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昭华 >

第26章

昭华-第26章

小说: 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怎么能做成枕头呢!”张麒实在是不明白:“你平常干净地跟什么似的,怎么不恶心这个?”

    “啊呀蚕沙是好东西,是药材,”张昭华道:“燥湿祛风,养血安神,做成枕头能作用于头、颈部的穴位,使全身的肌胳舒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反正长期使用能安神醒脑,聪耳明目。而且我还专门选的第五龄的蚕拉出的蚕沙,里头的药效是最大的。”

    “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给你爹做一个?”张麒十分心动的样子。

    “当时就说给您做一个,”张昭华好笑道:“是谁说睡惯了糠皮枕,换了味道不舒服的来着——我说老爹,您到底把我的蚕沙放哪儿去了?”

    “俺看那东西跟小黑豆似的,”张麒不好意思道:“前儿你娘不是还说家里有豆子生了虫吗,我以为你娘舍不得一点坏掉的豆子,又拿出来晒了,干脆就全扔到鸡窝里去了。”

    “娘说的豆子是今年八月份的豆子,早都扔掉了,”张昭华道:“您这话可不能让娘知道,要不又该唠叨了。”

    “谁叫她天天唠叨同一样的东西,反正俺是分辨不来的。”张麒道。

第40章 论孝() 
“好啊,你们俩背着我又说什么好事呢,从实招来。”王氏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明显看到是笑容满面地,好像有了什么喜事一样。

    张昭华和张麒看她神情,都是一愣,张昭华便道:“好像不是我们有什么好事,是您有了什么喜事吧。”

    王氏满心欢畅道:“今儿俺去范媒婆那里,她有消息了。”

    张昭华道:“什么消息——哦,是给大哥相看的吗?”

    “俺去她那里,她说前几次俺上门来,她虽然口中不言,但心里已经把这事儿盘算起来了,”王氏道:“觉得有五六家是比较合适的,等她身子养地差不多的时候,就去这几家打听了。”

    “结果如何?”张麒问道。

    见王氏看她,张昭华摸了摸鼻子不满道:“我也是这家的一份子吧,将来的嫂子总也要过过我的眼,我也相看一下,帮你们把关嘛!”

    “这倒是,”张麒笑道:“总不能要个咱们囡囡不喜欢的。”

    王氏便用指头点了点张昭华的额头,无可奈何道:“人小鬼大——俺问你,要是你不喜欢,偏偏俺和你爹和你哥都中意,你怎么办?”

    “要是您和我爹都看上都喜欢,那我就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张昭华认真道:“要是您看不上,那咱们娶她来做什么,所以您一定要挑一个得您喜欢的,您看着她觉得满意,觉得舒心顺气的,进了咱家的门,一家人热热闹闹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将来我嫁出去了,她能代我孝顺膝下,就算我真的和她看不对眼,但凭她能真心实意孝顺您二老,我就敬她一辈子,绝不和她绊一句嘴。”

    做人就是这样,先前想自己嫁出去的时候,就想着婆家如何不容易过,但逢自己家娶妇的时候,却要要求新妇做个好媳妇。

    人人都是有私心呐,张昭华倒是能体谅岳氏的心情了,就是不知道她体谅岳氏和她看不对眼的事情,不知道岳氏在遇到了一个能看对眼的媳妇的时候,能不能做一个好婆婆。

    第一个归做世情,第二个归做个人心理问题。

    她这一番话说出来,把王氏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就连张麒也咳嗽了几声,道:“自然要照顾俺们囡囡喜不喜欢,将来还不得指望昶哥儿一家照应咱们囡囡?”

    “那俺就说了,”王氏知道张昶不在家里,而眼前的张昭华也不必瞒过了,道:“范媒婆打听了五家,其中一家下订了,一家居丧,剩下三家可供挑选。”

    第一家是邻村也就是李家村的一户人家,这姑娘年岁十六,父母双全,兄弟也俱都踏实老实,姑娘长得也好看,本是好姻缘,只一桩事不尽如人意,肺上不太好,据说是小时候呛过水,声短气弱,常年咳嗽,兼之身形瘦弱,常被人怀疑是患了痨病的,因此同村的都不敢求娶。

    “声短气弱,常年咳嗽,”张麒听了就摇头道:“那就是娶回来一个药罐子,说白了就是累赘,哪里能操持家里!”

    其实王氏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听范媒婆说这户人家父兄给力,才一直没明确拒绝,这下听了张麒一说,就道:“这家便算了,还有两家都不错的。”

    第二家是丁家集的一户人家,也是父母双全,上头两个姐姐,加她三个女孩之后才得了一个男娃。这姑娘两个姐姐嫁的不错,一个嫁了县城公署衙门的文书,一个嫁了宁陵县地方粮长的小儿子,亲缘有助力。

    “这个也要仔细打听一下,”张麒道:“她老子娘生了三个女娃才得了一个男娃,必然是从小娇惯,这三个姐姐怕也跟她爹娘一样宝贝这个弟弟,若是她弟弟学好也罢了,要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败光家业的日子就在眼前,没的让出嫁的女儿再补贴家里的。”

    “第三个俺是亲眼见过的,”王氏得意道:“囡囡也见过,觉得怎么样?”

    “我见过?是哪个?”张昭华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就是草市上面卖豆子的那个姑娘,”王氏道:“你早把你娘的心思摸透了,搁这儿装什么蒜。”

    “是她啊,”张昭华便道:“面容混忘了,就记得手上有力气,平挑两袋豆子,比男人还稳。”

    “手上当然有力气,”王氏道:“你们知道她是做什么的,她是做豆腐的营生。”

    “姑娘家怎么出来卖豆子买豆腐?”张麒道:“她父兄不管吗?”

    “没有父兄,家里只有个生病的老娘,”王氏道:“俺之前央范媒婆一问,她道却也是知道的。因为这姑娘为了孝顺老娘,自己出来做营生,十里八乡都是知道名声的。”

    这姑娘也是丁家集的,但是却不姓丁,因为祖上曾被过继出去,回来了也不肯改姓。这郑姑娘家里本来有薄田几十亩,但是给老爹看病,全都发卖了,但是郑老爹还是救不回来。死前家里空无一物,老娘也卧病不起,又没有亲兄弟或者堂表兄弟帮衬,可谓是度日如年。

    万幸这郑姑娘家里有一台石磨,本是家里富裕时候,用驴拉的。但如今哪里寻得畜生去推磨,郑姑娘便自己手推,推出豆汁来自己做豆腐卖,这一身力气也是由此而来。

    因为她做的豆腐新鲜,第二日绝不肯卖先一日的豆腐,所以渐渐比下去同村其他两家卖豆腐的,村人都来她这里买豆腐——况且还有个好处,若是没有钱可以用豆子来换,一块豆腐要换得半升豆子来,大豆也行黄豆也可以,不拘什么豆子,都能来换。

    各种豆子堆的多了,这郑姑娘就全部装好放在车上,推到李家村草市上来卖。丁家集到李家村隔着十五里地,这个郑姑娘车上放着上百斤的豆子和沉甸甸的豆腐,能一气走到了,比那些手上什么都没拿的人走得快。

    因为她手上的豆子品种多,而且价格还低,所以卖的最快——凭着这么一手,她老娘吃药的钱全都有了。

    “只是因为她娘吃了五六年的药,”王氏道:“姑娘虽然勤快,但是都考虑这个拖累——因为这姑娘说了,她是绝户,要娶她还要一同把老娘接回去奉养,所以拖到了十七岁也没人求亲。”

    “老娘生病要吃药,”张麒道:“吃了五六年,不知道还要吃几年,确实是累赘。”

    “孝顺不是累赘,”张昭华道:“父母也不是儿女的拖累。子孝亲慈,为什么会是拖累呢——她孝顺生病的老娘,和马寡妇眷恋女儿不愿意改嫁,都不觉得对方是拖累,那我们有什么能嫌弃的呢,又不能比她们做得更好了。况且知她孝顺情状,就知道日后必然也能孝顺公婆,这样的人嫁过来,日子一时且过得紧凑些,但长远一定能兴家。”

    在这一世,她学会的第一个字不是“人”,而是“孝”。

    “孝”是一个孩子背着拄着拐杖的老人。

    张昭华上一世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她就不能明白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既不能补救上一辈子的永远的缺憾,这一辈子重活,就不能在这一辈子还留有这样的遗憾。

第41章 纳采() 
这门亲事结的很快,对方见不嫌弃她生病的老娘,就更没有什么其他要求了,本来说是这么说,张麒心里还是有疑虑的,他心里还是更看重第二位人选的家世门第,说能给张昶有助力——他这样的想法王氏如何不知,只不过王氏不想要个娘家给力的,害怕弄个厉害媳妇霸家鬼进来,欺到老实的张昶头上来,自己也弹压不住罢了。

    在张昭华看来,王氏的想法是对的。自己家不过是最平凡不过的百姓,要什么助力呢,又不是官场提携,结一门有力的姻亲确实可以平步青云,自己家大哥就是再有人提携,也不能读书做官也不能纵横商场,这门姻亲结上,也帮不了什么,还不是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活。

    况且人家眼高,也看不上他们老张家。不过半个月王氏就听了新消息来,说这家原是打算和砀山县的一个乡绅结亲的,据说已经通了八字换了庚帖了,却被这乡绅拿去合婚算了一场,说有大大的妨碍,愣是把这亲退掉了。

    “什么妨碍,”张昭华听得可乐,道:“怕是不想结亲的托词吧。”

    “是真的妨碍,”王氏道:“说是申子辰年生于腊月,犯了铁扫帚煞,犯此煞者,男扫女家,女扫男家。严重的乖背破家,克夫再嫁。”

    “我的天,”张昭华摇头道:“这东西不能信,说东说西还不是算命的一张嘴,这些人最是讨厌了,破人姻缘,坏人家庭!”

    “你知道什么,”王氏道:“这铁扫帚也不是完全都不好,老家山西那里也有专门要娶铁扫帚的人呢。”

    “这是为什么?”张昭华不解道:“不是说刑克吗?”

    “也要分时辰,”王氏道:“虽然都有些刑克夫家,但是生在上午的人,命犯铁扫帚是把家财向外面扫,越扫越穷,才是真正的不吉;生在下午及晚上的人,命犯铁扫帚,是把外财向家里扫,越扫越富。”

    “哈哈哈,”张昭华忍不住笑道:“我知道这样的说法从何而来了,因为算命的断了一个铁扫帚不吉,没想到这个铁扫帚女人嫁到夫家没有变穷,反而越发富了,夫妇子女俱美,这算命的没话说,只能说这个铁扫帚是把财运往家里扫了!”

    “你不信也就罢了,”王氏道:“有人信,而且信的人多得是。这户人家的女儿恰好是个往家外面扫的铁扫帚,虽然这事儿少有人知,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风言风语地传出来,大家就都等着看好戏了,等她出嫁了一定要去捡红豆!”

    据说铁扫帚也有破法,当女方出嫁之时,在娘家凑足“五谷”,让陪同出嫁的送客随身带到夫家大门口抛在地上,新郎递给新娘一把新扫帚,让新娘把“五谷”扫进院内,然后用红布包起来,放在夫家的柜子里,以示旺家。

    “这些都和咱家没什么关系了,”张昭华提醒道:“还是赶紧准备新房是真的。”

    因为新娘子要嫁进来了,之前的左厢房是张昶张升兄弟俩睡的地方,如今张升去县城了,王氏本来打算就把这个房子当做新房,张麒却道屋子不宽敞,要在左厢房后面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