶段:炸毁宝源县城城墙!

    既然宝源县城被小鬼子当做桥头堡,其主力部队到来后,必定要住在县城内,其总指挥部也必然会设置县城内。那么,张青山就想给小鬼子添乱,增加点心理压力,最少也要让小鬼子觉得,就算住在县城内,就算有城墙挡着,也不是那么安全的。

    炸毁宝源县城城墙!可不是全都炸毁,而是针对四面城墙的每一面就炸毁一段。

    至于炸毁多少,那就得看这几位专家的本事了。

    而张青山的要求是:不能炸毁的太多了,要不然,小鬼子一看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说不定就直接放弃了宝源县城。这样一来,就无法达到把小鬼子一部分兵力拖延在这里,以及让小鬼子依旧把宝源县城当成桥头堡的目的了。

    可要是炸毁的太少也不行,小鬼子要是几天工夫就把炸毁的城墙段修好了,那就达不到拖延小鬼子兵力的目的。

    所以,必须是要炸毁的不多不少,既要让小鬼子觉得能够修复,而依旧把宝源县城当成桥头堡,又要让小鬼子不得不花时间和力气来修复。

    如此一来,别的不说,最少可以给大家争取到几天的时间,用来把控制区域内的百姓们往根据地复地转移。就可以达到把老百姓的损失减少到最少的同时,又能对敌人实行坚壁清野的目的,更能让根据地能有更多的时间,更从容的面对小鬼子的这次进攻。

    所以,在如此多的好处下,这炸毁城墙段的多少,就成了重中之重。要不然,当初张青山也不会特别嘱咐田国忠,一定要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跟师部领导们说清楚,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找到一些这方面的专家过来帮忙。

    而这七个专家中,有三个是爆破专家,另外四个则是土木工程的专家……这四个土木工程的专家,其实是一个老师带着三个学生,专门到这里来看望老师的朋友,然后就那位朋友推荐给师部,被师部给请了过来。这次,一听到要炸毁几段城墙,来拖延小鬼子对根据地的进攻,这师徒四人毫不犹豫的立即就跟着过来了。

    既然是自己这边的专家,张青山自然是如获至宝,奉为上宾。

    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这几位专家的到来,张青山立即派了七个团里最机灵又有点文化的战士贴身跟在这七个专家身边,名为保护,实际上大家都清楚,那就是去学艺的。对此,大家都乐见其成,可是,张青山对这七个专家的高度重视,就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觉得张青山给这七个专家高规格的待遇就是了,可这待遇超过了对伤病员的待遇,那就过了。

    别的不说,就说鸡蛋。

    因为突击团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拥护,而且本身也在党中央自给自足的倡导下,摸索性的办起了几个不大的农场,所以,鸡蛋这东西在别的团或许是稀罕物,可在突击团内,只能算是少。

    伤病员们每天都可以得到一到两个鸡蛋。

    可是,张青山特别下令,后勤处不仅要保证这七个专家每餐都要见到肉,还得见到鸡蛋。让大厨们每天都必须要变着花样的给这七个专家开小灶。更是细致到,张青山还亲自制定了,这七个专家每餐吃的菜,都要把菜谱提前给张青山或者胡英泽过目。

    一开始,出于对专家的名头,大家还没什么意见,可日子一长,大家也没看出这七个专家有什么本事——主要是这七个专家的本事没机会展露出来。所以,大家心里就难免有点不满了。

    可这是张青山和胡英泽一起定下的规定,就算大家心里有点抱怨,但谁也不敢当面发作。于是,就有些脾气急躁的,开始委婉的为难这七个专家了。

    那三个爆破专家就展露了一手:在采石烧石灰的时候,有个家伙就对三个专家就说,这洞外的石头质量不过关,正好那个洞里的石头质量很不错,可偏偏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