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林家三娘子 >

第154章

林家三娘子-第154章

小说: 林家三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是啊,我当时被吓坏了,那个人当时明明没死,后来怎么听说又死了?敢是有别的病症?”

这句话,上座的慧福郡主并未回答他。她只是深深瞧了他一眼,又问他:“这么些年,沈二郎日日忏悔,可有去过那人的家门前,去瞧瞧他妻子儿女过的好是不好?”

沈嘉元飞快转头,只恨不得当时便拿帕子捂住沈嘉玉的嘴。

他就知道要坏事。

果然,沈嘉玉道:“他死了就死了,也是他寿数有限,想来他的妻子儿女定然在这世上活的好好的,哪用得着我去瞧瞧?”

沈嘉元的目光里要冒出火来,他几乎不敢去瞧座上容妍的神色来,却听得容妍忽笑了起来,笑声之中已带了悲凉之意:“沈家二郎真是好心肠,恐怕这十年来,你压根没想起来过这件事情吧?”

“怎么会?我有想过的啊!”

沈嘉玉只觉慧福郡主这话似乎又不信他方才所说,顿时连忙补救。

堂上的人似乎累了,她站了起来,以高高在上的姿势俯视着堂下跪着的沈家兄弟二人:“若是此事没有危及到你们沈家利益,是不是你们便不准备站出来了?说起来,如今我不算是林家女,此事要道歉,你们也应该去林家道歉,而不是寻到将军府来。”她稍稍一停顿,向同她一起站起来的楚君钺告了告,似乎是将全身的重量都靠到他身上去了,这才轻柔的向着堂下的兄弟俩宣布:“我不会动沈二郎一根手指头,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让沈家人尝一尝当年林家人身临绝境的惨况,也好能够真心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件事情的缘由!”

沈嘉元软软朝后坐了下去,沈唯一与他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沈嘉玉却还有些茫茫然,甚至是带着几分欢喜的转头向沈嘉元道:“阿兄,郡主她不打我也不杀我!”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抬头去瞧,堂上之人已经在夫婿的搀扶之下走到了厅堂门口,只扔下一句话,“十二郎,送客,清水洗地!”转眼芳踪已杳。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十二点以前还有一更。

☆、第142章 前奏

第一百四十二章

也许是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漫长到容妍已经长大,不再是当初那陷入绝境不得不自立自强进行自救的林碧落;久到她连名字也换了,家世父母通通换过;仿佛这件事情已经久远到如同前世一般;因此见到当年行凶的小孩;她心中的怨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唯有无限酸楚。

时间太久,所有的怨愤都被磨平,连她自己也没办法清楚表述此刻心中所想。

楚君钺牵了她的手慢慢回房;丫环婆子识趣的跟在五步开外,眼前亭台楼阁;富贵气象;她有一刻觉得自己就像误闯进了别人的世界,与周围环境总有些说不出的隔膜。

忽想起小时候,林保生牵着她与林楠上街玩耍,背着何氏偷偷带他们去瓦子里看戏,再给他们一人买只梨啃着,汁水淋漓,林保生小心的拿帕子替他们姐弟俩擦去滴下来的梨子汁……何其快乐!

被何氏知道了,惹来一顿嗔怪,又吓唬她们姐弟俩:“看你阿爹看的入神时,你们姐弟俩被拐子拐了去,到时候还敢去瓦子里看戏不?”

林保生那时候很年轻,笑的温柔敦厚:“怎么会?我会看牢她们姐弟俩的。”

他哪里看牢了?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他已经撒手西去,只留她们孤儿寡母在这尘世跌跌撞撞。

容妍停在了石子路中间,神情有几分茫茫然,就好像忽然之间忘了归途的孩子。楚君钺将她往自己怀里揽了揽,低低在她耳边轻唤:“阿妍……娘子……”仿佛怕吓着了正在沉思之中的她。

她回过神来,没头没脑说了句话:“那年的梨儿好甜。”

哪一年?

楚君钺压根不敢细问。瞧她面上神情,也知是与林保生有关,唯有紧揽着她,低低开解:“你别伤心了,好歹当年是谁惹了祸,都找着人了,一报还一报,总能教沈家也伤心一回的。”

容妍低语:“我没伤心!”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就好像为了印证她真的不伤心一般,她还低低笑了一声:“你不认识我阿爹——就是我的养父,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沈嘉玉有多坏,阿爹……他就有多好!他是个极好极好的人,当年之事,就是个淘气的孩子无心之失,他若活着,也定然不会怪罪沈嘉玉的。只是……我不甘心而已!”

他秉性太过善良敦厚,说的好听是谦和大度,说的再难听点便是懦弱忍让了,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美德呢?

沈嘉玉小时候固然是个淘气的熊孩子,也许惹人厌,被家里人宠坏了,理论上来说,罪不至死。至少她不能很坚定的告诉自己:杀了他,为阿爹报仇!

她不甘心敦厚善良的林保生因为沈嘉玉这种熊孩子的恶作剧而付出了性命!

楚君钺默默将她搂在怀里,想让她从先前见沈家兄弟俩之时就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默默的轻拍她的背。

她自己不觉得,可是做为朝夕相处的夫婿,他却能明显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

“阿妍乖……”

容妍将自己整个人都窝进楚君钺的怀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孕期反应,她觉得很累,闭上眼睛环住了他精瘦的腰,向他要求:“抱我回房,我想睡一觉。”

有些事情等待太久,总要有个了结。

沈嘉元带着沈嘉玉从将军府里出来的时候,前者心灰意冷,后者神思不属。。电子书下载

事到如今,沈嘉元也懒的教训沈嘉玉了。哪怕教训了他也于事无补,徒招怨气。

兄弟俩回到沈府,沈唯一问及道歉的情况,兄弟俩的态度截然不同。

沈嘉元只提出一项建议,尽快将沈家派出去的商队召回,以及四处搜罗准备往宫中送去的东西也要酌情削减,若能将各处生意收缩最好,以备突发状况。

沈嘉玉却兴高彩烈,提起慧福郡主来赞不绝口,从她的态度容貌,若不是沈唯一向来知道长子靠的住,保不齐都要从沈嘉玉传达的信息里得出个错误的结论:慧福郡主一点也没怪沈家,也一点没有难为沈氏兄弟。

可是长子面色如土,灰心丧志,与平日的精明强干全然不同,他便知道事无挽回了。

眼瞅着到了年底,一进入腊月,无论高门大户,还是蓬门小户,都忙碌了起来。容妍倒是个闲的,只除了打理嫁妆之外,府里的事情倒半点不用她操心,由楚夫人一手操办。

沈家等了半个月,见慧福郡主那边毫无动静,沈唯携重礼带着沈嘉玉亲自去了林家致歉,何氏先是不知道他因何而来,只觉疑惑,言语之间倒也极为客气。毕竟林家这点产业,在皇商沈家来瞧,也就算日子略过得去,沈家掌家亲自上门,她这个当家人还是很客气的。

岂料,待得沈唯一道明来意,何氏便霍然起身,端茶送客。

“当年之事,是沈掌家之子无心之失,可是你们既然知道,却为何事隔这么多年才上门来求原谅?若我所记不错,七年前你家大郎还来过我家铺子,当时想来你家就知道吧?今日上门,不过是怕我家借国公府之势来压人!若是我家势弱,是不是此事你们沈家便准备永不言明?沈掌家还请回吧!”

沈唯一原本是想着,向林家道歉之后,央得何氏向慧福郡主多说几句好话,万一能躲过这劫,也算是沈家的造化。岂料何氏根本不给他再开口的机会,唤了家中青壮小厮,将沈家父子连人带东西都推搡了出去,关上了大门。

这个年沈家过的十分的低沉压抑,往宫中送的东西倒是没少,可惜银子还没收回来。沈嘉玉被沈唯一下令不许出门,他便整日在房里胡混,红姨娘觉得这不是个法子,还跟沈唯一提起来,他年纪也不小了,过了年便一十六岁了,是该说门亲事了。

况且大过年的,与沈家有生意来往的人家里,但有太太们携女前来拜会,红姨娘便忍不住往沈嘉玉身上联系,总想着给他瞧一门得力的岳家,说一门好亲事。

这事她指望不上姜氏,总觉得姜氏多年对沈嘉玉的态度费尽心机,若是此事再交给姜氏去办,也不知道她会给沈嘉玉寻什么样的岳家,风险太大,但只有不住催促沈唯一。

沈唯一这个年本来就提着心,哪怕有不少本家同族来拜年,也只能勉强应酬,无时无刻不担心慧福郡主或者容国公府发难,哪里奈烦这等事,催的急了反将红姨娘一顿臭骂。

“你生出来的孽障,现下家中大难临头,还有闲心去操心他的婚事?这家都是让他给败了的……”

红姨娘多年得宠,这是头一次当着下人的面被骂,更觉没脸,哭哭啼啼跑回去便哭闹着要上吊,只道:“我活着还不如死了呢……”

服侍她的丫头慌里慌张跑去给沈唯一报信:“姨娘说……不活了,闹着要上吊……”倒被沈唯一踹了个窝心脚:“滚!不想活了就去死!”

平日闲暇,妇人家拈酸吃醋闹闹别扭,沈唯一买个钗啊钏啊的去哄上一哄,也算是一项闺阁乐趣,这当口,他哪里有哄妇人的闲心?

红姨娘听得丫头来报,沈唯一毫无表示,便默默收起哭闹的把戏,静坐流泪。

儿子只会胡天胡地,丈夫丈夫不怜惜,连娘家也无,红姨娘两头无靠,忽尔羡慕起了姜氏。

姜氏哪怕丈夫靠不住,可还有娘家跟精明能干的儿子。

过完了十五,上面忽有旨意,将沈家皇商名号夺去,以后也不必往宫中供奉了,又听闻原来与沈家交好的宫中采买宦官高大齐业已被拘,连宫中六局也有不少宦官被牵连,一时动荡。

沈唯一怀着侥幸心理,不曾听从沈嘉元的建议,给宫中采买奇珍古玩的商队过完了初五就上了路,如今将将离开上京城十来日,想要追上去却已经有些难了。

族中各房闻听此事,齐来祖宅质问沈唯一。

沈家历任皇商数代,哪怕朝局更迭,都屹立不倒,怎的说被撤就被撤了呢?

作为沈家掌家,沈唯一总要给族中一个说法。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爬下去写。

☆、第143章 分崩

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上是个节俭的皇帝,这跟他的生长环境不无关系。

他从小生活条件艰苦;来到上京城之后;生活条件乍然变好;很长一段时间他内心非常不适应。甚至当太子之时;便有意削减东宫开支。先帝萧慎本着打好叔侄关系的想法;对他在各方面都非常大方。可是生活越优渥,越容易教他想起以前在四合的辛苦日子;以及底层百姓的民生问题。

这是先帝萧慎完全不能体会的。

不过身为太子,他不能跑去告诉萧慎:圣上,您这样生活有点不体谅民生之艰呐!

萧慎的生活自然符合从小在皇宫之中长大的帝王应有的标准;无论是从膳食生活用具;乃之赐给各宫妃们的各种节庆首饰礼物古玩之类,无不贵重精巧之极。

等到他自己登基之后,前三年这个国家的所有大事的决定权还不完全在他手中,唯有与朝中重朝玩权衡之术,一步步夺回朝局的控制权。表面上君臣相得,可是实质上许多时候他还是不得不听从朝臣的谏言,以至事件的发展并非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走。

这时候正在笼络人心之时,自然不能做个抠门的皇帝,只能忍痛动用先帝的小私库。

如今朝局稳定,他又坐稳了帝位,掌着兵权的皆是心腹重臣,哪怕文官谏言的呼声再高,他心中亦有了底气,偶尔可以强横一下,显露下帝王的霸气。

裁减后宫用度是他年前就制订的计划,只不过考虑了一下从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