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176章

向胜利前进-第176章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会有精神得多,有利于帮助伤员……

    趴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一下前方,虽然远处看起来灰蒙蒙一片,可因为有月光的照射,俯视之下,一两百米还是能分得清人影。

    确定没有人后,张青山翻身躺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也不敢点烟——开什么玩下,这是平原地区,又是夜色下,一个红光点一闪一闪的,不是自我暴露还能是什么?放在鼻尖使劲的闻了下,放在嘴上叼着,头枕着双手,看着月亮,全身心的放松——脑海里极为空明。

    这种寂静下看星空所产生的空明状态,让张青山极为喜欢,甚至就想如此到天荒地老。

    突然!

    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对,立马翻身,拿起望远镜就四下观察,结果,别说敌人的身影,连只老鼠都见不到。可是,那种压抑中带着几分悲愤的气氛却依然在,而这种气氛,并不是直接感官,而是长期战场上生死考验之下,所产生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他很确定自己的这种感觉,因为这种感觉在战场上已经让他躲避了几次敌人的威胁。

    正在他皱着眉头想尽量摸清楚这种感觉的来源地时,却见身后有个黑影正快跑来,跑步的姿势有些奇怪,好像边跑边用手摸脸一样。

    很快,张青山就知道这种气氛来自哪里了。

    “队长,你快去看看,老向……老向自杀了。”

    “啊!”张青山一惊,随即嘿了一声,爬起来,把手里的望远镜边递给那个战士边沉声道:“你来替我站一下岗,我去看看。”

    一瘸一拐的下山……说实话,此时的张青山心里虽然有点沉重,但并不是特别悲伤,不为见惯生死,也不为大家不熟悉,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只为这种对于他来说,事太常见了:长征以来,多少优秀儿女在受伤后,就是因为缺医少药、缺吃少穿,不忍心连累别的同志而自杀的?太多太多了,多的张青山甚至都有些麻木了。

    来到那个小山沟里,因为不敢照明,也不敢生火,能见度不高,但他一看到大家围在一起,尤其是看到有的人捂着嘴,想放声大哭却又不敢哭,忍着,痛着,流泪着,那种悲痛和愤怒的气氛,几乎是迎面扑来。

    他楞了一下,长叹一声,心里又沉痛了几分。不知怎么地,他突然想起了已经牺牲的老班长,也想起了为炸开敌人城门而抱着手榴弹冲锋的……

    上前几步,看到了那个自杀的人,他眉头微微皱起,哪怕他见惯生死,也不由的为眼前这一幕感到震惊:为了不连累战友而自杀的人活着说方式他见过不少,有趁人不注意而跳崖的、开枪自杀的、拿脑袋撞墙的……可他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刺刀捅心脏自杀的。这让他感到震惊,因为他觉得,拿刀抹脖子和对着心脏一刀的方式,是最让人难以接受——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或者说这得多么绝望,才会有如此狠劲和毅力结束自己。

    默默地站着,感受着,痛苦着……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最少也要阻止类似的事在生……

第两百一十七章 办法总是有的() 
“好了,志平同志,麻烦你带几个同志把向邦国同志的遗体埋在小平头的身边,让他俩做个伴,不至于孤单。”亲自帮向邦国整理了一下易容,问清楚他的名字后,张青山吩咐大家:“剩下的同志赶紧抓紧时间再睡一下,马上就要天亮了。”

    当着战友的遗体说这话,听着够冷酷无情,够铁血吧?可这就是现实,极为残酷的现实——他得为整个队伍负责,再说现状如此,他也没别的办法。

    有些同志想不通,心里有火,不愿意离开,又不敢直接反对,毕竟张青山的名气和职位摆在那儿,就气鼓鼓地看着张青山。

    张青山心情也不好,但作为队长,他不仅要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怒火,同时还得安抚好同志们的情绪。稍稍想了下,沉声道:“同志们啊!忍着吧,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把这种悲痛还给敌人,让他们也尝尝失去战友的滋味,尝尝战友迫不得已的滋味……但在这之前,大家必须要好好地活下去,这是我作为队长的命令。”

    说完,也不等大家有所反应,杵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向外走去——他这下半夜的岗哨还没站完了。

    这腿受伤了就是麻烦,一瘸一拐的很不方便不说,走路都吃力不少。

    好不容易来到岗位,让先前那个战士回去后,他长长地松了口气,用望远镜四下观察了一下,然后仰天躺着,看着群星璀璨,脑海里不由的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对自己说的故事:人死后就会化为星星……不知道小平头和向邦国所化的星星是那一颗?牺牲的那些战友们所化的星星是否聚集在一起……

    也许是想的有些入神,直到感觉不远处有人走过来,他才猛地惊醒过来。不过,看到是从这一面的山坡走来,他又放松下来。翻身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见没任何异常,这才又躺在地上,等待来人。

    “队长,同志们的情绪很低落,你经验丰富,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张青山知道他深层次的意思:先前大家没吃的喝的,都坚持下来,现在,最少有上百斤粮食和别的一些物资,却接连死了两个,其中一个还是自杀的,这真的太打击人了,想不通很正常。

    “暂时没有,不过,不能再死人了,尤其不能再有自杀的事生了……那个老田,你派人暗中看好,吃的喝的都要重点照顾,他身上也不能留有武器,千万千万不能让他走向邦国同志的老路。”

    老田就是腹部中枪,只能躺担架的唯一一位重伤员——小平头不是自杀的,还好点,最少对他的影响不大,可向邦国的自杀,对他的打击肯定很大,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就算别人对他再好,他心里肯定也不会平静。

    “恩!我已经派两个同志轮流照顾他。”

    张青山点点头,没说话。

    孙志平也没什么谈性,躺在张青山身边,默默地看着璀璨星空。

    但两人都知道,没谈性并不代表两人就会安心,相反,两人都在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尤其是如何安抚大家现在的情绪,鼓舞大家的士气。

    张青山就一直在琢磨:如果老搭档胡英泽在这里的话,这个政工干部会怎么做?

    过了两三分钟,张青山猛地一拍大腿,坐起来问孙志平:“志平,队里有多少党员?”

    “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可以问问……”孙志平也正在想问题,随口回了一句后,猛地醒悟过来,同样做了起来,问道:“你是想组织一个党支部,好起到带头作用?”

    就连一些游击队都有党支部或者是党小组,更何况,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能想到这个,很正常——凝聚力和领导力,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接下来,两人就热情的仔细商量起来。

    可想法是好的,实际情况更加重要。

    早上,大家都起来的时候,孙志平找大家一问,报上来的情况让人大吃一惊,得!二十六人中,党员五人,预备党员七人,这都过半了,再成立这个党支部,就没有必要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天,出于承上启下的作用,预备党员可是有资格旁听党员会议的。

    顺便说一下: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时候,大家普遍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来证明自己就是党员或者预备党员,但是,只要说出来,同志们就信。说白了,他家都不屑于撒谎,不仅仅是因为纪律,更重要的是因为自身的思想素质过硬。

    两人一商量,便决定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军人嘛,有时候过于民主化未必是好事,就以张青山为主,孙志平为辅。吃过早饭后,召集大家开会。

    既然两各级别最高的人做了确定,这个会就相当于公告,只开了半个小时左右就结束:先确定,这支临时队伍的名字就叫“长征一队”;第二个公告就是要求大家互相照顾,互相鼓舞,不能落下任何同志,尤其是党员,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第三,成立三人小组,并确定了各司其职:张青山负责指挥全盘,孙志平负责开路,后勤方面全部交给年级最大又是老党员的周平同志(他本身就是炊事班班长,情况跟突击连的老王差不多)……

    会议开完,三人小组次碰头开了个小会,其实就是由周平提出了一个情况:张青山带来的以及先前各自带着的那些物资,到底是由马匹驮着,还是将必要的东西,比如说粮食、子弹等,分给大家?

    周平觉得,还是分下去的好:要是统一保管,统一分配,看上去确实公平,可问题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马儿受惊跑了,或者遇到敌人突袭,被敌人一个冲锋给冲散了——这种情况的生几率很高,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么,那些冲散了的同志吃什么?再说,周平提出来的主要目的是队伍里伤员多,度不快,他就想着,给唯一的那个重伤员用担架做一个简易筏子,用马拖着筏子,然后,别的伤员,比如说像张青山这样腿受伤的人,可以轮流骑马。这样的话,一匹马显然不够,两匹马就差不多了,度也就自然而然的提了上去。好处很多,比如说这样一来总比扶着伤员前进,度快的多,而且,体力上也好的多,有利于随时突的情况。

    张青山和周平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同意这么办。

    正要商量分的具体细节时,有人来报告:老田死活不愿意走了。

    一听这话,大家心里就清楚了:肯定是昨晚那两位重伤员的情况,刺激到了老田。

    “你俩商量着办,我去看看。不过,要快,时间不等人。”

    老田比较出老,看起来有三十来岁,实际上才二十五岁。此时,正躺在担架上,眼睛直直地看着天,无论旁边的三人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如果不是他偶尔眨一下眼睛,完全可以误认为这是一具尸体。

    “都围在这里做什么?”

    “队长,老田不想走了。”

    “不想走?”张青山微笑的看了眼老田,见老田还是没反应,便点点头:“不想走那就用马拖着走。”

    这句话总算引得老田看了过来,不过,张青山反而不去看他,只是吩咐别人:“你去牵匹马过来……你们两个去找两根绳子,要粗一点。”

    等这三人离开,张青山掏出包烟,递给老田一根,老田摇头拒绝后,他自己点上。

    “真不想走了?”

    “恩!”

    “怕不怕死?”

    老田看了他一眼,没回答,可意思很明显:要是怕死,我岂会单独留下等死?

    “你少瞪老子,告诉你,老子就很怕死,可有的时候,却又不得不死。老田,我跟你说个故事。以前,我受伤的时候,躺在担架上,见到抬我的同志们累的气喘吁吁,还特别耽误行程,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想一死了之,这样,不仅痛快了,而且还不会连累别的同志……”简单的说完后,他看着老田:“你现在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老田看着他,张青山也毫不退让的盯着他。

    一小会儿后,老田微微点头。

    “这才是人之常情嘛。也是每一个红军战士的高贵品质。不过,老田,我要是有办法让你既不耽误大家的行程,也不耗费大家的体力,你还想不想死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