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劲歌香江 >

第359章

劲歌香江-第359章

小说: 劲歌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已经见过邵爵士了,但是他还没有透口风给我,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我想他大概还在犹豫吧。毕竟那是他奋斗一辈子的事业,现在放弃也终归舍不得的。”俞铮又说道。

    “我知道了,你帮我盯着吧,一有消息马上告诉我。”韩劲又说道,“另外未雨绸缪,派人考察一下邵氏旗下这些院线,回头把数据都交给我。”

    “ok,我马上派人去做调查。”俞铮点了点头道。

    ……

    就在韩劲打算收购邵氏院线的时候,邵艺夫也正在盘算着出售院线的事。

    这条院线是他从五零年代就开始建立的,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三十年,人这一辈子有几个三十年,这些院线就是他一辈子的心血。现在要说卖,怎么舍得,就跟剜心头肉一样。

    但是如果不卖的话,负担又是很重。现在邵氏已经不再投拍新戏了,上映的电影都是来自于其他电影公司的,比如像嘉禾、永盛、大荣等等。

    上映别家电影公司的戏,那就要受制于他人。到时候人家想给你拷贝,就给你拷贝,不想给你拷贝,你的院线没有好戏上映,到时候就得赔钱。当年雷觉坤的丽声院线就是这样被差点玩垮的,所以人家最后才投资建立了新艺城、永佳等分公司。

    邵艺夫一世好强,不想受制于他人。与其到时候老着脸去向人家要拷贝,倒不如把院线直接给卖了,眼不见心不烦。而且他觉得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比不上电视能赚钱了。

    他帮嘉禾和新艺城算过账。知道新艺城现在虽然大部分片子都赚钱。但是每年的利润不超过两成。

    因为他只有在香港有发行优势,在南洋、台湾却都要受制于他人。在香港他和金公主院线合作,可以拿到比较优厚的分成。

    但是在南洋、台湾等地,他却要受制于当地的片商。一部在香港大卖的戏。可能海外版权却只有几百万港币。这个一点都不新奇。周闰发的《英雄本色》香港票房三千多万港币。泰国片商只出了二十万港币就买走了。

    现在香港电影在南洋、台湾一带发行,都是直接卖断版权,没有后世那种分账模式。所以片子是不是赚钱完全靠运气。因此像程龙这样能卖埠的明星片酬才如此高,因为片商信赖他的片子,所以买断的价格可以出的很高。

    新艺城就是因为缺乏卖座的明星,很多片子卖的不如嘉禾那么高,在南洋、台湾那边收获的版权也并不算太赚。

    相比起来,嘉禾比新艺城要高出一筹。除了程龙能卖座之外,像洪京宝、元飚也都能独当一面。而且嘉禾还积极开拓海外票房,除了台湾、南洋两处传统票房之外,像日本、美国、欧洲等地,嘉禾的片子也十分畅销。

    程龙在日本是仅次于韩劲的当红影星,每天都有日本歌迷前来香港看他,一有程龙的新片在香港上映,就有日本粉丝包机来看他的电影,可见他的人气有多高了。

    除此之外,嘉禾在美国投资拍摄的《炮弹飞车》、《威龙猛探》等,也进一步开拓了它在北美的市场,而且还结交了华纳兄弟公司这样的电影巨头。嘉禾的电影也因此可以美国发行,虽然版权买断也不过几十万美元而已,但是细水长流却也是一大笔收入。

    不过邵爵士也知道嘉禾投资的电影数量过多,但却不是每部电影都能卖座。像新艺城几乎没有亏本的电影,因为他们执行的是“七人奋斗小组”创作制。每部电影都是由这七个人联合策划的,故事都经过了严格的推敲,而且多数还都是都市喜剧片,票房基本上都不会太差。

    但是嘉禾奉行的是卫星公司制度,嘉禾只管投资,不管其他的事情。于是就不可避免会出些烂片,次品率非常高。这也导致赚钱的电影就大赚,赔钱的电影就狠赔。加上程龙、洪京宝、元飚等人现在胃口养的也比较叼,一拍就是好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大制作嘉禾也面临到很大的资金压力。

    邵艺夫拍电影已经将近五十年了,对里面的事自然摸得门清。现在演员的片酬越来越高了,电影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电影公司的风险也是越来越高了。

    之前像狄龍、姜大维这些一线演员,片酬不过才五万港币,现在一线明星像程龙,片酬都在三四百万港币,再加上票房分红等等绝对超过五百万。之前一百万拍的电影都算大投资,现在一千万的电影才称得上大投资。

    之前电影公司拍一部电影,因为成本低廉,算上本土票房,外埠票房,基本上都能够赚到钱。但是现在成本这么高,再加上电影公司这么多,竞争这么激烈,就算是好片子也未必能取得高票房,就更不要说那些烂片子了。

    所以电影公司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只不过圈外人见到电影这么赚钱,动不动就几千万票房,还觉得是很赚钱的大买卖,还一个劲儿的蜂拥着进场,其实只是击鼓传花的买卖。一旦某天市场坏了,这些进场的人都得吃亏。

    邵艺夫已经看透了这里的事,所以他几年前就开始逐渐将事业重心转到了电视领域。现在终究有一天要到了将邵氏关门,将邵氏院线出售的时候了,邵爵士虽然心中不舍,但是却也知道当断则断的道理。

    “六哥,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方艺华劝邵艺夫道。

    她虽然是邵氏的制片部主任,但是因为邵氏现在已经无片可拍,所以她这制片部主任也当得很没劲,倒不如转到tvb去。

    那里现在人正多,她去了那里,就可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比在暮气沉沉的邵氏可要强多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到时候邵氏关门,那些老臣子能赶的赶,能开的开,再不会有人摆着老臣子的架子训斥她了。

    “好吧,放出声去,说我准备把邵氏院线卖了。”邵艺夫最终点了点头道。(。。)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天大的人情() 
邵爵士要卖院线的消息,刚刚放出风去,韩劲那边立刻就知道了。

    他第一时间就亲自去见了邵爵士,想要直接跟他买那一条院线。

    邵氏现在旗下影院总共是十九家,具体的数据俞铮已经调查好,并且已经交给他过目了。

    这十九家影院之中,有两家已经十分破旧,而且地点偏僻,没有再投资的必要。还有九家需要重新装潢,添置座椅,改善硬件设施。只有四家是比较新,而且装修比较豪华的影院,这种影院又被称为龙头戏院。

    十九家影院,调查公司给估算的价值,在两亿五千万港币左右。尤其四家龙头戏院,因为地理位置佳,占地又大,装潢又好,所以单这四家影院就价值一亿两千万。

    韩劲也将十九家影院一一去亲自看了一遍,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现在见到邵艺夫爵士,他自然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和他一起去的还有俞铮和王精两个人,算是当个润滑剂,以免谈判陷入破裂,也好再往回圆缓。

    “劲少,你猜的还真准,邵爵士果然要卖院线了。”俞铮向韩劲笑着说道。

    韩劲也笑了笑,“邵氏影城现在已经两个星期没有拍新戏,我就知道他很可能要撒手了,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王精也叹了一口气,“想当年邵氏多火啊,十几个摄影棚都是人满为患,每个摄影棚都有人在拍戏。每星期都有新戏在制作。现在却几乎变成一座空城,唉!”

    “晶哥,不必感慨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旧的不去,新的怎么会来呢?”韩劲笑着说道,“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未必不能像邵爵士那样,建立我们自己的电影王朝。”

    王精听韩劲这么说,不禁眼前一亮。“阿劲。你说的真好。没错,我们从现在努力做起,未必不能够越邵爵士。”

    俞铮听韩劲这么说,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觉得他的口气实在很大。竟然想在香港建立自己的电影王朝。难怪他想要收购自己的院线了。对于一家想要做大做强的电影公司而言,拥有自己的院线势不可免。

    三人来到邵爵士的办公室。

    邵艺夫见到韩劲、俞铮和王晶三人,就不禁笑了笑。“坐,坐,坐!”

    “爵士,你今天的气色真好。”韩劲笑着说道,“眼角眉梢都带着喜气,一定是有喜事登门了。”

    “是么?”邵艺夫微微一笑,“那你说说看我有什么喜事?”

    韩劲笑了笑,“我说爵士你今天有笔财气。”

    邵爵士听他这么说,不禁哈哈一笑,“财从何来呢?”

    韩劲微微一笑,“从我这里呀,爵士,我很有诚意,想收购你旗下的邵氏院线。”

    邵爵士点了点头,“我知道你很有诚意要买,这样吧,邵氏院线现在总共十九家影院,我卖给你其中的十五家,总价是八千万港币。凤翔,龙腾,卧麟,雏凤四家影院只租不卖,年租金三千万港币,你觉得如何?”

    韩劲听了,不禁脸蛋抽搐了一下。凤翔,龙腾,卧麟,雏凤四家影院,就是韩劲心仪的四家龙头戏院,地点好,位置佳,装潢精美,配套完善,是正经的龙头戏院。如果这四家只租不卖的话,那韩劲每年光赚回成本,就要忙的头皮麻了。

    相反如果将影院买回来的话,虽然成本会高上一些,但是香港地产也是在升值的,将来就算不搞院线了,转手把影院卖掉都可以大捞一笔。

    再者现在只租不卖,万一改天邵爵士一时兴起,又有了拍电影的念头。人家用手一招,这四家影院就收回去了,到时候自己鸡飞蛋打,可就什么都捞不到了。

    想到这里,韩劲摆了摆手,“爵士,凤翔、龙腾、卧麟、雏凤四家影院都是龙头戏院,我建院线就是指着龙头戏院财的,你如果只租不卖的话,那其他影院我也没有买的必要了。”

    邵氏其余的十几家院线,除了两家没有投资价值之外,其他还由九家需要重新装潢。如果邵爵士不卖这四家龙头戏院,那其余几家电影院还真没买的必要了。都是小影院怎么够用的,没有龙头戏院也不能称之为院线了。

    邵爵士听韩劲这么说,也不禁笑了笑,“年轻人,不要那么冲动。其实我也是为你好,你想买那四家龙头戏院,再加上其他十五家影院,至少要花上两亿港币。我是不想你一次投入太多,要知道风险可是很高的。”

    韩劲点了点头,知道邵爵士没有跟他漫天要价。那十九家影院光地价就要一亿两千万港币,再加上影院的投资等等,折算出来两亿港币算是蛮公道的价格了。

    虽然一口气拿出两亿港币的确比较吃力,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一口气全买下来。因为据他所知开院线,如果只靠租赁影院的话,那运营压力一定会非常的大。

    就好像租赁别人的房子开店一样,如果每天达不到一定的营业额,那就相当于是一天都亏损了。如果生意不好的话,几乎都能把人给愁死。

    但如果能把铺子买下来,每天就算只卖一点都是赚的,就算将来不想再干了,把铺子卖掉也是一份收入。虽然短期内投资是比较大,但是看现在香港房地产走势,就算买下这十九家影院,将来光卖地皮也能赚不少钱。

    “爵士,我知道你是为我考虑,不过我也有自己的想法。”韩劲笑了笑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