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昭华 >

第276章

昭华-第276章

小说: 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这话说过很多次,最近一次在和内阁议论倭寇敌情的时候就说,但凡与‘通倭’这个罪名沾边,就纵容姑息不得。之前也下了旨意,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中国之金银、铜钱、火药、兵器等物不许出番,若是谁敢私下贸易这些东西,定要将他诛族!

    “不过这案子存疑,”皇帝慢慢道:“比如这两百只枪,从哪儿得来的?铳身为何没有字号?朕看通倭的,可能不止他张升,这个案子就交给你办了,你办案的本事,朕是知道的,务必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纪纲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然而皇帝又道:“只是这案子牵扯到内廷,他张升到底是太子妃的兄弟,朕这里再给你派一个帮手过去,就是之前替你说话的马云,你也是知道的,他是个老成人,并不善于办案,人老了,稀里糊涂地,朕骂过他好几回了,要不是看在他万事和气,又讲情面的份上,朕也懒得让他来扰你,你呀,就当做他不存在,他也就是替朕看看这案子能到什么分寸上,朕也是难啊,要打老鼠,还要顾忌着玉瓶儿……”

    皇上要求纪纲和马云通力合作,尽快破案,纪纲从宫门出去,一路上都在思索皇帝的话,皇帝这几句话,越是体味,越是有深意——现在纪纲就在想,是打老鼠重要,还是顾忌玉瓶儿重要?

    他却是忘了,张升的案子再如何,也牵涉不到内宫来,皇上所说的分寸,其实并不是指外廷和内廷的分寸,这样的分寸,也不会让马云来把握,他说的分寸,其实是在隐晦地提醒纪纲自己注意分寸,皇帝可从来没有忘了张昶和纪纲的恩怨,而在东宫监国期内发生的一应事情,又应该将这矛盾加深了,纪纲若是聪明的话,就该知道马云才是皇帝钦定的案子的主审,锦衣卫应该为这一位服务——

    但是纪纲如今却连这样的简单的圣意都揣摩不出来了,可见他这一位锦衣卫大都督,身后到底是顾忌地多了,他的党羽,他的私心越来越重,他已经不敢像前十几年那样拼却一条命谋一场。

    即使张升已经被逮捕下狱,纪纲所做的第一件事也不是审讯他,而是让平江伯陈瑄将涉案的两艘海船从浙东拖行到了南京的港口之中,之后将船上的所有东西都搜检出来,在看到二百只崭新光亮的火铳的时候,庄敬和李春不由得交换了个意味深长的神色,小声道:“利索啊,这事儿办得,利索啊。”

    纪纲斜视了他们一眼,这两人顿时打住,庄敬拿起一柄手铳,啧啧道:“跟陈瑄奏报中所说是一样的,火铳是铜铸手铳,口径为半分,全长为一尺一。”

    长度单位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比如说本朝1丈是为10尺,1尺是为10寸,1寸是为10分——而裁衣尺的1尺为34厘米,量地尺的1尺为32。7厘米,营造尺的1尺为32厘米,这东西口径为15毫米左右,全长为36厘米左右,按营造尺的标准来算,就是半分和一尺一。

    “天字号手铳?”李春一挑眉。

    “天字号手铳,”纪纲道:“发放禁军三大营的东西。”

    火铳生产出来,铳身一定会刻有制造地、制造部门、工匠姓名、监造官职、重量和制造年月,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看形制,从这个东西的口径来看,是可以确定为“天字号手铳”,此外还有“英字”、“胜字”号等手铳,形制与“天字”手铳不同,比如胜字号的手铳口径为22毫米,全长44厘米。

    此铳在洪武年间,尚不能大规模制作,是特别制作的,与二十年前军队装备的手铳相比,这种手铳不仅形制缩小,便于收藏携带,而且口径也减小,有利于提高火铳的射程。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同之处是,其他火铳的铳膛中装有铁砂,是发射散弹,只能进行大面积杀伤,难于精确瞄准,但是这把火铳却有固定的弹丸,而且可以说是射程精准了——直到永乐三年的时候,这种火铳才开始了大批量制作,但是也只供禁军三大营,不能满足卫所的需要。

    “那就查编号吧,”纪纲懒洋洋道:“看究竟哪边缺了两百只。”

    火铳制造出来,肯定有编号,最小序号为“天字一号”,最大序号无上限,也可能是“天字九万八千六百十二号”,也可能是“天字十二万三千二百一十七号”,因为只要这种铳一直在生产,那就能一直编号下去。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新铳,无论是军器局还是宝源局,俱都不承认是自己丢失的,说他们生产的火铳,编号都是齐全的,没有一只对不上号的。

第九十三章 工序() 
若是论武器的生产,其实有三个地方,分别是军器局、兵仗局以及宝源局。宝源局本来是铸造通宝的地方,但是就因为铸铜钱,所以在军器局还未有成立之前,它也负责打造军器。等到永乐皇帝手上,因为看到了北平宝泉局在改制农具上很有方法,于是下令宝源局铸造和研发农具去了。而兵仗局是内廷十二监八局四司中,八局之一,设掌印太监及提督军库太监,下设管理、佥书、堂司、写字、监工等员,掌造军器,包括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类兵器——也就是说,兵仗局生产的兵器,其实是具有展示性质的,也就是皇帝的仪仗队用的兵器是他们生产的,同时他们也为军器局制造样品,但是并不是大规模制作火器的地方。

    所以纪纲直奔军器局去了,进入军器局之中,刀、枪、剑、戟,各种铁甲、棉甲、弓箭、盾牌,火枪、火炮、弹药,什么都有,无数的工匠劳作着,实在是嘈杂。

    然而纪纲的出现,特别是他具有标志性的飞鱼服的出现,让嘈杂的军器局霎时安静了下来,两个军器局的大使迎了上来,擦着满头的大汗,小心翼翼地询问纪纲的来历。

    纪纲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把案子说了,将火铳交给他们看。

    “这是,这是,”大使陈志亮倒吸了口气,嗫嚅了一会儿,道:“的确是军器局生产的东西,怎么没有阴刻呢?”

    这肯定是抵赖不了的,大明只有官方军器局生产火器,只有中央和地方的分别,然而地方军器局生产的东西,也都是仿照中央的,而地方军器局还不能生产热兵器,总之这东西不可能是私人兵工厂生产出来的。

    “阴刻是最后一道工序吗?”纪纲问道。

    另一个大使王德忠也看了半晌,回道:“阴刻不是最后一道工序,在生产铳管的时候,就应该有阴刻了,会把使用火铳发往的机构名称、编号、铳名、重量、制造年月和制造机构写得清楚明白,如果没有这东西,那不就乱了套了吗,肯定是不行的。”

    据他们所说,火铳构造精巧,共有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稍有偏差,东西就废了,这阴刻程序就包括在铳管制造的工序之中,是绝对不可能遗忘掉的。

    既然是军器局生产的,纪纲让他们查是否有遗漏了二百只而没有发现——但是这些人都摇头,甚至拿来籍册,一样样跟纪纲和马云说明白了,因为这东西生产的序号数是有规定的,从工部那里开始,批下多少号到多少号来,限期生产,配给三大营还是其他,拿到军器的一方也要核验,看数目、质量如何,方才算完成。

    “所以,是不可能会出现序号不明的情况了?”马云问道。

    陈志亮点头,道:“绝不可能出现两个天字三号铳,东西一样,只有顺序的区别。”

    “你的意思,”马云就道:“难道是底下匠人私造的?”

    此时的火器制作,不是后世那种分工协作和机械流水化生产,有一个标准化表,哪个环节出问题,负责哪个环节的人就要受到惩罚——此时的火器,是一个工匠制作整条枪,而军器局之中,专事火器的工匠有一千一百人,但是请注意,这个“匠”,其实可以称之为技术工,因为每个“匠”手下,会有五个“夫”,也就是夫役,这是专门配给工匠的助手,可以称之为操作工。

    一个匠人加上五个夫役,开始制作一只火铳,每个匠人头上分十几条火铳,限期多少时日完成,这就是军器局的火器生产方式。

    所以马云问的很准,陈志亮和王德忠都比较赞同面前这些没有标识的火铳是工匠私自铸造出来的,但是召集了工匠,却没有一个人承认的。

    军器局只能熄火停干了,在这个大案办完之后,怕是才能开工。

    而进入后堂之中的纪纲请马云喝茶,道:“公公怎么看这案子呢?”

    “哎呦,这咱家还真要问一问大都督了,”马云道:“不知道大都督是何打算,为何不先问讯那案犯,反而要先奔了这军器局来呢?”

    “这也是我有所顾虑啊,”纪纲就盯着马云道:“公公啊,你可知道我纪纲手上多少案子,办过国公、驸马、勋贵、尚书,彼时没有怕过,这一回,不知怎么倒是心虚气短了,公公想来也是懂我的罢。”

    马云还是一副和气的模样:“哎呦,纪都督是想说,这太子妃的兄弟,只因和内宫关联着,叫都督为难了,掣肘了——”

    纪纲就笑道:“这案犯我也不敢审,轻了重了,着实为难。皇上说公公讲情面,又和气,遣了公公来扶助我,定是有所指教的。”

    “您呀,不必忧虑,”马云就道:“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呗。”

    等送走了马云,纪纲就冷笑道:“这老东西,跟我打了一圈太极,一句实的都没有!”

    庄敬就道:“何必顾忌他,赶紧将张升审了,坐实他通倭的罪名,这样就算太子想要保,也保不了了,皇上早就说了,事涉通倭,罪在不赦。”

    “皇上还说过,事涉通倭,罪夷三族呢,”纪纲道:“张升的三族包不包括太子和太子妃呢?”

    庄敬不说话了,纪纲就道:“皇上让这老东西来,本身就说明他要保玉瓶儿,这玉瓶儿可是皇上的心头宝,我原本也该知道进退,只不过早就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汉王身上,所以如今也就不怕得罪太子了,总之他公母俩,怕也不想我活。那就你死我活,斗到底罢。”

    纪纲是下定决心要将张升置于死地,但他也知道这不是皇帝的意思,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回头,就像他说的,只有汉王赢了,他才有所谓的将来。

    而马云此时却回忆起皇帝对他提到的话:“朕现在能信一信的,也就是你们这群老东西了,朕叫你跟着纪纲学一学,看他是怎么办案的,以后办案起来,就方便。你也要学点好的,他那样不入流的手段,就别学了,朕是知道你没有这样那样的私心的,这样的私心就是坏心,叫朕瞧见了,朕就厌恶。”

    马云知道皇上对纪纲的不满正在积攒,然而他不明白的是,什么叫“以后办案”,意思是他马云日后还有办案的机会,还要给皇上办案,或许还是长久地办案,那纪纲可怎么办呢,这可真是前所未闻了。

第九十四章 审讯() 
纪纲对张升的提审,是在幽森的锦衣卫诏狱之中。

    “张佥事,”纪纲点了点头:“这几日在诏狱之中的滋味,如何啊?”

    张升倒也镇静,他先摇了摇头道:“在下早都不做府军卫指挥佥事的官儿了,如今不过就是富家翁一个,平头百姓的身份,纪都督大可不必这么客气。”

    纪纲就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