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482章

向胜利前进-第482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溜,事后再来报复要来的强吧?

    所以,一见山下的情况,张青山赶紧对身边的司号员大叫:“快吹号,让他们退回阵地。”

    山下的人马正各个兴奋的追杀鬼子,这个时候,山上打旗语的话,山下的人十有八九是不会注意到的,所以只能号声来提醒。可是,号声中虽然能表达出多重意思,但毕竟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如‘进攻、散开、靠拢’等意思,想要表达的更为清楚,相对来,此时此刻,就只能靠旗语兵。

    偏偏张青山现在想要传达的命令有很多,所以,一等司号员跑到几米外吹号,张青山直接对身边的一个传令兵大叫一声“你马上跑步去通知警卫排,除留下一个班在那里继续警戒外,其余的全都调过来防守南面阵地”后,直接把两个旗语兵拉到山顶边缘,边大叫着下令边让旗语兵给山下的人打出其余,传达最新的命令。

    “四营一连、二连以及鸽子山人马统一由一连长暂时统一指挥,先原地休息五分钟,并打扫战场。随后立即从林子里绕道去东北面鬼子背后四里地的林子里埋伏,等待进一步命令。”

    “二营立即缓缓向东北面的鬼子推进,速度一定要慢,最好让鬼子觉得他们刚赶回来,力气不足。如遇敌阻击,就地与敌展开佯攻,且不能主动进攻,以免打跑鬼子,无法完成合围……一切以团部命令为主,胆敢私自行动,军法严惩。”

    好在号声让下面的人停止了追击,纷纷不解的抬头看山顶,于是,旗语兵的传令,也被山下的旗语兵看到,并立即跑到显眼之处做出了回应。

    不知是不是伤到了血管,副班长杨平右臂上的弹伤一直在流血,尤其是动作大的时候,其流出的鲜血能瞬间打湿一片衣服。

    一开始,因为过于集中精力去追杀敌人,别一直紧跟着杨平的杨亚春,就是杨平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甚至连疼痛的感觉都没有过。

    所以,杨平自然没注意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从受伤到现在,最多也才五分钟而已。

    当连长传令休息五分钟,杨亚春无意中发现杨平的身体好像晃了一下,他才猛地想起,杨平先前为了救自己,而替自己挡了一枪。

    赶紧跑上前一把扶住杨平,关心的问道:“副班长,你没事吧?”

    作为一名军人,怎么可能想要人扶自己,那是懦弱的表现。

    副班长伸手间挥开了杨亚春扶过来的手,却没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又微微晃动了一下——这是失血过多的初步结果。

    第一次扶副班长,那是自己的心意,可都被副班长挥开了一次,要去扶第二次,那就有点打副班长的脸了。所以,杨亚春原本也没想过再去扶,但这么近的距离,一看到副班长的脸色,加上那微微晃动的身体,吓得他根本就不敢多想,一把扶住杨平。并带着几分强制性的力度,边把副班长扶到两三米外的那块石头上坐下边:“副班长,坐到这里休息一下,我好帮你看看伤口。”

    “被蚊子咬了口,没事。”

    看着副班长要脸面的逞强,杨亚春一时间有点恼怒,却又忍了下来,正要开口,却见黄英大步走过来,叫着:“老杨,你这伤口流了这么多血,还没事?少逞强了。”

    “那么多重伤员需要抢救,我这点伤不算什么,还是先紧着别的同志抢救完,再我这点伤吧。”

    “你少来!刚才在战场上,情况紧急,我不好什么,现在,你也不看看你的脸色,再拖延下去,你就真该去见马克思了。”着,抬头对不远处的一位医护兵叫道:“医护兵,医护兵!快过来,这有个重伤员……担架了?担架队的同志快过来,这个重伤员需要担架。”

    这就是老兵和新兵在微末细节上的区别:杨亚春顾忌到副班长的脸面,所以,有些话难以开口,但黄英却中气十足的上来就直接把杨平要脸面的一面给直接甩开,因为他看重的是战友的伤势。毕竟,现在总得先保住战友的生命,随后才能去考虑战友的脸面。

    杨平很是无奈的看着黄英,得到的却是一根烟。

    刚吸了两口,却见那个快速跑来的医护兵毫不客气的直接拿掉他嘴上的烟扔掉……没办法,这个时候,医护兵的话是最重要的,谁敢反对,谁就成了公敌。

    给杨平检查了一下伤口,那个医护兵转身叫担架队的快过来,就这点时间,他还皱着眉头责备杨亚春和黄英:“子弹头打的不深,不过,为什么不及时采取包扎?为什么要让他流这么多血……”

    一系列责备的问题,杨亚春心里愧疚急了,头低的很,可杨平却一脸不在乎的:“这位同志,不怪他俩,是我自己当时急于杀敌,一时没注意到。”

    听到这话,那个医护兵深深地看了眼杨平,点点头,没出声。

    随后,众人把杨平放到担架上抬头。

    杨亚春本来要跟着去的,却被黄英一把拉住:“你跟着干什么去?”

    “副班长是为我受伤的,我心里不安,想跟着去看看,确定一下。”

    “少扯淡!”黄英大咧咧地瞪了他一眼,道:“现在,老杨的伤病已经交给医护兵了,你我就算要关心,也得等这一仗打完了再去关心……”

    到这儿,他瞥了眼杨亚春,正色道:“你要真的心里不安,那接下来的战斗,就好好打,为老杨报仇雪恨。懂吗?”

    杨亚春想了想,点点头。

    “好了,现在,别多想,好好休息……”着,黄英一屁股坐在地上,直接躺下,边抽烟边:“等下还不知道能不能有这机会休息了。”

    杨亚春自然有样学样。

    “杨,第一次杀敌,有什么想法?”

    杨亚春摸了下枪,笑道:“没别的想法,就只是觉得解气。”

    “就没有恶心、想吐之类的反应?”

    “没有。”

    黄英有些诧异的扭头看着他,见杨亚春脸色正常,笑道:“你子不错,天生就该是军人。”

    对这话,杨亚春不懂。直到他成为老兵,见到一些新兵第一次杀敌后,见到红色的东西就呕吐的情景,才明白黄英这话的真谛——杀人,无论对方是否该死,但毕竟是同类,人的自身会有一定的反应。当然,如杨亚春这种情况,属于少数。

    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部队再次集合,传达了上级最新的命令后,部队再次出发,去迎接新的战斗……

第六百八十二章 功亏一篑() 
把敌人想的太笨,就会显得自己太蠢!

    张青山虽然提倡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可是,事情发展到现在,他就算再有急智,也没有办法让敌人跟着他的部署走,更何况,敌人的指挥官显然在战术指挥上的经验和能力,并不比他差。

    鬼子的三面合围,在战术上绝对正确,而且时间看的非常准,趁突击团三个营不在的绝佳机会而偷袭。只是,鬼子在战术上太看突击团的勇气跟决心,更是没看到突击团团部在青龙山的巨大地利优势。

    而在鬼子这边,有两个明显的不足:第一个就是他们战术制定太看不起突击团,以为那点把戏就能迷惑突击团,却不知弄巧成拙,反倒是打草惊蛇了。试想,如果他们不出动县城里的鬼子,而是直接用援兵突袭,那么,十有八九就会达到偷袭的目的,而不是现在这样,不仅别突击团来了个反包围的计策,还得一点一点地跟占着巨大地理优势的突击团打攻防战。

    第二个不足更为要命:他们太看突击团,或者,太看中国军人的骨气。以为中国的所有军队都是不抵抗军队,都是他们一个冲锋就会溃散而逃的——当然,这跟他们一路打过来的胜利有着巨大的原因,谁让咱们中国军队到现在都打不赢,让鬼子养成了狂妄。

    所以,他们以为有上千人马就能对突击团团部一股而下。却一不心就被突击团拖入了泥潭,陷入了当下的被动局面……当然,公平的,如果突击团二营没有赶到,而是再给鬼子一点时间,鬼子还是有很大的几率攻上突击团团部的,毕竟,突击团团部现在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都没有鬼子多,能守到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地理上的优势——连张青山都不看好能成功守住突击团团部,所以,才会安排退入原始森林边缘,利用自身为诱饵把鬼子拖住的下一步战术。

    鬼子不仅狡猾,而且他们的通讯手段比突击团强太多了。别的不,就光是电台这一点,就远飞连一部电台都没有的突击团能比拟的。

    这个时候,通讯速度慢,成了此战张青山这边最大的败笔。

    仅这一点,就注定要让张青山的四面合围计划泡汤……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就一定会在其周边甚至是一些关键的道路都放上一些‘哨兵’,到时候,只需要一个电报就能让这帮鬼子提前做好撤退的准备。况且,鬼子能如此准确的摸到青龙山,还能对青龙山的出入如此了解,那么,鬼子在战前就不会不知道突击团三个营所在的位置。

    现在来看,张青山制止二营趁势攻击东北面的鬼子,而是让其步步紧逼,是针对环境和最终目的的最佳手段。可是,在战后的总结报告来看,这成了他在此战中最大的失误。

    如果他让二营就此利用南面鬼子的溃败所造成的冲击力度,顺势对东北面的鬼子进行攻击,那么,就算遇到鬼子事先部署的阵势的抵抗,也有很大的机会拖住鬼子,给即将到来的一营和三营创造合围鬼子的机会。到时候,鬼子哪怕明知自己即将被合围,但已被二营死死咬住,恐怕短时间内是很难脱身的,或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安全脱身……但是,世上没有但是!

    鬼子是狂妄的,就算明知有被围歼的可能,但他们也没有丝毫撤退的打算。反而认为自己这么多人,却打了这么半天也没有将突击团的第三道防线突破,这是一种巨大的耻辱。

    所以,仗着自己事先在后面部署好了阵势,他们对于南面的失败并没有太过在意。甚至,对于从南面被赶过来的人,还充满了嘲笑。倒是因为二营没有趁机追杀,却让他们更加坚定的认为:突击团的人怕他们,也就敢仗着人多欺负人少而已。要不然,他们怎么会蠢到不趁机掩杀过来?而是采用这种在此时此刻显得很不合时宜的笨拙的步步为营的打法?

    然而,一件事的意外出现,让鬼子彻底放弃了对青龙山的攻击,而变得狼狈撤退。

    四营一连、二连和鸽子山人马组成的临时队伍,按张青山的命令,从林中绕道来到青龙山东北面那股鬼子后方四里地左右的林子里。

    而因为这边和右边都是这股鬼子重点防御地带,因而,他们在这两面都放出了很长的警戒线。

    于是,双方发生了交火。

    鬼子的警戒线立马就边打边退。

    可对于临时队伍来,就有点为难了:既然暴露了,自然是现在就进攻鬼子后端为佳,但摸不清张青山到底怎么安排的——毕竟,先前那么明显的优势都被张青山直接叫停了,现在要是贸然行动,万一打乱了张青山的部署,可不好。

    所以,临时队伍仅仅是派人回去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团部,请团部做出进一步指示,同时派出了一个排去追杀那几个鬼子侦察兵后,大部队也就是往有移动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