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昭华 >

第57章

昭华-第57章

小说: 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把头骨给撞碎?”张昭华也是十分惊讶:“那还有的活吗?”

    吕氏摇摇头,她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意外,什么人能轻易让自己的头遭到如此大的创伤呢?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抱头,况且脸是秀女最重要的本钱,怎么就会伤了这处地方呢?

    不过在中午放饭的时候,大家就敏锐地发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宫正嬷嬷和几个年长的尚宫都没有来,负责纠正她们吃饭动作的女官们也神色不大好,都皱着眉头,声音也比往日高了几分,似乎对于她们的忍耐度都降低了,把好几个礼仪没做到位的秀女都训哭了。

    这件事情后来才慢慢传出风来,毕竟馆子虽然大,却没有不透风的墙——说是有一名秀女被秦王世子给侮亵了,想不开才撞的墙。

    这个解释张昭华倒相信,只不过具体细节肯定和大家臆测的不一样,也不是寥寥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毕竟馆子里面这么多嬷嬷宫女子,看管地这么严格,这女子是怎么遇到秦王世子的还是个未知问题。

    后来在约摸是三四天之后,宫正嬷嬷亲自给她们上了一堂课,直接指着《女四书》道:“谨辨内外者,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礼记?内则》:‘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教令不出者,言教令不出于闺门也。远离邪僻者,不犯于非礼也——何解?”

    这回大家知道是意有所指了,都不敢说话,只听嬷嬷训诫。

    “意思就是说,男女有内外之别!”宫正嬷嬷严厉道:“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人若不知晓礼仪,与禽兽又有何区别!”

    之后从宫正嬷嬷的口中,大家才知道了那一位将头骨撞碎的秀女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是因为这名秀女不顾禁令,避开了看守的宦官和宫女,私自通过了第四道门,“希求幸进”。这位秀女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在园子里赏玩风景的几位天潢贵胄,但是并没有如她想象的一样能博得其中哪一位的青眼,反而被秦王世子捉住戏弄了一番。

    当然秦王世子并没有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因为这个秀女自称是“为了捕捉蜻蜓才不自觉走到了这里”,秦王世子就令她在荷塘水里捉一只来。当然在水上的蜻蜓不是成虫,是浮于水面的幼虫,俗称“水虿”。

    水虿不如蜻蜓可爱,而且面目丑陋,那秀女就被逼着蹚水进了荷塘里,当然荷塘水不深,只有半人高,决计是淹不死人的。秦王就让她在水里给她捉水虿,可怜那秀女衣衫尽湿,当然也怪她自己在九月的季节还要穿一身轻薄窈窕的纱袄,所以水一泡几乎就露出了里衣的颜色来,被边上几位皇子皇孙一通打量,几乎羞愤欲死。

    等管教姑姑和尚宫们赶过去的时候,那秀女已经晕倒在荷塘里了,秦王世子也不拦着她们打捞,只是在女官询问的时候很鄙薄地说了一句:“难道不是她想要攀高接贵吗?成全了她的心。”

    这下女官们说不出一句话来了,反而被秦王世子明里暗里讽刺了一番说是女官管教不严的问题,大家憋了一肚子气回去,还没等着要好好教训这个不知羞耻的秀女呢,就听闻此女一醒来就撞了墙。

    医女看了说是头骨撞碎了,毕竟是良家子,不能死在馆子里,就赶紧裹了出去,送到医馆里去医治了。

    这件事很让宫正嬷嬷愤怒,在她看来,秦王确实有错,但是他的话同样也无法反驳,她确实是职责有失,对这一届的秀女管束太松。所以为了警慑其他秀女,宫正嬷嬷毫不避忌地将这件丑事全部说与众人,以此告诉她们,想要攀龙附凤的下场。

    其实确实有一些蠢蠢欲动的,张昭华见了好一些将自己收拾地光鲜华丽地,总是在那道门前晃悠,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想来大家都会心有余悸,不敢再轻易尝试了。其实秦王世子的反应是让张昭华觉得很惊讶的,她见识过周王二王子的荒淫暴虐,就以为此时所有的龙子凤孙都是一个德行,但是其实也不然,也有看得清楚的人,能一言道破秀女爱慕虚荣的本质,而且还不屑一顾,果然是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秦晋燕周诸王的长子次子进京来,是“教学于京师”的,皇帝要考察这几位长孙的课业学问,也要看他们的人品德行。就像皇帝对先太子朱标最为上心,为他延请名师,为他拣择良辅一样,亲王们一般对自己的继承人都会严加教育,而对其他儿子比较放纵。所以在女官偶然的叙述中,亲王的世子们无论言行还是品德都不错,但其他儿子的品格就参差不齐了,所以周王就有那么一个脾气性格都不像老子的二王子。

    当然张昭华也听闻了周王长子和次子都住在馆里的消息了,她其实恨不能怀揣一把利刃当场了结了周王二王子的,但是这当然只能想一想,却没有丝毫能付诸行动的可能。

    张昭华的心思就是一定要入选,管她指给哪一位亲王,总之是周王二王子的长辈了,她再讨要父兄,那位二王子是决计不敢不归还的。

    只是她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忘记了,这件事在越接近宫闱之时就越明显感到要回忆起的迫切,明明就在喉咙眼似乎一张嘴就能说出来,但是当她仔细去想的时候,总是记不起来究竟是什么事情,这让她非常苦恼。

    “男女有别,不只是说内外,”宫正嬷嬷道:“还在于男女亦有尊卑之别。像汝等区区草芥之身,见位尊者,不说低头颔首悄然趋避,反而要攀高结贵,难道不是其心不正自取其辱?”

    “妇人之德,莫大乎端己。端己之要。莫重乎警戒。”宫正嬷嬷一字一顿道:“端正自己的心,警戒自己是不是有欲富贵之心,有没有慕荣华之意。一念之微,人所不知也。独处之际,人所不见也。然而别人虽然不知不见,心却有歉。且汝等不闻,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的话吗!那秀女张氏落得个如今的下场,不就是暗室欺心的报应吗!”

    宫正嬷嬷这一堂课上得是在沉重,大家都丧魂落胆一样地低头道:“是,不敢不戒!”

第90章 荷载() 
如果不是因为那位姓张的秀女出了这样的事儿,其实张昭华还没有可能发现马氏的秘密。

    事情起源于很偶然的一件事,因为张昭华的恭桶裂开了口子,裂了口子的恭桶自然不能再用了,秀女一共有两个恭桶备用,每隔七八天左右,就要把马桶提到固定的地方,自然会有人清洗之后送回来,所以张昭华的两个恭桶,一个拿去洗了,一个又裂开了,问管事的姑姑讨要,一查库房居然也没有多余的一个了。要等到约摸四五天之后,才有一批内官监新打做的围屏和恭桶送过来。

    所以张昭华这几天怎么解决问题的,她去“官厕”上厕所。

    要知道这个时候,普通百姓家少有这么高端的恭桶齐备着,一般大户人家的主人上厕所都是用恭桶,奴仆或是小户人家都是去官厕上。就像南京这座京师大城市,居民想要上厕所,还得从家里出去,到一处街巷里的“官厕”去解决。“官厕”就是类似后世的公共厕所一样的简易建筑。

    园子里当然有官厕,而且这个诸王馆,设计显然是方方面面俱到了。因为依据金陵刮过的风向,把厕所移到了西北角,春夏时候刮来的东南风就把臭气吹出去了,避免了整个园子臭烘烘的可能。

    官厕就在园子的西北角,离第四进院只有一面墙的距离。当然要说明一下这个花园子是怎么设计的,是一个大园子套着一个小园子的结构,大小园子之间有墙和角门隔着,所以她们秀女原先可以从小园子里出去,到大园子里赏玩风景;但是如今诸王来了之后,那扇角门就封住了,秀女只能在小园子里松泛一下,不能有丝毫越过角门去,因为门前有人看守。

    小园子的园景比较逼仄,自然没有大园子的开阔。不过想当初设计的人应该是想到了一点,那就是大园子是主人赏玩的地方,就在小园子里设了官厕方便下人如厕。

    张昭华没了恭桶,十分不方便,和王氏一样,每回上厕所还要跑到园子里去,比如说这一天中午大家都在午睡的时候,张昭华就尿急了。

    午睡这样的好事,也是马氏求来的,据说宫女为了服侍人,中午不能睡觉的,起先姑姑们也是这样要求她们这些秀女的,但是很多秀女都支撑不住,吃过饭一到那个点,大家俱都是瞌睡起来,寂静无声的,回自己的屋子没什么事干却也不让眯眼,这就很不人道了,所以马氏就请求姑姑们通融一下,最后还真给她们半个时辰睡午觉的时间了。

    所以在别人都睡觉的时候,尿意就逼得张昭华不得不又整理好衣服去到园子里上厕所,幸亏巡视的姑姑知道她恭桶没了只能去官厕上厕所的事情,就挥手让她去了。

    张昭华解决了问题提着裙子就要走出茅厕,没想到茅厕另外一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不一会就有轻微的脚步声和说话声透过砖缝传了过来。

    “殿下。”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响起了,这让张昭华不自觉地停住了脚步。

    “殿下,”是个女人的声音:“您不能再来了,我也不能再偷偷出来了。”

    “为什么,”一道温和的声音十分悦耳:“是因为那个被秦世子戏弄的张氏的原因么?”

    “是我心里不能自持,不顾礼法,逾垣过来,”这女子似乎很是焦急很是不知所措的感觉:“违背了嬷嬷们再三教谕。”

    “你我两情相悦,”那人道:“况且她们所教授的礼法,难道不是为了明人伦之道么,人伦之道不就是天荷地载、阴阳之义么?”

    “殿下这么比喻,天荷地载,”那女子道:“殿下是天,我哪里能配得上与殿下相较?”

    “我是天,你就是地,顺承上天,势厚载物的大地,”那男子似乎笑道:“地者,坤也。坤卦以母马为象征,属于象征地的一类;由单卦坤,溃化为泰卦,表示天地交感而万物畅通之意,还表示天地相宜之意。你姓马,出嫁之前你父亲为你卜了坤卦,难道不是上天注定你要嫁给我,将来做这母仪天下之人么?”

    张昭华惊得脑袋一阵晕眩,几乎要双手扶着墙才能站稳了——不仅仅是因为她知道了这个女子的身份,就是马氏;她还终于想起自己之前一直遗忘的东西了。

    皇帝朱元璋的长子死了,他立了太孙,这个太孙就是后世影视剧里无数演绎描绘过的悲情人物,那个丢了江山,被强悍的叔叔逼得****的、大名如雷贯耳的朱允炆!

    她居然将这么重要的事情,留在今天这一刻才想起来!

    张昭华恨不能狠狠抽自己两耳刮子,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她居然白费了自己作为穿越者的身份!居然忘了洪武之后,就是惊心的削藩,之后就是改天换日的“靖难”,自己在这个时候嫁入皇家,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个说话的人,如此笃定自己就是将来龙椅上的人,而马氏居然不反驳他,不就是因为他就是朱元璋看上和一力扶持的继承人,太孙朱允炆么!

    怪不得那些女官们暗里奉承马氏,想来是知道的,这个马氏是太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