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560章

向胜利前进-第560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光明为人跳脱,属于爱突发奇想形,爱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军事上说,爱采用出奇制胜打法。

    “来,小罗,你先把你的作战方案给大家念一遍,然后再说说自己所坚持这种打法的观点和利弊……小赵再把你的作战方案念一遍,也说说自己坚持的这种打法的观点还有利弊。也好让大家心里有数,做好选择。”

    说完,张青山顺手从桌上拿起烟,抽出根,点燃,吸了口后,右手食指和中指夹着烟,正色的看着众人。

    等他俩分别陈述完后,张青山的第二支烟都抽完了。

    “在这两套方案中,有不少共同点,比如说,都打算将现在驻守在龙凤县县城内的一营和三营秘密抽调出来,将县城交由龙凤县县游击大队临时接管。比如说,都赞成对三桥县县城围三缺一的打发……这些方面,我想,既然你们都是这样想的,而我也赞成,就不在会上讨论了。”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敌人如何,我们都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一下我们自身的实力。所以,在开始讨论前,我们还是请政委同志先给我们说说,我们突击团现在有多少人马,多少武器,多少储备。”

    “根据团长的指示,今天上午,我对我们突击团的人马和武器弹药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向诸位同志做一个简单的汇报。”胡英泽拿起本子,站起来,打开后,念着:“我们突击团现有四个营,刘兵同志所带领的一营,现有七百名战士……”

    “什么,这家伙这么快就达标……”

    胡英泽刚报出一营的人数,彭鹏就愕然的叫了句。不过,还没等他说完,就被张青山的眼神给硬生生把后面的话逼了回去……按突击团成立之初所定下的规矩,突击团有多少个营可以不做具体的规定,可以视情况而扩大和减少,但是,每个营规定的人数上限最多只能是七百人,多余的,就必须往别的营去补充,这也是调节各营的整体实力不出现太大的偏差所做的一种硬性规定,要不然,人数上偏差太大,影响了各营之间的整体实力出现大偏差,不利于各营之间的竞争,更不利于团结。

    所以,彭鹏才会如此惊讶,一营这才出去多久,居然这么快就达标了。

    “一营现有老旧枪支(只算步枪,但多数是从小鬼子那里缴获过来的三八大盖)六百七十三只……”

    “李红辉同志所带领的二营,现有六百二十三名战士,现有老旧枪支六百二十三只……”

    “齐子轩同志所带领的三营,无论战士还是枪支,都满员。”

    “彭鹏同志所率领的四营,现有五百一十四名战士,现有老旧枪支五百一十四只……”

    二营虽然属于出去比较早的,可问题是,他们出去不就后就回来协同保护青龙山,因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发展。但人手一只枪,还是很不错的。

    三营就更不要说了,不仅出去比较早,而且,和一营一起,攻占了龙凤县。事实上,就算没有攻占龙凤县县城,三营也早就满员了。可是一营,因为攻占了龙凤县县城后,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弹药,都得到了巨大的补充发展,一下子就满员了……虽说,大家早就规定,多余的人手和武器弹药,要上交,以便于团里统一调拨给其他不足的营里,可问题是,因为一营和三营一起攻打了龙凤县,三营不缺人手,只要稍稍补充点缴获的武器弹药,就能满足了——规矩在那里摆着,他们就算是想突破规定,也不行,别的营可看着了,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三营占了吧?而多出来的人手和武器弹药,那就只能用一句话来说明——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营营长刘兵虽然比较傲气,可在这个时候,就算他想傲气,也不得不为自己一营考虑而放下傲气,甚至就算他想坚持,手下也肯定不干。所以,从龙凤县县城里的缴获中,既然三营用不到这么多人数和武器弹药,那就正好便宜了一营,所以,一营一下子就满员了,也就不稀奇了。甚至,他们还把二鬼子和一些自愿加入突击团的人中,多余出来的(可以肯定,这些人中,基本上都是一营挑剩下的,要不然,如何对得起刘兵的傲然和狡猾),还补充给了四营。

    至于四营,因为是抵达这一带后才成立,说白了,就是另外三个营基本上骨架子都搭起来了,兵员补充也达到了一定数量后,他们才开始成立,所以,相对于另外三个营,可以说是杂牌军,而且以俘虏居多——里面啥样的人都有,另外三个营又看不起俘虏,所以,基本上都把俘虏丢给了四营。

    偏偏四营又没有到外面驻扎过,一直负责保护青龙山团部,没有别的兵员补充门路,也只有不讲究了,啥人都要。

    而且,青龙山保卫战,主要就是靠四营来保卫的。那一战,四营虽然杀退了敌人,也打死很多敌人,可杀敌一千字损八百,四营损失也不小,光是战死的就有近百人(主要是因为新兵第一次上战场所致,还有就是没有炮兵的协助,而牺牲的绝大多数也都是新兵)。所以,四营一下子减员不少,要不是后来从补充了一部分,他们现在的兵力能不能超过四百,还难说。所以,四营的枪多人少,也就是这么来的。

    随后,胡英泽又把武器弹药和粮食等储备还有三个县的游击大队以及民兵的人数及武器配备做了个大致的汇报。

    简单点说,就是:以现有的物资储备,绝对能支持两长为期五天的团级作战。也就是说,攻打三桥县的武器储备,绰绰有余。

    这让大家的信心增加了很大……以往打仗,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以少对多,更不怕对攻白刃战,最怕的就是打着打着,打的正过瘾,正是关键时刻,突然!娘的,没子弹了。现在既然不愁这个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这一仗,非打不可。

第七百七十七章 商定(下)() 
“先说好了,这两套作战方案都很不错,不管大家采取哪一套作战方案,另一套作战方案都要暂时保存下来,今后绝对用得着。所以,没被选上的哪一套的制作者,也不必灰心丧气,不是你本事不行,只是你运气不好。”

    这也是为了不打击失败一方的积极性。

    正色的扫视全场后,张青山说:“下面,就他俩刚才所述,请同志们畅所欲言,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不过,可先说好了,一打定下来,除非有重大突发因素,要不然,我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支持哪套作战方案就是支持,不看人情,不搞特殊化,不许和稀泥,要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家都笑着点头,可是,谁都不来开这第一炮。

    不得已,张青山只好看向彭鹏和李洪辉……他俩是营长,比他俩级别低的不好先开口,否则就有不知轻重的嫌疑。而比他俩级别高的又不能先开口,否则就有定下结果的意思。而他俩是营长,不高不低,正好合适。

    “既然同志们都藏拙,那我这个大老粗就厚着脸皮来开这第一炮了。”李洪辉被张青山盯的心里不爽,只得放下笔,站起来说:“我支持第一套作战方案。”

    李洪辉扫视了一下全场后,继续说:“之所以选择第一套作战方案,原因有两个: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还有就是时间方面。”

    李洪辉拿起本子看了眼后,边放下本子边说:“同志们,现在小鬼子可比我们急,也就是说,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小鬼子只有被动防守,而无法主动进攻,所以,我们想打哪里就打哪里。第二个原因是,相对来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执行我们的作战方案……所以,既然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而且时间充足,那也就是说,我们胜券在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冒险?所以,我支持第一套作战方案,不为别的,就为了稳扎稳打。好了,我的观点发表完毕,请同志们指点。”

    都是老熟人了,张青山对李红辉的为人也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属于成熟稳重型的,所以,对于李红辉支持第一套作战方案的理由,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但是,第四营营长彭鹏为人相对于李红辉来说,就属于跳脱类型的了。对此,张青山也有所期待,因而,请李红辉坐下后,张青山直接点了彭鹏的将:“老彭,你有什么看法?”

    “团长,政委,各位同志,我支持第二套作战方案。”

    果不其然,彭鹏合上本子,站起来开口就旗帜鲜明的支持了第二套作战方案——这才符合他的个性。

    “支持的原因也很简单,既然我们兵力和武器弹药都很充足,主动权也在我们手里,时间也多,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采取更为妥当的打法了?”

    众人不解:第二套方案明明是一种相对比较出奇的打法,怎么到了你嘴里,却反而成为更为稳妥的打法了呢?

    彭鹏大概是算准了大家都会产生这么个疑问,所以,他是笑眯眯地,带着几分得意之色的扫视全场,等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后,他才解释起来。

    “之所以说第二套作战方案更为稳妥,别的原因我也就不说了,因为我一时间也没有想仔细,但有一点,我觉得就够了。”

    彭鹏打开手边的本子,看了几眼后,合上本子,道:“第二套作战方案中,提出以同仁县县游击大队进攻同仁县县城的主攻力量,从突击团内派出少许部队辅佐,这个方法就很好,因为,大家都清楚,小鬼子就是在等着咱们吃下同仁县,然后慢慢消化,以便于拖延咱们对三桥县的进攻。可是,大家认真想想第二套作战方案中提出的同时进攻两个县城的好处,别的不说,要是我们同时吃下这两个县城,那么,小鬼子就不得不退往别的地方,而拱手让出这一片地区,也就是说我们能尽快的把这一带连接起来,形成有一定战略空间的作战体系……”

    “反过来说,第二套方案里也提出来,光是攻打三桥县,而放过相对要极为容易吃掉的同仁县,那么,一旦小鬼子从三桥县内撤往同仁县,到时候,我们还不得再集中兵力进攻同仁县县城吗?如此一来,别的不说,光是伤亡率,就必然比第一套方案中的要大,也拖延了咱们把这一带连成一片的战略目的……好了,我要说的暂时就这些。”

    接下来,大家畅所欲言,就这两套作战方案,说个不休。甚至一度出现,参谋跟参谋,参谋跟营长之间的争论,绝对体现出了畅所欲言这四个字的真谛。

    张青山、胡英泽和田国忠,作为突击团最重要的三位主要领导,都很注意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大家都清楚,一旦他们三位发表了意见,不管他们说什么,都有可能成为最终的决策。尤其是张青山这个最主要的领导,因其在突击团内威望太高,甚至可以说,在军事方面,他要坚持的的话,胡英泽和田国忠加起来恐怕都反对不了,各级指挥员多半也会默默地去按张青说制定的作战方案去打。

    要是这个决策被事实证明是对的,还好点,就算大家明知有些地方不对,事后也不好说什么。可要是错误的,那就是一种不负责了……成王败寇的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讨论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之后,很多对的可以扩大,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说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