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371章

向胜利前进-第371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还闹什么革命?

    而刘兵等人虽然能体会游击大队的怒火,也能理解他们的牢骚,可还是不得不力争:这个仇咱们迟早要报的,对于齐家这种恶霸,咱们红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是时候未到,现在大家要以大局为重,该忍的暂时还是忍忍。

    最后还是张青山和田国忠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一起劝道:咱们先不说血海深仇,就说咱们红二方面军主力现在差不多到了弹尽粮绝的危险地步,尤其是粮食药品等物,几乎没有了。这个时候,大家想想,是个人的仇恨重要,还是整个红二方面军数万人马重要?不错,齐家确实该死,可问题是,这得看条件,就拿现在来说:咱们是以报仇为主,还是以解决主力部队困难为主?是杀人报仇雪恨好,还是从他们手里获得主力部队急需的物资好

    大家都有大局观,这是好事,可是,既然有大局观,那么,我们就要身体力行,就拿给人质抬滑竿这事来说:咱们这次主要目标,一个是七老八十,一个是有孕在身,都是行动不便之人。咱们要是让她们自己走,且不说她们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力气走到山顶,就说以她们的力气,行动必然缓慢,恐怕,等她们歇歇停停地走到山顶,齐家的兵马也早就将周围围的水泄不通,那咱们岂不是功亏一篑?

    再说了,她们走不动,咱们又不帮忙,还一个劲的催促,到时候,这两人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别的不说,就说在交换的时候,齐家见到的是死人,大家说,齐家还会交赎金吗?如果他们不交赎金,那咱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过来说,咱们抬着她们两个,行动上必然快捷,离此地越远,对咱们下一步行动越有利不是?再说,她俩虽然不重,可大家心里想着:自己抬的不是人,而是两座金山银山,是要解决主力部队的困难的,这样一来,大家心里不就想得通了实在不行的话,我来抬人。

    见大家都不出声,显然心里接受了这些说法,只是脸面上有点过不去。

    张青山这个黑脸立马登场,又是一番强令:这是命令,想不通的可以保留意见,事后也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但现在,都必须给老子执行命令,要不然,就别怪老子的军法无情了。

    就这样,游击大队的同志们算是勉强接受了抬轿的任务。

    接受是接受,可当真的给两个齐家人抬轿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或者说,是另一番感受了。

    也不知给齐老太君和三少夫人抬轿的那几人是真的跟齐家有血海深仇,还是受人指点,他们一开始还抬的比较稳当,可抬着抬着,就有点不像话,下阴手了。

    给齐老夫人抬轿的那两个人还好点,最多只是有意无意的让滑竿上下颠簸了点,齐老夫人虽然赌气似的笑容满面,可她眉头偶尔皱了皱,显示着她绝对不好受,毕竟年纪大了,滑竿老是上下颠簸,她这把老骨头确实有点吃不消。

    齐老夫人还忍受得住,可齐家三少夫人的待遇就恶劣得多。

    给三少夫人抬轿的那两个人刚换上,不仅有意将滑竿弄的上下大幅度颠簸,还连带着摇晃。弄的坐在滑竿上的齐家三少夫人脸上早就苍白如纸,好几次都用手绢捂着嘴,差点呕吐出来事实上,不是她呕吐不出来,而是因为颠簸的幅度过大,有几次她都是呕吐到嗓子眼了,却又担心一不小心给颠簸出滑竿而摔下去,给硬生生地吓了回去。

    张青山看的是满眼怒火:不错,齐家人确实该死,可是,一来,红军没有私底下弄死人的先例,就算要处决罪大恶极之辈,也都是公审后公开处决,现在,你们这么下阴手,把人往死里整,这算怎么回事?二来,张青山真正的怒火之所,是因为抬滑竿的事早就商量过了,大家也取的了共同的认可,现在,你们居然还这么来,你们这是看不起我张青山,还是不把党小组会议的决议当回事?

    不过,正如田国忠所说,有些时候,有些事,虽然看不惯,可为了大局,不得不忍。

    就像现在,张青山为了和本地游击大队搞好关系,最少不能做出双方公开闹矛盾的事,张青山就不得不忍,不好公开批评那几个抬滑竿的人的下作手段他们这点手段,已经是公开的了,没见别说他们,就连旁边的人都是嘻嘻哈哈地笑着,顺带打趣齐家那两个坐轿的,更甚者甚至都开口威胁了。

    这样下去,恐怕还没等走到休息地,就得出事。

    张青山想了想,把向涛叫来,在他耳边吩咐几句,向涛看了看那几个抬滑竿的,对张青山点点头后,转身叫了几个长征第一连的战士到身边,如此吩咐一番。

    “几位兄弟抬了这么久的滑竿,辛苦了,来!让兄弟们替你们一下”

    “对!都是自家兄弟,大家就别客气了,来!让我来接替你”

    向涛带着几个人,嘴里说着客气话,可手上的动作却很快,边说边接过对方的滑竿抬了起来。

    被接替者也没多想,反倒是认为这是主力部队的同志们关心地方上的同志的辛苦,顿时客气几句后,就让了出来。

    如此,解决了抬滑竿的问题,算是了无痕迹的化解了一个可能存在的矛盾。

    不久,来到观月台上。

    部队未做任何停留,直接按原计划穿过观月台,向其后山前进。

    张青山站在观月台前,看着群山环绕,绿绿葱葱,长吐一口气后感叹道:“这里的景致真是真是”

    一旁的田国忠见状,赶紧打趣道:“老张,真是什么?”

    张青山一时没找到好的形容词,被田国忠当着大家的面一逼问,顿时就有点下不来台了。

    没好气的白了眼田国忠,气呼呼地叫道:“真是打伏击的好地方。”

    “哈!哈!哈”

    田国忠带头一笑,大家也哄堂大笑起来。

    “笑什么,难道老子说的不对?”笑的张青山有点面红耳赤,却又好面子的指着下面,道:“你们看,这下面的两边山势陡峭,可在中间却是一个小盆地,如果老子把赎人的地方放在这个盆地里,齐家无论来了多少人马,老子只要在这里和对面的那座大山上布兵,一旦有变,只需两座山上的兵马往两边延伸开来,就等于关门打狗,里面的人马全都只能乖乖地当做猪狗,只有被宰的份。”

    田国忠有模有样的看了看后,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张青山的解释,不过,嘴上却追问道:“那你叹什么气?”

    “问题是,这里的地形有利于打仗,不利于交易啊!”

    “为什么?”

    “你看看周边到处都是大山,弯弯绕绕地,不利于快速行进,反倒利于打伏击。一旦在这里交易,你让咱们要的那么多东西,如何能快速的运走?要是被齐家人追上,或者是事先在某段道路上设下埋伏,那可就是大麻烦了”

    不得不说,齐家在本地确实财雄势大,眼线到处都是。

    虽然张青山等人做了周密的安排,可是,就在张青山等人在观月台山顶指点江山的时候,位于伍家岭齐家老寨内,已然接到了报信。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大厅内,齐家核心人物,除了有事在身和远在县城坐镇的人外,一个不拉的全都到齐了。

    齐家家主挥舞着手里写着的赎人之物的大纸,气的面色发黑,心疼的直咬牙:别的都好说,关键是两样:五万斤粮食,而且其中三万斤必须是陕北区域难见的大米,还有三马车各类西药说实话,要是给齐家充足的时间,这两样东西,对于齐家来说,并不是多难的事。可问题是,张青山只给他们三天。还特别指明,这两样东西两天内要没有准备齐全,少一点,都不用交易了,这才是要命的地方时间紧促啊!

    可对于齐家来说,不管是赎人还是想别的办法,反正,当务之急,要是不把齐老太君和扫少夫人一根汗毛不少的接回来,齐家百年世家的名声绝对会毁于一旦,愧于号称诗书传家至于别的,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而张青山心里也明白,这一口咬的有多狠!别的不说,只说西药药品,哪个世家大族也不可能常备三马车西药,可问题是,他也难啊三天后,修整完毕的红二方面军就要继续北上了,他必须在此之前把事给解决了。那么,也就只好为难齐家了,给他们两天时间去筹备。

    “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吧?”

    宣泄了一番后,齐家家主不得不压制怒火,面对现实。

    商量来商量去,追踪,还是家主拍板:“当务之急是赶快去周边收集这些东西,先把老太君赎回来,至于别的,还得做从长计议。但是,这口气,我们齐家绝对是要出的,要不然,会让人有样学样,后果严重同时,老太君的话说得好,提了我们,齐家安享了百年太平,便自我膨胀,让我们麻痹大意了,今后,大家要以此为戒,多加注意自身和家族安危”

第四百五十一章 难伺候() 
典镇是一个常驻人口不足两千的小镇,可是,流动人口却比常住人口多出一两倍。原因无他,此地取个典字,暗喻此地当铺林立,商贾如潮,鱼龙混杂。

    典镇地属于凤鸣县管辖,位于凤鸣县东南角,是通往罗水县的要道。张青山等人就是分批从此镇穿插进到凤鸣县后方,突袭了齐家到望月台进香的人马。

    而现在,张青山所约定的赎人地点就位于典镇东面五里处大道上的三岔口对于这个赎人地点,齐家人可谓百思不得其解,但内心又暗暗窃喜。

    不得其解的是:对方既然能如此准确的掌握齐老太君的出行时间和路线安排等情报,那么,对方就一定对齐家的势力做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如此一来,对方明知典镇是由齐家人掌控,为何敢把赎人地点选在典镇不远处?他们难道就不怕齐家把众多东西交出去后,只要赎回二人,就算当时身边没人,也可立即叫人从典镇调兵遣将追来,加上货物众多,短时间内休想搬运到远处,绝对会被齐家调来的兵马给追上,到那时便可一网打尽。

    对方既然先前有如此安排,表明了他们的精明,又怎么可能犯这等天大的错误?但对方偏偏就是这么指定的,这又是为何?在深入点想,对方必然有其方法来应对齐家兵马,可这方法又是什么?

    暗暗窃喜的是:不管对方如何应对,只要对方真的在这里交易,那么,齐家仗着地头蛇的优势,定然会叫对方有来无回。如此,怎能不窃喜?

    当然,他们当中也有人猜疑过,张青山等人会不会是红军?可一来红军主力还在几十里外停留修整,二来他们自认为自己没有的罪过红军,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红军又怎么可能派人化妆去劫老太君只是,他们也不想想,当初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老蒋翻脸大杀**人时,齐家可是在这儿好好地帮了老蒋的忙,挥刀杀了何止上百**人?而现在,红军就是**领导的队伍,跟齐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只派少许精锐来取粮食药品等急需之物,没有大军剿灭齐家,一是环境不许,二是现在还顾不上。

    这让齐家人误以为红军忘了十多年前的仇恨,才会有让齐家人放下吊在嗓子眼的心当然,从内心深处来说,齐家绝对不愿去深思红军大军扑来的恐怖,所以,明知自己猜测的很有可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