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昭华 >

第212章

昭华-第212章

小说: 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安顿时一抽,他也领过张昭华的板子的,张昭华也想起来了,道:“你回去之后,把凝珠拿来的那一沓诗词,给我抄一份回来,留点神,别叫你们世子看出来,我重重有赏。”

    张昭华的重赏,那是真的重赏,百两银子都是轻的了,想想现在一个县官,一年的俸禄不过十几两罢了。

    王安不敢不照办,但又害怕最后牵连到自己,十分为难道:“娘娘,您要这些诗词做什么?您要是在世子面前提了,他肯定知道是我通了风,定要好生收拾我的!”

    “我拿这个刺他?他倒得意了!”张昭华啐了一口,道:“你只管去抄,算不到你头上。”

    不过第二日,张昭华就拿到了王安抄来的诗词,她冷笑一声,随即去了徐王妃的中殿,因为今日正巧是初一,所以李香韵也在。

    张昭华和颜悦色地和阿葳说话,细细问王妃的起居,徐王妃从里间转出来,早都听到了,不由得笑道:“每天要问我吃了什么,你还不如去典膳所看菜单,那里一样样列的清楚。”

    张昭华笑道:“晨昏定省问起居,难道不是孩儿的孝心,儿要孝顺母亲,不仅要问吃了什么,还要问吃得香不香!”

    徐王妃坐在椅子上,张昭华看到她梳了一个高髻,自从那一次伤了头之后,王妃就再也不梳低髻了,因为低髻遮不住头顶心的一块秃,这让张昭华心中一叹。

    徐王妃和张昭华说了一会儿话,看到一旁低眉顺目的香韵,也没有说什么,还是给她赐了座。倒是张昭华微微笑了一下,道:“李侍妾最近身子还好吗?”

    张昭华鲜少和香韵说话,所以香韵愣了一会儿才道:“妾身体很好,劳世子妃娘娘惦念。”

    “我以为李侍妾最近吹多了夜风,”张昭华就道:“所以身体不爽利呢。”

    “妾没有吹过夜风,”香韵疑惑道:“不知道娘娘是从何听说的。”

    “难道不是李侍妾自己说的,”张昭华就轻启朱唇,一句一句道:“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

    李香韵的脸色顿时发白了,一双烟眉欲蹙未蹙地拢在一起,眼睛也含着眼泪,嘴巴却抖着,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可怖而又哀伤的故事一样。

    张昭华就道:“府里没有蘋花,也没有梧桐,不知道李侍妾是从哪里看到的,与我说一说,只要不是别人家院子里的,我也想去看看呢。”

    徐王妃心下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不由得沉下眼睛来,道:“李氏,我这里要做中元节的道场,还缺两本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你的簪花小楷写得好,就替我抄上两卷来罢。”

    李香韵不敢不答应,强忍住眼泪,又磕了个头,才徐徐退下。

    张昭华见她这般,没有半分可怜,甚至胸中还有余气没有出尽了,只是她不能再将香韵如何,因为到底是隔房的人,张昭华手还不至于这么长——不过她也坐等好戏,因为她早都给韦氏教了许多法子,等得韦氏进了门,才有她香韵的好日子呢。

    张昭华转过头来,看到徐王妃在看她,眼里露出担忧和慈爱的神色,她不由得心一暖,然而又不想再提到香韵的事情,就问道:“母亲,椿哥儿昨晚上在您这里,闹得厉害吗?”

    椿哥儿在她去了开平这一旬的时间里几乎玩疯了,张昭华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椿哥儿让两个宫人张大嘴巴,往里面塞核桃,几乎撑坏了还不停,气得她抄起掸子就奔过去要打他,结果椿哥儿一溜烟跑掉了,而且还跑到徐王妃这里混了一个晚上。

    “并不闹,”徐王妃笑道:“乖得很哩,还要给我梳头卸妆。”

    张昭华早就注意到了徐王妃耳边淡淡的红痕,她以为是王妃自己或是梳头的宫人不小心抓的,却没想到是椿哥儿干的,更是气得牙根痒痒,“母亲不要太过溺爱椿哥儿了,他如今不管教的话,行为恣意,无拘无束,可不行啊!”

    徐王妃反而笑了下,道:“大郎在你那里闹腾地厉害,是因你平时对他管得太严的缘故,在我这里,反而不怎么闹。”

    张昭华却不太相信,心里只管盘算着,要将椿哥儿好生收拾一顿。

第五十八章 东昌无功() 
煤球的制作方法很是简单,“煤碎如粉,泥糊成饼”就行,只不过张昭华要做的蜂窝煤就是在煤粉和黄土比例均匀之后,用蜂窝模具加工一下而已。因为这次有了优质煤,用手抓住模具往和好的煤上面使劲的碾压,最多六七下就能做出一个比巴掌还小的蜂窝煤来。

    晒干之后张昭华试用了一下,发现很好用,既容易点燃,也方便携带,火势熊旺还能烧好久。张昭华立刻组织人去开平进行大量开采,因为如今在打仗,无法在开平就近建煤场,只能一车车地送回北平来,在北平进行加工。

    张昭华在北平专门购置了小炭炉,她做不到燕军上下人手一个,但是至少能确保,每十个人就有一个,将蜂窝煤一块一块用雨布包好,防止雨雪沾湿,将士们每人携带十天的羊肠炒米,什么时候想吃了,只要取下随身携带的小炭炉,添上一块蜂窝煤,用火折子一引就着,烧开热水就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炒米了。

    十一月七日,北平收到燕王的战报,这一次出师沧州,风雪不停,南军遂不知燕军动向。十月廿七燕王抵达沧州的时候,敌军守将徐凯正带着人去了开平,沧州城尚在修筑防御中,一点防备也没有,燕王亲帅部队肉搏攻下沧州城,斩首万余级,获马九十余匹,生擒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李英、张杰并指挥以下百余人。

    战报之中,还特别提了张昭华,夸奖她在开平以少胜多,斩杀了徐凯并陶铭,为燕军立了大功,回来要须好好奖赏。

    张昭华就拿着战报去见王度,王度懒洋洋地扫了几眼,忽然微微一震,抓着战报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张昭华就道:“您看出什么了呀?”

    王度半闭着眼睛,眼仁珠子飞快地转动着,这样过了好一会儿才露出一个笑容来:“我看这一次,你们家燕王,怕是要惨败一次!”

    张昭华知道他这人自负才华,不会在这上面骗人,就不动声色问道:“怎么惨败?”

    “你看这上面提到了临清,”王度道:“临清是燕王的目标之一,因为临清到大名一线,是官军的粮道,运河能送粮船上来,只需要遣轻骑至大名,焚其粮船,就能截断补给。”

    “燕王最主要的目标,”王度道:“应该在德州,在盛庸。德州原本被燕王攻下来,运回了百万石粮草,但是他不能分兵守之,因为德州在定州、济南、沧州的犄角之间,四面受围,十分难守。”

    “但是德州在燕王的战略之内,”王度道:“因为只要守住德州,就相当于在山东楔进去一枚钉子,山东的防线就不再是牢不可破的了,但是这一次,守在德州的可不是李景隆这个只知道败退的蠢货,而是历程侯盛庸。”

    “盛庸能守住德州,就像铁铉能守住济南一样,”王度立刻拂去满桌子的书,居然露出一张山东的地图来,他指着德州到:“燕王攻不下德州,他会想办法引盛庸从德州出来,他会怎么做呢?”

    张昭华也凑过去,同他一起盯着地图,王度不说话,张昭华就一边揣测,一边道:“燕王会从馆陶渡河南下,抵达东阿、东平,威胁南方,因为此时铁铉不在济南,而在京师受赏——所以济南不敢出兵救援东阿,能救援的就只有盛庸。”

    因为张昭华也是弯着腰,所以没有看到王度的眼里露出的那一丝赞赏的光芒。随即王度就道:“燕王想要逼迫盛庸出战,是因为他还不知道盛庸的本事。这个人可不想平保儿和耿炳文,一个是跟随燕王打过仗的,一个是个只知道防守的老将,盛庸的兵法,好得很呢!”

    “所以你的意思是,”张昭华道:“燕王想要诱使盛庸南下,然而盛庸其实更想迎击燕王——也许燕王在东阿、济宁游走的时候,盛庸已经选了一个地方,布下了大阵,只等燕王前来了。”

    “你觉得会是哪个地方呢?”王度擦了擦眉毛,饶有兴致地问道。

    张昭华眼睛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脑子飞速地转着:“馆陶县、丘县——东昌,东昌!”

    王度哈哈大笑道:“盛庸会提前抵达东昌这个地方,堵住燕军的北归之路。燕王会觉得盛庸是不得已而战,认为此次盛庸由济南南下,是由于粮道被切断而又不得不援救东阿所致,而所驻的东昌又素无积蓄,他觉得盛庸想要速战。其实呢——”

    张昭华接口道:“其实盛庸想以逸待劳,控制形势,持重而不欲战。摆开阵型,则燕王正入彀中矣!”

    王度就拍手大笑道:“燕王此战,决计得不了好!要是我筹划此战的话,还要在阵中摆上大量火枪和毒弩,迎接你的燕王殿下呢!”

    张昭华狠狠地打了个寒噤,怒目而视:“你怎么这么狠毒呢!”

    她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东昌之役,燕军精锐丧失几尽。朱棣起兵三年来,兵败未有如此之惨者。而东昌之捷实为她面前的这位王度所谋划,其后,李景隆还朝,建文帝赦其罪而不诛,反而予以重用。李景隆竟为忌功而谗间盛庸,王度亦因而见疏,终至事不可为。

    而现在因为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王度被她软禁在北平,没有按照历史的走向来到盛庸身边,为其出谋划策,所以这一战,燕王的确损兵折将,却依然保有相当强悍的实力,因为没有预先设伏的火器,而盛庸也没有快马传檄吴杰、平安从真定赶到深州,所以燕王的归路也并未被拦截,七万精骑只损失了一万五千余人左右,终于平安回到了北平。

    只是历史的大势依然强劲,燕王手下的第一大将张玉不知燕王已经突围,拨马冲入敌阵解救燕王,连连击杀数十人,终于被创而殁。

    燕军兵败回到北平,承运殿之中,一片肃杀与悲伤的气氛。诸将以东昌无功,纷纷免冠顿首请罪。

    面对俯伏在地的大小将校,燕王深为他们的忠诚所感。他请大家都戴上帽子起立还坐道:“失误在我,并不是你们的过错。”

    他分析了指挥东昌之役中上的得失,自责了一番,最后说:“胜负乃兵家常事,我起兵两年多了,胜负亦相当,这一次东昌,算不上大败。所恨者,失张玉耳。如今万方艰难之际,却失去了我的左膀右臂,我至今都寝不贴席,食不下咽啊!我此来,不仅无法面对北平父老,更无法面对张玉的夫人啊!”

    燕王说到此不禁动了真情,流泪不止,诸将也无不流涕,低头不敢仰视。

第五十九章 祭奠() 
建文二年的这个年节,北平却静悄悄地,连烟花爆竹都放得少。二月初七,燕王命僧人修佛会祭奠阵亡将士,就在王府门前,军民百姓拥堵而至。燕王含泪宣读了自己写的祭文,祭毕他说:“奸恶集兵,横加戕害,图危宗祀。我不得已起兵救祸,与尔等秉忠持义,誓同死生,以报我皇考之恩。如今尔等奋力战斗,为我而死,我也恨不能与你们而死!留待此身,存亡一息,铲除奸恶,得报大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